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苔藓学之父
我们今天能知道这么多关于泥炭藓的知识,离不开一位科学家的努力。美国的密苏里植物园曾经发行过一套世界著名植物学家的明信片,其中一张就是这位来自中国的植物学家,以纪念他在苔藓植物学领域所做的贡献。这位植物学家名叫陈邦杰,他的名字被载入了《世界植物名人录》,荷兰的藓类学家托维赞誉他为“中国苔藓学之父”。
1936年,陈邦杰前往德国柏林大学攻读植物学专业,获得博士学位后,选择回国,以所学报效祖国。在那个年代,中国的苔藓植物学研究还是一片空白,几千种苔藓植物都没有中文名字,人们甚至不知道现代植物学上的“苔”和“藓”到底有什么区别。回国后,没有经费,没有设备,也没有研究基础,陈邦杰化身为改装小能手,将旧肥箱做成标本箱,用旧报纸包标本,深入四川各地的山林,采集了数千个标本。
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国的苔藓植物的采集和研究大多由西方人主导。当时国家遭难,研究条件特别艰苦,到1949年时,中国只有陈邦杰一个人在坚持研究苔藓。
植物的命名有一套国际上通行的法则,由19世纪的瑞典博物学家林奈发明,按照纲目科属种进行分类。植物拥有属名和种名,就像我们名字里的姓和名一样,重名率也就大大降低了。陈邦杰发现,植物学界对于苔类植物和藓类植物的中文命名比较混乱,经常发生错误。1952年,他在论文中确定了以藓类作为“Musci”的译名,以苔类作为“Hepaticae”的译名,从而彻底解决了中文里苔类与藓类植物的名称混淆问题。
他还给很多没有中文名的苔藓起了很有意思的名字,例如“金发藓”“葫芦藓”等,不但生动,还很形象。他踏遍了祖国的千山万水,采集了40000多份苔藓的标本,建立了我国第一个苔藓标本室,一步步确立了我国苔藓植物研究的基础。
“中国苔藓学之父”陈邦杰
为了更深入地科普苔藓植物,陈教授还练就了一手画技。他所发表文章中的插图,都是自己亲手绘制的。他画的插图非常精美,美国的学者甚至说,“中国的苔藓学者都是艺术家,陈教授对学生们进行了很好的训练,他本人《东亚丛藓科植物的研究》的插图就画得非常出色,他是一位了不起的学者”。
1956年,他与黎兴江合作发表了一篇关于泥炭藓的论文——《中国泥炭藓属植物的初步观察》,文中追溯了中国泥炭藓研究的历史,描述了26种泥炭藓植物,向人们介绍了这些小生灵的长相以及居住地,为对泥炭藓感兴趣的人提供了很多有用的信息。
1970年,陈邦杰教授遗憾地离开了人世。他去世后,中国学者高谦和张光初把羽藓科中一个新属命名为陈氏藓属(Bryochenea Gao & Chang),美国学者也把丛藓科的新属命名为陈氏藓属(Chenia Zander)。1993年,中国苔藓植物专刊《隐花植物生物学》的英文名字被定为Chenia,这个名字中的“Chen”包含着他的姓,以纪念他在苔藓研究上的重大贡献。去世近10年后,他主编的《中国藓类植物属志》终于全部出版。世界各地研究苔藓植物的学者,都在用自己的方式缅怀他。
科学家小传
陈邦杰(1907—1970),江苏丹徒(今镇江)人。毕业于中央大学植物学系,曾在德国柏林大学攻读植物学专业,并获博士学位。先后任中央大学、同济大学、南京大学教授,南京师范学院生物系主任,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兼任研究员。他是世界著名的苔藓植物学家,也是中国苔藓植物学的拓荒者。他制定了“苔”“藓”的科学命名规则,使苔藓植物中文名有了科学分类,还为许多苔藓植物进行中文命名,确定了我国苔藓植物的分类、名词、名称等方面的规则。他带领团队到各地采集了40000多件标本,为我国苔藓植物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建立了我国第一个苔藓标本室,为我国苔藓植物研究培养了大批人才。他还主编了《植物学》《中国藓类植物属志》等经典著作,名字收录于《世界植物名人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