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学习辅导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知识要点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依据

要点一: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1 近代中国国情

鸦片战争后,由于西方列强入侵和封建统治腐败,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是近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占支配地位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又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这决定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近代中国革命的根本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从根本上推翻反动腐朽的政治上层建筑,变革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为建设富强民主的国家、确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改善人民生活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

2 近代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革命仍然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俄国十月革命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世界性历史事件,以此为标志,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时代背景发生了根本转换。十月革命使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从原来属于旧的世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转变为属于新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从旧的世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部分转变为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

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以五四运动为标志,中国无产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成为革命的领导力量,马克思列宁主义逐步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中国革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中国革命分两步走,这是性质不同但又相互联系的两个革命过程。

知识链接

“五四运动”

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是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线。

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3000余人齐集天安门前举行示威。他们提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还我青岛”“诛卖国贼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等口号,冲破反动军警的阻挠,从四面八方汇聚到天安门前,举行抗议集会,震惊中外的五四运动爆发。

五四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1919年6月5日起,上海工人自发举行声援学生的罢工,几日内,罢工工人达到六七万人。随后,北京、唐山、汉口、南京、长沙等地的工人也相继举行罢工,许多大中城市的商人举行罢市,形成罢工、罢课、罢市的“三罢”高潮。斗争迅即扩展到20多个省区、100多个城市。迫于人民群众的压力,北洋军阀政府不得不释放被捕学生,并宣布罢免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的职务。1919年6月28日,中国代表没有出席巴黎和约签字仪式。

五四运动是近代中国革命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五四运动以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追求救国强国真理的进步性、各族各界群众积极参与的广泛性,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五四运动孕育了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伟大五四精神,其核心是爱国主义精神,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要点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实践基础
1 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呼唤新的革命理论

鸦片战争以来,为了拯救民族危亡,中国人民奋起反抗,仁人志士奔走呐喊,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接连而起,各种救国方案轮番出台,但都以失败告终。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但未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

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近代中国革命形势的发展以及世界形势的新变化,迫切期待新的阶级及其政党领导新的革命,呼唤新的革命理论的诞生。

2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艰辛探索奠定了革命理论形成的实践基础

理论来源于实践。回答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系列理论问题,离不开革命的实践探索。如果没有两次国共合作的实践,就没有关于统一战线的理论;没有建立和巩固农村根据地的实践,就不会有关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的理论;没有革命战争的实践,就不会有建设人民军队和关于革命战争的理论;没有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中,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实践,就不会有党的建设的理论。总之,没有中国革命的实践,没有党对革命实践经验的科学概括和总结,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就无法形成和发展。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得以形成的基础和源泉。

解析:五四运动以后,中国无产阶级开始掌握革命领导权,指导思想变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源于实践,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践产生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要点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总路线是党和国家在某个历史阶段制定各方面具体工作路线和政策的总依据,是根本指导路线。1939年,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第一次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革命”的科学概念。1948年,毛泽东在《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完整地总结和概括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内容,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反映了中国革命的基本规律,指明了中国革命的对象、动力、领导力量、性质和前途,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路线。

1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革命的主要敌人就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帝国主义是中国革命的首要对象。近代中国所遭受的最大的压迫是来自帝国主义的民族压迫。帝国主义发动的一系列侵略战争,使近代中国由独立的封建社会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是中国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最大障碍,是近代中国贫困落后和一切灾难祸害的总根源。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是中国走向独立和富强的前提。

封建地主阶级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和封建军阀实行专制统治的社会基础。地主阶级是以封建制度剥削和压迫农民的阶级,是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阻碍中国社会前进而没有丝毫进步作用的阶级,是中国经济现代化和政治民主化主要的、直接的障碍。

官僚资本主义是依靠帝国主义、勾结封建势力、利用国家政权力量而发展起来的买办的、封建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对广大劳动人民的残酷剥削和对民族工商业的巧取豪夺,严重束缚了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总体上说,中国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它们是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但是,在不同历史阶段,革命的主要对象有所不同。

解析:分清敌友是革命的首要问题。主要矛盾决定革命对象,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因此与中华民族和人民大众为敌的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势力就是革命的对象。官僚资本主义勾结帝国主义和封建统治阶级压迫无产阶级,通过非法手段获取利益,破坏经济秩序,引起社会动荡,因此,官僚资本主义也是革命的对象。

2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包括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是中国革命最基本的动力。无产阶级是新的社会生产力的代表,是近代中国最进步的阶级,是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

