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与交通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二)路在脚下——以“止”、“足”等为部首的文字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先民们最重要的 “交通工具”就是他们的 “止”了。直到今天,朋友之间问:“你今天坐什么车过来的呀?”步行的人就会打趣说:“我坐 11 路车来的。”———这个“11”正像两条腿的形状。

1.以 “止”、“走” 为偏旁的文字

“止”在很多有关 “步行”、“奔跑”等意义的文字中出现,如 “步”、“走”、“奔”、“趋”、“赴”、“正”、“是”、“出”、“各”、“之”、“先”、“前”(歬)、“后”(繁体作後,“先後”之後)、“涉”、“陟”、“降”等。

(1)“步”、“走”、“奔”

步 bù 甲骨文作甲骨文线条比较细,转折和直笔比较多; 金文肥笔多,线条圆转,字形浑厚。可以看到甲骨文的 “步”正像两只脚一前一后行走的样子,有时候还加上 “行”,表示行走在街衢道路中; 金文则更加形象,像画了两只脚,一前一后,意思非常明确。《说文·步部》:“行也。从止相背。”

古人对于步行仪态很有讲究。曹植《洛神赋》里所描写的甄宓 “凌波微步”,风采迷人。过去还有 “莲步轻移”、“龙行虎步”、“鹅行鸭步”、“大步流星”、“健步如飞”、“昂首阔步”、“步履蹒跚”等各种词语形容人不同的走路姿态,还以 “八字步”、“丁字步”等来命名各种步子。《庄子·秋水》中讲到,寿陵有一位少年听说邯郸人走路姿态优美,就前去学习,结果不但没学到人家的姿势,还把原本自己走路的姿势忘了,最后只好爬着回来了。

女子步态优美,摇曳多姿,身上的配饰会随着步态而晃动摇摆,故有了 “步摇”这种首饰。《释名·释首饰》:“步摇,上有垂珠,步则动摇也。”白居易的《长恨歌》里如此描写李杨爱情:“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金步摇”晃动着的是杨玉环的逼人青春和李隆基浓得化不开的恩宠,也是李唐盛世烈火烹油的繁华景象。这与 “安史之乱”中杨玉环被迫缢死在马嵬坡之后 “花钿委地无人收”的凄凉形成了鲜明对比。

“步”后来引申出 “脚步”的意思,更多地用作名词了。《荀子·劝学》中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的句子,杨倞注曰:“半步曰 , 与跬同。”古人的 “跬”与 “步”是有区别的。“步”是两只脚都迈一次,而 “跬”是 “一举足也”。《小尔雅》曰:“跬,一举足也。倍跬谓之步。”《孟子·梁惠王上》中孟子给梁惠王讲了一个 “五十步笑百步”的寓言故事:两军交战,战鼓擂动,兵刃相接,战败的一方丢盔弃甲,逃之夭夭,有的人跑了一百步而后止,有的人跑了五十步而后止。跑五十步的人可以嘲笑那些跑了一百步的人么? 当然不能,因为他们都逃跑了。跑五十步的人换算成今天的步子,恰是一百步; 跑一百步则是今天的两百步了。因为步伐有长度,所以古人也用 “步”来做丈量单位。《司马法》:“六尺为步,步百为亩。”既是步行,就会有先有后,有快有慢。后人就把超群绝伦、天下第一叫做 “独步”,如独步天下、独步武林、独步当时、独步一时、千古独步等。

《孟子·梁惠王上》中将败兵们逃跑的样子形容成 “弃甲曳兵而走”,这 “走”的本义与今天的 “行走”之 “走”的意义并不相同。走,甲骨文作 ,赫然是一个人迈开大步、双手狂摆的样子,与我们平时画的奔跑之人非常相似。

走 zǒu 金文作等,多是加上 “止”,有的还加上表示道路的 “彳”(“彳”乃 “行”省去“亍”,《说文·彳部》认为是 “小步也”,不确),表意就更明确了。《说文·走部》释 “走”:“趋也。从夭止。夭止者,屈也。凡走之属皆从走。”徐锴注曰:“走则足屈,故从夭。”许慎等人不知道 “夭”在甲骨文里象人奔跑之形,而 “止”只是为了强调奔跑与足部有关而加的一个部首,才会把 “夭”理解为 “夭屈”之意,把 “走”理解为奔跑时候腿脚弯曲的样子。2

