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认识劳动
一、劳动的概念与本质
(一)劳动的概念
《辞海》对劳动的解释是:“人们改变劳动对象使之适合自己需要的有目的的活动。即劳动力的支出或使用。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最基本条件。在人类形成过程中起了决定性作用。”这个解释实际上是哲学意义上的劳动和经济学意义上的劳动的结合体。
马克思认为,劳动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根据上述论断,在一般意义上,劳动是指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改造自然或人化自然物,创造或服务于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类需要的有目的的活动。因此,劳动的概念应该包括这样几个方面的内涵:一是有意识的理性活动;二是对工具和劳动力(脑力和体力)的使用;三是人与自然(或人化自然)的交互性的作用;四是创造或服务于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活动。
在经济学中,劳动指劳动力(体力和脑力)的支出和使用。事实上,劳动经济学就是一门研究劳动力供给、劳动力需求、就业、工资、人力资本投资、失业、收入分配等问题的学问。
各种各样的劳动形式
更为狭义地说,劳动是人们以自主或受雇的方式改造自然并创造物质财富的直接的物质资料生产,是人与自然界直接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活动过程。这是对劳动内核的最终把握,也就是说,虽然劳动是物质资料生产活动,但并非所有的物质资料生产活动都是劳动。只有直接生产劳动才是本质意义上的劳动,而投资活动、资本运营活动虽然也是重要的人类实践活动,也是物质资料生产过程和体系中的重要方面,但是,第一,它们只是间接地而不是直接地改造自然并创造物质财富的活动;第二,它们是物质资料生产体系中的“高层建筑”,而不是直接与自然界具有对立统一关系的“底层基础”;第三,资本是死劳动,是过去劳动的物化、积累和凝结,在历史上,先有活劳动,然后才有死劳动(资本)。
实际上,在人类历史的开端,劳动乃是唯一的人类实践,后来所有的人类实践最多只是以萌芽的形式蕴藏在劳动之中;劳动是人类历史的开端、发源地,是打开社会历史奥秘的钥匙。
(二)劳动的本质
由劳动的概念可以看出,劳动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有目的的社会实践活动。这就是劳动的本质。
1.劳动是主体、客体和意义的内涵集成体
劳动不仅是谋生的手段、自然人转化为社会人的基础,也是人性实现至美至善、彻底自由的必由之路。人类起源于劳动,劳动是人类基本的实践活动。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是人之为人的内在本质特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内在本质属性。会使用和创造劳动工具把人类社会与猿群世界区分开来。人在劳动过程中不仅创造客体性存在,也建构出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2.劳动是有目的的活动
人类劳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是为了创造出一个可以满足人类生活需要的物质世界。是否具有生产生活资料是区分人与动物的关键,动物仅仅是利用外部自然界,人则通过其所作出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劳动是人在理性支配下进行的有目的、有意识的实践活动,与动物的天生的、本能的生命活动有着本质区别。
那么,动物界的一些活动是不是劳动?答案是否定的。松鼠采集松子并贮藏只是一种本能。人类以外的其他动物既不会制造工具,也不会自觉地改造自然,没有改造自然的需求和经验,它们的行为只是一种程序化了的动作反射。比如,蜘蛛织网、蜜蜂酿蜜、鸭子游泳、猫捉老鼠,这些纯属它们的本能行为。只有人类社会中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劳动,因为人的劳动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劳动主要是指生产物质资料的过程,通常是能够对外输出价值的人类活动。劳动是人类实践的一种特殊形式。
《五一纪念歌》
1921年“五一”前夕,在北京的共产主义小组成员邓中夏等人创办的长辛店劳动补习学校里,工人们学唱《五一纪念歌》。这首歌曲,由长辛店劳动实习学校的教员和北京大学的学生共同创编而成。
美哉自由, 走光明路,
世界明星, 各尽所能,
拼吾热血, 各取所需,
为他牺牲, 不分贫富贵贱,
要把强权制度一切扫除净, 责任唯互助,
记取五月一日之良辰。 愿大家努力齐进取。
