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子》的智慧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章
《淮南子》之书


成书的原因和时间

1.写作目的与书名

《淮南子》的书名一开始叫作《鸿烈》。关于《鸿烈》的意思,东汉许慎解释为:“鸿,大也;烈,功也。凡二十篇,总谓《鸿烈》。”(《淮南鸿烈间诂》)表明刘安组织宾客写这本书的野心与格局。东汉的学者高诱给出另一种解释,他认为:“鸿,大也;烈,明也;以为大明道之言也。”(《淮南鸿烈解·叙》)这种解释突出了刘安作《淮南子》的目的。

最早用《淮南》来称《鸿烈》是西汉时期的刘向,他同时还把《淮南》一书分为内篇和外篇。

2.写作时间

历史上对《淮南子》的具体写作时间并没有确切的记载,只知道它大概的成书时间是汉武帝继位不久之后。根据《淮南子》中的相关内容可以做此推断。《淮南子·览冥训》中提到:

逮至当今之时,天子在上位,持以道德,辅以仁义,近者献其智,远者怀其德,拱揖指麾,而四海宾服,春秋冬夏,皆献其贡职,天下混而为一,子孙相代,此五帝之所以迎天德也。

高诱指出,这里提到的“天子”正是汉武帝。

《史记·淮南衡山列传》和《史记·淮南王列传》两处记载均表明《淮南子》的完成时间大概在公元前139年刘安入朝拜见汉武帝的不久之前。

关于《淮南子》的开始写作时间,历史上没有相关记载。后人根据其广博内容与宏大篇幅,推断其并非是汉武帝继位之后才开始筹备写作,而应该是继位之前更早。学界通常认为《淮南子》的具体写作时间,是汉景帝中期到汉武帝早期的这一时间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