《诗经·周南·桃夭》的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夭夭”本是叠语,形容桃花少壮繁盛之貌。因 “桃”与 “逃”谐音,后来变成了 “逃之夭夭”。 “夭”字与甲骨文之 “走”字形相同,仿佛一溜烟逃跑的姿态,既谐音又绘形,颇为形象有趣。 “走”在现代汉语里是 “行走”、“步行”的意思,因为意义相类,很容易以今律古,产生误解。如果把 “守株待兔”这则寓言中的 “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理解为兔子步行到树桩前把脖子都撞断了,未免太匪夷所思了。 “走”的本义 “跑”还保留在“走马观花”、“奔走相告”等词语中。粤语方言里把行走称为“行”(音 hánɡ),而奔跑仍叫 “走”, “走佬”就是 “逃跑”的意思。

奔 bēn 金文作等字形。最早的字形与 “走”相比,多了两个 “止”,形容其速度比 “走”更快。《说文·夭部》:“走也。从夭,贲省声。与走同意,俱从夭。”不确。“奔”的金文字形似乎是在描绘人奔跑时的形态,因为脚步迈得极快,看着像有很多脚一同跨动的样子。现代的漫画也常用这种方式描绘狂奔的姿态。

“奔”、“走”在古代经常并举,元代魏初《沁园春·留别张周卿韵》:“甚年来行役,交情契阔,东奔西走,水送山迎。”“走”引申为 “行走”之意后, “奔”在现代汉语里多与 “跑”一起出现,如 “奔跑”,“东奔西走”也变为 “东奔西跑”了。

(2)“趋”、“赴”

“趋”、“赴”等则是以 “走”为偏旁、与 “走”义有关的文字。

趋 qū 小篆作《说文·走部》:“走也。从走刍声。”《释名·释姿容》:“徐行曰步,疾行曰趋,疾趋曰走。”这是从速度上区分。《尔雅·释宫》又以行走的地点加以区分:“室中谓之时,堂上谓之行,堂下谓之步,门外谓之趋,中庭谓之走,大路谓之奔。”

“趋”与 “步”、“走”、“奔”等属于同一个语义场,古代“步”、“趋”常常并举。《庄子·田子方》:“夫子步亦步,夫子趋亦趋,夫子驰亦驰,夫子奔逸绝尘,而回瞠若乎后矣。”这里“步”、“趋”、“驰”、“奔逸”是一组速度递增的脚步动作,到最后颜回只好眼巴巴地看着孔子绝尘而去了。《陌上桑》里 “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描写的是秦罗敷风度翩翩的丈夫,若是改成 “冉冉府中走”,便失去了端雅之态; 要是再换成 “冉冉府中奔”,恐怕是要斯文扫地了。“趋”亦是古代的一种礼节,即小步快走,从而表示恭敬。孔子非常重礼,《论语》里多次提到“趋”。有一次孔子独立庭中,孔鲤经过,“趋而过庭”,孔子就教他学《诗》和《礼》3。汉高祖刘邦建国以后,封赏功臣,萧何的功劳位居第一,于是赐他带剑履上殿,入朝不趋4。总的说来,“趋”应该比 “步”速度要快,比 “走”步伐要小。

赴 fù 金文作,小篆作《说文·走部》:“趋也。从走,仆省声。”徐铉注曰:“《春秋传》赴告用此字。今俗作讣,非是。”

《春秋》、《左传》中,讣告都作 “赴”,因为古代交通和通信不发达,若有丧礼之事,需要疾驰往告。 “凡崩薨,不赴则不书。”(《左传·文公十四年》)《说文》虽用 “趋”解释 “赴”,但就其奔走方式、所涉礼法而言,二者是大有差异的。后来“赴”的意义泛化,与 “奔”相似了,表示 “前往”、“奔向”、“投奔”、“投入”等意思。如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木兰辞》)、“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以及 “赴汤蹈火”、“奔赴”等等。