红旗飞舞,
——《五一纪念歌》
二、劳动的分类
按照不同的标准,劳动有不同的分类。各种分类从不同角度揭示了劳动的多样性和差异性。
(一)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
根据劳动所耗费的生理力形态,劳动可分为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体力劳动是指以人体肌肉与骨骼的生理力消耗为主,以大脑和其他生理系统的生理力消耗为辅的劳动。脑力劳动是指以脑力消耗为主,以其他生理系统的生理力消耗为辅的劳动,其特征在于劳动者在生产中运用的是智力、科学文化知识和生产技能。
应该指出,体力是脑力的基础,脑力劳动支配体力劳动。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分离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会永远持续下去。在原始社会中,由于人类群体内部不能提供剩余产品,有劳动能力的人都要参加体力劳动,没有专门从事脑力劳动的人。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类群体内部有了剩余产品,就逐渐形成了专门从事脑力劳动的群体。其实,任何一种活动都是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共同的结果,例如,不动脑子就种不出好粮食。在未来的理想社会中,人类劳动耗费的体力和脑力也会呈现有机融合状态。
(二)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
从价值分析的角度来看,根据对劳动主体的知识、经验和技能的要求,以及所耗费的体力与脑力的综合量的多少,劳动可分为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简单劳动是指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不需要经过任何专门训练的一般劳动者都能从事的劳动。复杂劳动是指需经过专门的训练和培养,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和技能方可从事的劳动。复杂劳动具有更高的价值,同样时间内,复杂劳动创造的价值量可以用若干倍的简单劳动创造的价值量来衡量。
简单劳动所产生的产品的剩余价值较低,而复杂劳动所产生的产品的剩余价值较高。复杂劳动背后有教育等付出,才会在同样时间里比简单劳动创造更多的价值。须注意,按劳分配的“劳”,不只是指生产一线的直接劳动者的劳动,还有技术、知识、管理、数据方面的劳动,这些劳动属于复杂劳动的物化形态。因此,在劳动、资本、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要素参与的收入分配制度中,复杂劳动的报酬要得到体现,必须将上述要素一并进行考虑。
当然,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区分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的复杂劳动,在另外的条件下可能就是简单劳动。
(三)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根据商品生产的劳动二重性,劳动可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是指在一定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是有形的、看得见的。比如,装修工人粉刷墙壁、木工做家具,就是具体劳动。抽象劳动是指撇开了具体形式的、一般的、没有差别的人类劳动,是劳动力(脑力和体力)一般生理学意义上的支出或消耗。抽象劳动反映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是劳动的社会属性。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对立统一的。对立性在于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时劳动的两种不同属性(但不是两种不同的劳动);统一性在于支出具体劳动的同时也支出了抽象劳动,它们在时间、空间上都是统一的,是不可分割的。
(四)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
根据劳动者付出劳动有无必要性,劳动可分为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必要劳动是指维持和再生产劳动力所必需的劳动,通俗地讲,就是劳动者为了维持自己和家庭的生活所必须付出的那一部分劳动。必要劳动所花费的时间就是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是以一个工作日中一个标准人生理活动耗费的使用价值为界限的劳动时间。在必要劳动时间内的劳动是再生产劳动力本身价值的劳动。
