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孩子的内在成长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1节 踏上心灵的觉醒之旅

李小萌解读《家庭的觉醒》

38岁的我终于做了妈妈。在这之前,我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全心期待孩子的降临。即便如此,我也没能在第一时间给予孩子好的爱和陪伴。这时我才深刻地意识到:爱和陪伴虽然是父母的本能,但也是需要“觉醒”的。

在女儿出生后的前两年,我对她所有行为的第一反应和我脱口而出的话,都和我爸以前对我的严苛评价如出一辙。直到说出这些严苛的词句时,我才惊讶地发觉,那些记忆中的批评、指责和随意评价,仿佛已经刻在我的脑子里,张口就来。我告诉自己得学着把这些话咽回去,换一套我认可的语言系统来回应她。

如果父母给予了你足够的爱和陪伴,那么你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唤醒这份本能会比较容易。如果你小时候没有得到足够的爱和陪伴,那么就需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唤醒爱和陪伴的本能。这个过程也是重新爱自己、重新成长、破茧而出的过程。它确实令人非常痛苦,但值得你为之努力。

本节解读的《家庭的觉醒》一书,就和上述观点息息相关。我第一次读这本书时,感受到了极强的冲击感。正如书名中的“觉醒”二字,它能打破固有的思维,带来新的灵感和力量。

作者沙法丽·萨巴瑞认为:孩子不需要父母带领他们觉醒,因为他们本身就是觉醒的。重要的是父母自己内心的觉醒,父母觉醒的程度越深,离孩子的心便越近,也越能给孩子温柔而有力量的教养。这与我们熟知的传统教养方式不同,因为要改变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自己。

其实,每一位父母都有能力培养出具有很强适应能力、在情感上与父母保持深度联结的孩子。但实际上,很多父母无法做到这一点,因为被现代社会错误的育儿理念和自身的局限蒙蔽了双眼。

家庭生活既是柴米油盐,也是修行。通过《家庭的觉醒》这本书,沙法丽·萨巴瑞仿佛在人类最深层的渴望与日常生活琐事之间建起了一座桥梁,不仅教我们如何处理亲子关系,也带领我们踏上一段心灵的觉醒之旅,摆脱为人父母的恐慌和焦虑,成为更好的自己。

父母生气,是孩子的错吗?

这是作者沙法丽某一次和女儿争吵时的场景:

12岁的女儿玛雅不想和妈妈一同去参加聚会,她高喊:“我不去,妈妈,我就是不想去!为什么要我参加你朋友无聊的聚会?”她走进自己的房间,“砰”地关上了房门,这种反应夹杂着倔强、坚持、任性。

沙法丽被玛雅的行为惊得合不上嘴,自己明明是为女儿好,她怎么能这样对自己说话呢?被愤怒冲昏头脑的沙法丽也愤愤地冲进玛雅的房间,说:“不许你用这种语气跟我说话,你必须尊重我,你必须马上道歉,然后去参加聚会。”说完,沙法丽夺门而出,用力地把房门甩在了身后,用同样情绪化、不理智的方式,和孩子对抗。

这样的场景,几乎每个家庭、每个妈妈都经历过。

有一位妈妈曾向我倾诉,她家孩子还很小的时候很难被哄睡,每晚睡觉前都会哭闹,折腾一两小时才睡是常有的事。即便之前她有这个心理预期,也学习过相应的育儿知识,但在实际面对孩子难以入睡的状况时,她还是忍不住爆发了。

有一次,她尝试了所有的哄睡方法,在洗澡、按摩、放音乐、讲故事、喂奶、抱睡,一系列操作后,孩子还是精神抖擞,一到床上就哭。当时已经晚上12点多了,而这位妈妈第二天还要上班。所有的情绪一下子涌了上来,她崩溃了,她把孩子丢到床上,对着他大喊:“你想干什么呀?为什么要这么对我?”孩子虽然还不会讲话,但看到她的神情,听到她大声吼叫,哭得更厉害了。她也不知道还能怎么办,自己也哭了起来。

当我们朝孩子发怒时,就像在情绪上被人推了一把,摔了一个跟头。我们通常认为是孩子的行为导致我们发火的,我们告诉自己:他们又吵又闹,是为了试探我们,挑衅我们,把我们逼到极限。为了让怒火师出有名,我们可能还会说:“看,是你逼我发火的!”