(3)“出”、“各”、“之”

出 chū 甲骨文作。《说文·出部》:“进也。象艸木益滋,上出达也。”李孝定在《甲骨文字集释》中对这个解释作了修正:“古人有穴居者,故从止从凵,而以止之向背别出入也。”5“出”就是先民们从所居住的洞穴里走出来的样子,脚趾朝外。6

各 ɡè 甲骨文作 ,金文作《说文·口部》:“异辞也。从口夊。夊者,有行而止之,不相听也。”意思是说 “各”指不同的个体,彼此不相听从。从甲骨文和金文 的 字 形 来 看,这 个 “各” 从 倒 止(夊)与 口(凵),表示人的脚走到洞穴所在地,是 “到达”、“进入”的意思,与 “出”的意义正好相反。

“各”应该就是后来的 “格”的本字。《尚书·尧典》:“格于上下。”这个 “格”就是 “至”的意思,后引申为 “探究”之格,如 “格物致知”。而 “客”的字形和意义皆与 “各”有关。

客 kè 小篆作《说文·宀部》:“寄也。从宀各声。”“各”既表声音也表意义。“客”就是从外面来到(各)房子(宀)里寄居,引申为寄居在别国或别人家里的人,如 “门客”、“宾客”等。

“客家人”就是魏晋以来一部分从黄河流域迁移到江西、福建、广东等地的汉人。章炳麟《新方言·岭外三州语》:“广东惠、嘉应二州,东及潮之大埔、丰顺,其民自晋末逾岭,宅于海滨,言语敦古,与土著不相能。广州人谓之客家。”

之 zhī 甲骨文作,金文作,小篆作《说文·之部》:“出也。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段注》认为 “之”的引申义是 “往”。高鸿缙《中国字例》:“从止从一,一为出发线通象,止为足,有行走意,自出发线而行走,故其意为往也。”7从甲骨文的字形来看,高氏的说法应该是比较确切的; 而许慎因为没有见过甲骨文,对 “之”本义的解说有误。

《史记·项羽本纪》有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鸿门宴前夕,项伯得知项羽和范增要在宴席上杀死刘邦,就趁夜悄悄骑马跑到刘邦的军营,打算劝自己的救命恩人张良逃走。这里的“之”就是 “往”、“到”的意思。

(4)“先”、“前”、“后”(後)

先 xiān 甲骨文作《说文·先部》:“前进也。从儿从之。”杨树达《积微居小学述林》:“古 ‘之’与 ‘止’为一文。龟甲文先字多从止。”8这里 “先”的字形与意义正好说明 “之”的本义。“儿”即人,“之”则为止,脚在人前面,表示人举足往前。

与 “先”相类的还有 “前”。

前(歬)qián 本义指人靠船行进,金文作《说文·止部》:“不行而进谓之前。从止在舟上。”“止在舟上”表示的应该就是人站在船上的意思,人不用迈步,依靠舟船在水上就可以前进了; 或者用 “止”表示船在往前行进———从 “止”充当偏旁所涉及的字看来,“止”多数不表具象的两足,而是表示与足有关的行动。

后(後)hòu 此非后稷、后羿、皇天后土之后,乃先後之後,甲骨文作《说文·彳部》:“迟也。从彳幺夊者,後也。 ,古文後,从辵。”林义光《文源》:“幺,古玄字,系也。从行省,夊象足形,足有所系,故後不得前。”即脚被丝线系住了,自然落在後面。

古代多 “先”、“後”并称,如 “今不问王而问岁与民,岂不先贱而後尊贵乎”(《战国策·齐策》)、“先国家之急而後私仇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先天下之忧而忧,後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等等。亦多 “前”、“後”并称,如 “前不见古人,後不见来者”(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前者呼,後者应”(欧阳修《醉翁亭记》)等等。实际上 “后”也是一个很早就有的汉字。

后 hòu 甲骨文作《说文·后部》:“继体君也。象人之形。施令以告四方,故之。从一、口。发号者,君后也。”

