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方平
时光荏苒,十余载匆匆而过,苏轼和苏辙已非少不更事的小孩。
苏洵眼见两个儿子长大成人,一是喜,二是忧。
喜的是两个孩子都懂事,还有才气,街坊邻里人人羡慕。忧的是兄弟二人虽然德才兼备,可前途还是一片迷茫,寻不到出路。
苏洵自己在少年时,仗剑天下,不学无术,到了二十多岁才幡然悔悟,从此立志读书。本以为会是大器晚成,可不想多年以来困顿科场,虽能写得一手锦绣文章,却没人识拔,眼看都年近五十了,身上还没有个一官半职。
在宋代,科举制度虽已普遍,可还保留着隋唐以来的举荐之风。同样都是参加科举考试,有人举荐和没人举荐将会是两种结果。这层利害苏洵自是知道的,只不过多年以来他碍于骨子里的文人自尊心,硬是不去走门路、通关节,于是黑发熬白仍仕途无望,心中难免会生起一股愤世嫉俗之感。
他自己为人清高,一辈子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可以。
但他的两个儿子呢?
正所谓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作为一名父亲的苏洵,他自己可以不要功名利禄,但却不得不为他的两个孩子考虑。于是,原本性情孤傲的他,为了两个孩子的未来,终是放下了身段、抛开了固执,开始主动求助于社会上的人脉关系了。他寻求的关系,是成都知府张方平。
至和元年(1054),张方平出知益州,一到蜀地,他便以寻访在野遗贤为己任,为朝廷四处搜罗人才,有人就向他推荐了苏洵。
张方平召苏洵来见,一番相谈后,张方平认定此人确是怀才不遇,于是决定向朝廷推荐苏洵。
至和二年(1055),苏洵带着苏轼、苏辙两兄弟前往成都,拜访张方平。对于苏洵来讲,自己前途如何还在其次,主要是得把他的两个儿子推出去,总之不要像他一样,白白耽误了一生。
张方平对苏洵本就欣赏,见了苏轼、苏辙两兄弟,一考校,更是喜欢得不得了。
据说,张方平少时家贫,只能借别人的书阅读,由此逼出了一套过目不忘的诀窍,凡是他看过的书,扫上一遍就可以尽得其详,从不需要看第二遍。而苏轼的“八面受敌”法,则恰恰相反,需要多次阅读,时时温习。
某次,张方平听说苏轼在复习《汉书》,就笑着说:“文章还需要看两遍吗?”
苏轼听了,就说:“何止看两遍,我还打算看第三遍呢。”
后来二人交流《汉书》的心得,一番相谈之后,张方平叹服,承认了苏轼对《汉书》的理解比自己更深,他读书虽能过目成诵,但却只是多了广度,少了深度。
不过,张方平虽喜欢苏轼,可相比之下,他对庄重执着的苏辙更加欣赏,认为其心性与见识还要在其兄之上。
张方平为此特意修书一封,给当时的文坛领袖欧阳修,竭力推荐苏氏父子。想当年,张方平与欧阳修因一桩公案闹得很不愉快,双方关系一度降至冰点。
但是,张方平实在不愿埋没人才,于是率先打破冷战,选择写信给欧阳修推荐苏家父子。欧阳修也没有因苏洵是张方平推荐的人就心存轻慢,而是在看过随信附来的文章后,击节赞叹道:“后来文章当在此。”
虽有张方平和欧阳修的推荐,朝廷总不可能平白无故地给苏氏父子加官。
苏洵就问:“我打算叫二子先在四川考乡试,如何?”
张方平道:“让他们在四川考乡试,是大材小用,不如去京城考制科,那才是真正属于他们的舞台。”
这个建议张方平说得比较委婉,他的真正潜台词是,四川这里考试名额少,内卷严重,竞争压力大,还不如去京城参考,事半功倍。
苏洵果然很上道,当即表示:“你这么一说我就了然了。”
至和三年(1056)三月,春暖花开时节,苏洵带着两个儿子北上出蜀,赶赴京师。身后,故乡的青峰岿然不动地矗立着,像是苏母在默默目送。
那是苏轼、苏辙两兄弟第一次离开四川,即使到后来连时间也淡忘了,可他们还是能记得那天,巴蜀的万里晴空衬得彼此眉目朗润,仿佛整个世界都在目送他们的远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