传统的育儿方法认为,父母情绪爆发、陷入焦虑或恐慌,都是孩子的过错。所以,当孩子的行为催化了这些情绪时,父母就会指责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对我?”

当然,如果是较为现代的处理方式,父母或许会用较为中立的语调,尽量避免使用批评的话语,或者在快要被激怒时,给自己一些冷静的时间。

但是,无论是传统的方法还是现代的方式,都有一个共同的问题:效果短暂。不管父母怎么做,这样的事情还是会反复出现,孩子依然会做出糟糕的事情,父母依然会生气、冷静、自责,不断循环,最终也没能解决问题。

其实,这些处理方法都没有触及行为的根源。我们从书籍、专家、亲朋好友那里学来的各种技巧,都只是针对孩子特定的行为,而不是行为背后的动机。这些技巧都是关于如何控制孩子的行为,如何使他们不让我们生气的。我们以为,只要让孩子做或不做某些事情,我们就不会在面对他们时情绪失控。

这就像一个游戏,父母和孩子在竞争,看谁能领先对方一步。这个过程中充满矛盾与对抗,可想而知,这个游戏肯定会以生气、焦虑、失望而结束。

觉醒的教养方式打破了这种游戏规则,因为它试图改变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自己。只要父母觉醒了,为孩子创造了合适的环境和条件,孩子自然就会改变,并能达到更高的觉醒境界。

那么,父母该如何去创造这些条件呢?书中给了我们一些指引,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发和帮助。

觉醒式教养法

我们都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那是因为父母的行为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从孩子会模仿开始,最先看到、听到的,就是爸爸妈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这种影响,大到一些支撑人生的品质,比如坚韧、乐观、真诚,等等,小到生活习惯,比如勤洗手、爱看书,等等。

有一次,我和某位儿科专家聊天,他说的一个现象让我印象深刻。

在门诊中,经常有很多家长前来咨询:“医生,我家宝宝不好好吃饭怎么办呀?”虽然孩子不好好吃饭的原因很多,比如饭菜不可口、挑食、偏食、饮食习惯没有建立起来等,但最根本的原因还是父母没有以身作则。比如,很多父母都习惯先追着孩子喂饭,等喂完了孩子,自己才匆忙吃两口。孩子因为压根儿没见过家长好好吃饭的样子,所以根本不知道怎么样算是好好吃饭。

有的父母总是一边喂饭,一边对孩子说:“我的好宝宝,张大嘴……来,再吃一口,你真棒!”那你想想,孩子在吃饭,父母却在说话,孩子怎么能好好吃饭呢?当他看到爸爸妈妈在对他说话,他是不是也会学着父母,在吃饭的时候说着“嗯”“啊”,试图和父母对话?

相信很多人都明白这个道理,但在实际的养育过程中,总是在无意间变成了自己当初讨厌的那个大人,把我们曾经的感受也传递给了自己的孩子。

这样的弯路,很多人都在走,我们不必因此而自责。我们要做的是让孩子成为我们的镜子,意识到自己身上也有着各种各样的小问题,把无意识的错误行为纠正过来,一步步走向觉醒。

我女儿三岁多的时候,有位小朋友想玩她的玩具,我女儿很大方地同意了。那位小朋友玩了几十分钟后,我女儿也想玩了,想把玩具要回来。结果在她把玩具要回来的时候,那个小朋友突然开始大哭。于是我对女儿说:“你看他哭得多难受啊,要不你就让他再玩一会儿吧,反正他总会还给你的。”但我女儿摇摇头,说:“不。”

