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梦溪笔谈
早年听说之时,心中极为钦慕。每日都想寻来,一睹为快。可惜,总是被各种琐碎理由牵绊,不得已多番作罢。然心中郁结之气,挥之不去。我想若是不读上几页,恐能消解我心中一汪波澜。113日前,我兴趣所制,就买来来读。可是,没读几页就觉索然无味。虽然我对自己的三分钟热度感到惭愧,但是我又觉得人生很长。有句话说得好,又不是世界末日,为何一定要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完!今日算是有了一个开始,他日不管是否还要去做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体验了自己想做的事情,不过若是今后再次进行也未尝不可。梦溪笔谈是一本地理著作,成书于宋代。年代久远,语言别样。不过,总体可以认为是关于地图的。在以前,觉得地图可有可无并无多么显要的重要性。可是,有时阅读历史书籍时常常会因为出现的地名而感到困惑。在此之下,我开始对地图有了需求。大家都是经历过多年教育的人,自然看过世界地图。我记得地理书上的世界地图的比例是1:900万,据说最小的比例尺可以达到1:1000万。这当然与我国地理国情有关。国土面积广大,若是使用较大的比例尺,就不能将所有的区域都绘制进入图里。有人说,地图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颇有一点建筑学的特点。这说明不同领域,并不是那么泾渭分明。即使有所谓的楚河汉界,也不过是形式上的而已。我时常在思考,学校里教我们知识,却没有教会我们生活、工作。然而,转念一想情况并非如此。我以前说过一句话,数学一定要是纯粹的数学吗?那句话,举一反三,我们真的明白吗?有个词叫做死读书,是不是值得我们思考呢?过去,科举考试考的是八股文。于是,读书之人大多就只学四书五经。人们以为把四书五经全部背下来,就算是有学识了!其实,并不是这样。孔子说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他告诉我们应该把知识当成是工具,而不是圣物。只有能够运用知识,知识才能我们自己的。所以,回到刚才的话题上,并不是老师没有给我们答案。只是答案不是显而易见的,就如同基因中的隐性基因一样。若是一个含有某个性状的隐性纯合子,那么它就不会直接表现出来。
在前往飘零大学之前,有人告诉他们它位置极其特殊。如果没有地图的指引,是绝对找不到的。即使当地的飘零人,也不知道飘零大学在哪里。若是想要找到这样的地图,就需要到暮土之滨找浪里漂。几人一开始就觉得有理,故而有意寻找暮土之滨。好在为水时常周游列国,颇有一些经验。所以,他并未花费多少功夫便找到了暮土之滨。一来到暮土之滨,他就感觉不一样。这里人人飘逸自然,做事行云流水。说话如春风化雨,走路坚定沉重。举手投足,尽显风骨气韵。非水见一少年,容貌清秀。身材清瘦,却无骨骼暴露。非水甚为奇之,不禁上前与之攀谈。从其口中得知,他们如此皆是受到浪里漂的感染。非水听后,不觉多了几分好奇。几人且看且走,来到了浪里漂的浮云间。只见高高的门牌上面书写着三个大字,还是用草书写的。几人小心推门,不至于发出巨大的声响。缓步进去,在其左边是形态各异的花。花上有蜜蜂、蝴蝶,也有高大的树木。中间有几个小的水坑,彼此相连。里面有蝌蚪、小虾等物于其中游动。下面有几只蚂蚁在搬运食物。在中间,有个圆形石桌,周围是石凳。上面有一本,几人凑近一看是《梦溪笔谈》。只见内门上有一行字,汝等所为之事我已于事前知晓。故而,特留此书以作指引。你等几人可将此书拿了回去,细细品读。几人不觉诧异,却如之奈何!因而,坐下品读。其中有一页说道,地图有直线,生活中并无直线。若是想要从一个位置到达另一个位置,就必须绕弯。人所不知无外乎两种情况,一是人们知而不晓。比如,其实有些道理我们知道,但是却没有深刻体会到。其二,是身处偏远。历年来飘零大学的学生都会在此城各处集合,但是从来没有所谓的飘零大学这个实体。他们以为有形的物体是对人的限制,更是隔绝了不同的人。他们认为只要爱好学习,哪里都是学校。因此,没有必要刻意营造一个有形的学校。你们要找的话,只需说找飘零大学学生即可。,几人阅毕,即离开浮云间。不到几日,就出了暮土之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