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老很灵的小偏方,小儿疾病一扫光(新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吐奶

病症:婴儿大量吐奶,或者频繁多次吐奶。

偏方:对溢乳频繁的患儿,应先排除肠梗阻、幽门痉挛、颅内出血、先天性食管闭锁等情况。如无上述疾病,可用以下推拿疗法来防治。

吐奶是6个月以内婴儿的常见表现。若因婴儿吸奶过多而致吐奶,不属病态;若大量吐奶,或连续、多次吐奶就是病态,此时须带宝宝及时就医。

吐奶也称“溢乳”,是新生儿常见症状。与新生儿消化道形态及生理有关。新生儿的胃呈水平位,胃肌尚未发育完全,贲门肌较弱,幽门肌紧张度高,因乳汁入胃不能很好存留,而致溢乳。此外母亲乳头内缩凹陷,新生儿吮乳费力,随着吞咽动作,而咽下大量空气,造成胃部膨胀,而致溢乳。另外,人工喂养的小儿,如奶瓶橡皮奶头穿孔过小,小儿吸不出奶而咽下太多空气;或用奶瓶喂奶时,瓶中奶液平面未达到橡皮奶头处,因而吮咽下过多空气,胃部收缩时,发生溢乳。如溢乳过多过频,易导致小儿营养不良,体重增加缓慢,影响小儿正常发育。

(1)推脾土:脾土位于小儿手拇指端骨掌面。用拇指螺纹面在小儿两手脾土部位轻柔地向指尖轻推各100次。

(2)推胃经:胃经位于小儿拇指第一指骨掌面。用拇指螺纹面来回推小儿双手胃经各200次。

(3)揉内关:内关穴位于小儿腕关节掌侧腕横纹上2寸两筋之间。用指尖按揉小儿双手内关穴各100次。

(4)推膻中:膻中穴位于小儿两乳头连线正中点。用拇指螺纹面自小儿膻中穴向下推至脐部100次。

(5)揉腹:医者用手掌在小儿腹部顺时针方向轻揉5分钟。

(6)按揉足三里:足三里位于小儿髌骨下3寸,胫骨外侧1寸。医者用拇指指尖轻按揉小儿足三里各100次。

用上法每日推拿1次,连续推拿3次,即能使小儿溢乳次数减少,渐渐溢乳停止,食欲增强而愈。

刚出生后的婴儿脾胃比较虚弱,而且吞咽功能尚未发育完全,因此常出现吐奶的情况。有的小儿吐奶与喂养方式相关,有的则与小儿或喂养母亲的情绪有关。如果小儿大量吐奶、频繁吐奶,或者吐出呈黄绿色或咖啡色的液体,均为病态,应及时就医。首先,应及时就医,以排除肠梗阻、幽门痉挛、颅内出血、先天性食管闭锁等疾病。其次,要保持小儿和喂养的母亲有着良好的心情。当小儿生气时(表现为叹气),这时奶水就会随之吐出;母亲心情不好气郁则会经络不通,影响乳汁的质量,如出现温度低的奶水。

减少吐奶的7大守则

(1)适量喂食,切勿过多。

(2)少量多餐,以减少胃部所承受的压力。

(3)每次喂奶中及喂奶后,让宝宝竖直趴在大人肩上,轻拍宝宝背部,这个动作可将吞入胃中的空气排出,以减少胃的压力。

(4)喂奶时不要太急、太快,中间应暂停片刻,以便宝宝的呼吸更顺畅。

(5)奶瓶开孔要适中,开孔太小则需要大力吸吮,空气容易由嘴角处吸入口腔再进入胃中;开孔太大则容易被奶水淹住咽喉,阻碍呼吸气管的通路。

(6)在喂食完毕后,不要让宝宝马上平躺,先把上半身挺直坐一会儿,并轻拍其背部。在躺下时,也应将宝宝上半身垫高一些,最好是右侧卧,这样胃中的食物不易流出。

(7)在喂食之后,不要让宝宝有激动的情绪,也不要随意摇动或晃动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