这个 “后” 是首领、君主的意思,“后稷”、“后羿” 之“后”都是彰显稷和羿之地位的。“皇天后土”是表达对上天与土地的尊崇。 “后”又引申表帝王的妻子,如 “皇后”、“太后”等。现今 “先後”之 “後”与 “帝后”之 “后”混成一字了,“後”字简化,其本义已无法显现。

(5)“涉”、“陟”、“降”

涉 shè 甲骨文作,是水和两止的会意,本义是徒步过河。《诗经·郑风·褰裳》:“子惠思我,褰裳涉溱。子不思我,岂无他人。”这是一个正陷入爱情苦恼中的女子的娇嗔:“你若想我,就赶紧渡过溱河过来看我9,你 若 不 想 我,难 道 我 就 没 别 人 想了吗?”

陟 zhì 甲骨文作。与 “涉”相比,把“水”换成了 “阝”。这个 “阝”与 “耳”无关,本作“阜”,乃山阜之形。 “阜”,甲骨文作《说文·阜部》:“大陆,山无石者。象形。”《毛传》:“高平曰陆,大陆曰阜,大阜曰陵。”作偏旁泛指 “山”。 “陟”两足朝上,是登山之状。《说文·阜部》:“登也。从阜从步。,古文陟。”《诗经·周南·卷耳》:“陟彼崔嵬,我马虺颓。……陟彼高冈,我马玄黄。”可见,“涉”与 “陟”相类,只是踏足的领域有别,一则以水,一则以山。

降 jiànɡ 甲骨文作 《说文·阜部》:“下也。从阜夅声。”实际上这也是一个会意字,夅是两足朝下之形。“降”的意义与 “陟”相类,只是方向相反。“陟”往上, “降”往下。《诗经·大雅·公刘》:“陟 则 在 山献,复 降 在 原。” 郑 玄 笺:“陟,升; 降,下也。”

2.“足” 与 “脚”

“足”、“疋”与 “止”义相类。

足 zú《说文·足部》:“人之足也。在下。从止口。”实际上,甲骨文 “足”作,象形字,像人的小腿和足部之形,这个意思现在一般叫做“脚”,但在 “足球”、“足疗”、“手舞足蹈”等词语中还可以看到 “足”的本义。

疋 shū 甲骨文作《说文·疋部》:“足也。上象腓肠,下从止。”邹晓丽认为疋就是足的变体。10

脚 jiǎo 小篆作。在《说文》中属于 “肉”部(“肉”作偏旁与 “月”字常常混同):“胫也。从肉,却声。”《释名·释形体》:“脚,却也。以其坐时却在后也。”这是用声训的方式加以解释的,意即 “脚”是因在人跪坐的时候屈在后面而得名。 “足”后来假借为“足够”、“富足”之意。

《韩非子·外储说左下》中记载着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故事:鲁哀公问孔子:“我听说夔只有一只脚,这是真的吗?”(吾闻古者有夔一足,其果信有一足乎?)孔子说:“夔是个人,怎么可能只有一只脚呢? 他没有什么别的特异之处,就是精通音律。尧说:‘有夔一个就足够啦! ’于是派他担任了乐正这个官职。所以君子是说有夔一个就够了,而不是说夔只有一只脚。”(夔非一足也,一而足也。)

3.“行”、“来”、“去”

“行”、“来”、“去”几个字,前者今多泛指行进,后两者多强调行进的方向,其本义都与行走无关。

行 xínɡ 甲骨文作。小篆作《说文·行部》解释为:“人之步趋也。从彳从亍。”许慎的这个解释有误, “行”是一个象形字,字形似十字路,本义是道路。在甲骨文里很多跟行走有关的字都以“行”作偏旁,表示行走在道路上。它作偏旁时常常省作 “彳”或 “亍”。《诗经·豳风·七月》中 “女执懿筐,遵彼微行”, “微行”是小路;《诗经·周南·卷耳》有 “嗟我怀人,置彼周行”,其中 “周行”是大道。“行”后来引申为 “行走”、“步行”之意,本义反而少见了。

