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为什么要投胎到富贵场
在前一章里,我们提到宝玉之所以想要入世投胎,是因为被富贵繁华所打动,也因此和尚施展了法力,把他带到贾家去安身。第一回说:那僧把缩小的玉石托于掌上,然后镌上几个字,使人一见便知是个奇物,然后就携带它到那“昌明隆盛之邦,诗礼簪缨之族,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去安身乐业”。
在此,脂砚斋特别告诉我们,这四个地点有分别对应的具体地方,所谓“昌明隆盛之邦”指的是“长安大都”,而长安即代指清朝的京城北京,那是天下最繁荣的都市,例如第三回说林黛玉第一次到北京时,便注意到“自上了轿进入城中,从纱窗向外瞧了一瞧,其街市之繁华,人烟之阜盛,自与别处不同”。那是当然的,这可是天子脚下的全国中心,衣冠荟萃。而“诗礼簪缨之族”指的是“荣国府”,“诗礼”就是赞美贾府世世代代读诗书、守礼法,是十分高雅、文明的家族,绝对不是暴发户。
贵族不是暴发户
很多读者都忽略了,贵族和暴发户根本不一样,造成差别的关键在于文化,曹雪芹和脂砚斋就非常讨厌暴发户,甚至认为把贾家看成暴发户,对他们是一种绝顶的侮辱!
例如第十八回元妃省亲时,曹雪芹便特别跳出来告诉读者,说:“暴发新荣之家,滥使银钱,一味抹油涂朱,……则以为大雅可观,岂《石头记》中通部所表之宁、荣贾府所为哉!”从这里可以清楚看到曹雪芹非常在意,唯恐读者发生了误会,因此写故事的过程中还忍不住现身说法,坚持说暴发户和贾府这种贵族十分不同,因为暴发户只会乱花钱,铺张炫耀、金光闪闪,还以为这是大雅可观。其实刚好相反,真正的“大雅可观”是一种精致的文化、高雅的文明,并表现出内在崇高开阔、低调内敛的胸襟气度,所以绝不会作威作福、耀武扬威,这才是贵族最引以为荣的地方。关于这一点,下面还会有所补充。
再看脂砚斋说“花柳繁华地”指的就是“大观园”,那是专为元妃回来省亲所盖造的,相当于皇家的行宫,当然是无比繁华气派的园林。至于“温柔富贵乡”则是指“紫芸轩”,紫芸轩是宝玉搬进大观园之前所住的地方,用来双关怡红院,第四十一回说,院里“锦笼纱罩,金彩珠光,连地下踩的砖,皆是碧绿凿花”,摆放的可是“一副最精致的床帐”呢。
看到这里,很明显的,会让玉石打动凡心的绝对不是一般的红尘人间,而是要文化高度结晶、非常高雅优美的阶层,贾府正是这样的地方,尤其他家后来出了个皇妃,成为皇亲国戚,那真是烈火烹油、锦上添花的盛况。果然,第十八回元妃省亲时,那块投胎到贾家的玉石还特别跳出来庆幸一番,说:“只见园中香烟缭绕,花彩缤纷,处处灯光相映,时时细乐声喧;说不尽这太平气象,富贵风流。——此时自己回想当初在大荒山中、青埂峰下,那等凄凉寂寞;若不亏癞僧、跛道二人携来到此,又安能得见这般世面。”换句话说,这种皇家等级的世面,就是“大雅可观”的体现,也是曹雪芹写《红楼梦》最想要呈现的地方,因此完全不同于其他的小说。
那么我们可以进一步具体来看,到底“大雅可观”包含了哪些价值?
