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保健针灸学发展源流
一 针灸学发展简史
1.针灸学的起源
古籍记载了一些关于针灸起源的传说,有的说是伏羲氏发明了针砭治病,有的说是黄帝创立了砭灸之法。这些传说提到的伏羲和黄帝,他们代表的都是原始氏族公社制度时期。
在旧石器时代,先民们就懂得了使用尖状器、刮削器之类的打制石器以刺破脓肿,排出脓血,使病痛缓解。随着经验的积累,石器刺病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到了新石器时代,由于掌握了磨制精巧石针的技术,遂产生了专门的医疗工具砭石,并且进一步发展了砭石的用途。
据记载:砭石治病,来源于我国东部沿海一带以渔业为主的民族;灸法,则来源于我国北部以畜牧为主的民族。北部地区风寒凛冽,先民们离不开烤火取暖,加上他们野居乳食的生活习惯,容易出现腹部寒痛、胀满等症状,非常适合热疗,因而经过长期经验积累,发明了灸法。
公元前21世纪,我国进入奴隶社会,直至公元前476年,经历了夏、商、西周、东周春秋时期等几个朝代。距今三千多年前,商代的甲骨文里就有关于针灸的象形文字。由于掌握了炼铜技术,开始出现金属医针,但砭石仍然是治病的主要工具。
2.现存的针灸学典籍
战国时期开始出现有关针灸的学术著作。1973年在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了大批医药帛书。据考证,这些帛书的编撰时间不同,最早的可能成书于春秋,而最晚的则是战国末年至秦汉之际的作品。与针灸有关的主要有《足臂十一脉灸经》与《阴阳十一脉灸经》,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较全面记载人体11条经脉循行路线及所主疾病的著作。
成书于秦汉时期的《黄帝内经》包括《灵枢》和《素问》。《灵枢》主要论述针灸理论,形成了完整的经络系统,即有十二经脉、十五络脉、十二经筋、十二经别以及与经脉系统相关的标本、根结、气街、四海等,并对腧穴、针灸方法、针刺适应病症和禁忌病症等也作了详细的论述,是针灸学术的第一次总结,奠定了针灸学基础理论,故《灵枢》又称为《针经》。
东汉、三国时期,许多著名医学家都很重视研究针灸,如杰出的医学家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中,多次用到了刺灸、烧针、温针等治法,注重针药结合,辨证施治。东汉末期的华佗,针灸取穴少而精,并且很注重针感的传导,著有《枕中灸刺经》,他创立的华佗夹脊穴至今仍在应用。
晋代的医学家皇甫谧总结晋以前的针灸经验,撰成《针灸甲乙经》。该书共收载349个穴位,分为12卷128篇,按照脏腑、气血、经络、腧穴、脉诊、刺针法和临床各科病针灸治疗的顺序编纂,是一部体系比较完整的针灸学著作,对后世针灸学术的发展影响巨大,是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著。
晋代名医葛洪撰写的《肘后备急方》,收录针灸医方109条,其中灸方99条,且“灸但言其分寸,不名孔穴,凡人览之,可了其所用”,方便患者使用。书中还记述针灸急救方法,如用指甲掐压患者唇上的人中穴或者灸唇下的承浆穴,抢救突然昏迷的病人。
3.最早的针灸教学和考试工具
北宋针灸学家王惟一,在官方支持下,重新考订腧穴的位置及所属经脉,增补了腧穴的主治病症,于1026年撰成《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确定了354个腧穴,并将全书刻于石碑,由官方颁立,供学习者参抄拓印。次年,王惟一设计的两具针灸铜人制作完成,外刻经络腧穴,内置脏腑,作为针灸教学的直观教具和考试的工具,促进了经络腧穴理论知识的统一。
4.针灸学的鼎盛和衰落
