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的风景:诗歌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诗言志 景言情(代序)

我不是诗人,居然也出版了这本诗集。而且,150 多篇作品都是在“七〇后” 短短几年时间内写成,可谓 “高产” 也。有人以为我是在 “赶潮流” “玩跨界”,其实不然。说真的,我毕竟也是个资深文化人,在此之前,已先后出版了 8 本书, 共计 200 多万字。虽然都是新闻、散文、游记和文艺作品之类,不是专门的诗歌集,但其中也有一些诗歌。几十年来,我一直搞业余文艺创作,写了不少快板、快书、对口词、小演唱、小歌剧等舞台表演的作品,其中的唱词就很像诗歌,特别是在韵律方面,我已掌握了一些基本功,所以说,写诗歌并非完全是 “门外汉”。

然而,促使我加快 “跨界”、出版诗集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主观来说,近年来我对 “诗言志” 的理解更宽泛、深刻了,把凡是能够 “言志”、形式上又与诗歌相似的文字,都视为 “诗歌”。这意味着门槛降低了,束缚减少了,可放开手脚写诗歌了。而客观方面,近年来我出外旅游的机会更多,在写游记的同时,也搞些 “副业” ——写诗歌。如今有了微信,更可助我一臂之力,随时把所见、所闻、所感写成短诗,发到 “朋友圈”,进行 “现场直播”,这让我 “上了瘾”,乃至一发不可收拾。在这 150 多首诗歌中,除了真正 “写景” 的之外,还有一些是 “以事言情” 的。我认为,此类 “言情诗” 也属于一种特殊的 “风景”,是蕴藏在内心的 “无形风景”。所以我也把它们纳入此诗集之中。这样一来,诗集的内容便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谓之 “缤纷世界”,是描写 “真风景” 的; 第二部分谓之 “七彩情怀”,则是借事抒情,描写 “无形的风景”。

近日偶然读到某报刊一篇题为 “诗词悟” 的文章,观点与我似乎不谋而合,或许能为我热衷于写 “旅游诗” 找到 “理论依据”。该文:“诗词不是为了存在而存在的,而是随心灵与自然的交融而生……它是人们精神情感的自然流露。” 又说:“诗词是生活的影子,是情感的产物。诗词需要载体,就仿佛瓷的白透需要清茶的映衬。生活孕育了诗,也承载着诗……” 我认为这些话说得很在理。不是吗? 我把寄情于山水之间而发现的美景,或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的 “心灵景点”,以诗的语言和形式把它表达出来,不正是 “随心灵与自然的交融而生” 的 “精神情感的自然流露”吗? 也正因为大自然及社会生活中的 “景物” 激发了我的灵感,孕育了我的诗意,才有这些诗作的问世。反之,我的人生经历也承载着这些诗词。

上面提到,我出身于 “草根” 阶层,诗作大多脱胎于业余习作,理应归入 “下里巴人” 之列,而绝非 “阳春白雪”。然而我想,“下里巴人”也有其独特的风格与情趣,也会受到某些读者群体的欢迎。正如我一位并非文艺青年的侄孙直率地点评说:“我叔公的诗歌很像民谣,浅显易懂,朗朗上口,我特别喜欢。” 可见,“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我在旅途中通过微信第一时间发到朋友圈的那些应景之作,也颇受大家欢迎,反馈大多很正面。

人们常说:“文如其人。” 我的性格一向比较直率、真诚,心里藏不住事,因而反映在诗作上的内容与情感也很透明、干净,让人一目了然,畅快淋漓。我最讨厌那些太过隐晦、味同嚼蜡、自恃清高的 “大作”,宁可被人批评我 “诗意太显露,词句太浅白”,也不搞故弄玄虚、无病呻吟那一套。

有道是 “初生牛犊不怕虎”。我没有受过正规诗词写作的训练,全凭业余 “偷师”,向他人学习,因而写作知识不系统、不丰富,甚至不规范。但从另一角度来看,却少了很多束缚,从而造就了我 “天马行空” 的风格。不管是什么形式的诗,如四言、五言、六言、七言、自由体等等,我都肆无忌惮地涉猎,大胆地实践。说真的,古体诗词是我的最短板,在极其有限的尝试性作品中,难免有不规范甚至错误之处,敬请各位读者、老师多多批评指正。

说到这本诗集的编排,整体内容分为两大部分,大都是以创作时间为顺序。这样也许还有个好处,即可以起到日记的作用,便于回忆。一旦有需要回首往事时,查一查自己何年何月何日身在何方干了何事,只要一翻开这本诗集,就一目了然。此外,为了增强 “旅游诗” 的特色,适应现代人的阅读兴趣,吸引人们的眼球,我在诗集中插入了不少彩照,尽量做到“有情有景,图文并茂”,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好像跟随着我去旅游了一般。这也算是我匠心独运的一点创意吧!

黄每裕

2016 年 9 月 1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