首先,一般人可以想到的一种,是偏向物质层面,包括许多精美的物品。例如王熙凤,她年纪轻轻才二十出头,但已经是见多识广,第四十回刘姥姥逛大观园时有一段提到,凤姐说她自己长这么大了,“纱罗也见过几百样”——想想看,我们连一样也没见过呢。而这样的王熙凤却不认得昨天开库房时,那大板箱里堆放的“软烟罗”,还误以为那是比较普通一点的蝉翼纱(像蝉的翅膀一样半透明的薄纱),结果被贾母嘲笑说:“人人都说你没有不经过不见过,连这个纱还不认得呢,明儿还说嘴!”可见贾母的文化水平更高了许多。
再看“软烟罗”这个名字,连不识字的凤姐都觉得很好听,它当然也很精致美丽,身为老贵族的贾母便为大家解释了,说:“那个软烟罗只有四样颜色:一样雨过天晴,一样秋香色,一样松绿的,一样就是银红的,若是做了帐子,糊了窗屉,远远的看着,就似烟雾一样,所以叫作‘软烟罗’。那银红的又叫作‘霞影纱’。如今上用的府纱也没有这样软厚轻密的了。”想想看,这层纱居然美得像天边的彩霞,简直如烟似雾、如梦似幻,难怪刘姥姥要赞叹连连了。
不只如此,《红楼梦》里还提到很多这一类的物品,大家比较熟悉的是茄鲞、荷叶汤。关于茄鲞这道料理的做法,是在第四十一回由凤姐说明的,凤姐笑道:“你把才下来的茄子把皮㔐了,只要净肉,切成碎丁子,用鸡油炸了,再用鸡脯子肉并香菌、新笋、蘑菇、五香腐干、各色干果子,俱切成钉子,用鸡汤煨干,将香油一收,外加糟油一拌,盛在瓷罐子里封严,要吃时拿出来,用炒的鸡瓜一拌就是。”这么一来,一共要用到十来只鸡来搭配调味,难怪刘姥姥根本吃不出茄子味。
还有第三十五回提到的莲叶羹,也就是荷叶汤,其实更可以用来做最好的示范。当时宝玉挨了打,躺在床上养伤,王夫人非常心疼,问他说:“你想什么吃?回来好给你送来的。”宝玉笑道:“也倒不想什么吃,倒是那一回做的那小荷叶儿、小莲蓬儿的汤还好些。”凤姐一旁笑道:“听听,口味不算高贵,只是太磨牙了。巴巴的想这个吃了。”请注意,什么叫做“口味不算高贵”?意思是食材很普通,并不昂贵,它的价值是来自于“太磨牙了”,也就是太过繁琐费工。试看这碗荷叶汤是怎么做出来的:
这道汤竟然连世交的薛姨妈都没见过,可见非同小可,从凤姐的说明可以知道,原来那是元妃省亲时特别做出来供膳的,只做过那么一次,难怪薛姨妈从没见过,那可是最高的皇家等级!当然得要“想绝了”,别人都想不到才行。谁知道宝玉当时喝过一次,居然念念不忘,到现在还记得那一回做出来的滋味,可见宝玉的品味就是这样培养起来的。最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如此之繁琐费工,要使用上面打造了三四十样精巧图案的银模子来盛装,主要则是品尝荷叶的清香,可见那真是习惯于大鱼大肉、麻辣烧烤的人所无法领略的,而这才是真正的贵族品味。
看到这里,我要请大家一起比较薛宝钗教导给香菱的一番道理。第八十回香菱说:“不独菱花,就连荷叶莲蓬,都是有一股清香的。但他那原不是花香可比,若静日静夜或清早半夜细领略了去,那一股清香比是花儿都好闻呢。就连菱角、鸡头、苇叶、芦根得了风露,那一股清香,就令人心神爽快的。”这种品味便不是喜欢桂花、栀子花、含笑花之类浓郁花香的人所能欣赏。
所以说,从软烟罗、茄鲞、荷叶汤等等来看,我们就会发现,即使是物质层面的东西,也都不是钱财便可以买到,还得要有高度的知识和体验才能培养出良好的品味,而具备精准的判断力和欣赏力。因此,贵族和暴发户、和一般百姓的品味是很不一样的,他们偏好淡雅的风格,亦即看起来平淡,但其实很深厚、很优雅,因此不喜欢大红大绿、金光闪闪的物品,也不喜欢油腻、重口味的饮食。
现在我要再特别介绍一样大家都没弄清楚的东西,那就是“旧年蠲的雨水”,顾名思义,即几年前贮存下来的雨水。第四十一回说贾母带领刘姥姥逛大观园,过程中来到了妙玉的栊翠庵,妙玉对贾母真是十分殷勤,拿出贾母能够接受的茶品“老君眉”来款待,不过贾母接过了茶杯之后,并没有立刻尝一口,而是先问用什么水来冲泡?妙玉回答说是“旧年蠲的雨水”,贾母听了,才喝了半杯。可见这“旧年蠲的雨水”是上好的水质,但那究竟是怎样的水?很多人便不明就里了。
有人望文生义,想当然地说,那是把雨水放一段时间,等沉淀了以后就会很纯净,便可以用来泡出美味的茶水。但这实在是错误的说法,其实一般的雨水放一段时间以后都会发臭的,不可能会变纯净,俞平伯《红楼梦辨》甚至说:“至于北京居民亦万无以雨水为饮料之理;因北京屋顶,都是用灰泥砌瓦,且雨水稀少,下雨之时,颜色污浊,决不可饮。”所以说,我们得要靠学问来找出正确的答案。
原来,根据清朝人的记载,这雨水是苏州的特产,而且得要在梅雨季节所下的雨,所以有个名字叫做“梅水”。顾禄《清嘉录》中提道:
原因在于那段期间雨水丰沛,在频繁的冲刷之下清除了空气中看不见的杂质,才能十分纯净而不会腐坏,放个几年都没有问题。因此当梅雨时节一到,当地的家家户户都拿出大缸大瓮加以收集保存,“梅水”成为天下闻名的珍贵茶水,属于虎跑泉之类的上品呢。现在你知道了吧?“旧年蠲的雨水”就是苏州的“梅水”!