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农民占全国人口的80%以上,他们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剥削,具有强烈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要求。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质上就是党领导下的农民革命,中国革命战争实质上就是党领导下的农民战争。工人阶级只有与农民阶级结成巩固的联盟,才能形成强大的力量,才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工人阶级对农民的领导,是实现革命领导权的基础。没有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农民的革命动力作用无法得到充分发挥。

城市小资产阶级是无产阶级的可靠同盟者。城市小资产阶级包括广大的知识分子、小商人、手工业者和自由职业者,同样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掠夺,日益走向破产和没落。

民族资产阶级也是中国革命的动力之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民族资产阶级是一个带有两面性的阶级。中国共产党对民族资产阶级在经济上实行保护民族工商业的政策,在政治上争取它,对其动摇性和妥协性进行批评和斗争,又斗争又联合,这是合乎实际的,是争取革命胜利的要求。

解析:对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要分为两部分来理解:领导阶级和主要依靠力量。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阶级是无产阶级;主要依靠力量包括农民(人数最多,是主体)、城市小资产阶级(属于劳动者范畴,没有剥削性)和民族资产阶级(具有动摇性和妥协性,一定程度上可以争取联合起来一起革命)。

3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

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区别新旧两种不同范畴的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是,革命的领导权是掌握在无产阶级手中还是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中国无产阶级除了具有与先进的生产方式相联系、没有私人占有的生产资料、富于组织纪律性等一般无产阶级的基本优点外,还具有自身的特点和优点。

中国无产阶级的这些特点和优点,使其从走上革命舞台开始,“就在本阶级的革命政党——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成为中国社会里比较最有觉悟的阶级”,从而能够成为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

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实现对各革命阶级的领导,必须建立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广泛的统一战线,这是实现领导权的关键。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质上就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革命。

4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中国革命的历史任务,决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不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而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

要点二: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

1940年,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阐述了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1945年,他在党的七大所作的政治报告《论联合政府》中,进一步把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与党的基本纲领联系起来,进行了具体阐述,形成了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进一步展开和体现,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指明了具体奋斗目标。

1 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

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是: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新民主主义国家的国体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包括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其他反帝反封建的人们在内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

2 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

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是: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3 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

新民主主义文化,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试题小练

(单选)新中国成立初期,处于领导地位的经济成分是( )。

A.国营经济

B.合作经济

C.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D.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正确答案【A】

试题解析: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通过没收官僚资本建立起来的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在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多种经济成分中居于领导地位。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要点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1 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提出

在领导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实践中,毛泽东相继写下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文章,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初步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理论。1938年11月,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明确指出:“共产党的任务,基本的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入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从而确立了经过长期武装斗争,先占乡村,后取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革命道路。

2 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形成的必然性

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是由中国所处的时代特点和具体国情决定的。一方面,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内无民主制度而受封建主义的压迫,外无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的压迫;另一方面,近代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和革命的主力军。

中国革命之所以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同样是由中国所处的时代特点和特殊国情决定的。党之所以能够深入农村积蓄革命力量,建设农村革命根据地,最终实现农村包围城市并夺取政权,是因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近代中国是多个帝国主义间接统治的经济落后的半殖民地国家,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极端不平衡,四分五裂,军阀割据,存在不少的统治薄弱环节,为党在农村开展革命斗争、建设革命根据地提供了缝隙和可能;第二,近代中国的广大农村深受反动统治阶级的多重压迫和剥削,人民革命愿望强烈,加之经历过大革命的洗礼,革命的群众基础好;第三,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向前发展,为在农村建设革命根据地提供了客观条件;第四,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立、巩固和发展提供了坚强后盾;第五,党的领导的有力量及其政策的不错误,为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主观条件。

3 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内容及意义

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根本在于处理好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三者之间的关系。

土地革命是中国革命的基本内容;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是农村根据地建设和土地革命的强有力保证;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中国革命的战略阵地,是进行武装斗争和开展土地革命的依托。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了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三者的密切结合和有机统一。

中国革命道路理论,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具体问题的光辉典范,反映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主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独创性地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革命道路理论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要点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一文中,总结了中国革命两次胜利和两次失败的经验教训,揭示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提出了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主要的法宝。

