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风俗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客家风俗

客家是中华民族中一个颇具特色的支系,学术界表述为民系或族群。“民系”的学科属性为“民族学”;“族群”的学科属性为“社会学”。1

客家族群人口众多,学术界估计有 5000 万人,主要分布在广东韩江、东江、北江上游以及赣南、闽西、海南、四川、台湾、香港等省、区,海外分布则以东南亚为主。其中以粤闽赣边山区为主要聚居地,而粤东北梅州为客家文化的核心区域,2005年由国家文化部批准为“客家文化保护区”。是故,保护区内的梅县话被称为“标准语”,具有客家语言的典型特征,扩张力强,是旅外客家人维持及外地人仿效的对象。

从文化人类学的视角看,客家文化可视为汉民族多元一体文化格局的一个缩影,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汉文化为总体背景,并在很大程度上吸收了中国古代南方各地的区域文化以及土著文化。汉民族共同体文化的共同性和丰富性,以及该共同体内部不同族群文化的地域性和差异性,在客家文化的总体氛围里都可以找到其影子。其特质性的文化符号概括起来主要有文化图腾与民俗、民居、语言等人们在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过程中创造出来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以及人们所具有的各种生产技能、社会经验、知识、风俗习惯等。

“五行五方龙神”是客家文化的图腾。

客家文化地方性的底层文化遗存的痕迹明显,文化历史积淀深厚,个性特征突出。如丧仪中买水为死者沐浴和点主“封谥”等仪式即其中之一。又如民居,是透视族群的重要物象,因为它不仅是洞察俗民意识的窗口,也是关照民间生活方式、经济景观、社会结构、风情习俗的具体途径。围龙屋是民居中的典型,是粤东北客家文化核心区域标志性的民居建筑,是客家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集中反映了客家文化的主要特征,其文化魅力向为学界所关注。笔者以围龙屋文化名之,并提出了“围龙屋文化”的概念。

五行五方龙神石

围龙屋天街一角

从文化人类学的视角看,一种文化在不同的生态环境中得以传承,即使是在客家文化的核心区域,由于所处的地理空间不同,如山之前或后、河流上游或下游,地方文化也存在差异。推而广之,将粤东与粤北、粤西、广西、四川、台湾等客家地区相比,其文化的差异性则更大。

对客家源流问题的探讨,是一个颇受社会关注的学术问题。客家学(Hakkaology)是人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当前学术界关于客家源流的讨论影响比较大的,一是“北方汉人为主体说”,二是“南方汉人为主体说”。

“北方汉人为主体说”是《客家研究导论》著者的主要观点,在学术界影响很大。“客族的人民本来是从河南、安徽、山东等地搬来的。”(罗香林,2006: 38)“至于客家民族则有优胜之文化,而且有一种不可思议的自尊的心理,无论到了什么地方,总以为自己是不会输人的。”(罗香林,2006: 31 ~ 32)其文化特征是,“客家的民族比起各省任何民族来,都更为特别,他们的语言,不但和各省的方言有所不同,就是比起广东省城的方言来,也不知差异了几多”(罗香林,2006: 96)。这些观点至今影响着学术界,尤其是客家人的“五次大迁移说”及“相对纯正汉人血统”(罗香林,1992: 63 ~76)等主要论点被客家论者普遍接受。论者认为,客家本来就是生活在北方的“土著”居民,是汉族中的一支族群“司豫流人”。在漫长的往南迁移过程中与百越诸族互相交流、互相影响并互相融和,有的转化为汉民族的其他族群或其他民族的成员,有的则在交流过程中影响了别的族群或民族的居民,保留了客家的本色,即今日的客家人。这种论点除了强调客家族群以汉族为主体以外,似乎认为客家人在南迁之前已是一个种族或文化群体,因此,是客家人南迁而不是中原汉人南迁,并与其他民族融合形成客家族群。