剩余劳动与必要劳动相对应,是指超过维持劳动力生产和再生产需要的劳动,即生产剩余产品所消耗的劳动。在私有制社会中,剩余劳动即为剥削者所占有的劳动。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劳动还是人们谋生的手段,体现谋生要求的劳动范围就是必要劳动的范围。随着社会的进步,劳动者的必要劳动范围也应扩大,劳动报酬亦有增长的趋势。
(五)常规劳动和创新劳动
根据劳动中新技术、新方法、新知识的含量,可把劳动分为常规劳动和创新劳动。
常规劳动是指在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技能以常规方式对劳动对象进行加工或改造的劳动。常规劳动未必是简单劳动,有时相当复杂,需要积累大量经验、技能与技巧。其不仅包括体力劳动,也包括常规性的脑力劳动。
智能制造
创新劳动是指运用新技术、新方法和新知识,以创新方式进行的劳动,其劳动价值须通过改变当前社会正常生产条件,将创新性劳动成果向全社会的生产结构渗透推广来实现。
数字技术对未来职业劳动的影响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数字技术日趋成熟和应用领域快速扩展,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也将进入一种全新的状态,技术进步会对就业产生两种相反的影响:一方面是破坏效应,因为技术进步会使机器取代部分人类劳动,导致劳动力失业或被迫调岗;另一方面则是创造效应,技术进步引发对新商品和新服务需求的增加,从而催生全新的职业和岗位。未来大量的重复性、机械性、简单性、危险性的劳动将被人工智能替代。不具有创造性的劳动将会被机器代替,具有创造性和情感交流的劳动很难被机器代替。
如果你的工作符合以下特征,那么,你被机器人取代的可能性非常大:无须天赋,经由训练即可掌握的技能;大量的重复性劳动,每天上班不用思考;工作空间狭小,坐在格子间里,不闻天下事。
如果你的工作符合以下特征,那么,你被机器人取代的可能性非常小:需要社交能力、协商能力,以及人情练达的艺术;需要同情心,以及对他人真心实意地扶助和关切;需要创意和审美。
三、劳动者与劳动素质
(一)劳动者
劳动者,顾名思义就是“劳动的人”,是对从事劳作活动的人的统称,其内涵广泛,凡是具有劳动能力,以从事劳动获取合法收入作为生活来源的公民都可称为劳动者,既包括体力劳动者,也包括脑力劳动者。不同学科对劳动者的概念有不同的界定,我国法律中对劳动者的含义可归纳为以下三条:一是有年龄限制。劳动者的主体资格始于劳动者最低用工年龄,终于法定退休年龄。劳动者到达法定退休年龄后,与单位之间的用工关系由劳动关系转变为劳务关系。二是具有劳动能力,以从事某种社会劳动获得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依据法律或合同的规定,在用人单位的管理下从事劳动并获取劳动报酬的自然人,包括本国人、外国人和无国籍人士。三是合法的劳动者还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并取得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以区别非法劳动者,如偷渡的打工者。
(二)劳动素质
劳动素质概括起来包括四个方面的内涵,即过硬的身体素质、科学的劳动知识、精湛的劳动技能、必备的劳动精神。劳动素质对个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至关重要。在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是劳动素质的竞争,提高包括广大劳动者在内的全民族文明素质,是民族发展的长远大计。现如今,我国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正迈向中高端水平,这对劳动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代工人不仅要有力量,还要有智慧、有技术,能发明、会创新,以实际行动奏响时代主旋律。”新时代的劳动者要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需要,勤学苦练、深入钻研,不断提高技术技能水平。
1.过硬的身体素质
习近平总书记在对以当代工人为代表的劳动者提出要求的时候,首先指出的一点就是“要有力量”。而“力量”就是身体素质过硬的体现,它不仅是革命的本钱,也是我们持续、稳定地从事劳动,长久地为社会作贡献的基础。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育和锻炼,以养成过硬的身体素质。