我继续引导她:“你看他现在哭得那么伤心,一定很不舒服,你再让他玩一会儿他就会还给你的,晚上回去我们还能继续玩。”我女儿继续拒绝我,说她不想这样。我又坚持劝了她两次,突然,我女儿也开始号啕大哭。

安抚好女儿之后,我思考为什么她会是这样的反应,是我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好吗?我猛然意识到,小时候我的父亲也经常这样对我,女儿哇哇大哭的样子极像小时候那个同样哇哇大哭的我。

在我五六岁的时候,我的姑姑从上海买回来两双很时髦的凉鞋,一双蓝色的,一双粉色的,姑姑让我和她的女儿一起选。我们俩都喜欢蓝色的那双,就争吵了起来。然后我父亲就很生气地对我说:“你怎么能这么不懂事?这是姑姑买回来的,当然应该让她女儿先挑了,你还吵!”那个瞬间我其实特别委屈,当时的我只是一个五六岁的孩子,我想的就是姑姑让我选颜色,我当然选我最喜欢的了,我哪能考虑到“这是她妈妈买的,我就得谦让她”这样的道理呢?

我恍然大悟,我女儿已经把玩具给别人玩了一会儿了,并且对我说了这会儿想把玩具要回来,她已经明确地表达了她的想法。结果就因为别的小朋友哭得特别伤心,我就让她再把心爱的玩具分享出去,还多次引导我三岁的女儿去体会别的小朋友的心情。但实际上,她哪能明白这些啊!一个三岁的孩子能懂得分享已经很不错了,我竟然还无视她的需求让她再次把玩具分享出去。其实,这只是我想做的,我想标榜自己特别崇高、特别乐于分享罢了。

你可能会问我,如果这就是本书所说的“觉醒”,那么有让自己“觉醒”的具体方法吗?我总结了三个步骤,让我们依次说一说。

触发情绪的根源是自我恐惧

当我们审视内心时,就会发现触发暴怒、焦虑、伤心、无助等负面情绪的,并不是孩子的行为本身,而是我们自己内心的恐惧。

比如,我们总是希望孩子能取得成功,希望孩子能达到某个标准,希望孩子不要落于人后。因为我们把世界想象成一个恐怖、优胜劣汰的地方,所以很担心孩子的未来。我理解这种恐惧,毕竟现实社会是充满竞争和挑战的,人们也往往以“成功”与否来衡量一个人的价值高低。很多人都是这样一路走过来的,都是以这样的标准去要求自己、强迫自己进步和提升的。这些观念自然而然就落到了孩子身上,变成了获得高分、成为优等生、融入“对”的群体等目标,最终目的都是将来能找到好的工作,遇见好的伴侣,过上好的生活。

很多家长可能会说:“这样想有错吗?我为孩子的未来着想是理所应当的,现实社会确实竞争激烈呀。”这一点我也同意,但合理规划未来与破坏、剥夺孩子当下的自由生活是两码事。家长是以未来为导向的,孩子恰恰相反,他们活在当下,他们渴望享受眼前的生活。

有这样一种说法,人们之所以焦虑,是因为无法走出过去、对未来充满恐惧,而忽视了当下——也就是临在的力量,所以焦虑才会滚滚而来。其实很多人原本内心很平静,可自从做了父母后就变得焦虑了,孩子成了父母与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连接点。

在跟孩子相处时,我们的很多纠结、矛盾和冲突其实不是孩子本身造成的,而是他的某些行为连接了我们自己的现在和童年,让我们沉浸于儿时的负面情绪,无法释怀。孩子的一举一动也让我们想到了长远的未来。孩子今天不吃饭,会不会长不高?今天不好好学习,是不是就考不上大学?一个原本内心平静的人,因为有了孩子,因为不经意间把过去、当下和未来连接起来,变得充满焦虑感。

就拿跟孩子一起读绘本来说吧。如果你能够跟孩子一起去读书中的故事,跟着书中的情节起伏、跟着书中人物的情绪一起大笑,一起伤心。你们的眼神触碰,看到彼此眼中的自己,那么这一段时光,你和孩子就都是活在当下的,你们也真正地收获了彼此高质量的陪伴。

