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 今昔之别
“部屋”和“隐居”本来不能说成是分家,大家在下雨或休息的日子,白日不劳作,各自在家里活动,吃饭也是在炉火上简单地调理一下一起吃。节庆活动、插秧收割,以及制作大酱、咸菜这些比较需要人手的活计的时候,历来都是所有成员聚集到正房来,和正房的人一起做活儿、一起吃饭的。捣“糍粑”、做蒸食也是用正房院子里的大灶,其他需要很多人一起协作的工具,也都只有正房才有。换言之,出去住的人虽然住房和正房分开,但就像花一样,是花瓣围绕一个中心的集合体,而不是独立的生产和生活单位。这个或许可以说是我国大家族制的一个特殊的形态。然而,世事变迁,无论是家族内部,还是外部,都慢慢接受了小家独立的现实,再小的家也是一个家,这样的观念逐渐增强。这样虽然有好处,但是会让人觉得孤单。独立的新家尽力扩大自己的耕地规模,和本家平等地签订一日雇工或者物品借贷的合同等,慢慢撑起一家的门面。当然长期以来,我们一直以正房为重点关注对象,所以这些手续有所省略或事后补做的事情也是常有的。这种建立在祖祖辈辈的体验之上,无法用语言和文字表达的无形的惯例,就包含了先祖的观念,特别是自己要成为好的先祖的想法。但是因为“先祖”会让人联想到亡故,所以人们一般不会在老人面前说起,因此有逐渐形式化的倾向。近年独立的新家和以前旧式的新家,在感觉上有很大差异,后者被认为是古朴持重的时候,尚且无虞,而当其逐渐被看作因循守旧之后,从数量到影响力,就都无法和晚近的新家相比了。而且,新的分家形态的出现,自江户时代天下承平时便开始了,绝非是明治新时代,也就是西洋文化传入之后才出现的现象。
针对上述两种分家的形态,我是一个改良论者。我从没有想过我们日本国民从今往后的生活应该一成不变。世道迥异自不必说,即使外部环境没有变化,我们也应该努力探索改善生活的方法,探求新生活的方向。过去的做法更好,复古胜过革新的情况固然可能存在,但是,要做出这种决定的前提条件,是必须对过去有准确的了解和理解。对于我们的过去,我们有不知道的,也有知道但是逐渐忘却的。将那些过去的事实作为范本,还是作为参考,这些判断应该留给今后的年轻研究者。总之,对我们民族过去的生活事实,我们切不可视而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