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从歌曲《刻骨铭心》的热传谈起
今年以来,为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从中央到地方,全国上下举办了不计其数的各种大型纪念活动,围绕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开展的文艺创作就是活动之一,而以此为主题的词曲创作更是其中的重头戏。单从歌词方面来看,创作出来的作品数量据保守估计应在五位数计以上,但被谱成歌曲的少之又少,谱成歌曲后被演唱的更是寥若晨星,绝大多数词作只发表在一些公开或内部词刊、词报上,仅为一种文字读物供人纸面上欣赏。唯独著名词作家晓光为大型抗战纪录片《那岁月——刻骨铭心》而创作的主题曲歌词《刻骨铭心》被谱成歌曲后,随着这部纪录片在央视的滚动播出而流传开来,随之演唱视频也在互联网各大网站上和手机微信平台上热传,广受网友们的喜爱,好评如潮。下面让我们共同来品赏这首歌词:
新绿掩映旧坟/花草缤纷/却难以抚平/田野的伤痕/孩子变成老人/往昔旧魇/还时常灼烫/子孙的心
风吹不走/岁月年轮/刀砍不断/恩仇爱恨/国殇凝聚起血性之躯/烽火锻造出民族精神
那苦难 那凌辱/泪水 悲愤 呐喊 抗争 热血/我们刻骨铭心
这首歌词仅有95个字,却抒发了人们纪念抗战胜利的共同心声,我认为当属今年此类题材创作的上乘之作。探究分析其艺术特色,概括起来讲具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构思精巧,取舍有度;二是短小精悍,内涵丰富;三是空灵大气,富有诗意。倘若晓光这首歌词不是遇上徐沛东这样高明的作曲家,我想即使歌词再好,其前途命运同样会与大多数此类题材的歌词一样,只停留在纸面上供人欣赏,甚至锁在抽屉里见不到天光。由此可见,有了好的歌词,还得有好的曲子相配。
透过《刻骨铭心》这首歌曲在社会上的热传,检视近些年的歌曲创作,发现“在文艺创作方面,也存在着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徐沛东先生去年在山东一所大学讲座时披露:这些年我国歌曲生产量每年达10万首之多,2014年已突破了40万首,还不包括网络歌曲,但真正让人们耳熟能详广为流传的优秀歌曲却是凤毛麟角。为什么会出现有“高原”而缺“高峰”的奇怪现象,我认为除了歌词本身创作质量不高之外,至关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词曲创作彼此脱节,好词没有好曲,好曲没有好词。
江西籍词作家、评论家秦庚云曾在他的一篇文章中写道:一首歌曲的流行在于曲子,一首歌曲能不能成为经典在于歌词。我很赞同这一观点。翻开近现代和当代音乐史,能流传并能成为经典的歌曲,无一不是好词配好曲、好曲配好词、词曲创作互为协调发展的结果。假设田汉当年写在烟盒纸上的《义勇军进行曲》,没有聂耳为之谱曲,就不可能有我们今天的国歌;假设光未然在延安窑洞病榻上创作的著名组诗《黄河大合唱》,没有冼星海为之谱曲,也不能产生与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相比拟的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英雄诗篇;乔羽当年游览北海时生发灵感创作的儿童歌词《让我们荡起双桨》,如果不是配上刘炽那天籁般的音乐,就绝不可能成为伴随一代又一代人成长且久唱不衰的经典歌曲……
如何做到好词有好曲,好曲有好词,词、曲创作协调发展,让中国乐坛呈现出既有“高原”又有“高峰”的新气象,现提以下三点建言:
一是文艺管理部门要制定相关政策,搞好创作导向。现在的歌曲创作,远远不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那种模式,也不是共和国成立之初那种状况。大家知道,那个时期词作者的歌词一经写出,就有作曲家拿去谱曲,歌曲谱好以后,马上就有歌唱家演唱或者直接拿到群众中去教唱。现时的情况可大不一样,除了专业文艺团体的词作家还具备上述优势外,绝大多数全国各行各业散兵游勇式的业余歌词作者,只能听凭运气的安排,希望在某一天慧眼识珠的作曲家能相中自己的歌词。因此,作为文艺管理部门要制定相关政策,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引领创作导向,让优秀作品脱颖而出。当然文艺管理部门此前已有过一些导向性措施,譬如中宣部的“五个一工程”奖,文化部的“群星奖”,中国文联的“金钟奖”等就是很好的开端,但光有这三项评奖措施还远远不够,还应出台更多的其他政策措施,培植和壮大歌词队伍,比如制订歌曲新作推广计划,举办大型文艺晚会和声乐比赛,演唱一定比例的新作品,要有相关的硬性规定,让优秀的词曲作品有更多面世的机会和生存的空间。
二是歌词刊物要为词曲联姻牵线搭桥,乐当红娘。作为一家歌词刊物,我认为不仅仅是只为歌词作者提供发表作品的平台,更重要的是要将刊物上所发歌词作者的优秀作品推向社会,推介给作曲家,让他们为之插上音乐的翅膀,使其飞翔起来。在这方面,全国唯一国内外公开发行的音乐文学期刊《词刊》,起到了率先垂范的作用,他们在早些年开辟的“为本刊歌词谱曲”专栏,就是在为词曲联姻牵线搭桥,乐当红娘。近年来以王晓岭为主编的新一届编辑团队积极进取、开拓创新,又在该栏目原有基础上增添了“曲人看词”的新内容,即在刊发的歌曲之后,附上作曲家为什么要选谱这首歌词的百余字感言,从中揭示出作曲家心目中的选词标准,这无形中对提高歌词创作质量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我想是否还可以增设一个“‘为本刊歌词谱曲’优秀歌曲奖”的奖项,即为本刊歌词谱写的歌曲发表后,又被歌唱家演唱而在社会上广泛流传的优秀作品给予奖励,以期吸引更多的作曲家为本刊优秀歌词谱曲。
三是词作家要与曲作家广结良缘,建立友好的长期合作关系。中国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有一句名言:诗与音乐的结合歌乃生。这句话阐释了歌曲产生的过程,同时也说明了词曲作者之间,是一种共生共荣、相互依存的关系,只有词曲作者真诚合作,才能有推动精品歌曲创作层出不穷的动力。记得2007年6月中旬,中国音乐文学学会第六次代表大会在湖北荆州召开,会议期间,我曾与著名词作家张藜先生有过短暂接触,交谈中当我问及他的成功秘诀时,张藜先生谦和地说:要说秘诀,那就是博览群书,积累生活,除此之外,多交几个知心作曲家朋友,建立一种稳定的长期合作关系。张黎先生这番话,说来随便,看似简单,却大有品味的嚼劲,我认为这是张黎先生集六十年歌词创作的经验之谈。愿有志于歌词写作者都来效仿一下张黎先生,在作曲家圈子中交上几位可供长期合作的真诚朋友,让笔下词作自诞生之日起就能与曲子结为“秦晋之好”,不至于成为“剩男剩女”,寂寂然独处一生。
有一句唐诗写得好:“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以上浅见,言不达意,希望我们的歌词创作能在未来中国乐坛矗立起几座巍然高峰……
【原载北京《词刊》2016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