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中古伎乐时期
第一节 乐府传声,咀嚼清商——汉魏六朝音乐
一、乐府的建立与兴盛
乐府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音乐机构,它始建于秦,扩建于汉。1976年2月,在秦始皇陵区发现一枚错金钮钟,上刻有“乐府”二字,为我国在秦朝已开设有“乐府”提供了确凿的证据(图2-1)。乐府的主要任务是采集、改编民间音乐,采集范围很广,包括收集民歌、整理歌词;编写各种祭祀、宴飨等仪式音乐;整理和改编曲调与歌词;编配乐器及训练军乐;组织各种节目的表演等。
乐工是乐府的基本成员,西汉的乐府规模有千余人,且分工精细,除演奏乐工之外,还包括乐器制造工匠,且拥有像李延年、司马相如这样的当时一流的音乐家和文学家。李延年是汉武帝时代的乐府领导人,具有杰出的音乐才能。他“性知音,善歌舞,武帝爱之”(《汉书·外戚传》)。李延年曾为汉武帝献歌一首:
图2-1 秦乐府钟
北方有佳人,
绝世而独立。
一顾倾人城,
再顾倾人国。
宁不知倾城与倾国,
佳人难再得。
李延年除了能歌善舞,还长于作曲,是我国历史上最早明确记载善于运用外来音乐进行加工创作的人。作为封建时代的音乐家,他能够注重汉族民间音乐和外来音乐的结合,确实具有卓识的远见。
西汉的乐府隶属少府,是继承秦制建立而来。乐府机构的建立虽然主观上是为适应统治阶级的需要,但客观上却起到了保存民间音乐的作用。这种重视民间音乐的经验,永远值得后世借鉴与学习。
二、鼓吹乐的兴起
秦汉时得名而发展起来的鼓吹乐,起源于我国北方边境地区,是汉魏六朝盛行的一种重要乐种。这是一种以吹管乐器和打击乐器为主的音乐,以鼓、排箫、笳为主奏乐器,兼有歌唱的器乐合奏形式(图2-2)。最初的鼓吹乐是以外族音乐为主,后来传入中原地区并被汉代宫廷采用。
在西汉时期,根据乐器配置和应用场合的不同,鼓吹乐又分为鼓吹和横吹:鼓吹,主要由鼓、箫与笳等乐器组成。从 《乐府诗集》 所收集的相关歌词来看,都是各地的民歌,如有写女子坚贞不渝爱情的《上邪》、《有所思》,有谴责统治阶级发动侵略战争的《战城南》,其中 《上邪》 一曲由四解组成(《古今乐录》),其曲式结构与稍后介绍的相和歌的“曲”大体相同。
上邪!
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棱,江水为竭,
冬雷震震,夏雨雪,
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横吹,又称鼓角横吹,通常由鼓、角、横吹(横笛)组成。它与鼓吹的区别在于:“有箫笳者为鼓吹,用之朝会、道路,亦以给赐。”“有鼓角者为横吹,用于军中,马上所奏者是也。”其中李延年用西域乐曲《摩诃兜勒》为素材创作的军乐《新声二十八解》又称《汉横吹二十八解》,《乐府诗集》中保存有其中一解《出塞》的歌词:
侯旗出甘泉,
奔命入居延。
旗作浮云影,
阵如明月弦。
图2-2 河南邓县南朝墓彩色画像砖上的鼓吹乐演奏图像
三、相和歌与清商乐
(一)相和歌
相和歌是汉代各种民间歌曲的总称,是继承了周代“国风”和战国“楚声”的传统发展而来的。它最初产生于民间没有伴奏的歌谣,即“徒歌”,不用任何乐器伴奏。以后又发展成为“一人唱,三人和”的唱和形式,即“但歌”。“但歌”发展为“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的相对复杂形式,就成为“相和歌”,即歌唱者自击一个叫“节”的击乐器,与其他伴奏的管弦乐器相互应和。
相和歌的伴奏乐器有笙、笛、节、琴、瑟、琵琶、筝等,乐队庞大。内容大部分来自民间,是乐府歌曲的精华部分。如汉代民歌《江南》: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相和歌在发展过程中逐渐与舞蹈、器乐演奏相结合,产生了“相和大曲”。这是一种大型的歌舞套曲,其典型的曲式结构由“艳—曲—乱或趋”三部分组成。“艳”,可能与歌舞的形象和动作有关,一般出现在曲前,起到引子的作用,音乐婉转抒情,有时也出现在中间;“趋”,多出现在结尾部分,速度较快,属于整个大曲的高潮部分;“曲”,是整个乐曲的主体,一般由多个唱段连缀而成,每个唱段也以婉转抒情为特点。