首先,积极参加大众性的体育活动。如游泳、爬山、足球、排球、篮球、网球、武术等,此类运动内容广泛、形式多样,我们可以利用业余时间进行,不必过于追求运动成绩,以增强体质、丰富闲暇生活为主要目的,学习和掌握运动技术,提高个人的身体素质和精神气质,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和运动习惯。
其次,重视学校的体育课程。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体育课,明确提出“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齐开足体育课”。这启示我们一方面要在体育课上积极学习体育知识;另一方面要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之中,用学到的体育技能科学地锻炼身体,重视自身的健康情况,促进身心协调发展。
最后,有条件的同学可以适当地参加竞技体育,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发挥个人在体力、心理、智力等方面的潜力,攀登运动技术的高峰、创造优异的成绩,在“大舞台上展现中国青少年风采”,将体育运动与荣誉感相结合。在发挥个人能力的同时树立竞争意识和规范意识。
2.科学的劳动知识
当今,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在快速推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知识也早已成为核心生产要素。因此,一名优秀的劳动者必须具备科学的劳动知识,这包括两个层面的内涵:一是通识性科学知识,即劳动者应具备基本的科学常识和人文素养;二是专业性劳动知识,即劳动者通过学习专业知识,掌握相关行业或领域的专业技能。
这两者是互促互通的关系,通用知识促进职业能力的提升,专业知识形成职业竞争力。在学习过程中,合理分配通用知识与专业知识的比重,寻求二者平衡,既可以整体组合,也可以局部融通,实现德才兼备、德技并修、全面发展。这是当前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一直强调“通专融合”的根本原因,也是提高劳动者素质和满足企业人才需求背景下的大势所趋。通识教育是人文教育,它超越功利性与实用性,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健全的人格、积极向上的价值观等,是素质教育最有效的实现方式。专业教育是传授某一领域的具体技能,按照产、学、研结合后确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计划培养学生,能使学生的专业能力满足社会需求。通专融合是传统教育观念和教学组织方式的深刻变革,是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培养现代化、国际化人才的必然选择。
3.精湛的劳动技能
中华民族是崇尚劳动、善于创造的民族,在历史长河中,曾涌现出无数令人赞叹的技艺大师。古有木工始祖鲁班、治水先驱李冰、造纸鼻祖蔡伦等能工巧匠,现有火箭焊接大师高凤林、火药雕刻师徐立平、钟表修复师王津等大国工匠,正是这些技能精湛的劳动者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古代文明和今天的中国奇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素质是立身之基,技能是立业之本。”精湛的劳动技能是劳动者进入工作岗位的“敲门砖”,是稳定就业和高质量就业的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要求,“加强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实施知识更新工程、技能提升行动,壮大高水平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队伍”。这就需要劳动者对产品精雕细琢,对工作精益求精,在生产实践中形成务实严谨、勇于创新的工匠精神和劳模精神,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为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4.必备的劳动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指出:“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是鼓舞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风雨无阻、勇敢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作为新时代的学生,我们要注意用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的崇高精神和高尚品格鞭策自己,激发劳动热情,恪守职业道德,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建功立业,开拓进取。