相反,如果你指着一行字说:“来,给妈妈念念。”念着念着,孩子有一个字不认识,于是你说:“你看看,这么简单的字都不会念,隔壁小明都会了,你怎么回事?”这时候你对未来的恐惧取代了当下该有的专注,那么这段亲子阅读不仅没有成为高质量的陪伴,可能还成了孩子以后再也不想和你一起读书的原因之一。

想要正确地跟孩子相处,就要锻炼自己关注当下的能力,把对未来的恐惧、对过去的纠结都抛在脑后。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彼此相伴、携手成长。

因此,我们在希望孩子朝着“好”的方向发展的同时,不要忽略了孩子作为独立的个体,本身就是觉醒的,他们有能力依靠自己的智慧,适应生长环境。我们应该为孩子提供足够的空间,让他们自己去探索世界。

要教养孩子,必先教养自己

许多家长把教养的焦点放在孩子身上,“一切都是为了孩子”这样的话我们经常能听到,甚至很多家长为了孩子不惜放弃工作和个人生活。

在很多家庭中,正是因为这样固有的观念,只要孩子稍微不符合父母的要求,父母就认为孩子不好、不够努力;一旦孩子符合了父母的期望,父母又会归功于自己,认为自己教得好、培养得好。

觉醒式教养就是要进行思想上的大逆转,把教养的焦点转移到父母身上,需要被教养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

回想一下,有多少次,你的孩子在经过一天的辛苦学习后,一上车或一进门,你就连珠炮似地向他们提问?如果孩子没回答上来,或者回答只有几个字,你是否马上就会生气,认为他不理解你的良苦用心,不愿意和你交流,愤怒的情绪又是一触即发?

我们换个思路想想,如果孩子进门后,你不是一连串地追问,而是帮孩子脱下沉重的书包,给孩子一个拥抱、轻抚他们的后背,结果会不会截然不同呢?

这么一点小小的改变,就能带来截然不同的效果。可见换个角度,不再试图唤醒孩子,而是明白孩子在唤醒我们,我们看到的世界就是另一番风景了。

让孩子“被看见”

你认为孩子最想从你那儿获得的东西是什么呢?是最新款的手机、新鞋子、名牌衣服、一次迪士尼乐园的游玩,还是顶级私立学校的学费呢?

可能大家都觉得,孩子最喜欢买东西、买玩具或到游乐园去玩。但是孩子内心真正想要的东西远比我们想的要深刻。作者在书中给了我们答案,这也是每个孩子都想问的三个问题:


·我被看见了吗?

·我有价值吗?

·我重要吗?


有一次,我在家里跟我父亲因为一点小事拌了几句嘴。那天我和女儿要出去玩,走到大院门口的时候,她仰起头看着我,说了一句话:“妈妈,我知道现在家里的事让你挺有压力的,但是我希望从走出咱们院门的那一刻开始,你不要想那个事了,跟我一起好好地度过今天下午,咱们俩是一起去玩的。”

你或许会说我的女儿是比较敏感又会表达的小孩,不是所有孩子都有这种能力。但实际上,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质,在希望孩子理解我们、跟我们共情之前,我们必须已经给过他成百上千次的理解和共情。这样他才能知道被理解是什么感受、怎么去理解别人,才能在关键时刻给予我们安慰。

有一次,我的女儿骨折了,还挺严重的。我对她说:“妈妈看到你这样特别心疼,这一定非常疼吧?在咱们家祖孙三代里你是第一个经历骨折的人。但你非常厉害,你经历了这些之后,比我们都了解骨折是怎么回事。将来如果其他家庭成员也发生了这样的事,而你已经学会了接受它、面对它的方法。这样你就收获了很多成长。”

在这个先与她共情、再引导她的过程中,她首先觉得她的疼痛被妈妈看见了,被妈妈关注到了。但同时,妈妈又可以给她解释,告诉她这件事情对她不仅仅是坏事,还有好的一面。所以,在这件事发生后两三年,她回想起自己骨折,仍然是愉快、温暖、被爱、被重视的感受。