由此可知,汉魏相和大曲已具备了三段式歌舞曲的基本结构原则。这种结构原则直接影响到更为成熟的隋唐歌舞大曲的结构。
汉代的相和歌,主要在宫廷“朝会”、“置酒”、“游猎”等场合演唱。作品大致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前代的旧曲,如《采菱》、《渌水》;第二类是当代贵族的吟唱,如《董逃行》、《善哉行》;第三类是当代的民间创作,如《妇病行》、《白头吟》、《广陵散》。
(二)清商乐
清商乐是在汉代以后出现的,它是相和歌的继承与发展。清商乐与相和歌的区别与联系在于:相和歌的主要成分是汉代到西晋时期的北方民间音乐。直到西晋末年,南方音乐和北方音乐逐渐融合成一种新颖的音乐,即“清商乐”。因此清商乐是北方和南方民间音乐的总称,但主要成分已经是南方民间音乐。
清商乐的形式结构略同于相和诸曲,现存《清商曲辞》,多为东晋南迁时所传入的与中原文化相结合的吴声和西曲。“吴声”是流行于江浙地区的民歌,如《子夜歌》、《上声歌》等;“西曲”是流行于湖北荆楚地区的民歌,其表演形式有舞曲和倚歌,如《莫愁乐》、《那呵滩》等。清商乐的“吴声”、“西曲”,多为五言四句一曲,比较齐整。也有少数歌词由长短句构成,另外还有附加成分“送声”、“和声”,它们或在曲前,或在曲后出现,大致具有“引子”或“尾声”的含义。
据《乐府诗集》记载,清商乐所用的乐器有节鼓、琴、瑟、筝、筑、琵琶、笙、笛、箫、埙、钟、磬等。
清商乐中的“大曲”,或称“清乐大曲”,与相和大曲相比又有新的发展。它由三个部分组成:开头是由四至八段器乐演奏的序曲;中间是全曲的主题,由多段声乐曲组成,每段歌唱的结尾都有一个“送”的尾句;结束部分又分几个器乐段,可以是多件乐器合奏,也可由一支笛子独奏。这种曲式结构发展到后来,便是唐代大曲。
清商乐中的民间创作,以表现爱情或离别之情的题材居多,也有一些反映人民苦难生活的作品。在东晋和刘宋初期,宫廷清商乐创作中出现了一些较好的作品,其中东晋桓伊创作的《梅花三弄》较为著名。
四、百戏
汉代的百戏,上承周代散乐,是我国古代乐舞、杂技表演的总称,实际上包括杂技、武术、幻术、民间歌舞杂乐、杂戏等多种艺术表演形式(图2-3),在表演中多伴有音乐的唱、奏,所以,百戏与音乐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
图2-3 四川成都西门外汉墓砖刻画《歌舞图》
百戏里有一种由“俳倡”或“俳优”表演的节目。“俳”,东汉的《说文解字》 译为“戏”,即带有一定故事情节的表演。“倡”译为“乐”,即使人发笑的滑稽性表演。《汉书·ˋ霍光传》 中“击鼓歌唱作俳优”,可见他们的表演是击鼓和歌唱。
五、文人音乐的独立
(一)古琴音乐
琴是我国一种古老而富有民族特色的弹弦乐器。传说神农氏创造了最初的琴,据说这种琴有五根弦,按五声音阶的宫、商、角、徵、羽定弦。从曾侯乙墓出土的十弦琴来看,面板呈曲线状,琴头微微上仰,腰部下凹,尾部上翘,下仅一足,均能反映周或周以前的琴的特征。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西汉初七弦琴,结构简单,音箱较小,面板与底板组成匣式结构,尾部为一实木,音量较小,共鸣效果不是很好。西汉中期到汉末三国之际的琴,面板完全平直,尾部实木部分已改为与主体相连的共鸣箱,琴的音量扩大,其音域较宽,表现性能较高。这种琴共七根弦,其基本定弦称为“瑟调”,即一、二两弦为宫,第三弦为清角。
与琴的形状得到改进并逐渐趋于定型的同时,琴的演奏技巧也有相当的提高。西汉中期可能已经形成了一套以右手指法为主的指法体系,由此应运而生了初期的文字谱。这种文字谱,根据其晚期形式《碣石调·幽兰谱》来看,就是一篇奏法的说明文字,它是通过规定一定的琴调(定弦法),把全谱分成若干拍(段),每拍又分为若干句,每句又记明在一定弦位与徵位上,并以左、右两手所用的带有一定节奏因素与一定名称的指法来表示。这种记谱法还相当烦琐且不精确,它并不能直接告诉我们曲调的高低和节奏的强弱,但它的出现有助于琴曲的传授、流传,因此,其历史价值是值得肯定的。