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践行者,我们要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主动提升劳动意识,做到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充分发挥个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当好主人翁,建功新时代,为建设社会主义强国添砖加瓦。
2022年习近平致首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的贺信
2022年4月27日上午,首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在北京开幕。大会由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办,主题为“技能强国,创新有我”,通过线上线下形式展示以大国工匠为代表的广大职工的精湛技能和创新成果,为广大高技能人才搭建交流平台。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来贺信。
习近平总书记在贺信中强调,技术工人队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适应当今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需要,勤学苦练、深入钻研,勇于创新、敢为人先,不断提高技术技能水平,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智慧和力量。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重视发挥技术工人队伍作用,使他们的创新才智充分涌流。
四、劳动与未来
今天,智能技术逐步走进我们的生活和工作,让我们感受各种新奇和便利的同时,也带来深深的压力。无人驾驶、机器人运输、智能制造、服务机器人、人脸识别、声音转译……智能技术在越来越多的领域替代着大量的人类劳动,也改写着我们未来的劳动方式和劳动内容。和人类历史上任何一次技术革命带来的劳动改变一样,未来也必然要经历变革的阵痛,但最终人类一定能够适应新的环境和技术条件,让劳动本身重新找到合适的定位和社会价值。
(一)劳动是人类的需要
劳动对人以及人类社会的意义,马克思早有论述:劳动是人的第一需要,劳动创造了人本身,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劳动创造了财富、创造了世界,创造了文明;劳动促进人的成长与发展,是人类美好生活的源泉。
人是从劳动中诞生的,也是在劳动中发展的。没有劳动,人类也将无以存在。因此,人类无论处于什么时代都是需要劳动的,只是在不同时期,会以不同形式展开劳动。
在未来社会,即便人类的智慧创造出很多自动化机器人或高智能化机器人,作为人的劳动依然是不可或缺的,只是这时候的劳动与以往的传统劳动会有较大不同:一是劳动配合技术的发展,需要更多的现代新知识和信息化技能;二是劳动的创造性特征更加显著;三是劳动的人文情怀越发浓厚;四是劳动技能的复合、交叉是一种趋势。当然,劳动的形式和内容的变化,不会影响人的劳动本质就是体力和智力的共同付出,只是未来劳动环境对人的整体素质要求更高了。
(二)人在未来劳动中的作用不可替代
在现实世界中,虽然有的机器人确实远远超越了人类能力,但机器人并非十全十美,与人类还是有相当的距离。在机器人配比率最高的韩国,他们的研究人员发现,机器人配比率相当高的工厂或医院里,还是离不开经验丰富的人的劳动辅助。另外,机器人毕竟是受控制的机器,其功能的实现需要编程人员和机器操控人员持续改进、不断修复程序中的漏洞和错误,这需要有非同寻常的探索能力和创新能力,而这些只有灵活的、有更强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的人才具有。也有学者持不同观点,Amtz等提出,现有替代效应被夸大了,以区分任务为基础的研究结果代表的只是替代的可能性,而不是真实情况;Autor等指出,大多数自动化系统缺乏灵活性,仍无法适应部分非常规任务的需要。曹静、周亚林也认为工作被自动化的风险并不意味着实际的工作损失。
一直关注劳动力变化的杨伟国提出,人工智能取代劳动有两个前提:一是人工智能在很大程度上超越人类的智能;二是人工智能可以实现自我再生产。显然,这两个前提目前看来还很遥远,是人工智能发展的难题。因此,即便在人工智能非常普遍的时代,人类同样需要劳动。再者,人工智能的效果和效率也要靠人类劳动来操控和把握。人机协同、智慧劳动从根本上还是要依靠人,人的灵活应变性以及无法估量的潜在智慧,都是机器所无法比拟的。人类社会的发展无论何时都离不开人的劳动,劳动者的主导地位是不容置疑的,否则,将是人类社会的消亡时刻。