回到小说情节来看,贾母愿意品尝用梅水冲泡出来的老君眉,便显示她的品味很高,普通的水她是不喝的。而妙玉怎么会有梅水?我们可不要忘了,妙玉正是土生土长的苏州人,并且她小时候为了治病而出家时,所住的蟠香寺也是在苏州。当她在庙里修行时,还收集了梅花上的雪,一共只有一小瓮,随身带到了北京的贾府,这就是妙玉招待了贾母以后,又把黛玉、宝钗偷偷叫去耳房里喝体己茶时所用的水。用梅花上的雪来烹茶,想想便十分风雅,简直如诗如画,那茶也一定更耐人寻味了。而既然妙玉会把苏州蟠香寺梅花上的雪一起带上京,那么她同时带着“旧年蠲的雨水”,不也挺合理的吗?
深厚文化的高雅品味
从这里又可以看到,不论是梅花上的雪还是“旧年蠲的雨水”,它们的珍贵都不是用钱堆出来的,而是要有很高的审美能力,此即高雅文化。如果没有这种能力,便品尝不出味道,刘姥姥不就嫌太淡了吗?当时,贾母吃了半盏雨水所烹煮的老君眉,然后笑着递与刘姥姥说:“你尝尝这个茶。”刘姥姥接过来一口吃尽,笑道:“好是好,就是淡些,再熬浓些更好了。”贾母众人听了都笑起来。为什么大家会笑?因为刘姥姥实在太没品味了,简直糟蹋了好茶呀。
正因为贵族天天生活在这样的文化环境里,那高雅的品味能力也会表现在日常生活中,好比白玛瑙碗配上鲜荔枝,便是宝玉和他的三妹妹探春都很欣赏的小品画。第三十七回说:宝玉派人送荔枝去给三姑娘探春,特地选用一个缠丝白玛瑙碟子盛上,因为他认为这白色的玛瑙碟子配上鲜红的荔枝才好看,当晴雯送去以后,探春见了也说好看,叫连碟子放着,原来她是要先欣赏一阵子,根本不急着吃美食呢。连吃水果都有这些美感上的讲究,就不会限于口腹之欲,文化当然也大大提高了,可见即使在物质层面上,精神性都还是最重要的。
再看贾家里面,连没受过教育的仆人们都与众不同。例如第三回,当林黛玉一开始看到贾府派来接她的人员,心里便觉得:“近日所见的这几个三等仆妇,吃穿用度,已是不凡了,何况今至其家。”想想看,连三等的仆人都不凡了,其他还用说吗?那些能够贴身侍候主子的丫鬟们简直就是出类拔萃。因此,第三十九回大家一起评头论足,称赞那几个贴身侍候主子的大丫鬟,包括平儿、鸳鸯、彩霞、袭人等,宝钗笑说她们个个“都是百个里头挑不出一个来,妙在各人有各人的好处”,李纨便称赞起贾母身边的鸳鸯,接着四姑娘惜春也笑道:“老太太昨儿还说呢,他比我们还强呢。”这可一点儿都没有说错,第五十五回凤姐也感叹道:“我们的丫头,比人家的小姐还强呢。”但这又是为什么?因为她们在这样的环境里耳濡目染,不断学习,久而久之,胸襟、见识就提高了。
从怡红院的一个三等丫头红玉身上,更可以清楚看到这一点。第二十七回说,红玉在一个偶然的情况下受到了凤姐的赏识,凤姐想重用她,便先问红玉本人愿不愿意到她身边做事,红玉立刻说:
可见他们认为最重要的根本不是财富或权势,而是广阔的见识和高雅的文化!
