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一 明天的太阳
首届“全国青年刑法学者实务论坛”于2019年9月21日在浙江大学之江校区小礼堂成功举办,由本次论坛的报告论文、评论论文及现场发言结集而成的文集即将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本论坛的发起人车浩教授嘱我作序,我感到无上光荣和喜悦。由于本论坛将每年不定期在全国各大高校举办,作为首届论坛的操办者,我谨在此总结操办本次论坛的经验与感想,以记录一段美好的回忆。
2019年7月8日中午,我在微信上与车浩教授聊天,车浩教授说他希望搭建一个全国性的、以青年刑法学者为发声主体的平台,并说这一想法得到了盈科所特别是赵春雨律师的大力支持,于是我主动请求将首届论坛放在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举办,车浩教授爽快答应。就这样,首届论坛进入紧锣密鼓的筹备阶段。为此,车浩教授专门组建了一个筹委会微信群组,成员还有马寅翔、徐凌波、邹兵建、徐然、袁国何。在筹办首届论坛过程中,从议题、会议形式、议程、参会人员的确定到案例材料的选定等,大大小小的事项几乎都在群里经过民主讨论决定,我至今仍完整保存所有的聊天记录,在此特别感谢筹委会成员的智力贡献。
首届论坛的议题经集体讨论确定为“诈骗罪的理论与实务”。在议程安排上确定了三个单元:第一单元是典型案例研讨,报告人选取了广受关注又备受争议的“偷换二维码案”及“一元夺宝案”作为案例素材。第二单元是“论文午餐会”,设想在轻松愉快的午餐中继续交流相关的学术与实务问题。第三单元是“实务案例解剖”,设置该单元的初衷是展示案例教学的成果,由南京大学法学院和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的学生交替代表控辩双方,围绕盈科所上海分所康烨律师提供的“‘走单走票不走货’诈骗案”以及盈科所杭州分所朱卫永律师提供的“虚假交易盗窃案”展开辩论。为展现理论与实务的交锋,在每一单元都邀请了来自实务部门的人员参与评论,在此感谢梁健法官、周德金法官、胡宇翔主任、李剑检察官。
议程敲定之后,进入会议筹办的实行着手阶段。当时正值暑假期间,大部分学生都不在校园里,我感受到巨大的压力,于是向刚授过课的2018级本科刑法总论班征集会务志愿者,并从中挑选代表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参加会议第三单元模拟法庭辩论的选手。志愿者征集了十几名,细分为速记组、拍摄组、茶歇组、签到组、计时组、现场秩序组、论文集编辑组、宣传组等。召集志愿者召开会务会时,我表达了诸多担忧。一位志愿者安慰我说:“李博士别担心,有我们呢!”听到这句话,我特别感动,仿佛见到了白建军老师所说的“明天的太阳”。我们的会务团队果然没有让人失望,他们相互分工,密切配合,在会议的各个环节上无缝衔接,高效率地完成了所有会务工作,为论坛的成功举办提供了可靠的后勤保障。尤其让我感到惊喜的是负责会议文字记录和录音整理的郭非南与郭嘉琪同学,她们虽然只是刚学完刑法总论的本科学生,但仍然完整记录了会议的全貌,准确理解了各位发言嘉宾的核心观点,录音整理稿为文集的出版提供了可靠的资料。
会议当天,在开幕式环节中,王敏远教授表达了希望青年刑法学者与刑诉法学者展开对话的愿景。在第一单元的两个主报告及评论结束后,车浩教授在简短的总结中指出报告的内容过于理论化,与实务的结合程度有待加强。第二单元“论文午餐会”现场发放盒饭之后,论文报告也随之开始,这个高强度的午餐会令人印象深刻。在第三单元中,随着代表南京大学法学院与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的同学在辩论中的激烈交锋,会议的气氛也被推向高潮。最后,会议在我和赵春雨律师的总结发言与陈兴良教授的闭幕致辞中落下帷幕。
首届论坛会风清爽,议程紧凑,议题集中,讨论热烈,对话真诚,氛围和谐,又在风景秀丽的浙江大学之江校区举办,令人印象深刻。虽然因为我个人办会经验缺乏,本届论坛还存在诸多不完善之处,但依托“全国青年刑法学者实务论坛”,关注最新刑事法理论与刑事实务动向,积极探索根植于中国本土实践的刑法教义学,进一步促进刑事法理论与刑事司法实践的融合,已成为与会人员的共识。
借此作序机会,作为青年刑法学者的一员,我想再次感谢本论坛的发起人车浩教授为青年刑法学者搭建起展现学术风采、沟通理论与实务平台的努力,及给予我操办首届论坛的信任;感谢盈科所特别是赵春雨律师对于论坛活动的鼎力支持,让青年学者倍感温暖;感谢来自全国四面八方的与会学者对青年刑法学者的提携鼓励;感谢我们可爱又靠谱的会务团队。最后要特别感谢陈兴良教授对本届论坛不遗余力的支持。陈老师在首届论坛的闭幕致辞中对青年刑法学者的鼓励和殷切期望,鼓舞着我们脚踏实地为中国刑法学大厦添砖加瓦。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在总结首届论坛的经验与不足的基础上,期待以后的论坛取得更圆满的成功。
是为序。
李世阳
2021年4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