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为主:黄宗羲传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东林中坚,惨遭迫害

家族先贤的思想品格与学术成就固然对黄宗羲有相当大的影响,但对黄宗羲的成长、性格与思想成就影响最大的,恐怕还是他的父亲黄尊素、母亲姚氏和业师刘宗周。

黄宗羲的父亲黄尊素(1584—1626),是明末东林党的著名人物。尊素字真长,号白安,登万历四十年壬子科(1612)进士。次年被授宁国府(治所在今安徽宣城县)推官职。他在任不畏强权而秉公执法,颇得民望。天启三年(1623),奉调入京,任山东道监察御史。

当时的明王朝,自万历中期以后,政治日益腐败。执政大权往往掌握在阴险小人或者宦官集团手中。尤其是在明熹宗天启年间,皇帝朱由校昏庸无能,宦官魏忠贤勾结熹宗的乳母客氏朋比为奸,操纵朝政,并与魏广微、崔呈秀等无耻官员沆瀣一气,结为死党,形成了一个极其腐朽专制的政治集团。这个政治集团以司礼太监魏忠贤为首,被尊为“九千岁”,其下有“五虎”“五彪”“十狗”“十孩儿”“四十孙”之称,时人斥之为“阉党”。阉党结党营私、肆无忌惮地迫害正直官员,穷奢极欲地攫取民脂民膏,因而大大激化了社会矛盾以及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加速了大明王朝的灭亡。

但在黑暗腐败的政治浊流行将吞噬整个明王朝时,也有一股政治清流在与之对抗,这就是所谓的东林党。其实东林党并非一个有组织的政治党派,而是一批聚集在东林书院的讲学之士以及一批仰慕东林士风、有志政治改革的中下层官员。早在万历三十二年(1604)前后,以曾任吏部员外郎的革职官员顾宪成(1550—1612)为首,集结同志好友高攀龙、钱一本等人,在家乡无锡县宋儒杨时讲学的旧址,恢复修葺了东林书院。他们以讲学为名,讽议朝政,裁量人物,于是朝士慕其风者,多遥相唱和,逐渐形成了一个很有影响的政治派别,时人称之为“东林党”。东林党人大多是正直的官僚士大夫,他们主张改革弊政,要求减轻人民的赋税负担,基本上代表了中小地主阶级和新兴市民阶级的利益。黄尊素便是东林党人中一位相当重要的智囊型人物。

天启年间,东林党和阉党的斗争日趋激烈。天启五年(1625),魏忠贤大兴冤狱,逮捕了曾任左副都御史的东林党领袖人物杨涟(1572—1625)以及御史左光斗等6人,并用酷刑将他们杀害。次年二月,又将应天巡抚周起元、左都御史高攀龙以及周顺昌、缪昌期、李应升、周宗建、黄尊素等朝廷命官逮捕入狱。阉党还按照《水浒传》一百单八将的“天罡星”“地煞星”排名次序,比拟编造了所谓《东林点将录》,罗织莫须有的罪名,迫害东林党人。又指使其爪牙,以极其残暴的手段,将这10多名正直官员害死在公堂上或牢狱中。

面对阉党的残酷迫害和酷刑折磨,黄尊素毫不畏惧、坚贞不屈。当时,朝廷下达逮捕令后,执行抓捕任务的缇骑先在苏州抓了东林党人周顺昌,苏州市民数万人聚众喊冤,并痛打了缇骑官兵,打死缇骑2人,其余官兵狼狈逃窜。但带头抗官的顾佩韦、马杰等5位义士被官府杀害了。

黄尊素听说苏州抗官事件后,不愿因激发民变而招致无辜民众的牺牲,因此主动抄小路去郡城绍兴投案。余姚县令祁逢吉误以为他逃跑了,于是亲自率兵上门抓捕。尊素乃致书县令,指责说:“抱头鼠窜,岂免一死?昂首伸眉,落得骨头香耳!君何小视海内男子也?”(6)可见,黄尊素当时已经作好了昂首伸眉、从容赴死的思想准备。

黄尊素等人是以“贪污受贿”的罪名被诬告入狱的。黄尊素被捕后,刑讯逼供者问他:“贪赃几何?”黄尊素厉声回答说:“清风明月,名山大川,皆吾赃私。何必问乃公!”他与同难诸臣坚贞不屈,酷刑之后,仍然高谈狱中,慷慨怒骂,继以诗歌,并且在自己受刑拷打之后,又甘愿代替难友李应升接受酷刑。阉党深知黄尊素等终究不肯屈服,于是指使狱卒将他们陆续杀害。尊素于天启六年(1626)六月初一日死于诏狱,年仅43岁。他在遇难前写了一首《正命诗》,诗云:

正气长留海岳愁,浩然一往复何求!

十年世路无工拙,一片刚肠总祸尤。

麟凤途穷悲此际,燕莺声杂值今秋。

钱塘有浪胥门目,唯取忠魂泣镯镂。(7)

在这首绝命诗中,他把自己比作春秋战国时期的吴国忠臣伍子胥,而将阉党奸臣小人比作吵闹不休的“燕莺”,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正气和宁死不屈的风节。

崇祯元年(1628),朱由检即位后,采取了一系列镇压阉党、平反冤狱的政治措施。如钦定逆案,诛杀魏忠贤、崔呈秀,流放或罢斥阉党党羽及其依附官员,追赠或恢复受迫害的东林党人的官爵,下诏祭奠、厚葬被迫害致死者,等等。东林党人的冤案终于得到昭雪,黄尊素也被追赠为太仆寺卿。崇祯十七年(1644),追谥“忠端”。(8)其遗著有《文略》《诗略》《说略》等,后由黄宗羲编定为《黄忠端公集》六卷刊行于世。

黄宗羲的母亲姚氏,是一位出身官宦家庭的大家闺秀,一个典型的贤妻良母。其从祖父官至太仆寺卿,其父为乡饮大宾。她16岁出嫁,33岁守寡,87岁逝世。一生虽然屡受诰封,而几经变乱,饱受丧夫失子、颠沛流离之苦。黄宗羲曾著文沉痛记述其母人生遭遇:

古来章妻、滂母,受祸不过一时。而太夫人始遭东林党祸,继之以复社党锢,又继之以乱亡。捕狱则操兵到门,避寇则连绳贯掌。覆巢之后,复遇覆巢。辛苦再立之户墉,频经风雨,一生与艰危终始。(9)

正因为“一生与艰危终始”,所以也锻炼了黄母坚忍不拔的意志与“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品格。这一点,我们从这位姚太夫人留存不多的诗篇中可知一二。现存《竹桥黄氏宗谱》中收录了姚太夫人四首《咏蒲扇》诗:

其一

挺出淤泥不染尘,清寒彻骨世无邻。

何人采织还成扇?留取遗风披后人。

其二

世间物件看无定,百炼偏成绕指柔。

何似芄蒲经织后,能将九夏变三秋。

其三

经纨彩箑制缤纷,画阁兰堂争媚人。

却爱蒲葵存素质,不随时样伴贫身。

其四

矮檐溽暑来无避,轻翼蝇蚊作意骄。

赖汝威风长在手,驱除令我免烦嚣。

短短几行诗,描画出了一位不同流俗、高洁素雅、安贫乐道、外柔内刚的贤德夫人的人格形象。这些优良品格,对黄宗羲道德品格的形成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出身于这样一个书香门第和正直官吏家庭的黄宗羲,他的人生道路和个人命运也就必然地和家国的命运不可分割、息息相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