我们俩路过一个大商场时,她说:“妈妈,你还记得上一次咱们俩是什么时候来的吗?”我说:“我不记得了。”她说:“就是我骨折的时候,你推着轮椅带我来的。”我觉得那个时候我真的好幸福。

当我们真正地看见孩子、让他知道他是重要的,他其实是真正地活在感受里的,他也可以和我们建立非常好的联结与合作。

当孩子觉得自己被看见、认为自己有价值,并且觉察到他们是作为一个“人”,而不是因为他们所做的事情而获得重视时,他们便感到充满力量。

在孩子还小的时候,他们还没有建立对自我的认知,这个时候尤其需要父母给他们爱和反馈,让他们感受到自己是被爱、被关注、被重视的。当孩子的自我价值感建立起来,相应地也能召唤出内心更强大的自己,勇敢地走向未来。

觉醒式养育技巧

走上觉醒之路后,我们还要善用养育技巧来引导孩子,构建更好的亲子关系。书中介绍了九个养育技巧,下面我跟大家分享令我印象最深的两点,并谈谈我的看法。

从盲目反应到真挚表达

第一个技巧就是我们要从无心地反应过渡到用心地陪伴,不再给孩子盲目的反应,开始真挚地表达。

我们说过,父母和孩子间最大的冲突是“时间差”,父母考虑的一直都是未来,而孩子永远活在当下。如果我们和孩子的目标不一致,自然没办法理解孩子的想法,和孩子感同身受,并给予真挚、坦诚的反馈和陪伴。

一次,沙法丽的女儿玛雅跟她聊起了时尚打扮,玛雅说,她看到时尚杂志上的漂亮衣服,觉得当一位时尚模特应该是件特别好玩的事情。

沙法丽听完的第一反应不是和女儿共情,而是觉得女儿好肤浅,她不希望女儿长大后成为一名时尚模特,这和她对女儿的未来规划差得太远了。想到这儿,她的情绪被激发了,对女儿说:“玛雅,你长大了可不能成为一个没头没脑的傻瓜,只对打扮或者潮流之类的事感兴趣。你要成长为一名世界公民,关心如何去消除贫困、行善助人。”

听了这话,玛雅说:“妈妈,我只是在说几件衣服而已,我不是在说我的未来,我才12岁,我的朋友都在谈论这些,我做错什么了呢?”

是呀,一个12岁的孩子看到漂亮的衣服,表达了自己的喜欢,这不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吗?这无关未来,只是孩子当下的感受、当下的喜欢。是我们太敏感了,害怕孩子无法成为我们想要的样子,情急之下做出的反馈反而伤害了孩子。

类似的事在我家也发生过,有一次,我女儿突然问我:“我们家有没有保时捷?”

我的第一反应和大部分家长一样,觉得有点难堪,以及下意识地觉得:小小年纪怎么那么爱钱呢?这不是价值观有问题吗?是不是学会攀比了?如果是没有在养育中反省、思考过的我,可能一顿道德批评就脱口而出了。但那时候,我已经意识到了,做父母的要真挚地表达,不要去评判,于是我只是回答:“咱们家没有保时捷。”

然后你猜我女儿接下来问我什么问题?她问我:“保时捷是什么?”

当你不带评判地回答孩子,你会发现孩子是单纯的。很多时候,孩子的问题就是“1+1=2”这样简单、不拐弯的问题,其实我女儿连保时捷是什么都不知道。反而是我差点儿去道德批判她,说她爱钱、攀比,险些让孩子种下这颗种子。

至于这个故事的后续,是这样的。

我:“就是一个特别贵、特别好看的车。”

女儿:“那咱们家怎么没有啊?”

我:“那你觉得咱家的车怎么样?”

女儿:“挺好的呀,能放下我和妈妈的自行车,还能把座椅调一下让我们躺上去。”

我:“哇,真好,你很了解咱家车的功能啊。你觉得它适合咱们吗?”