现在,我们要来讲最关键的精神层面了。其实,前面提到物质层面的时候,已经呈现了精神面的重要性,如果没有精神性,一味花大钱追求这些高档昂贵的物质,却不懂得其中的文化价值,那就会变成暴发户了。
所以《红楼梦》里一再强调他们不是暴发户,对他们来说,暴发户只有金钱或权力,而没有文化教养,只能算是有钱有势的粗人。而具备文化教养,便能表现出“大雅可观”,曹雪芹甚至还告诉我们,真正的绝世美人是高雅的贵族文化才能培养出来的,其中的代表人物就是薛宝琴。这位最后才出场的金钗,真是把宝钗、黛玉都给压倒地艳冠群芳,她优雅大方、仪态万千,那是连明朝最有名的画家都画不出来的风姿。
第五十回说,贾母从大观园坐轿子要回屋子去,路上是一片粉妆银砌的雪地,忽然远远地看到宝琴披着凫靥裘站在山坡上遥等,身后一个丫鬟抱着一瓶红梅,那景象美得如画一般。贾母喜得忙笑道:
这仇十洲就是仇英,乃明朝鼎鼎大名的人物画家,但连他都画不出眼前“宝琴立雪”的绝世丰姿,那并不是因为技巧不够,而是欠缺对这种大家闺秀的见识。同样的,宝琴身上所披的那一领凫靥裘,是用野鸭子头上的羽毛精工做成的,连宝钗、宝玉都从来没见过,一般的画家又哪里见到过?又怎么画得出来?
可见富贵的价值,真正的关键是文化,而文化是很昂贵、很花时间才能培养出来的,难怪宝玉的前身要指定富贵场去投胎。同样的,宝玉所向往的温柔乡也是贵族文化的结晶,那些环绕在他身边的少女,都是有文化、有见识的闺秀,不单只是美丽而已,也正是为了把她们给记录下来,所以才会诞生了《红楼梦》这部书。曹雪芹在第一回的前面向天下人告罪时,便说:“我之罪固不免,然闺阁中本自历历有人,万不可因我之不肖,自护己短,一并使其泯灭也。”这些闺阁女子的优雅卓越,是富贵场所提供的文化环境才能造就的。
要知道,古代没有工业革命,没有资本主义,资源很欠缺,而读书是很昂贵的投资,所以没几个人可以读书。即使到了光绪三十年,即公元1904年,历经了推广教育的努力,整个中国的识字率也只有1%,其他99%的人都是文盲!而像杜甫、苏东坡、曹雪芹这样拥有丰富的学养、深厚的文化者,那更是少之又少,可以说是凤毛麟角了。
这么说来,能读书真是一件很幸运的事,而所谓的“知书达礼”,读书不只是为了有知识,更是为了有文化、有教养,活得更精致优雅,这也是他们叫做“贵族”的原因,“贵”的意义就在这里。难怪曹雪芹要称贾家为读诗书、守礼法的“诗礼簪缨之族”,那才是贾宝玉想要去安身乐业的真正关键!
最后,总结一下这一章所讲到的重点。
首先,宝玉的前身为什么要到人间一趟?就是为了去领略富贵所带来的大雅可观的高雅文化,我们举了几个例子说明贵族的高雅品味,包括软烟罗、茄鲞、荷叶汤,还有玛瑙碗配上鲜荔枝,尤其解释了什么是“旧年蠲的雨水”,都不是单单有钱即欣赏得了的。
同样的,在人物方面,精神性仍然最为重要,贾家连丫鬟都胜过于一般人家的小姐,何况选美第一名的薛宝琴简直比画还好看,那依靠的不只是容貌,还更是环境所培养的优雅出众的气质。这些都说明了高雅文化、胸襟见识的重要性,也是宝玉指定去富贵场投胎的真正原因。
下一章,要讲宝玉投胎到富贵场以后,他的任务本来是什么?曹雪芹用很特别的方式来加以说明,做了很有趣的重像设计。“重像”是什么?请看后续的解说便可以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