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夕照:20世纪五六十年代广东中国花鸟画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二、早年革新与晚年回归

众所周知,岭南画派在艺术思想上有着辛亥革命思潮的直接影响。居廉、居巢作为岭南画派的源头,他们对岭南画派第一代画家注重写生的传统和勇于创造的精神都产生了影响。日本是“岭南三杰”学习西方绘画的方便渠道,也是岭南画派基因组成的另一个部分。在“岭南三杰”之后,岭南画派第二代画家,如方人定、黎雄才、苏卧农、李抚虹、杨善深等也相继留学日本,他们沿着前辈走过的道路继续推动岭南画派改革创新的进程。(图1-7)何香凝与“岭南三杰”都是在日本入会的同盟会老会员,他们积极推动艺术革命,主张创立大众化的、民族的、现代的中国画。他们在政治上的共同信仰促动了艺术观念的变化,也帮助他们扩大了在艺术上的影响。

图1-7 《鱼乐图》苏卧农 纸轴 88cm×89cm 1960年私人藏

高剑父作为岭南画派的主要创始人,在中国美术史上是一位开风气之先的大家。“上马杀贼,提笔赋诗”是后人对高剑父最贴切的赞赏,也是他笔下经常出现的八个字。身为革命元老的高剑父是一个具有革命情怀的人。高剑父游历印度时,被大诗人泰戈尔称为“具有释迦牟尼之大无畏精神的艺术家”,可见在艺术同行眼中他是怎样一个具有开拓性和勇敢精神的人物。他以“学我者死,似我者俗”来教导弟子,为中国绘画界留下的最大的贡献就是这种大无畏的探索精神,这也正体现了“新国画”6的主体精神。

高剑父曾说:“兄弟追随总理作政治革命以后,就感觉到我国艺术实有革新之必要……欲创一种中华民国之现代绘画。”高剑父多次自称为“折中派”,这“折中”思想,其实也是辛亥革命年代进步知识分子的一种思想潮流。所谓“折中”,即“博采众长,合于一身”的意思。从它的历史中细加追寻,我们可以看到岭南画派的两大渊源:一是中国传统的绘画,二是西方绘画以及日本的美术。事实上高剑父、高奇峰和陈树人这三位岭南画派的创始人早年都以国画家身份求学于日本。然而,高剑父作为一个感性的画家,他爆发出来的革命热情是惊人的,这种革命者的性格在其创作中表现出来的革新、激进非常清晰。在岭南画派的理论纲领《我的现代绘画观》里,高剑父提出要对传统国画来一次革命,他说:“可惜到了现代,到了革命的新中华民国,全国的画风,除西画外,都是守住千百年来的旧作风。即使千百年以来,古人最新最好的东西,难道到现在,都不应该改变一下吗?这些变,虽不敢谓将二千年来国画改观,也想大胆地把五百年来的画史转一下。最低限度,也要成一种新中华民国的国画了。”

作为早期受岭南画派影响深远的辛亥革命元老,何香凝与岭南画派的创始人高剑父结下了不解之缘。1897年何香凝与廖仲恺在广州结婚,1902年冬随丈夫东渡留学。1909年何香凝考入东京本乡女子美术学校高等科,专攻绘画。期间,她除了跟美术老师学习绘山水、花卉外,还学绘狮、虎等动物及日本画。(图1-8)廖承志后来说:“我的妈妈原来没有想到她竟然会画起画来的……主要的问题是由当时孙中山提出的。孙中山要在国内组织武装起义,需要起义的军旗和安民布告、告示的花样,军用票的图案等,因而需要有人搞图案,把它画出来。我母亲为此进了日本东京上野的美术学校,同时我的父亲也怂恿她好好去学绘画。她就真正地学起来了……画起画来了。”7在何香凝革命与战斗的一生中,画笔始终是她手中的武器之一。从其于1909年学习绘画起,到其病逝前两年的1970年92岁时搁笔,何香凝一生创作了许许多多的画作,是一名有60多年美术生涯的举世公认的革命女画家。何香凝在革命时期的画倾注了饱满的爱国革命激情。她之所以喜爱画狮、画虎,有其服务于民族民主革命斗争的寓意---“以示中国各族人民应如睡狮之觉醒,如猛虎之雄伟”。她以“平生的血气和风骨化作狮子吼”,“用醒狮昂首寄寓她振兴中华的心思……寓意殊深”。为此,她给女儿也取名为“梦醒”。8显然,何香凝爱画狮、虎,旨在召唤中华民族振兴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国魂,及讴歌近代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大无畏精神。她这一时期爱画菊花与菊丛,其用意在于讴歌民主革命者团结战斗、敢于斗争和敢于争取胜利的时代精神。