女儿:“很适合,我喜欢。”

然后这件事就这样过去了。

那如果我带着道德评判,对女儿发脾气了呢?这件事会演变成什么样?后果只有一个,就是孩子越来越不愿意和父母分享任何事情、任何感受了。

如果这样的问题正在你家发生,书里有三条改善亲子关系的法则,帮助你重新把孩子拉回身边,重塑你们的亲子关系。

第一,相信自己,也相信孩子。对自己的教养之道有信心,能让孩子知道生命里什么是最重要的;也相信孩子有自己的理解和判断力,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什么对自己是最重要的。

第二,用心倾听,不要被自我带着走,不要被情绪淹没。要听到孩子真正想表达的是什么,比如有时候孩子只是喜欢几件好看的衣服而已。

第三,坦诚表达,无论认不认可,都要给孩子真挚的反馈。作为父母,肯定会担心孩子被表象迷惑,看不清事物的本质;担心他们见识不够,做出了错误的判断。这些你都可以跟孩子说,让孩子感受到你是在用心跟他交流,并理解他的感受,孩子会认为自己是被尊重的、被看见的。

就拿玛雅的例子来说,这样的反馈更容易让她接受:“你的想法让妈妈有些震惊,可能是妈妈有点老派,不懂时尚。但我听到了你说自己喜欢什么和不喜欢什么,虽然我有点担心这样的价值观有些肤浅,但妈妈相信你未来会有自己的判断。”

其实,表达真实的自我原本应该是世界上最容易的事情,但许多父母常常对此感到惊慌,让表达真实的自我变成了世界上最难的事情。和孩子一起回归真实的表达,是我们能够给子女最美好的礼物之一,因为这为他们打开了真实的大门。

不再盲目反应,开始真实表达,这会为我们与孩子的关系带来巨大的转变。

接下来,让我们通过生活中一些真实的场景,理解如何从盲目反应转变到真实表达。


具体场景:

考试临近,但孩子还是沉迷于玩手机。

盲目反应:

“你怎么还没开始复习?赶紧把手机放到一边去,否则我就没收,以后再也别想玩!”

真实表达:

“孩子,你现在有点分心,我可以帮你做复习计划吗?那样你就可以好好准备考试了。”

“看到你还没开始复习,妈妈有点担心你。我们能聊聊你为什么不想学习吗?看看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真实表达的方式也有很多种,而这些方法的核心只有一个,那就是读懂孩子的需求,和孩子一起寻求解决方案。明白了这个道理,相信你在生活中做到用心陪伴孩子、对孩子真挚表达也就不难了。

为孩子创造空间,找回父母的力量

这本书中有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观点,那就是孩子本来就是觉醒的,家长的主要任务就是巩固他们天生的觉醒意识,为其提供可以开花结果的土壤,为孩子创造自由发展的空间。

让孩子自由发展不等于不管不顾,而是充分了解孩子,遵照孩子的天性,在顺应他需求的前提下,给予合适的引导。家长不能随意抹杀孩子的天赋和好奇心,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遵照某种特定的标准去改变孩子。

家长也要认识到,孩子本身就是有能力的人,孩子对自我价值的认同感是从日常生活中慢慢建立起来的,而不是依靠多么昂贵的培训班。我们要做的,就是减少冲突、对抗,给孩子创造一个独立且相对自由的空间,比如:在洗手台下加一个踩脚凳,让孩子可以独立完成洗漱,而不需要父母帮他洗;给孩子准备独立的储藏柜,让孩子安排自己的物品摆放规则,需要了可以自己拿,乱了可以自己收拾;进入玄关的门口,可以放置低一点的挂钩,孩子进门可以直接挂好自己的衣服和书包。

从这些小事做起,给孩子一定的自由空间,让孩子独立完成,也能慢慢培养起孩子的自我认同感,让孩子相信他是可以自己照顾自己的,甚至可以帮助爸爸妈妈完成一些事情,找到自己的归属感和价值感。

