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吉尔史诗中的历史与政治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哈佛派”的悲观解读

现存最早的维吉尔诗歌古代注疏,是赛维乌斯(Servius)的《维吉尔诗诂训传》。赛维乌斯是公元4世纪人,当时被称为“语法家”(grammaticus),指教授古代文本并从事校订和笺注工作的学者。存世的这部《诂训传》,是对《牧歌》《农事诗》和《埃涅阿斯纪》逐卷、逐行的注释,主要内容包括疑难词句的解诂,以及对诗中用典、名物、制度、历史影射,乃至寓意和象征的解释。在对《埃涅阿斯纪》卷一进行诠解之前,赛维乌斯放入一篇前言,包含一篇短小的维吉尔传略以及对全诗的通解。谈到维吉尔创作的意图时,赛维乌斯明确说:“维吉尔之用意,在于模仿荷马,并通过赞美其祖先来称颂奥古斯都”(intentio Vergilii haec est, Homerum imitari et Augustum laudare a parentibus)。1赛维乌斯进一步解释,因为奥古斯都之外祖母尤利娅(Iulia)乃是尤里乌斯·恺撒之妹,而恺撒家族自称埃涅阿斯之子尤卢斯(Iulus)的后裔。这部最早的笺注明确表达出的这种整体解读,我们可以称为“奥古斯都解读”。在维吉尔史诗两千年的解释传统中,这种意见一直是主流。我们看一下19世纪和20世纪上半叶的主要观点,会发现基本不脱离这种意见。

19世纪最著名的维吉尔研究著作,是法国大批评家圣伯夫(Charles Augustin Sainte-Beuve, 1804—1869年)所著《维吉尔研究》一书。这部书初版于1857年,第二版为1870年。圣伯夫沿袭传统说法,认为维吉尔写作史诗的目的有二:“模仿荷马史诗,赞颂奥古斯都的祖先”(imiter Homère et louer Auguste dans ses ancêtres)。2这实际上是对赛维乌斯那段概括的直接翻译。若稍加解释,维吉尔的创作意图是:在文学方面,模仿、超越荷马史诗,创作出拉丁文学经典;在政治历史方面,歌颂罗马的辉煌成就,尤其赞颂奥古斯都结束内战、恢复和平的丰功伟绩。

英国19世纪后半期两位重要的古典学家也都持同样看法。牛津拉丁文教授奈特士普(Henry Nettleship, 1839—1893年)在1875年写道:“《埃涅阿斯纪》的主要目的,很多批评家已经看到,乃是赞颂罗马帝国与罗马文明在神意安排之下的发展。”3奈特士普几次强调,史诗的主题就是罗马在神意指引下所体现的征服和教化的威力。419世纪70年代,爱丁堡大学古典学家赛勒(William Young Sellar, 1825—1890年)在其著作《奥古斯都时代的罗马诗人·维吉尔卷》中指出,维吉尔史诗有两大目的,首先是“为纪念罗马和奥古斯都的光荣而树立一座丰碑”,其次乃是模仿、再现英雄时代的风貌。5赛勒认为维吉尔真诚、全力拥护奥古斯都政权,所以史诗对于奥古斯都的赞美是真诚、不容置疑的。6

到了20世纪初年,德国学者海因策(Richard Heinze, 1867—1929年)写出一部里程碑式的著作,题为《维吉尔的史诗技巧》,奠定了现代维吉尔研究的基础。海因策关注维吉尔对传统材料的吸收和改变,而诗人的政治立场、史诗与奥古斯都时代的关联,并不是他的重点。但是,在全书结尾,海因策还是不可避免地触及这个问题。在解释维吉尔为何在诗中创造出崇高、恢宏的艺术效果,海因策认为史诗的焦点乃是罗马、罗马人民和政治领袖的伟大:“让罗马人有可能感受到崇高与敬畏,都和下列思想有关:命运的力量和神明的意志以奇异的方式引导罗马人民;维吉尔的同代人会感觉到,罗马从如此微末的开端竟会发展得如此强大;同时,无穷无尽的艰辛和牺牲,也正是如此辉煌成就的代价……”7虽然海因策提到付出的代价,但我们感觉到他的重点依然落在赞颂罗马之伟大。维吉尔能让读者感觉到崇高感的震撼,正因为史诗题材之震撼。

英国在20世纪上半叶有两部维吉尔的研究著作,至今仍有可观之处。二者对于《埃涅阿斯纪》的基本立场也大都持相同的观点。剑桥大学古典学家T. R.格罗弗(T. R. Glover, 1869—1943年)认为,维吉尔对于罗马共和国并无留恋之情,因为无论从其家世还是从其个人经历而言,他对于旧制度没有太多责任。再加上他热爱和平,憎恶内战中无穷无尽的流血,所以才会支持奥古斯都:“他对皇帝的赞扬至少来自真实的情感,就此而言也是合理的。”8另一部重要著作是牛津学者杰克逊·奈特(W. F. Jackson Knight, 1895—1964年)所著的《罗马维吉尔》,就在二战即将结束之前出版。奈特的意见已经与从圣伯夫以降的学者稍有不同。他认为维吉尔大体支持奥古斯都政权,但是诗中对死亡和丧痛的描写,说明诗人对于盛世来临之前所付出的代价和牺牲多有关注:“有很多迹象显示,他在写《埃涅阿斯纪》时,不断地思考对与错、是与非的问题,而且把这些问题也施用于政体。他一度全心全意接受这个政体,现在他大多数情况下依然接受。但在其他方面,维吉尔情不自禁记起过去的辉煌所掩盖的那些鲜血和泪水。”9

这样的主流意见,从4世纪的赛维乌斯一直延续到20世纪上半叶。在英语世界中,诗人T. S. 艾略特(T. S. Eliot, 1888—1965年)对维吉尔的评价,可称此种主流意见在20世纪的结晶。而艾略特的思想渊源,主要来自德国学者海克尔。以下简要讨论二人的意见,以窥见20世纪60年代“哈佛派”崛起之前维吉尔解释传统的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