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爱的随想
熄灭的转弯灯
汽车转弯灯,本来是汽车行驶在道路上的指向信息灯,从车体外围灯具闪烁传递出车辆行驶方向的外界提示、表示,无论是对行人、非机动车以及尾随车辆、后方车辆,还是前方车辆,左右侧平行行驶车辆亦或是对面过往车辆,均起到有安全、预告的提示作用,也是为了维护行人和道路安全、保障行人和各类车辆接受转弯灯提示前提下的预判等保障多方安全的一种机动措施。十来年前,那时候的各类车辆还没到如今这样堵大街的局面,可是绝大部分的驾驶员,无论转向、变道,都会打开转弯灯,顾及到行人、非机动车以及前后左右方车辆的预判、共同的安全行进。而环顾如今,满大街的车辆,持有开启转弯灯作为驾驶习惯的人,却越来越少!总让我想到,那些年非常罕有的堵车场景里,特别是夜幕下的城市,道路上,各式车辆在左转道、右转道上开启的转弯灯,忽闪忽闪的,就像天上的星星眨呀眨似的,那律动,也像极了我们的心跳,扑通扑通的,暖暖的,动人的。那也是城市的一种温度吧,特别是在夜幕下。
信息化带来的懒
智能手机的大面积普及,全面、全新的改变了我们吃、穿、住、行等传统行为方式,地铁上、高铁上、公交上、道路上乃至于工地上,特别是年轻一代,处处都是“埋头族”“手机控”,越来越恐怖的场景和可怕的现象,一个个的面容都平淡如水、冷漠麻木的紧盯着手机屏幕,在各类平台、软件上恣意赏玩着,在这些网络化、信息化平台的支持下,我们衍生出来的是“路痴、路盲,离了手机找不到娘”,“打字越来越快,写字越来越差”,“感情越来越淡,机器越来越烫”,“家里看手机,刷视频;上班敲键盘、查网页”……面对冰冷的机器,看起来大家都忙,在懒的本性里,借以技术进步的名义,看起来,我们越来越懒,懒得都忘记了应有的思考,应珍惜的感情,应遵循的社会规则,应有的道德观念,应维持的价值体系。“与机器感情越来越好,可以对着手机哭和笑、打和闹”,懒的连荒谬的事,都懒得去驳斥、去批判;懒的让常识,越来越像打酱油似的,沦落得都在躲猫猫;
技术进步带来的忙和累
我始终认为,科学、技术的进步,一定会给人类带来从日常繁琐事务中抽身,拥有更多的时间、精力去创造、经营更好的生存环境,还可以思考更多有助于推动周遭、社会乃至民族进步的发展方向的必然结果之一,但这仅仅是我以为。现实我看到的是,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智能化技术越来越先进,而,看起来,人,却越来越累,越来越忙,至少我周围的世界,是如此这般的!道路上太多太多骑着电动车飞叉叉急速而过的外卖小哥,不断码货、扫条码的快递工人以及那大到日新月异的各类基建。技术,不仅没有让我们闲适,反而更让我们疯魔、无助。大人们匆匆忙忙下班后,接送孩子们,奔赴各个课外培训点,下课后,又在星夜兼程的赶回家,继续做作业、背单词。老人们则白天捡纸箱,跑滴滴,晚上着在厨房里挥舞锅铲,片刻不停,为了活着。
诸如这些现象,看起来是那么的不好!但我们却一边咒骂着,一边顺应着,直至我们渐渐的习惯了下去,让我们在习惯中变懒,让我们在顺应中偷懒,懒的去说、去评论、去反驳、去改变。
虽然有这样、那样的负面资讯、新闻、信息乃至于蔓延的负面思潮、价值观念,但并不影响我看到我们的社会里,饱含的爱的踪迹、爱的表现,我们缺少的就是看起来微不足道,实则是极其重要的一种思路和行动,我们没有大胆地表达爱,说出爱,以此来确立爱。
礼让行人的斑马线