即便是“充满了”智慧的智能机器人,事实上也是在解放劳动力,作为人类体力和脑力的延伸与异化,在替代人类完成各种高、难、险、脏、重的劳动。所以,人类与自己的助手不是对立的双方,而是互补长短的伙伴。而且人作为地球上最能动、最智慧的生物,其主宰地位是不会被改变的。
(三)人的劳动形式的分化
1.岗位极化
新的技术环境下,Cortes等将人群就业划分为三大类:常规性工作、非常规性工作和非劳动力人群,其中常规性和非常规性工作又进一步各分为操作性和智力性两类。岗位极化是指在基于技能、任务划分的劳动分工中,中等技能需求的岗位减少或被替代,高技能需求和低技能需求岗位数量增加,岗位分布呈现中部压缩、两极增长的状态。岗位极化出现的直接原因是自动化对常规性、程序性任务的替代。岗位极化也显现出自动化、计算机化对劳动中操作性及部分智力性工作的替代效应,向技能的两端流动。其中,高技能更强调技术的全面掌握和熟练应用,低技能也不是简单的重复工作,而是变通基础上的技术应用。
2.人机合作
未来劳动界,几乎所有的领域都表现为机器(含计算机与软件)与人工并行。在制造业领域、工业机器人反倒是主要“劳动者”,而少量的“活劳动者”只作为设计者、控制者、维修人员参与其中。在服务产业领域,人工智能则成为劳动者最得力的助手、承担各类或精细或复杂的体力与智力劳动。人类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既打造了自己的帮手,又不得不面对这个帮手挤占了原有就业岗位的窘境。在智能替代或浸润的过程中,虽然会有失业的痛苦和改变的不适,但人工智能和人类并不是对立关系,而是必然的人机融合关系。人工智能擅长重复、计算,速度高、模仿能力强,但难以拥有人的个性化、趣味性、真实感,更难以拥有人的智慧大脑带来的随机应变的能力。变通是人类与机器最大的能力差,以变通去适应,以学习来改变,这一直是人类与自然和技术共同进步的明智选择。《孙子兵法》说“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我们放弃与人工智能的竞争,做好自己擅长的事,在特定专业领域实现与机器的优势互补,更充分地发挥人类劳动本身的主导价值,人类劳动就会在适应中发展。
3.劳动的专业性和技能性越发强悍
国内劳动经济专家冯喜良认为,未来劳动界的劳动分工将更加精细,劳动者主要是靠自身的专业谋取更自由的劳动环境。未来,在充满技术和知识的作业环境中,每一个专业领域都必然深奥而复杂,要想适应未来劳动需求,需要有社会认可的专业长项(技能),即通晓该领域的前沿与系统知识体系以及掌握必备的专业技能。
(四)人类劳动在智能化新时代更具有创造性、复合性和交叉性
智能时代,任何事物都被知识、智慧、信息化等所包围,但凡可学习的都是可复制的,唯一难以复制的就是人类大脑。正是人脑的存在,让人类劳动具有无限的创造性、多变性、灵活性。我们可以把之前的经验和知识进行交叉、融合,创造出意想不到的新产品、新谋略,这就是开创性,是人类独有的无法替代的巨大的能力。虽然计算机技术一直在试图破译“超级大脑”的思维逻辑和创造性,但是人脑本身才开发了不到4%,并且人脑作为有机生命体,一直是在不断进步和变化的,机器始终是被人控制的。未来世界本身的变异、交融,使得未来的劳动跨界组合将更为频繁和多样,各类人才之间的合作,便如同计算机联网般成为智慧与技能的共享共赢。
(五)劳动者的智力支出越来越多
机器人的高度发展,会承担绝大多数的急难险重等各种重体力、高难度操作,尤其是重复性的劳动和特别精准的作业。人类劳动则朝着“体力支出越来越少,智力支出越来越多”的方向发展,以创造性、创意产业为主,以服务人类更惬意的生活为主,以不断开发研制更高端、智能的劳动工具为主。2018年,我国参与数字经济活动的人数高达7.5亿,参与提供服务者约7500万人,其中通过互联网平台就业人员达690万人。2020年,为应对新冠疫情的影响,智能化、网络化劳动形式的增长更是突飞猛进。借助技术给人类社会带来的福祉,非生产性劳动、非物质生产劳动、非重复性劳动比例会逐步增加,未来智力活动更普及、更丰富,以智力劳动为核心的人类劳动正在走来。
(六)人类劳动呈现更多的乐生性
劳动作为谋生手段还将持续很长的时间,但这不妨碍劳动中日益浓厚的“乐生性”特点,即劳动带给劳动者一种愉快幸福的感觉,不再都是痛苦的、感到很消耗、很无奈的劳动。这种乐生性源于劳动选择的自由度在增加,人们可以真正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去选择职业;也源于令人痛苦的劳作岗位都已经由机器人和计算机来完成了。乐生性在“90后”一代尤其是“00后”一代,已然呈现越来越普遍的状态。这也对很多产业的劳动模式转变提出了现实要求。
总之,未来劳动界对现有的系统重新洗牌,这是必然的过程。由此,那些固守过去的组织和个人非常容易被淘汰,而敢于突破、勇于变化的,才可能站稳脚跟。未来劳动内容越来越丰富,形式越来越富于变化;劳动者的流动性越来越强,自主自由劳动会越发普遍;劳动主体的作用不是淹没在机器体系中,而是越来越突出,主宰劳动方式、劳动内容以及劳动工具的是具有高知高能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