前言
《语体风格分析纲要》是笔者研习语体风格几十年的结晶,它不仅记录了心得体会,更多的是记下了在研习中所发现的问题,有的试着进行了回答,有的则只是提出问题,并未作回答,即使回答了也未必恰当、周全。从这个意义上讲,本书充其量只能算是学习笔记,或者说是有关语体风格理论的“问题集”。
全书共十四章,由三大块组成。一到四章是总论,以“学科定位”开篇,明确地将语体风格研究界定在语言运用的视野下。为了不与引进的“语用学”(pragmatics)相混淆,作者有意避开了汉译“语用学”这一概念。有鉴于学科的性质和发展状态,除了对有仁智之见的概念进行诠释外,还对“舶来”的概念作了引介。中西文体风格因其各自的始源、生存语境、表述形态的差异,决定了其研究路向、方法上的轩轾,因此,从比较中观察异同多有启迪,常常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认知的角度挖掘语体风格发生的机理,有利于加深对语体风格的本质和功能的理解。因此,本书设计了“语体风格的认知结构”一章,就相关问题作了简要的论述。
第二大块是语体论,包括第五、六、七、八章。对语体的属性和功能、语体的构成成分、语体类型学及语体的发生与演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论述,认为“域场的依存性、表述的选择性、层次的级差性和风格的伴随性”是语体的本质属性,由本质属性决定了语体的指示、规范、整合、美学等各项功能。语体构成成分的提取与构拟,融文章学、写作学、文艺学、韵律学、语法学等多学科理论精华而成,与此前理论界对语体构成成分的构拟完全不同。笔者认为不同学术声音的存在,是学术繁荣的前提。第七章无太多新意,但“类型意识与语体类型学”作为学科体系的构成部分确实是不应或缺的。“语体的发生与演变”,由于此前所作系统论述不多,故花了些笔墨重点对演变方式和原因进行整理。
第三大块是风格论,由第九章到第十三章的五章内容构成。这部分所涉内容较广,把“汉语特质”置放在决定性的地位,由此展开了对汉语风格范畴的存在状态、表述方式、元范畴的形成、风格范畴体系创建的论述,以及对汉语风格范畴的解读、构成风格的美觉因子和汉语风格形态分析等问题作了演练性的操作。如果说前两部分还有些“人类语用共同性”的意味在里面,那么本部分则完全是站在“民族语言即民族精神,民族精神即民族语言”[1]的立场说话。尤其是国学中丰厚的风格论遗产,更是令笔者惊叹不已,将其与汉语特质进行对照,使笔者更加坚信,古人并非“抱残守缺”之辈,而是汉语特质决定了汉语风格论的特性,要解汉语风格论的个中奥妙,唯有先认识“汉语”,才有资格论汉语风格。
第十四章是全书的收结,也是对篇首的呼应。语言观和方法论作为“形而上”的睿智灵光,引导着语篇结构的运行。西方哲学的所谓三大转向,都没离开语言问题,都摆脱不了对语言的阐释。古代的本体论立足于存在(being)的世界,在语言观上则表现为语言“反映现实论”;近代的认识论立足于思维世界,在语言观上则表现为“认知假说”;当代的语言转向立足于语言世界,在语言观上则表现为“语言决定论”或“语言相对论”。[2]存在、人和语言三者之间的关系,起联结作用的是语言,人只有通过语言才能认识自然的世界,而正因为语言的差异,才使人对存在客体有不同的看法。所以,洪堡特则认为“语言不仅是表达已知真理的手段,而且在更大程度上是揭启未知真理的手段。”[3]
通过对本书的写作,笔者对以下两点的认识更加明确:
(1)语体与风格是紧密相关,却又截然不同的两种语用现象。迄今为止,我们对语体在语言生活中的地位认识十分不足,既没有古人的语体自觉,更缺少“五四”至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语体意识。语体对于语言生活的重要性,从洪堡特“人只是因为有了语言,才成为人”的论断里,[4]我们沿着哲人的思路完全可以推断出:语言正是有了语体,才成为语言。
(2)风格是汉语语用中的精华,只有高低之分,无有无之别。具象性、描摹性或隐喻性既是其存在方式,也是其表现形态,由此也就天然地决定了解读与表述的描摹性、具象性和隐喻性。在认知的双重编码中,具象编码弱的认知结构,解读汉语风格确实吃力,笔者就有这种“力不从心”时的体验,但又不能完全按照作家们的形象表述那样,还必须有逻辑演绎参之,方能有所收获。
语体与风格本来是语用实践中须臾不能离开的东西,所憾笔者在本书的写作中对应用实例所投注的力量严重不足,况且运汉教授还曾特意提示过。不是笔者有意忽略,而是在构架写作框架时,就遇上了尴尬,几度想融入,都因捉襟见肘未入佳境,连自己都不满意的赘文琐语,哪敢与读者见面。愿它日有晷,能有机会补上这一缺憾。
丁金国
2009年元月于烟台
[1][德]洪堡特.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姚小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52
[2]参见潘文国.汉英语对比纲要.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2.22~25
[3]参见姚小平.洪堡特——人文研究和语言研究.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135
[4]转引自姚小平.洪堡特——人文研究和语言研究.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