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惑集:中国经济专题答疑录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3.中国古代社会的“大一统”与科学革命/工业革命可否兼得?

崔荣钰(信息管理系):林老师您好!我想请教一个问题:中国古代社会的“大一统”与科学革命/工业革命的实现可否兼得?

中国古代社会未能发生科学革命,老师在课上剑指中国的官僚选拔体系——科举制度这一制度障碍。但科举制度同时也是维护古代中国长期“大一统”的有效制度安排。

中国古代兴修水利、修建攻防设施(如长城),把大量税收用于支撑庞大的国家机器运作,导致资本没能投入科学实验(如实验室),但也有效地维护了“大一统”(如抵御匈奴、防灾)。

欧洲虽然进行了工业革命,但欧洲没有像中国这样幅员辽阔的民族国家。所以我想知道,是否有一种合意的制度安排,既能维护“大一统”,也能“踢进”工业革命的“临门一脚”?

林毅夫:第一,在过去落后的信息技术和管控手段之下,以儒家经典为主要内容的科举制度把优秀人才选入官僚统治阶层,并灌输“君君臣臣”的价值,培养每个官员的自我约束,使得“天高皇帝远”的中央仍能维持“大一统”的国家,但这种制度妨碍了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的发生。在未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变化,维持“大一统”的条件也会改变,所以,“大一统”和科学大繁荣有可能同时存在。

第二,中国的“大一统”在相当大程度上靠的是官员忠君思想下的自我约束。相比于欧洲,在前现代社会,中国政府的税收水平和治理成本是较低的。在中央集权处于顶峰的清朝,全国“吃皇粮”的官吏只有2.7万人,自雍正时期“摊丁入亩”后实行轻徭薄赋的制度,所以,中国并没有发生你所说的“把大量税收用于支撑庞大的国家机器运作,导致资本没能投入科学实验”的现象。在前现代社会,科学革命没有在中国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如本讲所讨论的,在科举制度下整个社会缺乏积累从事科学革命所需的人力资本的兴趣和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