明代是针灸发展较为活跃的时期,出现了许多学术流派和争鸣,创立了丰富的针刺手法,将没有归经的穴位进行归纳而形成“奇穴”。徐凤的《针灸大全》对针刺手法进行了收集和评述。汪机的《针灸问对》则对针灸学术问题设立了八十多条问答,是一部有关学术争鸣的著作。杨继洲的《针灸大成》可谓是继《针灸甲乙经》后对针灸学的第三次总结,他在家传的《卫生针灸玄机秘要》的基础上,汇编历代诸家针灸学术观点、实践经验,是后世学习、研究针灸的重要参考文献。
清代统治者以“针刺火灸,究非奉君所宜”的荒诞理由,于1822年废除了太医院的针灸科。鸦片战争失败以后,帝国主义入侵,在各地设立教会医院和西医学院校,西医得到较快发展,中医受到很大冲击。民国时期竟有人提出废除中医的议案。然而,由于中医针灸疗法的经济、方便和具有良好的疗效,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因此,针灸依然在民间得到广泛的推广及应用。同时以承淡安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有识之士,创办针灸学社、学校,培养针灸人才,为保护和发扬针灸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5.针灸学的新生
新中国成立以来,针灸学得到重视。1951年7月,卫生部直属的针灸疗法实验所成立,1955年成为中医研究院,设置针灸研究所。一些省、市、自治区陆续建立中医药研究机构,设置针灸研究室、研究所。在认真继承发掘古代针灸学术的基础上,应用现代科学的知识和方法进行研究,是我国现代针灸研究的特点。20世纪50年代前期,主要是整理针灸学基础知识,观察针灸适应证,用现代论著方法阐述针灸学术体系。
当前,我国的针灸研究成就,包括对古代遗产的整理发掘、临床的推广应用以及基础理论研究,都居于国际前列。针灸的研究也从单一的文献整理发展到对其治病的临床疗效进行系统的观察,结合现代科学技术进行针灸治疗机理的探讨,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图1-1 穴位激光照射
全国中医院均设有针灸科,不少综合医院也开设针灸科,广泛开展针灸临床实践。现代针灸临床主要进行两方面工作,一是对传统的适应病症进行大样本验证观察,以确定针灸的实际效果;二是对现代概念上的病症进行探索治疗,以拓展针灸治疗的领域。通过大量临床研究表明,用针灸治疗过的病症已超过300种,对其中200种左右的病症,针灸有较确切的防治效果。
针灸界同仁在继承传统针灸理论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科学技术,对各种针灸治疗方法进行了大量的临床观察与实验研究,创造了许多新的疗法,如电针、穴位注射、穴位激光照射、穴位磁疗、穴位电刺激、穴位超声波刺激、穴位微波照射、耳针、头皮针、腕踝针、腹针、浮针等。通过总结临床经验和科研成果,出版了大量针灸学术专著和论文,成立了中国针灸学会,学术交流十分活跃。目前有《中国针灸》《针刺研究》《上海针灸杂志》《针灸临床杂志》《世界针灸杂志》等多种学术期刊。
6.针灸的国际交流
公元6世纪时针灸传到朝鲜半岛。梁武帝在541年派医师和工匠赴百济,新罗王朝在693年设针博士,教授针生。针灸传到日本也是在6世纪,552年我国以《针经》赠日本钦明天皇,562年吴人知聪携《明堂图》等医书赴日,7世纪时日本多次派人来我国学医,702年日本颁布大宝律令,仿唐朝的医学教育制度,设置针灸专业。我国针灸传到朝鲜和日本以后,一直被作为其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流传至今。
随着中外文化的不断交流,针灸也传到东南亚及次印度大陆,6世纪时敦煌人米云曾将华佗治病方术介绍给印度北部的岛场国。14世纪时针灸医师邹庚到越南为诸王侯治病,被誉为神医。针灸于16世纪传到欧洲,此后从事针灸者逐渐增多,法国是20世纪欧洲传播针灸学术较早的国家。
新中国成立以来,扩大了我国针灸学术对国际的影响,加快了对外传播。20世纪50年代曾帮助苏联和东欧国家的一些医师学习针灸。1975年以来,应世界卫生组织的要求,在北京、上海、南京举办国际针灸班,为许多国家培训针灸人才。