“行”的引申义颇多,现代汉语 “行”的读音有 xínɡ(如行走)、hánɡ(如排行、行当)和 hénɡ(如道行)。对于初学汉语的人来说,殊难分辨,故有外国人把 “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看成 “中国很行”、“中国农业很行”、“中国工商很行”、“中国建设很行”的笑话。

来(來)lái 甲骨文作小篆作后者已经很难看出本义了。《说文·来部》:“周所受瑞麦来麰。一来二缝,象芒朿之形。天所来也,故为行来之来。《诗》曰:‘诒我来麰。’”许慎的解释把 “来”的本义和假借义混在一起了。 “来”是一种麦的名称,下面有根,上面象谷的芒刺之形。它原与 “来往”的意义没有关系。罗振玉《增订殷虚书契考释》:“卜辞中诸来字皆象形。其穗或垂或否者,麦之茎强,与禾不同。”“假借为往来字。”11有人说,“麦”(繁体作麥)字下有“止”,它才是 “来往”之 “来”的本字。麦(mài),甲骨文作《说文·麦部》:“芒谷,秋穜厚薶,故谓之麦。麦,金也。金王而生,火王而死。从来,有穗者; 从夊。”徐铉注:“夊,足也。周受瑞麦来麰,如行来。故从夊。”《说文解字今释》中, “王”通 “旺”,“金王”、“火王”分别指秋天和夏天,因为在五行说里,秋属金,夏属火。12

“麦”的早期字形像 “来”,下有 “止”之形,“止”的方向与本义表 “来、到”之意的 “各”一致。所以有人说这是“来”和 “麦”的一段公案:“来”本义是麦子,而 “麦”才是“来”的意思。李孝定《甲骨文字集释》:“来、麦当是一字。夊本象到(倒)止形,于此但象麦根。以 ‘来’假为行来字,故更制繁体之麥以为来麰之本字。”13意即 “来”本义为麦,假借为“来往”义后,又造 “麦”表其本义,则 “来”与 “麦”为古今字,再无公案纠缠。

去 qù 甲骨文作《说文·去部》:“人相违也。”《广韵》:“离也。”《增韵》:“来去,离去,去就之去。”《玉篇》:“行也。”先秦汉语里的 “去”常用作 “离开”之意,如 “逝将去女,适彼乐土”(《诗经·魏风·硕鼠》)。“大”象人之形,“口”就是坎陷,表示居所, “去”的本义就是离开某地的意思。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一说,去亦古(是一种饭器)字,大,其盖也,象形。”

古代汉语里的 “去”与现代汉语中的 “去”意义并不完全相同。今之 “去”和古之 “去”都表示人的位移,然古之 “去”后面的地点是位移的起点,如 “去女”是 “离开你”的意思; 而今之 “去”后面的地点则是位移的终点,如 “去北京”就是“前往北京”的意思。若是用错,岂非南辕北辙?

总之,古时表 “行走”(包括步行和奔跑)义的字,或是加“止”、“足”、“疋”等表示动作的主体为脚,或是加 “行”、“彳”、“亍”等表示行动的区域是道路,还有的是加表行走义的偏旁,如 “走”、“辵”等表示行走。类型非常多,表意很丰富。

在交通工具越来越便捷舒适的今天,小区里、道路边,各种各样的汽车越来越多,“安步以当车”的人越来越少,还有多少人能体会到 “竹杖芒鞋轻胜马”(苏轼《定风波》)的快乐呢?

4.旅游

古人喜欢遨游四方,到风景佳处,“停车坐爱枫林晚”(杜牧《山行》)尚且不够,居停十天半月,或三年五年,甚至干脆另置家业,客居他乡,亦是很常见的事情。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韦庄《菩萨蛮》)

《红楼梦》里的贾雨村虽然是个背恩弃义的无耻文人,但被革职之后,也能学古人,将家小送回老家,安排妥帖, “自己担风袖月,游览天下胜迹”(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回)。