图1-8 《祖国山河》何香凝 设色纸本 1951年深圳何香凝美术馆藏

岭南画派自20世纪前半期创立以来,就以革新中国画的面目为世人所熟知。他们在花鸟画领域的创新和不断的吸收、丰富,使花鸟画在岭南画派的画家中传承更广,影响更深。他们的这种勇于探索、不断革新的精神在岭南画派的主要创始人高剑父身上体现得尤为显著。高剑父有一种自我否定的精神。在1948年的那场论争后,他坦然地承认:“我三十年来,无时不想联合画学同志,共同努力,为我国艺术开一条新路。可惜力与愿违,至今尚未有一些成就,实深抱愧。”“我要从头学起,我画了几十年画了,我还要从头再画,我发觉过去那一套是不行的。”高剑父早期以一个坚定的革命者的身份追求着自己的理想社会,是个性格刚烈之人,但是革命成功后,他又功成身退,宣称自己“永不做官”,而且把自己的画室命名为“春睡”,以示志向,高风亮节由此可见一斑,不得不让后人钦佩。在岭南画派创始人中,高剑父是旗手,观点理论最多,他能够根据自己的艺术境界和认识的深入,不断地修正、发展和刷新。如果说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提出人们的认识是通过肯定、否定、再肯定、再否定(即否定之否定)的规律螺旋上升的,那么,高剑父是符合这个认识规律的,他从居派的没骨写生花鸟画到“新文人画”,作为达到彼岸的一个艺术历程,只能说其计划宏大而已,并不矛盾。从本质上来说,高剑父是一位标准的文人画家,卷轴形制,以书入画,诗、书、画、印结合,甚至功成身退、特立独行却心怀天下,这些都没逸出文人画家的轨范。(图1-9)他晚年提出的“新文人画”口号,当然也完全可以看作是他所倡扬的“写实主义”对以上倾向未能自圆其说的辩白。9

图1-9 《葫芦虫雀》高剑父 纸轴 81cm×37.5cm 1948年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藏

高剑父的画风一生都处于一种变化之中,他革新国画的主张是他积极奋进的人生观和艺术观的一个方面。在20世纪初到日本学画时,他从竹内栖凤、山元春举等画家的作品中得到启发。出自居廉门下的高剑父,在形式的探索上呈现出了令人惊异的变化。其实高剑父是一个时刻能够保持清醒自知的人,他需要通过不断的改变来改变自己、填补自己,他是一个能把对手的长处当作榜样来学习的人,早期他与观点不同的国画研究院争论到后来又虚心去填补在传统方面的不足就可以证明。1930年,已年过半百的高剑父曾做了一件让学徒们震惊的事情。他带上自己的一批作品到了印度。他在印度临摹了大量的佛教石窟和壁画,并登上喜马拉雅山。他收集了那里与艺术有关的一切自然风景、人情风俗和宗教文化的材料,甚至还有动植物标本,后来把这些材料写成了《喜马拉雅山之研究》一书。印度之行让高剑父画艺大进。这位已经成名的年过半百的中国画师的献身精神,使得印度大诗人泰戈尔大为感动。

花鸟画虽然以花卉、翎毛、鱼虫等自然之灵为描绘对象,但其实质却是画家的性情和艺术思想的表达。岭南画派的早期元老级画家们在新中国成立后表现出来的对传统文化的钟情,以及对写意和抒情的花鸟画的积极考究,一方面是他们对早期革新国画思想的另一个视角和姿态的探索,另一方面是他们革新精神的延续,抑或是他们对早期探索过程的修正与填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