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据理力争流言四起
杨斌正是犹豫的时候,见方远和王泽有不同的意见就打算听听不同的声音:“伯辽、润雨,你们有什么看法,说来听听。”
方远和王泽一番眼神官司过后,最后由方远先开口:“主编,我相信您和济川兄的眼光,但是我们喜欢的未必是读者喜欢的,一切还需要经过市场的考验。”
方远没有说什么新人的文不够好之类的低级话术,能入主编的眼,他跟主编唱反调还哪里能够达成目的。他直接从市场入手。
一篇文能不能红,能不能卖得好,又能不能叫好又叫座是有些玄学成分在里面的,他们编辑并不能左右。
就比如方远手下的作者写得一篇小说,他和主编都觉得好,但就是不温不火。反倒是同期并不看好的小说爆火了。
“伯辽兄说得有理。一名新人如果空降头版已经足够惹人非议的了,压得住场面还好,要是压不住,读者们会一人一口唾沫将我们淹没。”王泽附和道。
“我们正处于和新月社竞争的关键期,我们不能冒险。况且这位新人作者想来是有潜力的,只要按部就班地发展,未来可期。非要拿新人作者赌博岂不是在害他?拿可见的前程去赌一半的机会一飞冲天,那已经不是赌徒了,是赌鬼。我想那位新人作者也会愿意走一条更加坦荡的康庄大道。”方远说道。
方远这话说得漂亮。不知道的还以为姜陵是他手底下的作者,编辑在为手下作者争取权益呢。
“主编您再考虑一下,观海社真的需要冒险吗?只需要平稳度过的话,一个读者更熟悉的老作者或许会是更佳的选择。”王泽就差明说选他手下的作者过渡了。
方远和王泽一唱一和让杨斌更加犹豫了。是啊,现在正值观海社发展的重要节点,一个新人……
好在周舟也不是吃素的,见主编杨斌犹豫了,也立刻据理力争道:“主编,您还不相信我的眼光吗?我看人不行,但看文从来没看走眼过。”
“这倒是。”杨斌有时候甚至怀疑周舟是名异人,他看中的书就没有不火的,就是大火和小火的区别罢了。
“主编,你也看过文稿了,这是市面上从未出现的新题材。读者们年年都喊着观海社的故事没新意,这不,新意已经到了,主编您还在犹豫些什么呢?”周舟的话里充满着诱导。
“观海社能够在当初老牌报社当中撕下一大块肉,靠的就是独具一格的眼光,和对新文的大胆启用。如今观海社已经到了发展的岔道口,您已经失去了拼搏的勇气了吗?”周舟又接着激将道。
“新题材也意味着未知。读者吵着没有新意又没见他们少买报纸。要是读者大量流失,济川兄这责任你担不起。”方远轻轻地摇了摇头,表示不赞同。
“我也觉得……”王泽开口想跟着附和。
“行了,文稿我拿走再看看。”杨斌一锤定音地说道。
首先,观海社的读者一定会因为徐适之的离开而流失一部分。
其次,观海社手下作者的文他都过了一遍,确实还没有能在徐适之有了扛起旗帜的,不出意外的话,十月份观海社可能就连万年老二的宝座都要保不住了。
最后,就是他手里这篇小说了,方远和王泽话说得没错。周舟也是为了观海社的发展,就是更加激进,杨斌从不怀疑他对观海社的一片赤诚之心。
杨斌的眼前好像出现了一条岔路,向左还是向右,这是一个问题。
姜陵尚且不知因为她,观海社编辑间已经有了火气,主编也正陷入两难境地。
姜陵正在家中写《农家子青云路》的第二回。
上回写到顾安想要读书的想法如同深水炸弹,搅得顾家鸡犬不宁。
最后还是顾家爷奶,以一己之力压下了所有人的不满,最终决定分产不分家,以后各家只需要上交一半的收入,先供顾安去村里童生那里读两年,最后哪怕没有读书的天赋,能到镇上当个账房也是好的。
顾安读书的钱走公账,以后家里的孩子只要是长到了顾安的岁数,都去读两年,钱同样走公账出。
顾家爷奶各自做着各房的思想工作,说人要看得长远一点,家里有钱了不要挥霍,投资孩子读书是条正道。而且柿饼的制作方法是顾安偶然发现的。不能因为孩子年龄小就忽视他的功劳。