世界上已有一百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有了掌握针灸术的医务人员,有些国家还开展了针灸教学和科学研究,取得不少成绩。1980年,世界卫生组织列出43种疾病,建议各国采用针灸治疗。
表1-1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用针灸治疗的43种病症
1979年WHO刊物《世界卫生》发表针灸专刊。1986年《世界卫生组织纪事》发表“针灸在现代保健中的应用”的社论,建议各国积极发展针灸工作。1996年WHO又在意大利米兰提出63种针灸治疗适应病症。2010年11月1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将中医针灸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二 保健针灸学的发展简史
针灸的养生保健应用可以追溯到古代,施用针灸以利健康长寿,被视为健身长寿的一大秘诀。历代医学典籍均有记载。《黄帝内经》中记载了许多针灸保健防病的方法,开创了针灸保健防病之先河。《灵枢·逆顺》云:“上工刺其未生者也……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充分体现了中医防重于治的思想。《素问·刺热论》进一步解释治未病的含义时举例:“肝热病者,左颊先赤。心热病者,颜先赤。脾热病者,鼻先赤。肺热病者,右颊先赤。肾热病者,颐先赤。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素问·骨空论》记载:“犬所啮之处灸三壮,即以犬伤法灸之。”外伤施用直接灸法处理伤口是《黄帝内经》的首创,它对于预防感染和狂犬病有着积极的作用。《素问·疟论》中也有:“夫疟之未发也,阴未并阳,阳未并阴,因而调之,真气得安,邪气乃亡,故工不能治其已发”,为针灸保健防病奠定了理论基础。
东汉时期,张仲景也重视针灸保健防病。《金匮要略》首篇《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就指出:“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适中经络,未流传脏腑,即医治之。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塞……”
晋唐时期针灸保健防病得到较大发展,特别是艾灸广泛地用于预防,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卷二》记载“断温病令不相染……密以艾灸病人床四角,各一壮”,烧艾进行烟熏消毒空气,防止急性传染病的传染,这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现代药理实验证明,艾烟和艾叶的浸剂、煎剂都有杀灭细菌、病毒的作用,而且是广谱抗菌的。葛洪的妻子鲍姑擅长灸法治病,是我国第一位女灸疗家。鲍姑没有留下著述,她的灸法经验,可能融汇到葛洪的《肘后备急方》,现在广州三元宫有鲍姑殿、鲍姑亭、鲍姑井等建筑物纪念这位深受岭南人民爱戴的女针灸学家。传说鲍姑精于灸法,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采用广州越秀山下漫山遍野生长的红脚艾,灸疗赘瘤、赘疣等疾病,治好无数患者。据《羊城古钞》载:“每赘疣,灸之一炷,当即愈,不独愈病,且兼获美艳。”这是较早的关于针灸美容的记载。
图1-2 广州三元宫
图1-3 三元宫中的鲍姑殿
图1-4 三元宫中的鲍姑亭
唐代孙思邈在《千金要方》记载“凡入吴蜀地游宦,体上常须两三处灸之,勿令疮暂瘥,则瘴疠温疟毒气不能着人也”,这种保健灸法可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因此能预防各种传染病。另外《千金要方》提到灸膏肓穴可以达到保健增寿的效果:“此灸讫,能令人阳气康盛。”《千金要方》中还提到“惟风宜防耳,针耳前动脉及风府神良”的刺法预防中风。