“南方汉人为主体说”是《客家源流探奥》著者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田野调查经验提出的。论者认为,在新石器时代,无论是中原还是华南与西南,甚至粤闽赣地区,都发现了多处古人类活动的遗迹。广东、广西、云南均有大量古人猿、古人类遗迹以及出土的一批彩陶器、夹沙陶器、石器等珍贵文物,都有比较精美细致的石器工具,都有形状差不多,甚至极为相似的彩陶器皿,这些生产和生活物质的出现,当是人类生产活动同质性的共生现象。尤其是长江、珠江流域等地的大量考古挖掘如四川三星堆文化、广州南越王墓文化等都证明,南方的上古文明并不逊色于中原文明。著者实地考察中原地区古村落、古民居、传统民俗等,对那些隐藏于历史表象之后而又规范着历史运作方式的真实力量有了新的思考,无论是崇山峻岭或广袤平原,在无数无名的劳动人民的推动下,粤闽赣边地区文化系统逐次展开,从饮食、服饰、民居到人生礼俗与方言,由“下里巴人”至“阳春白雪”,经过碰撞、交融,最终形成了千差万别但又有着共同文化源流的客家共同体。换言之,在农耕社会,岭南自然生态具有优越性,这对地方民性的远大斗志产生着影响。四五千年前岭南山区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并形成庞大的族群共同体,于是才有公元前 221年的秦始皇“南征百越”。

风俗为人类日常生活的表征,它代表一般俗民认同并应用于日常生活,反映了族群的普遍价值观。“《庄子》曰: 大地噫气,其名曰风。……因为空气有传吹的意味,故引用到风俗方面去,凡教化、俗尚、习惯,都可称之曰风。”(罗香林,2006: 26)俗谓“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周礼学》“论 ‘大宰’礼俗以驭其民: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俗不同,而一之以礼,则无不同。顾积久相沿,习与性成,则有一家之俗,有一国之俗,有天下之俗。一家之俗,大夫主之;一国之俗,诸侯主之; 天下之俗,天子主之,而皆以一人为转移。故天下国家,远近大小虽殊,莫不有祖宗家法’”。因此,风俗包括习俗与仪式,也就是俗民所经历之出生、成年、结婚、衰老、祝寿、丧葬等“生老病死”诸驿站。习俗、仪式有其不同的象征与意义,经俗民不断重复而模式化。而民俗则是社会生活的规范,是礼仪与习俗的总称。礼俗是人与人之间为共同生活,维持其秩序而形成的大家共同遵守的人际关系,即共同遵守的规范。民俗文化就是从“文明”中展现“文化”的特质,经由一代代人传承、延续与推展。这种绵延不断的生活规范,经由传承展现出民俗生命力。粤东北客家文化核心区域自古就是“人文胜地,山水多区。户有谈经,泮水之风声不振; 家多遵礼,四厢之俗尚颇淳”①。2

本书旨在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农耕文明文化。除概念释义外,内容基本上按传统风俗的出生、成年、结婚、祝寿、丧葬等组织材料,分为梳妆打扮、日求三餐、生命驿站、百年好合、形体分离、禁忌文化、家规家风、五行风水、人神之间、天神崇拜、聚落福神、过望福神、地方水神、春季风俗、夏季风俗、秋季风俗、冬季风俗、嬲馆讲古。

民系是依罗香林的定义,是指民族内部的支系,如客家民系就是汉民族中的一个支系。族群是依马克斯·韦伯(Max Weber)的定义,指如果那些人类的群体对他们共同的世系抱有一种主观的信念,或者是因为体质类型、文化的相似,或者是因为对移民的历史有共同的记忆,而这种信念对于非亲属社区关系的延续是至关重要的,那么,这种群体就被称为族群。也就是说,只要成员对他们的历史,或祖先,或来源,或神话传说,或重要事件(不论是虚构的还是真实的),或语言抱有一致的认同,他们就结成族群。转引自何国强:《宗族历史与族群互动: 以丰顺县汤南镇罗氏宗族为例》,载周大鸣等:《当代华南的宗族与社会》,哈尔滨: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3 年版,第65页。

2  曾玉峰,清康熙六年(1667)丁未会魁,著有《曾玉峰先生文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