出游给许多士人游子带来了游览名山大川、结交知心朋友、邂逅美好姻缘等各种机缘,这在文人墨客的笔下也是不绝于书的。且不说王维、李白的山水诗文,徐霞客的旅行笔记,就是《西游记》、《镜花缘》这类小说,看起来也是带有神话色彩的古代游记———主人公一路游山玩水,各种诙谐曲折的旅行见闻应接不暇; 更不用说近代刘鹗的小说《老残游记》了。

人们的出游也给亲人带来了无尽的思念,有慈母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孟郊《游子吟》)的牵挂,有卓文君 “一别之后,二地相悬。虽说是三四月,谁又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怨郎诗》)的怨怼,更有无数闺中怨妇 “泪眼问花”(欧阳修《蝶恋花》)的怅惘、“小楼吹彻”(李璟《浣溪沙》)的悲凉和 “望尽天涯”(晏殊《蝶恋花》)的愁苦。

在中国人的文化生活里,云游占有极大的分量。围绕 “游”产生的许多艺术作品,既引人遐想,又让人感伤。

(1)“遊”与 “游”

遨游、旅游之 “游”本作 “遊”, “游”别有其义,如今合二为一,都写作 “游”。

遊 yóu 金文作。邹晓丽认为 “遊”本作 “斿”。斿(yóu),甲骨文作,从子执旗; 其本义就是 “遊学”, “殷商时代,邻国多派遣子弟遊学于殷”14。《诗经·邶风·柏舟》:“微我无酒,以敖以遊。”《论语·里仁》:“子曰:父母在,不远遊,遊必有方。”李白《渡荆门送别》中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遊”,意即 “遨遊,云遊”,靠双足或其他交通工具游名山大川,探风情民俗。

《庄子·秋水》中,“庄子与惠子遊于濠梁之上”。庄子和惠子在濠水的桥梁上遊玩,看到水中有鱼自由自在地游着,庄子感叹说:“你看这条鱼在水中多么悠闲自得,这就是鱼的快乐啊! ”惠子说:“你又不是鱼,哪里知道鱼是快乐的呢?”庄子说:“你又不是我,你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儿是快乐的呢?”惠子说:“我不是你,确实不知道你知不知道鱼的快乐,但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这一点是可以确定的。”两个好朋友在遨游时,还不忘进行哲学辩论。

在遨游的过程中,总是会结识各种好朋友, “遊”又有 “交遊”的意思。《礼记·曲礼》:“交遊称其信也。”

这个 “遊”就是今天 “旅游”之 “游”的本字。直到现在,我们跟团出去旅游的时候,带队的人还会举着一面旗帜,上有 “某某旅行团/社”之类的字样或图案标志,好让队伍跟随在后。

游 yóu 金文作《古文字趣谈》认为“斿”是 “遊”与 “游”的古字,辵和水都是后加的偏旁15。“游”表示人或动物在水中行动。《诗经·邶风·谷风》中 “就其浅兮,泳之游之”的 “游”就是今天“游泳”之 “游”。

在水中或陆地的 “遊/游”都是在一定空间内移动,有一种自由自在的特性,又同出一字 “斿”,二者合流也就很自然了。

(2)“旅”与“羁旅”

“旅游”并称在南朝就已经出现了,如南朝梁沈约《悲哉行》:“旅游媚年春,年春媚游人。”如今旅游已经成为国人假期生活中的一项重要活动。五一黄金周,人山人海,到处是观光客; 国庆长假里,水泄不通,弥望是旅行人。据说为此而创造的中式英语 “people mountain people sea”(人山人海)已被收入在线英语俚语词典,这也算是中国旅游业为英语词汇的丰富发展而做出的一个贡献了。

“斿”(遊/游)与 “旅”自古就关系密切。《古文字趣谈》认为,“旗下一人为游字; 旗下二人或三人,那就是旅字了”16

旅 lǚ 甲骨文作 ,字形像人站在旗下或举着旗帜前进的样子,有的字形中甚至还有兵车。故《基础汉字形义释源:〈说文〉部首今读本义》认为“旅”的本义是 “军旅”17。《说文·方人部》:“军之五百人为旅。从方人从从。从,俱也。”《段注》:“五人为伍。五伍为两。五两为卒。五卒为旅。五旅为师。五师为军。以起军旅。”《汉字文化丛谈》认为 “旅”的构形命意来源于原始社会部落图腾18