从东汉末到东晋,除了涌现出蔡琰、嵇康等一批文人琴家外,还出现了《广陵散》、《酒狂》、《胡笳十八拍》等著名琴曲。
(二)《声无哀乐论》
这一时期的音乐思想,以“竹林七贤”中嵇康的《声无哀乐论》最为典型。
嵇康,字叔夜,魏末琴家、音乐理论家、思想家。他的《声无哀乐论》全文约7 000字,通过“秦客”和“东野主人”的八次论难,反复论述其“声无哀乐”的观点,即音乐是客观存在的音响,哀乐是人们的精神被触动后产生的感情,两者并无因果关系。“心之与声,明为二物”,音乐的本体是“和”,这个“和”是“大小、单复、高低、善恶”的总和,即音乐的形式、表现的手段和美的统一。它对欣赏者的作用,仅限于“躁静”、“专散”,即它只能使人感觉兴奋或恬静,精神集中或分散。音乐本身的变化和美与不美,与人在感情上的哀乐是毫无关系的。
人的情感上的哀乐从何而来?嵇康认为这是人心受到外界客观事物的影响。人心中先有了哀乐,音乐起着诱导和媒介的作用,使它表现出来。同时,他还认为“人情不同,各施所解,则发其所怀”。所以,他认为音乐虽能使人爱听,但并不能起移风易俗的作用。嵇康大胆地反对了两汉以来完全无视音乐的艺术性,把音乐简单地等同于政治的观点,这是其进步意义所在。此外,他所看到的音乐形式美、音乐的实际内容与欣赏者理解之间的矛盾,也是前人所未论及的。《声无哀乐论》主张音乐脱离封建政治功利的音乐思想与主张“礼乐刑政”并举的官方思想,构成了封建社会中音乐思想两大潮流的源头。
六、名作欣赏
(一)《广陵散》
又名《广陵止息》,现存琴谱最早见于《神奇秘谱》。据该书编者称:此谱传自隋宫,历唐至宋,辗转流传于后世。《广陵散》的题材源于古代的《聂政刺韩王曲》。该作品讲的是一个造剑工匠被韩王无辜杀害,工匠的儿子聂政为了报仇,以泥瓦匠身份混入韩宫,谋刺失败后,他逃入深山刻苦学琴,十年成绝技再度混入宫中,利用弹琴的机会刺死了韩王,实现了多年的愿望,自己也为此壮烈牺牲。“广陵散”的意思是流传在广陵(今江苏扬州)地区的琴曲,“散”即操、引、曲的意思。
广陵散
(二)《酒狂》
《酒狂》是古琴曲,由晋代阮籍所作,素材精炼,结构短小严谨。通过描绘混沌的情态,发泄内心积郁的不平之气,音乐内在含蓄,寓意深刻。作者以酒醉佯狂表示对统治者的批判和不合作,这一点在杨伦的《太古遗音》(1606年)的乐曲解题中说得更为透彻:“盖启典午之世,君暗后凶”、“一时垣士大夫若言行稍危,往往罹夫奇祸”、“是以阮氏诸贤”、“镇日酩酊”、“庶不为人所忌”。古琴家姚丙炎先生以《神奇秘谱》的《酒狂》谱为蓝本,又参照《西麓堂琴统》谱整理打谱,把乐曲处理成在古琴乐曲中罕见的6/8拍子。由于弱拍常出现沉重的低音或长音,造成音乐的不稳定感,表现了人在酒醉后步伐踉跄的神态。乐曲采用基本曲调的变化重复,曲首两小节的节奏型通贯全曲。另外,第一、二、三段出现两小节的固定终止型,乐曲结束段有“仙人吐酒”的文字提示。“长锁”指法演奏的一连串同音反复,音乐流动如注,满腔怒火尽泄,表现了外形酒醉佯狂,内心疾恶如仇的狂人形象,是一首不可多得的优秀古琴曲目。
酒 狂
(三)《胡笳十八拍》
本曲为根据同名古诗谱写的乐曲,歌词最早刊于南宋朱熹的《楚词后语》,有《大胡笳》和《小胡笳》两种传谱。
胡笳原来是我国北方少数民族的吹奏乐器,音量宏大,用于军乐以壮声威。《胡笳十八拍》 反映的是著名的“文姬归汉”的故事:汉末战乱中,蔡琰(即蔡文姬)在匈奴处流落达12年之久。她虽身嫁左贤王为妻,却十分思念故乡。当曹操派人接她回来时,她又舍不得离开两个孩子,还乡的喜悦被骨肉离别之痛所淹没,心情非常矛盾。诗人李欣曾作诗如下:“蔡女昔造胡笳声,一弹一十有八拍。胡人落泪向边草,汉使断肠叹归客。”诗人戎昱在 《听杜山人弹胡笳》 中,也正是抓住了这一矛盾最尖锐的场面:“南看汉月双眼明,却顾胡儿寸心死。”本曲成功地表达了这种复杂的心情,无疑是非常感人的。
(四)《梅花三弄》
此曲借物咏怀,借梅花的洁白、芬芳和耐寒等特征赞颂节操高尚的人。乐曲前半阕奏出了清幽、舒畅的泛音曲调,表现了梅花高洁、安详的静态;急促的后半阕,描写了梅花不屈的动态。前、后两段在音色、曲调和节奏上迥然不同,有着鲜明的对比。同曲中泛音曲调在不同的徵位上重复了三次,所以称为“三弄”。
梅花三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