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风平浪静物价上涨
担惊受怕的一天很快就过去了。白天众人的精神都高度紧绷很是累人,所以到了晚上,每个人都睡得很沉。
太阳升起又是新的一天。周舟和郑莘夫妇辞别了姜家众人,回到了自己家。
姜陵和柳枝则是在讨论柴房里的不速之客处置方式。
最终她们决定把人交给她们的老朋友张衙役带走。
张衙役已经来了不知道多少回姜家,跟姜家的每个人可以说都能聊上两句。
“大人,那恶徒就在这儿。”黄一平把人引到了柴房,姜贵还守在门外,他的眼睛布满了红血丝,昨天姜家所有人都睡了的时候,他还醒着,尽忠职守,看好柴房里的三名恶徒。
“你快回房好好睡一觉,太太说的。”黄一平对姜贵说道。
“那柴房里的……”姜贵有些担心。
“大人来了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回去好好休息。钥匙给我”黄一平让开身位,姜贵这才注意到张衙役。
“诶。”姜贵把钥匙给了黄一平,然后就跑了。虽然当初衙役打人的时候用了技巧,留手了,但留的不多,他现在看见衙役就觉得受杖刑的地方疼。
“大人勿怪,一天没睡,想来是挺不住了。”黄一平替姜贵辩解了两句,然后将钥匙插进门锁,咔哒,锁开了。
黄一平推开门,明媚的阳光照进阴暗的柴房。此时的三人面色发白,再也不复闯姜家时的嚣张气焰。
“他们的伤有摔的,也有翻墙时被捕兽夹夹的。”黄一平的言下之意就是,姜家老实本分,没有动用私刑泄愤。
“私闯民宅,咎由自取,不妨碍的。”张衙役对这群发起动乱的恶徒可没有什么同情之心。
而且就像黄一平话里暗示的一样,姜家还真是本分人家。像杜家直接把人放进来杀。
陈百夫长平乱的时候杀伤的人都没有杜家多。杜家是够狠啊!还有那些刀枪,真是比官兵手里握的还精良。好在是没有火枪。
县尊大人对杜家这种行为很是不满,这是不把官家放眼里。偏偏杜家做的还没有什么好指摘的。恶徒私闯民宅还不让自卫了?
至于武器,也不知道杜家是怎么藏的,同僚去查的时候,怎么搜都没搜到。
问砍痕是怎么回事儿,杜家就说家里人多,做饭用的菜刀多,他们还惺惺作态地表示砍了人的菜刀不能用了,得换新的,又是一笔钱。
最终县尊大人又约谈了杜家一次,看杜老爷出门的表情,没人敢上前,包括姓杜的衙役。大家都在私底下默默揣测县尊大人倒地跟杜老爷谈了些什么。
张衙役心想,不管谈成什么样,是东风压倒西风还是西风压倒东风都无所谓,只要别僵持,县尊和本地大户相互对峙就行,不然受苦的还是他们加在中间的。
底层的也一样不会好过,政令不通,双方角力,最受伤的是绳子啊!
动乱平息以后,整个鄞县都风平浪静的,几乎所有人都在默默舔舐伤口。就连杜家都没心思继续针对姜陵和观海社了,他们正忙着买地收佃农呢。
县内的寿材销量也是激增,师傅和四个学徒都做不过来。
一切好像恢复了平常,跟以前一样,但大家都知道有什么东西变了。
本来驻扎在城外的百人队进了城,县尉自掏腰包,搭了不欠人情,总算是把县兵的缺额填满了,也因为这样县尉最近心情不好,大家都少去他那儿。同时县尉也看得这支自掏腰包组建的县兵很严。
县尊大人又给府城写信了,并且去了不止一封。
上级的每一个动作都会被解读出无数个版本,上级的焦躁也一样。
张衙役就有自己的解读,他悄悄把妻子儿女都送到了老丈人家,对外就宣称妻子病了,儿女在妻子床前尽孝。
不过县尊大人和县丞大人都作出了一样的判断,那就是他们能过个好年,天气渐凉。
张衙役一个人压着三个人走在回县衙的路上,谁走神掉队了,他就一鞭子抽了过去,很快三人身上又出现了新伤。
三人心里怎么后悔姑且不谈,张衙役看着街边第二天就出来摆摊的小商小贩,感叹他们的坚韧。生活还在继续,活着的很还得继续活着。
观海社也一样,杨斌先是清点人数,就有三个受了轻伤,还是搬运重物的时候拉伤的,真是让他松了口气。新月社就不一样了,死了两个编辑,伤了五个。就算是观海社跟新月社不对付,众人都消沉了一会,为去世的那两个编辑默哀。
很快众人消沉的情绪被挤出大脑,因为他们得加班加点把昨天的工作补回来,以及查漏补缺。观海社最近的名声那么响怎么可能没有人光顾。
此起彼伏的哀嚎声自各个工位传出,这是丢了东西的。
昨天的动乱也挡不住姜陵出去,她带着小瓶游走于大街小巷,问价。小摊小贩她问,大店她也去问。
得到的结果并不算好,粮价又涨了,作为重要尺标的粮食都涨价了,其他货物自然水涨船高。
姜陵九月到的鄞县如今不过近两个月,同样的钱只能买到原来一半的货物了。物价上涨速度和货币急速贬值让她心惊。
她捏紧了自己鼓鼓的荷包,太让人没有安全感了啊!
柳枝则是在跟邻居谈买卖房屋的事情。经历这次动乱,柳枝想要买隔壁小院的心也淡了,抱着能谈就谈,不能谈就算了的心。
邻居夫妇也看出了柳枝的变化,更加热情地推销自己的小院,把自己家介绍成了个人间难得宝地。
最终还是没谈成,柳枝觉得价格还能压得更低,邻居夫妇想起自己买院子花的钱多少有几分不甘,总之仍在拉锯中。
柳枝又带着小田去了锦绣布庄,店里少了三个伙计,一打听昨天的动乱没躲过去,人走了。柳枝虽然不喜占位不干活的老人,但最多也就是想把人辞退,如今人死了,还真是……
柳枝内心五味杂陈,最终决定给每户一吊钱,顶梁柱走了,家里人不好过的。怎么说走的时候还是锦绣布庄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