顾家在顾家爷奶的努力下成功稳住了,顾安也成功地踏上了读书的道路。
接着就是顾安读书的天赋被老童生发现,顾安也不负所望,刻苦读书的样子顾家所有人都能看见。
顾家长辈也发现了顾安可能还真是个读书的好苗子,心里也有了改换门庭的期望,转变了思想,变得更加支持顾安读书了。
到了老童生自觉已经没什么可教顾安的时候,就举荐顾安到镇里找白秀才读书,顾家就此又产生了分歧。
姜陵写到这里就停下了,她得早点睡,因为明天柳枝叫她出去一起看商铺。
“母亲已经想好要盘个什么店了吗?”姜陵好奇地问道。
“已经有想法了,我思来想去还是觉得要从熟悉的入手。我身无长物,唯一拿的出手的也就是一手还算过得去的绣工。我打算盘个布庄。自己平时的绣品也不至于被人赚了差价。”柳枝这话就是在谦虚了,姜陵从出生到现在身上所穿的衣物都是柳枝裁剪的。姜陵也颇为认同柳枝的审美。
“母亲的手艺可以说是巧夺天工,盘个布庄的想法很好啊!您有看中的店了吗?”姜陵问道,她觉得柳枝在现代说不定会成为知名设计师。
“哪里有你夸得那样。有一家锦绣布庄是不错的。”柳枝听到姜陵直白的夸奖笑的合不拢嘴,显然是受用的。
“这家布庄是因为什么经营不下去了呢?”姜陵问道。这可要打听清楚,万一要是同行挤兑,柳枝接手还做布匹生意也一样会被针对。鄞县太小,一条街容不下两家布庄。
“听说是子孙败坏了家业。我还托小田问了衙门的人,锦绣布庄确实主人家是自愿售卖的。锦绣布庄的口碑不错,还是营利的,听说是主人家拿事儿的长辈压着子辈,想要卖了布庄换成田地。”柳枝早就打听清楚了。
“那人家长辈还是有些远见的。不过现在我倒觉得现钱比田地好。”姜陵感慨道,她还有后半句没有说,假如历史真的有必然性,那……
“现钱哪比得上田地,那可是一辈子的营生”柳枝点了点姜陵的脑袋,“我看你也不是个有经营头脑的,分析得头头是道,原来是纸上谈兵!”
“那可不一定,田地可得看老天脸色,旱涝不保收的。世道不安稳的时候还能抱着土地死,我看现在……”姜陵瞟了眼柳枝的脸色,声音越来越小。
“儿女都是债。”柳枝一语双关,但也不多言,只点到为止,“眼看着儿女都不是经营的苗子,倒不如趁着现在变卖了,购买田地也更稳定,不至于最后把家业败光。就是因为锦绣布庄的情况不算差,所以盘下来的价格可能不算低。”
姜陵结过话头,建议道:“听母亲分析,想来主人家长辈是急着变卖布庄的,毕竟是压着子辈做决定,谁又知道能弹压到何时?母亲或许可以从这一点出发,杀价。”
“还是我家阿陵头脑灵光。走,我们会会那位颇有魄力的铁娘子去。”柳枝口中铁娘子指的就是那位有远见的长辈了。
等姜陵和柳枝回到家已经是晚霞满天,姜陵和柳枝两人都是一脸疲倦之色。铁娘子不愧是铁娘子,价格没杀下来不说,还多了两个竞争对手。想要拿下锦绣布庄还有的磨!
而此时周舟已经在姜家院子里等了有一个时辰了。姜陵一眼就看到了周舟,松花色的长袍实在是太好认了,她知道关于她的小说能否拿到头版的位置有结果了。
“叫周先生好等是我的过失。”姜陵先一步道歉,然后带他到了自己的书房详谈。
“是我冒然拜访,岂有怪姜小姐的道理?”周舟摆了摆手,原是他过于急躁,并非姜陵的过错。
到了书房后,周舟环顾四周,入目满是书籍,只觉得姜陵能写出这样的作品,果然是饱读诗书之人。
“不知周先生登门是来送好消息还是坏消息的呢?我今天可是刚收到了一个坏消息,要是再收到一个也太打击人了。”姜陵说是这么说,但她脸上的笑容不减,显然是自信极了。
“幸不辱命。头版是小姐的了。还望姜小姐多多指教。”周舟也不是卖关子的人,直接了当的说道。杨斌最终还是拍板,决心赌这一回。
“多谢先生筹谋,往后请多多指教!”姜陵脸上的笑容逐渐变得灿烂,更加松懈的四肢暴露了她并没有她想象中那么自信。能够拿下头版真是再好不过了。这算不算是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¹?