当然,自由也不是放纵,而是建立在清晰的界限和规矩的基础上。那怎么定规矩呢?这里教你两个小原则。

第一,你不能设定连自己都不遵守的规矩。当听到“规矩”这个词时,你也许会以为我说的是单纯给孩子制定的规矩。但是,这本书的核心观点就是把教养焦点转移到父母身上。所以制定规矩之前,一定要知道自己做不做得到、自己的规则和界限是不是清晰。

很多时候,家里的冲突和争吵,就是缺少明确的规矩造成的。比如,规定了晚上十点必须睡觉,可是当孩子玩得高兴不愿意去睡觉的时候,在孩子的恳求下,父母马上就放松了,允许他再多玩十分钟、二十分钟……结果到了晚上十一点,孩子还没入睡,父母又开始抱怨:“这么晚了还不睡,怎么回事呀?我明天还要上班。”

仔细回想一下,这样的规矩其实根本算不上规矩,因为它是可以改变的,可以随孩子的心情和父母的心情而改变,缺少清晰的界限。

第二,每条规矩都要以服务孩子成长为目的。一条规矩的制定,不能仅仅为了父母舒服、方便,或者为了不让孩子做出让父母担心的事情,而是能够帮助孩子管理和应对当下的生活,提高孩子的韧性,帮助孩子成长为有独立生存能力的人。

哪些规矩能帮助孩子成长呢?作者从四个方面给了我们一些建议。第一,要尊重自我,做好自我护理,包括清洁和睡眠;第二,要尊重个人所处的环境,创造整洁的房间和家;第三,尊重个人的内心,接受正式或非正式的教育过程;第四,要尊重家庭和社群,平等与人沟通,为社会贡献。总而言之,制定规矩时一定要清晰明了、平和冷静,且为孩子的成长服务。

我还想跟大家说一些话,很多父母,尤其是妈妈,会把成为母亲这件事情浪漫化,并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完美的好妈妈。事实上,为人父母不是一种天生的技能,好父母也不是天生的,希望大家能从这种执念中走出来,从要求自己和孩子变得完美转向更关注彼此的成长。

父母不可能做到时时刻刻都有耐心,养育中的不完美是正常的。一方面,我们应该谅解自己的不完美。但是另一方面,我们在摆脱了情绪的控制后,还要做一个意识觉醒的父母,记住以下这几个要点。

1.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也是父母的“唤醒者”。孩子身上的很多行为习惯,都是父母自己行为习惯的折射,父母意识到这一点后,更要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好的榜样。反过来,孩子也会在家庭中受到父母潜移默化的影响,与父母共同成长、彼此促进。

2.孩子和父母之间之所以会产生矛盾和冲突,最根本的原因是“时间差”。父母的关注点永远在未来,而孩子在意的永远都是当下。因此,要解决亲子关系中的矛盾,父母首先要学习的就是走进当下,和孩子一起,站在他们的角度看待问题。善于倾听,真诚表达,让孩子感受到他们是被看见的、被认可的。

3.除了和孩子肩并肩站在一起,给孩子创造自由成长的空间也是非常重要的。自由空间既不是不管不顾,也不是无限放纵,而是在清晰规矩的前提下,给孩子独立且自由的发展空间,让孩子慢慢在生活中建立自己的价值感和认同感,建立强大的内心世界,勇敢走向未来。

这里,我想借用书中的一段话祝福你:


希望你有幸有一个这样的孩子——

他与你对着干,

从而你可以学习如何放手;

他不听话,

从而你可以学会聆听;

他有拖延症,

从而你学会欣赏静止时的美;

他老忘事,

从而你可以学习摆脱对于事物的依恋;

他过度敏感,

从而你可以学会理智;

他总是心不在焉,

从而你可以学会专注;

他敢于反抗,

从而你学会打破常规思维;

他感到害怕,

从而你学会相信宇宙的力量。

希望你有幸有一个这样的孩子——

他使你学会,

这一切不是关于孩子,

而是关于你自己。[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