军旅之人总是行进在外,一般民众也常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到外地谋生或从事商贾活动,谓之 “商旅”、“行旅者”、“旅客”、“旅行”等等。《孟子·梁惠王上》:“行旅者皆欲出于王之涂。”《左传》中的 “旅”已有旅居在外的意思,并已有 “逆旅”、“羁旅”等词语。《左传·僖公二年》中有 “逆旅”一词。晋国用屈地出产的马匹和垂棘出产的玉璧向虞国借路攻打虢国。荀息对虞国国君说:“今虢为不道,保于逆旅,以侵敝邑之南鄙。”意思是现在虢国无道,在旅馆里筑起堡垒,要攻打晋国的南部边境,故而以这个理由请求向虞国借道,攻打虢国,于是虞国同意了。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有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的感叹。意思是说,天地是万物的旅舍,而光阴只是百代之过客。陶渊明的《自祭文》说:“陶子将辞逆旅之馆,永归于本宅。”意思是说自己将离开人世了。

逆 nì 甲骨文作《说文·辵部》:“迎也。从辵屰声。关东曰逆,关西曰迎。”古之逆旅,今之迎客之处也。

《左传·庄公二十二年》载,陈国人杀了他们的太子御寇。敬仲逃到了齐国,齐侯想让他做卿,他以 “羁旅之臣”不敢接受高位为由拒绝了,最后担任了工正之职。后来这个 “羁旅之臣”的后代夺了齐姜的封地,即历史上著名的 “陈田代齐”的故事。

羁 jī 本义是套在马头上的马络头,后也引申为绊马索,与 “馽”、“絷”同义。《庄子·马蹄》:“连之以羁馽。”,非常形象地描绘出了马蹄被绳子绊住的样子。《说文·马部》:“绊马也。从马,囗其足。”《玉篇》:“绊也。”

“负羁”的意思就是 “手执马络头”。如《左传·僖公二十四年》:“臣负羁绁(绁:缰绳),从君巡于天下。”《左传·定公八年》:“公子则往,群臣之子敢不皆负羁绁以从?”实际上 “负羁绁”在《左传》里是连在一起的,意思是拿着马络头和马缰绳,类似于后来的效犬马之劳。后来省为两个字 “负羁”,《汉语大词典》解释其引申义为 “随从和执贱役的套语”。《左传》中有两个名叫 “负羁”的人,一个叫熊负羁,是楚国的大夫; 还有一个是僖负羁。关于僖负羁有这样一个故事:晋公子重耳流亡在外,在鲁僖公二十三年来到曹国。曹共公听说他天生是 “骈胁”(肋骨排列紧密,好像一整块),顿起好奇心,想看看到底是什么样子,于是去偷窥重耳洗澡。重耳自然是又惊又怒,怀恨在心。只有僖负羁的妻子独具慧眼,跟自己的丈夫说:“我看重耳的随从,都是一些辅佐之臣,他一定能回去晋国做国君。”僖负羁于是向重耳馈赠了美食和玉璧,重耳接受了食物,退回了玉璧。四年以后重耳派兵报这一 “窥”之仇,攻破城门,数落曹共公 “不用僖负羁,而乘轩者三百人也”。破城之时,重耳下令不准进入僖负羁家里,并赦免他的族人,以报答当年的恩惠。这个 “负羁”之名在《左传》的注疏、正义中也未见说明,可能与其身份、职位有关。

“羁”后又引申出束缚、拘禁的意思,也引申出了 “寄居、旅居在外”的意思。《左传·昭公七年》:“单献公弃亲用羁。”杜预注:“羁,寄客也。”旅居在外,往往是迫于职责、事务,抑或是疾病、战争等原因,人的脚步被无形地束缚住了,就像是马匹被绊住了四蹄,故有此意。今之人以家庭责任而不得已禁束在家为羁绊,古人则以漂泊在外不得回乡为羁绊。古今差异体现出经济和交通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与思想所带来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