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给孩子定规矩:让孩子不抵触的魔性方法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前言

做事拖拖拉拉、对学习的积极性不高、遇到困难就放弃、注意力不集中、没完没了地玩手机、生活作息混乱,甚至不遵守交通规则、高空抛物……孩子身上难免都有一些问题,让父母头疼,又不知所措。

其实,孩子就像一棵小树苗,这些毛病就是那枝枝杈杈,如果从小不修理掉,就会影响树苗未来的长势。想要孩子长成笔直的参天大树,从小就要给孩子立规矩。

有父母认为,给孩子立规矩就是束缚孩子的天性,剥夺孩子的自由和快乐。其实不然,规矩,恰恰是孩子自由的保障。规矩代表的是秩序和界限,而自由只有在有限制的前提下才能实现,正如黑格尔所说:“秩序是自由的第一条件。”

要让孩子享受真正的自由,父母必须让孩子明确界限,学会约束自己的行为,即给孩子立规矩。

给孩子立规矩,首先要注意的就是时间,立规矩也有最佳时间。孩子在0到6岁期间,对事物和自身的认知都在慢慢发展,这个时候就是立规矩的关键期。在这之后,孩子对事物的理解、社交模式、思维和行为的模式都会逐渐定型,再立规矩就难了。

其中,3到6岁是规矩的黄金期,在这期间孩子会表现出强烈的自我意识从而引发各种小问题,这个时候给孩子立规矩,不论对孩子的性格和习惯养成,还是建立规则意识都有积极的影响。

除了注意立规矩的时间,父母还要注意立规矩的内容。规矩一般包括日常生活、安全和学习三个方面。

日常生活中,无论是餐桌礼仪、作息时间,还是待人接物、娱乐游戏等,都需要父母通过立规矩,让孩子养成好习惯,表现得更有教养。

安全规矩的目的是提高孩子的安全意识,避免不必要的伤害。比如,怎样正确乘坐电梯?当电梯发生故障时需要做什么?面对校园霸凌和心怀叵测的成年人,该如何自救?还有无法预料的洪水、火灾、地震等,该如何自救?及早给孩子立安全规矩,不仅是在未雨绸缪,教孩子远离危险,同时也是在提升孩子应对危机的能力,给孩子的生命保驾护航。

美国儿童心理学家詹姆斯·杜布森在《勇于管教》中提到:如果在悬崖边设置栏杆,那么人就可以靠着栏杆往下看,而不必担心摔下去。但如果没有栏杆,人们通常会在离悬崖很远的地方停下来。对于孩子而言,规则就是就是栏杆。孩子知道规则,就知道安全的界限,相反孩子如果不知道规则,就会为所欲为,触碰不该碰的底线,伤害自己或者他人。

科学合理的学习规矩,可以帮助孩子做到独立完成作业、告别粗心马虎,让孩子在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之后,爱上学习。同时,也可以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和主动思考的能力,提高学习效率,摆脱对父母的依赖。

但即便立了规矩,孩子也不一定遵守。当父母为孩子的不听话而头疼时,是否想过孩子不执行规矩的原因。是规矩本身不合理,还是父母太唠叨?是规矩太多,还是规矩朝令夕改前后不一致?

那么,该如何提高孩子执行规矩的积极性,保证规矩被顺利执行?父母要意识到规矩不是命令孩子的武器,在规矩执行过程中应给予孩子爱与尊重。比如,当孩子弄坏别人的物品、在公共场合胡搅蛮缠、屡教不改时,父母要有足够的技巧和耐心来稳定孩子的情绪,缓和自己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减轻孩子对规矩的抵触心理,提高孩子执行规则的积极性。

本书主要介绍了给孩子立规矩的关键期,父母需要给孩子立哪些规矩,以及如何确保规矩被孩子积极执行,如何让孩子通过规矩由他律走向自律等内容。让父母在正确给孩子立规矩的基础上,也能了解如何保证孩子主动执行规矩。

良好的规矩不仅可以让孩子养成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还可以让孩子做事有底线,有准则,确保自己不受伤害。如此,未来,当孩子离开父母的羽翼,独自飞翔时,父母才能安心放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