唐代王焘在《外台秘要》中十分推崇足三里穴的保健作用,指出“三里养先后天之气”,灸三里可使元气不衰,故称长寿之灸。还说:“人年三十已上,若不灸三里,令人气上眼暗。”可见针灸足三里穴有预防衰老的作用。
据《旧唐书》记载,柳公度八十多岁仍步履轻健,颜如童子,有人问其缘由,他回答道:“气海常温耳。”就是说经常在气海穴施用艾灸。
宋代王执中在《针灸资生经》中倡导保健灸,指出:“气海者,元气之海也。人以元气为本,元气不伤,虽疾不害;一伤元气,无疾而死矣。宜频灸此穴,以壮元阳,若必待疾作而后灸,恐失之晚矣。”
宋代窦材的《扁鹊心书》对保健灸法更是推崇备至,明确指出:“人至晚年,阳气衰……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关、中脘……虽未得长生,亦可保全百余年寿矣。”更提出“人至三十,可三年一灸脐下三百壮;五十,可二年一灸脐下三百壮;六十,可一年一灸脐下三百壮”。并有歌诀云:“一年辛苦惟三百,灸取关元功力多,健体轻身无病患,彭祖寿算更如何。”
南宋张杲的《医说》也指出“若要安,三里莫要干”“患风疾人,宜灸三里者,五脏六腑之沟渠也,常欲宣通,即无风疾”。“三里”特指足三里穴,在足三里穴施用化脓灸疗法以保健防病。经常施灸,会有灸疮,故称“三里莫要干”“三里常不干”。
明代杨继洲在《针灸大成》中记载:“但未中风时,一两月前,或三四个月前,不时足胫上发酸重麻,良久方解,此将中风之候也,便宜急灸三里、绝骨四处,各三壮。”
我国近代医家对保健灸法也极其重视。如承淡安所编辑的《针灸杂志》中记载“仙传寿灸法”,以涌泉穴每月初一起灸到初七止,每日卯时(上午5—7时)灸到辰时(上午7—9时)。艾灸时,艾团大小如莲子,均灸至知痛则止。每逢初一,每足灸26壮,初二至初七各灸7壮。
田从豁、臧俊岐编著的《中国灸法集粹》一书中,将传统保健灸法汇集为9类:神阙灸、足三里灸、气海灸、关元灸、大椎灸、风门灸、身柱灸、膏肓灸和涌泉灸,每类中均详细列出适应证和灸法具体操作,可供广大群众自学施灸。
靳瑞、刘炳权编著的《保健灸法》专论保健灸法,其中分列了小儿、青年、中老年、妇女的保健灸法,并论述了足三里在保健灸中的作用,介绍了俞募配穴、按时施灸的方法。
三 逆针灸理论
晋代《范汪方》首先提出针灸保健防病的“逆灸”概念。《范汪方》是东晋时范汪集前人经验和自己的体会撰写而成,该书现已佚失,其佚文散见于《外台秘要》《医心方》等。《医心方·卷第十一·治霍乱方第一》中记载:“今按《范汪方》:凡得霍乱,灸之或时虽未瘥,终无死忧,不可不逆灸。”逆灸,即未病先防的预防性灸治。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五提到“河洛间土地多寒,儿喜病痉,其俗生儿三日,喜逆灸以防之。又灸颊以防噤”。通过逆灸新生儿神阙和地仓穴来预防新生儿破伤风。
明代高武《针灸聚英》在解释“逆针灸”的针灸保健思想时说:“无病而先针灸曰逆。逆,未至而迎之也。”是指在机体健康无病、疾病发生之前或疾病轻浅之时,预先应用针灸来激发经络之气,增强机体的抗病与应变能力,从而促进健康、强壮延年、防止疾病的发生,减轻随后疾病损害程度。采用“逆针灸”的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激发机体内在调衡阴阳的潜力,去应对内外各因素的影响和干扰,保持机体内环境的稳态,预防疾病并保持健康。
“逆针灸”强调在机体健康无病、疾病发生之前或疾病轻浅之时介入针灸方法,以促进健康、强壮延年、防止疾病的发生发展,而并非针对已有疾病的治疗,因此“逆针灸”与其他治疗方法不同,在应用上有以下一些特点:
(1)普遍性预防保健:指健康人平常用针灸防病强身,益寿延年。如宋代窦材指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关、中脘”等穴,可以壮阳助元,抗老健身。保健针灸,不仅要做到在无病时先预防疾病,而且应着重在青壮年未衰老时先预防衰老。