周舟拿出了拟好的契约,姜陵花了一刻钟去看,发先没有什么陷阱就直接签字画押了。
契约一式两份,一份姜陵可以自己留下,另一份则由周舟带走。
“说起来姜小姐是打算使用千里作为笔名吗?还是姜小姐想要直接用本名?我作为编辑是不建议您用本名的。上面说是不管民间报社自由发展,但若是清查,笔名会更好脱身。”周舟建议道。
“我当然不会用本名,千里也不好,我看倒不如用幼麟。周先生觉得如何?”姜陵开始了自己的马甲大业,当然这个马甲要怎么经营还是要看小说的受众。
“可以。姜小姐可以叫我济川,你我可以说是同舟共济的关系,如此生分,岂不是给别人撬墙角的机会?”周舟又想到了徐适之,言语中不自觉就带出了怨气。
“好啊,济川,你我今后可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了。济川可以叫我千里。”姜陵也觉得先生来小姐去的确实太过生分。
“千里。”周舟从善如流地改口道,“天色不早了,那我就先告辞了。期待你小说的第二回。”
“不会叫济川失望的。”姜陵站起身送周舟离开,她没有留周舟用饭,天色太晚了,要是宵禁就麻烦了。可以下次再邀请周舟到家中做客。
周舟走后,姜陵终于维持不住那副稳重的表情了,她直接大笑起来。竟然真的成了,她原本还以为周舟在给她画大饼,最多就给她争取个好点的版面。
没想到竟然真的是头版!头版啊,现在就是新月社求着她,她也不会琵琶别抱的。
可以可以,她的这个编辑还是有本事在身上的。东家带回的三根钢笔能送周舟一根,她就知道周舟是个说话有分量的人。赌对了,一本万利啊!
姜陵叫出了自己的系统,光屏展开。
【没人比我更懂文豪系统诚挚为您服务。您的基本信息如下:
身份识别唯一编码:945123333333
笔名:千里江陵
影响因子:10
该时空曾用笔名:幼麟
该时空文学作品:《农家子青云路》】
姜陵看着影响因子后面的“10”一时间有些疑惑,还没到十月份,这十点影响因子又是谁贡献的呢?
算了,姜陵也不管了。人工智障的算法岂是她一个正常人能琢磨透的。
姜陵点开了《农家子青云路》,她看着系统刻薄的批评,一边强忍怒火一边删改。
忍住,为了影响因子,为了美好明天!
转眼就到了十月一日,到了观海社发行新报的日子。而就在这天新月社竟然也跟着发行新报了。
新月社原本发行新报的日期是十月十日,为了跟观海社打擂台,竟然硬生生赶制出来,赶到和观海社同一天发行报纸。
新月社和观海社之间的火药气味,就连原本不太敏感的读者都能闻出来了。
不差钱的读者自然是买了两份报纸,想要做对比,这样日后同伙伴们也有话题可以聊。而且能看鄞县两大报社的乐子,本身也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看得起报纸却又没那么宽裕的读者可是纠结了,他们是买海潮刊还是上弦刊呢?
就在他们犹豫的时候,一条流言不知从何处传了出来:观海社强捧新人,秋毫先生加盟新月社,秋毫先生最新力作,才子佳人破镜重圆。想看秋毫先生最新力作的,不能错过这期上弦刊。
一时间流言四起,大多读者对姜陵的第一感官不好,就奔着熟悉的作者,选了上弦刊。
这个加盟新月社的秋毫先生,毫无疑问就是徐适之了。
观海社知道的时候,这条流言已经传开了,周舟用力拍着桌子,直呼徐适之小人,新月社卑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