这些年,交通规则的变化我看到的是这样的,2000年初,我就考取了驾照,之后就是私家车及私家车越来越丰富的环境,那时候,从来没有“车,让人”的意识,也就不可能有那种人文环境和精神氛围。直到,近几年,我不知道在从无这方面意识的我们,是从哪个地方、哪个角度、哪方面思考领域为起点,确立了“礼让行人”的社会规则或者说市民操守,这遵循事物发展规律般的“从无到有”的这个突破,对于我个人的感受就是制度体现出来的一种爱人的展现形式,但我们却仅仅明确了“礼让”这个概念,回避了爱人的表示。根据我所知晓的古文“仓廪足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这一先哲智慧来看,那就意味着古文的意味。礼让,是让我们看起来更像是现代城市里的文明市民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就像儒家各种经典里的“行为规范、君子操守”似的教条、刻板乃至于可以由刻板这个词,延伸下去出来的很多听起来不顺耳、看起来不那么自然等方面的词语。
想想十来年前的场景,高速奔驰的汽车,斑马线上惊慌失措、高度紧张的人们,一旦遭遇急刹车,随之而来的从驾驶室里奔涌外溢的恶语相向、冷脸冷色、一脸鄙夷、高高在上的姿态,那一副令人恶心、心里暗自诅咒的嘴脸,却被安坐在汽车里、恣意地奔驰、醒目的各式车标和车内的先进设施带来的优越性所抵消,抵消着我们的怒气、咒怨,从而变成我们的羡慕和追求,无论是精神上的愉悦,还是物质上的配置,统统沦陷进我们的欲望。我们就忽略了那些不适,反而形成了我们追求的目标,并愿意为那些恶语、冷脸送上我们的屈就、适应和迎合。直至我们再以不同的方式拥有它以后,再来看看升级后的欲望,我们还能够继续做些什么?
而时光回到今天,交通工具已变得不再像过去那样的车马很慢,一生只够爱一人的时候,技术花样的不断翻新、日新月异,堵车、停车难、费用高、不环保、要低碳等等,交通的方式,也在自由的切换,更多的选择和应用。我们又回归了跑步、徒步、户外、田园、跋山涉水、诗书田园,萤火虫、小蝌蚪、花花草草、猫猫狗狗,飞机、轮船、地铁、高铁、单车、滑板……天地孕育万物,天地承载万象,世界那么大,抽空看一看。
路上行人纷纷,现代化程度持续深入地开展,人文精神也在不断的进步、进化,催生了礼让行人的斑马线,我看见了进步,更见证着这一极大的进步,可是,我们必须要给这种进步注入一种符号,一个定义,一个可以展开话题的主题,我认为,不应是礼,对于施礼的表现和施礼的古板,几千年来的历史,书上早已镌刻满满,而古人追求的天下大同的礼,过去没实现,我不认为未来也可以实现,正如“没有绝对的公平”这一定理,可是我总觉得,应该把这个礼,所想接收、得到、承认的无论是附加物、认可度、匹配身份等引申含义,尝试着用爱来注解!用爱人来表达,大胆的丢掉几千年来欲言又止、婉转曲折、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扭捏,说出我们的爱,用具象的呈现,来引领我们的生存,来繁衍着我们的生息。是的,这就是爱!
再聚焦当今,其中的有关于爱的很多事,就是因为大家在爱里迷茫、困惑,以至于没有真真切切地感受着爱、拥抱着爱,甚至于不敢爱,不愿意表达爱,为了保护我们自身,我们就采取了单一的价值体系,也就是金钱来代替爱的保障、爱的精神满足、爱的落脚点。正如我所说,爱,是没有前置条件和附加门槛的,只是我们对自身缺乏安全感的情况下,焦虑中,将这份精神、思想,聚焦到了以金钱为首领力量的物质层面。什么“没有面包的爱情,一定会饿死”、“经济独立,才能人格独立”。在我看来,有钱的国人很多,并没决定自己的上层建筑,倒是领略到了太多的诸如,见他高楼起,见他宴宾朋,见他楼塌了的循环现象;也没看到或者听说过,现代社会,为了爱,而饿死的新闻,一个可以为了爱,不顾一切的人,就搞不好生存?同样的,我也没有看到,经济独立,而引发人格独立、思考独立、价值体系小众的太多人。只不过,前人的思想,传统文化、历史人文给我们的爱,设置了太多高大上的门槛和看似难以逾越的层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