拓展阅读

1939年10月,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总结中国共产党18年革命斗争的历史经验时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统一战线就是无产阶级如何组织和领导同盟军的问题,它是无产阶级组织浩浩荡荡的革命大军,向一切敌人发动进攻的有力武器;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特点和形式;党的建设是党实现对中国革命领导的根本保证。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只有以武装斗争为主要支柱,统一战线才能存在和发展。武装斗争必须以统一战线为基础,才能发展壮大。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则是党所掌握的两个武器,这两个武器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发挥其作用。因此,党的建设是三大法宝的中心环节。

《〈共产党人〉发刊词》书影

1 统一战线

统一战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策略思想的重要内容。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首先是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阶级状况所决定的,其次是由中国革命的长期性、残酷性及其发展的不平衡性所决定的。

党领导的革命统一战线,包含着两个联盟:一个是工人阶级同农民阶级、广大知识分子及其他劳动者的联盟,主要是工农联盟;另一个是工人阶级和非劳动人民的联盟,主要是与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第一个联盟是统一战线的基础,是基本的、主要的。参加这个联盟的是属于进步势力的阶级,在政治上具有较强的革命性。只有巩固工农联盟,争取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人民,才能实现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权。第二个联盟是非基本的、辅助性的,但又是重要的不可缺少的。因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是一个爱国的阶级,在政治上有影响力,在经济上和技术上有重要的作用。只有建立第二个联盟,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壮大自己,孤立主要的敌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才能掌握中国革命的全部领导权,中国革命的胜利才有完全的保障。

总结党建立、巩固和发展统一战线的实践经验,主要是:一要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二要正确对待资产阶级,尤其是民族资产阶级。在革命斗争中要依据革命的需要,对资产阶级实行既联合又斗争的策略。联合民族资产阶级要针对其两面性特点,在联合的过程中要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进行必要的斗争。三要采取区别对待的方针。在革命进程中,要坚持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策略方针。四要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要保持党在政治上、组织上和思想上的独立性。

解析:这一时期的统一战线主要有两个对象:一个是劳动者,主要是农民;另一个是非劳动者,主要是民族资产阶级。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统一战线经历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工农民主统一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几个时期。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中国共产党把领导权交给国民党,失去了自主权,共产党因此遭受巨大损失,所以我们建立、巩固和发展统一战线要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要保持党在政治上、组织上和思想上的独立性。

2 武装斗争

总结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开展武装斗争的革命经验,建设人民军队,一要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二要建设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民军队;三要开展革命的政治工作;四要坚持正确的战略战术原则。

解析:在近代中国,无产阶级没有议会权利,没有罢工权利,要想推翻反动独裁统治,只能进行武装斗争,要夺取政权并保住这个新生政权,必须有一支党绝对领导下的人民军队执行正确的战略战术,而帝国主义势力和封建势力以及和他们相互勾结的官僚资产阶级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因此这个斗争是长期的。

3 党的建设

中国共产党在加强自身建设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归纳起来主要有四点:第一,必须把思想建设始终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第二,必须在任何时候都重视党的组织建设;第三,必须重视党的作风建设;第四,必须联系党的政治路线加强党的建设。

解析:党的建设是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法宝的中心环节。党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者,是大脑;大脑清醒,思路正确,才能更好地发挥指导作用,整个肌体才会运行流畅。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三者之间的关系: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两个基本特点,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武装斗争是统一战线的中心支柱,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

要点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在认真总结中国革命实践经验基础上形成的具有独创性的革命理论。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揭示了近代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解决了中国革命的一系列理论问题,科学地回答了中国革命向何处去的问题,以及中国革命的发展阶段问题,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理论成果,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发展道路。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出发,不拘泥于已有的结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独立自主地对中国革命实际问题作出的分析和研究,是对中国革命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指导下,党团结带领人民经过浴血奋战,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于1949年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是20世纪继俄国十月革命以后改变世界面貌的伟大历史事件,也极大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鼓舞了全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极大地增强了他们反对帝国主义斗争的信心,增强了世界人民争取和平的力量。

试题小练

(单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的基础是( )。

A.工人阶级同买办阶级的联盟

B.工人阶级同其他劳动者的联盟

C.工人阶级同地主阶级的联盟

D.工人阶级同非劳动者的联盟

正确答案【B】

试题解析:党领导的革命统一战线,包含着两个联盟:一个是工人阶级同农民阶级、广大知识分子及其他劳动者的联盟,主要是工农联盟;另一个是工人阶级和非劳动人民的联盟,主要是与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第一个联盟是统一战线的基础,只有巩固工农联盟,争取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人民,才能实现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