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东南被封 物资难运
在中日战争初期,中国战场所需要的飞机、坦克、大炮等重型武器以及战争损耗补给大多数是从国外进口的。中国“兵工建设,虽略具规模,但因工业落后,多数兵工原料及重型兵器,仍须友邦接济。该项兵工汽车,远涉重洋,几经接转,为战时运输之最繁重最艰巨之任务”4。这些国外进口军用物资补给主要从东南沿海运至中国。
根据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的《国民政府筹备抗战档案史料一组》 (《民国档案》1997年第2期)显示,1936年5月,国民政府在筹备抗战报告中显示出对开战后日本封锁中国沿海的担忧:“日本必以海军封锁中国海岸,使武器与各种需品不得输入,以断中国之外援及海上交通。按中国海军,现有名无实,参照情况判断即可知矣……至封锁中国海岸,仅用其防御部队 (即其第三舰队)之一部,即可达其目的。”从这份报告可以看出,国民政府已经认识到中日两国海军力量的明显差距。据统计,1938年,日本舰艇200余艘,总吨位190万吨,海军实力位居世界第三; 而中国新旧舰艇66艘,总吨位59034吨。5
日军随后的军事行动也印证了国民政府的这一猜测。中日战争爆发至武汉会战前后,日军一方面实行陆军作战,另一方面看到中国抗战所需的军事物资对从国外进口的严重依赖,于是凭借在海军上的优势,实行封锁中国东南沿海的政策。1937年8月25日,日本军部发表“遮断航行”的宣言,宣布封锁上海至华北沿海; 同年9月5日,再次宣布封锁中国全部海岸线。在抗战的第一年,日本便以优势海军占领中国的沿海港口、岛屿如下:
华北: 烟台、威海卫、青岛外之灵山、大公诸岛,及连云港外之鹰鹫山岛。
华中: 崇明岛、马鞍山岛、杭州湾附近各岛,温州口外之黄大屿。
华南: 厦门,福州口外之马祖岛,厦门附近之金门及小金门、汕头外之南澳岛、东沙群岛及其他岛屿。6
日军随后决定,占领中国内地的重要补给来源地———广州,以配合武汉会战及切断经香港至广州、武汉的补给线。广州地理位置极为重要,“广州扼水路交通之总汇,大部分军火由此输入,为抗战初期之军略要地”7。而且广州与香港毗邻,香港一直是军火输入中国内地的重要港口。
在中日武汉会战的关键时刻,1938年10月12日,日军以一个半师团四万余人,向广州附近的大亚湾和大鹏湾进攻。10月29日,广州附近战略要地全部沦于日本,中国最为重要的对外通道被切断。
同日,蒋介石召开国防最高会议,作了题为“国府迁渝与抗战前途”的讲话,明确宣布:“为坚持长期抗战,国民政府迁都重庆,以四川为抗敌大后方。”武汉、广州失守后,国民政府西迁重庆继续抗战,大西南和大西北各省成了抗战的大后方。
海南是广州失陷后中国重要补给的中转来源。为切断国民政府的外援路线,1939年2月19日,日军在海口登陆,海南很快成为日军进攻华南的前进基地。自此,日军基本占领了中国东南沿海重要港口,完全阻断了中国东南沿海的军事武器补给线。
中国东南沿海被封锁后,给中国带来了以下两方面的困难:
第一,军事物资补给线被阻断,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抗战所需的军事武器的补给。在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战争武器损耗能否及时得到补充是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之一。“双方都只有很少的地区易手。从这方面看,中国维持战争的能力完全变成了一个供应问题。”8为解决国外军事物资补给问题,中国政府不得不寻求其他国际补给通道。
第二,中国外汇来源受到极大影响。中国农副产品在东南沿海未被封锁前,主要通过沿海港口出口以换取外汇,西南地区的锑、钨、桐油、茶叶等农、矿产品亦由东南沿海港口出口,以换取国外的军用品。9被封锁后,中国外贸货物不能及时出口换取外汇,这对财政困难的中国政府而言,是更大的困难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