(2)特定性预防保健:指当健康人受到病菌传染或感染威胁时,及时用针灸加以预防。一种是针对所处的传染环境,如在传染病流行区预防;一种则是针对传染或感染之源,用针灸之法消除隐患,杜绝病症。
(3)疾病早期防治:在病症早期,当显露某种先兆时,即用针灸预防。如《千金翼方》中提到“凡卒患腰肿,跗骨肿,痈疽疖肿,风游毒热肿,此等诸疾,但初觉有异,即急灸之,立愈”。实际上早期针灸治疗不仅适用于这类急性病症,而且也可有效地阻止多种慢性病及疑难杂症的发生和发展。
(4)疾病缓解期防治:不少病症,具有时作时止的特点。在发作间歇期针灸,亦有明显预防效果。对此,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凡治疟,先发如食顷乃可以治,过之则失时也”的记载,现在针灸在疾病缓解期治疗有更多的临床应用。如支气管炎、哮喘等症,采用冬病夏治之法,进行三伏天灸,效果良好。
(5)毒副作用的防治:针对某些药物的毒副作用或不良反应,可在使用前进行针灸预防。如肿瘤放疗、化疗可引起疲劳、失眠、食欲不振、脱发、呃逆等毒副作用,如配合针灸可减轻或消除这些毒副作用。
四 保健针灸学发展前景
把针灸用作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延年益寿的保健手段在中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运用针灸养生健身,不仅可弥补其他保健方法之不足,而且具有简便易行、费用低廉、效果确实、无毒副作用等优点,故从古到今,深受人民群众的欢迎。
今天,在医学回归自然的发展趋向下,针灸保健更加引起针灸界的重视,积累了很多的经验,开展了针灸减肥、美容、戒烟、治疗亚健康、改善睡眠、抗衰老等临床和机理的研究,取得不少成果。如在流感、流脑、禽流感、非典流行期间,通过针灸肺俞、膏肓、气海、足三里等穴位,提高机体免疫力,防病保健。针灸预防竞技综合征,是近年提出的一种新探索,特别是其中的考场综合征,针灸预防有较为明显的效果。
现代医学一般将预防分为三级:一级预防,又称病因学预防,它主要针对发病前期,用增进健康和特殊防护措施,使之不生病;二级预防,又称发病学预防,在发病时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控制疾病的发展和恶化,防止复发或变为慢性;三级预防,又称康复预防,主要针对发病之后,用康复措施使之病而不残,残而不废。针灸疗法对这三级预防均有效。
近百年来,预防医学经历了两次变革。第一次发生在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上半叶,其主要对象是急、慢性传染病;从20世纪下半叶开始,进入了第二次变革,其主要对象已转变为心脑血管疾病、肿瘤及意外死亡等主要威胁人类的病症和因素。目前人们已经认识到,一切疾病都是整体的病,它是机体在内外环境刺激下,破坏机体内部及其与环境的平衡的结果。针灸最根本的作用就是对人体起到良性双向调节,从整体上调整人体生理功能。因此,针灸预防既可应用于急性传染性疾病,也可应用于心脑血管等慢性疾病,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现代人提高生命质量、延年益寿的愿望,其广泛的预防保健作用,是其他中西医疗法难以比拟的。
针灸这一传统手段,只要正确操作,便没有毒副作用。针灸器械简单,价格低廉,加之方法简便,不仅能作为医生的一种预防手段,而且可供一般群众自行操作,用以预防保健。它既能在短时间内进行应急预防,又可作为长达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长期预防保健之用。因此,针灸保健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