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説明
黄易(一七四四—一八〇二),字大易,號小松,又號秋盦,浙江錢塘人。以篆刻著稱於世,爲「西泠八家」之一。又精於博古,喜集金石文字,廣蒐碑刻。「父樹穀,以孝聞,工隸書,博通金石。易承先業,於吉金樂石,寢食依之,遂以名家。官山東運河同知,勤於職事。嘗得武班碑及武梁祠堂石室畫像於嘉祥,乃即其地起武氏祠堂,砌石祠内。又出家藏精拓雙鈎鋟木。凡四方好古之士得奇文古刻,皆就易是正,以是所蓄甲於一時。自乾、嘉以來,漢學盛行,群經古訓無可蒐輯,則旁及金石,嗜之成癖,亦一時風尚然也。」
《黄小松友朋書札》,十三册,稿本,毛裝黏貼本,約一千一百八十面。現藏於中國國家圖書館。本書收録了錢坫、趙魏、武億、周震榮、潘有爲等一百三十餘位友人致黄易的信札,偶有少量致黄庭、陸飛等人的書信併入,共計三百餘通。這批信札多以問學、訪碑、治印等學術交流爲主,間有日常問候之札,内容豐富,再現了乾嘉時期金石學家們的交往場景。且寫信人多爲當時的書法藝術家和學者,配以精美的箋紙,書法藝術獨具。
原書共裝訂十三册,是經過黄易或後人整理黏貼的。書中有黄易手書的寄信人信息,包括姓名、字號、官職等,如「方别駕于野,新安人」「楚北觀察吴竹屏」;在同一册中,各家信札相對集中;每册末尾有總計尺牘數量,如「共尺牘××張」;每册書衣有題簽「古歡第××册」字樣,旁鈐「黄易私印」,書中亦有黄易印章多方;每頁箋紙邊緣有騎縫印「愛月齋」「堇封」;間有二齋觀款。
就版本價值而言,本書彙集了乾嘉時期一百三十餘位知名學者、各級官員和書畫藝術家的尺牘手稿,其内容鮮見於其他文獻,後世未經整理刊刻,具有「孤本」的唯一性。
就學術價值而言,乾嘉時期,金石學昌盛,學者交往頻繁,以黄易爲中心凝聚了一批「好古之士」,他們「得奇文古刻,皆就易是正」,其交流往還之間爲後代留下的這些書信手札,正是瞭解、研究清代金石學學術環境、金石學者互動關係及文玩拓本流轉脈絡等情况的重要資料,具有極高的史料價值。此外,尺牘還是私人交流的産物,避免了公開資料中常見的各種「諱言」,更能看到往來雙方的真情實意,具有一手史料的意義。
就藝術價值而言,本書裝幀簡樸,僅經過簡單的毛裝黏貼,但其内葉却燦若華章。尺牘書體涵蓋真草隸篆,兼有摹寫金文,皆出自當時名家之手;所用箋紙亦是五光十色,紋樣百出,二者相得益彰,可謂紙精墨妙。
黄易雖被譽爲「西泠八家」之一,但在名家輩出的乾嘉時期,却仍難稱頂級學者,歷來對他的研究也多從書法、篆刻等藝術角度切入。直到近年,在故宫博物院、國家圖書館等機構,以及施安昌、白謙慎、秦明、盧方玉、楊國棟、薛龍春等諸多學者的不斷挖掘、研究探索下,「黄易與金石學研究」才略具規模。二〇一〇年,故宫博物院舉辦了「蓬萊宿約——故宫藏黄易漢魏碑刻特展」,並出版《蓬萊宿約——故宫藏黄易漢魏碑刻特集》一書,拉開了當代「黄易與金石學研究」的序幕。繼而在二〇一二—二〇一六年,故宫出版社先後出版了《黄易與金石學論集》(二〇一二年)、《故宫藏黄易尺牘研究·手迹》(二〇一四年)、《故宫藏黄易尺牘研究·考釋》(二〇一五年),以故宫所藏黄易舊藏碑帖、信札爲基礎,使有關黄易的資料出版和專題研究更爲深入,得到了海内外學界的關注。二〇一七—二〇二一年,先後有楊國棟《黄易年譜初編》(二〇一七年)、故宫博物院《内涵暨外延:故宫黄易尺牘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二〇一八年)、薛龍春《古歡:黄易與乾嘉金石時尚》(二〇一九年)、白謙慎《武氏祠真僞之辯:黄易及其友人的知識遺産》(二〇一九年)、薛龍春《黄易友朋往來書札輯考》(二〇二〇年)以及許雋超《黄易往來書札考》(二〇二一年)等專題論著問世,進一步推動了黄易相關研究。
就目前學界對黄易書信資料收藏情况的瞭解,除故宫所藏之外,國家圖書館擁有的黄易信札最爲集中,而尤以《黄小松友朋書札》體量最爲巨大。該書雖早已在國圖的「中華古籍資源庫——數字古籍」網頁上全文公佈,但限於縮微膠片的拍攝質量,其頁面字迹往往不甚清晰,箋紙藝術細節也幾乎喪失殆盡,殊爲可惜。二〇二〇年,薛龍春《黄易友朋往來書札輯考》出版,該書以國圖所藏《黄小松友朋書札》爲主體,兼收其他多家機構所藏黄易信札。作者對全部信札進行了釋文,並按致書人歸納編排。薛書是《黄小松友朋書札》的首次釋文整理,其對黄易相關研究的推動大有裨益。但由於其採用了傳統的文獻整理方式,除書前有少量尺牘圖片作爲彩色插頁外,全書僅提供釋文的整理本,没有底本圖片作爲參考,因此在整理出版中存在的「訛脱衍倒」等情况也就難以爲讀者所發現,既影響了文獻的準確性,更無法體現尺牘底本的藝術價值。二〇一六年,我們注意到黄易研究在學界的蓬勃之勢。爲了向廣大讀者提供更清晰、更準確的研究資料,經過商洽,我們於二〇一七年與國家圖書館古籍館達成《黄小松友朋書札》的影印整理出版協議,並於同年邀請首都圖書館研究館員王玥琳女史承擔釋文整理工作。本次出版,我們按照底本原貌編排,圖片彩色印製,釋文依底本原樣起首、折行、抬格,並與圖片排在同一頁面,以便讀者閲讀比對。同時我們還以薛書釋文作爲參考,以期爲讀者提供更加準確的整理文本。誠然,《黄小松友朋書札》所收信札成於衆人之手,又多行草書,識讀難度較大,難免仍有錯漏之處,尚祈方家指正。
中華書局編輯部
二〇二二年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