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会谈论一些与人格有关的话题,如“某某很有个性”、“某某有暴力倾向”、“这是一个不合群的小孩”、“近来她常常做噩梦”等,对于诸如此类的问题,人格心理学家有什么看法呢?他们是如何进行人格的科学探讨的?他们是如何看待人格的本质问题的?人格会遗传吗?有创造性人格存在吗?我们能否像化学家分解物质世界那样分析人格?人格与健康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关系?如何通过科学的方法了解他人及自己的人格特征?怎样才能做到人与工作的有效匹配?所有这些问题不仅为心理学家所关注,而且也是每个人都非常感兴趣的话题。
人格与人性联系紧密,关于这一领域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古代中国关于人性本质的探讨。客观地说,古代哲人对人性所作的形而上学的探讨为人格的科学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正如早期关于人性本质的争论那样,心理学家对人格的本质、人格的发展、人格的结构等问题的争论也异常激烈。这些争论既反映了他们在科学观上的不同,更反映了他们在哲学观上的不同。在西方心理学史上,许多著名的心理学家都以研究人格而见长,这其中包括弗洛伊德、斯金纳、奥尔波特和马斯洛等人。尽管他们在人格的许多问题上存在这样那样的分歧,但上述每一个心理学家的观点都深刻地影响甚至改变了我们对人格本质的看法,并仍将继续左右着这一领域的发展方向,他们是对人格奥秘进行科学探索的先驱。
在探索人格奥秘的科学道路上,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是第一人。他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来表述自己对于人格的看法,将人类的心理控制力比喻为流过管子的水。假如一个人的心理管件运作秩序正常,他就能保持身心健康;而一旦“水”的自由流动被堵,例如,当人们为了避免不良后果而压抑某种强烈欲望时,“水流”就会受阻,这种“阻碍物”将导致极其强烈的焦虑情绪和其他异常行为。弗洛伊德认为,这种“阻碍物”源于潜意识的冲突。通过对偶然的口误、笔误,尤其是对梦境和童年期经历进行缜密的分析来发现和解释这些问题,这种“阻碍物”是完全可以根除的,根除技术叫做“精神分析”。
作为人格领域的开创者,弗洛伊德的观点对整个20世纪的西方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到20世纪70年代以后,他的观点在心理学界渐渐失宠,精神分析常常被人们归于哲学而非科学。相反,另一位心理学家却在科学界有着巩固的地位,他就是美国心理学家华生(John Watson,1878—1958),这位心理学界的天才将自己创立的理论冠之以“行为主义”,主张通过直接观察和监测实验室动物的反应而不是依靠那些无法证实的潜意识理论或通过分析人的梦境和童年期经历来研究人。华生的观点激发了另一位心理学家斯金纳(Burrhus Skinner,1904—1990)的兴趣。斯金纳发现,“人格”的概念既不确切又容易误导人。对他而言,无论是老鼠、鸽子还是人,其行为不过是对外部刺激的习得反应而已。他避开人格、欲望、情感等主观概念不谈,将外部刺激统称为奖励和惩罚。当两者结合得准确无误时,加强刺激就可以激发或压制任何想要得到的行为。
在人格的科学探索历程中,20世纪30年代中期兴起的特质理论深入人心,其创始人是哈佛大学毕业的高才生奥尔波特(Gordon Allport,1897—1967),他从语言的角度而不是从行为的角度来探索人格之谜。奥尔波特认为,普通百姓是人格的熟练观察者,他们用以描述人格特质的语言和词汇为揭示人格的本质和多样性提供了最佳线索。为了全面归纳这些特质,奥尔波特及其同事奥德伯特(Henry Odbert)详细查阅了英语词典,从中摘录出一个与人格有关的词汇清单,先后在英语词汇中找到了约18000个特质词。经过仔细斟酌,他们删去了一些与人格关系不大的同义词,最后缩减至4500个代表人们之间个体心理差异的词条。在认真阅读这些词条以后,奥尔波特发现其中有许多人格特质都是成对的,如“冲动”与“退缩”,“冒险”与“谨慎”。尽管大部分人的人格特质都倾向于折中,但是在特定情形下,个体会趋向于一个极端。
关于人格的本质与发展,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无论争论的结果如何,早期的研究者都没能切中要害,而且都犯了一个同样的错误,即把人牢牢地束缚在过去的经历之中。人本主义代言人马斯洛(Abraham Maslow,1908—1970)早在20世纪30年代末就指出,心理学家不应当花费太多的精力来研究受损的心灵,而是应当去研究健康人尤其是那些自我实现者的人格。马斯洛避开人性中丑陋的一面,从人性中善良的一面出发探索人格的本质。他在其最有影响力的一本著作《动机与人格》中指出,决定人格的关键不在于基因或童年期经历,也不在于外部环境如何,“如果说除了对人格奥秘所表现出的极大好奇和兴趣之外,人本主义还有其他什么目的的话,那便是它要将人从外部制约中解放出来,使他变得更自主、更具创造性、更有决断力”(Maslow,1954)。
在这里,我们不可能穷尽所有心理学家在人格问题上的不同见解,人格奥秘的科学探索也不可能因意见不一而终止。直至今天,不同的人格研究观点仍在不断发生变化,及至相互融合。正如读者在本书中将要看到的那样,弗洛伊德主义者已不再仅仅强调潜意识的本能冲动了;那些对人格研究持更为严谨的特质心理学家也正在努力使自己的分析更精确;行为主义者也不再一味坚持他们的“刺激一反应”立场了,假如将外部刺激比喻为飓风,那么他们现在也承认人类绝不只像是飓风中旋转着的几片无助的树叶罢了。
出于对人格奥秘的好奇,更出于对开篇提到的各种人格问题的兴趣,我们编写了这本人格心理学教材,其主要指导思想是使人格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紧密结合,努力反映国内外人格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将人格置于一个更为广阔的背景下进行探讨。根据这种指导思想,本教材按照人格心理学学科的内容体系分成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是人格心理学概要。包括人格心理学家在人格本质问题上的见解、人格的理论解释、人格的科学研究方法、人格心理学的主题与任务、人格发展的基本问题、一般问题以及具体问题,并对决定人格的因素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第二部分是人格理论的进展。包括传统的五大人格理论,即精神分析论、特质理论、行为主义与社会学习理论、人本主义人格理论以及人格的认知理论。在对这些理论作扼要阐述的基础上,我们尤其关注这些理论最近的发展状况及相关研究的进展。
第三部分是人格的应用研究。这是当今人格心理学中异常活跃的一个研究领域,也是人格与现实结合得最为密切的一个重要主题,该领域包括人格与健康、人格与疾病、人格障碍与治疗、人格测量与评估等众多范畴。从某种意义上讲,人格研究能否为普通大众理解和接受,其关键取决于人格的应用研究领域能否广泛和深入。
在本书的结尾,我们对人格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的可能性提出了一孔之见。在学科发展的历程中,西方心理学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同样也反映在人格研究领域,整体与部分、个性与共性、个人与环境等构成了人格领域不可调和的矛盾。不仅如此,由于人格的复杂性,人格的科学研究至今还是困难重重,人格心理学发展中的困境甚至成为人们怀疑人格成为一门科学的主要依据。对此,本书最后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作出了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