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历史文化十六讲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一、商丘地名由来

商丘为什么叫“商丘”,是很多人想知道的问题,也是学术界探讨的问题。

在学术界,有一种观点认为,商丘是商族人活动的区域;第二种观点认为,商丘是商业人活动的区域。这两种观点都没有错误,说明了商人与商丘的关系,说明了商人就在商丘一带活动,说明了商丘是商族的发源地和商业的发源地,但没有解释好到底为什么叫“商丘”。

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是商朝,但是为何叫商朝呢?因为商朝是商人所建立的朝代。这个“商人”和现在意义上的经商之人有关联,但不完全相同。历史上的“商人”,是指商族(或称商部族、商部落)之人。这个商人源于“商”,即活动在商地一带的人。

“商”之名,见于较《史记》更早的记载。如《竹书纪年》中就称“商”,《诗经》有“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国语》有“玄王勤商”,等等。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商”“丘商”“大邑商”出现过多次。

“商”,最早是指天象中的商星。天象中有“二十八宿”,东南西北各七宿。其“东方七宿”分别是角宿、亢宿、氐宿、房宿、心宿、尾宿、箕宿。“心宿”由三颗星组成,“心宿二”是其中最亮的一颗星,叫“大火”,也称大火星,又名商星、辰星。

《诗经·豳风·七月》有关于“大火”的记载:“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这里的“火”,指的不是我们生活中所用的火,指的是“大火”(“大火星”)。“七月”是夏历七月,“流”是偏移、向下行的意思。每年夏历五月黄昏的时候,大火星出现在南方,方位最正,位置最高。六月以后,偏西向下行。“授衣”,指把裁制冬衣的工作交给妇女们去做。“一之日”,指周历一月之日,即夏历十一月。《诗经》中夏历、周历错用,“二之日”亦如此。“无衣无褐,何以卒岁?”“衣”是衣服,“褐”本义是粗毛布,这里指粗布衣服。“卒”,终了。天冷了,没有衣服,怎么过冬,怎么度过这个年?

| 古代天文学上的二十八宿图解

古人对天象有敬畏感,重祭祀。“商丘”是阏伯祭祀“大火”(商星)的高台,也就是说,商丘之名源自高辛氏帝喾的儿子阏伯。

《左传·昭公元年》记载:“昔高辛氏有二子,伯曰阏伯,季曰实沈,居于旷林,不相能也,日寻干戈,以相征讨。后帝不臧,迁阏伯于商丘,主辰,商人是因,故辰为商星;迁实沉于大夏,主参。唐人是因,以服事夏、商。”意思是说,高辛氏帝喾有两个儿子,大的叫阏伯,小的叫实沈,兄弟两个不团结,整天攻杀。帝尧看不过去,把阏伯迁到商丘,用辰星来定时节。商朝人沿用这个办法,所以辰星成为商星。把实沈迁到大夏(今山西晋阳),用参星来定时节。唐国人沿用这个办法,以归服夏朝、商朝。《左传·襄公九年》记载:“陶唐氏之火正阏伯居商丘,祀大火。”阏伯的职务是火正,就是主管祭祀大火星的工作。阏伯在今商丘古城西南1.5公里处修筑高台,祭祀大火星,观察大火星运行的规律,以此为依据测定一年的自然变化和年成好坏,并安排农时和农事。这个祭祀商星的高台就是今天的阏伯台,也称火星台。由于阏伯功绩卓著,受到时人的尊重和后人的怀念,人们尊他为火神,故阏伯台也称“火神台”。

阏伯祭祀商星所留下的高台就叫商丘,“商”就是商星,“丘”为高台。许慎《说文解字》说:“丘,土之高也。”可见,“商丘”最初专指祭祀商星的高台。后来,阏伯台周遭之地也称商丘,生活在此地的人就叫商人。商人建立的王朝,就称为商朝。

中国古代天文学上有“参商”之说,商星在东方,名阏伯;参星在西方,名实沈,各有各的运行规律。商星每天黎明时出现,参星每天黎明前即落,二星永远不得相见。帝尧把阏伯、实沈兄弟二人分别迁到商丘、大夏,永远不能相见,这是人生的悲剧。杜甫《赠卫八处士》:“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杜甫《赠卫八处士》:“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问答乃未已,儿女罗酒浆。夜雨翦春韭,新炊间黄粱。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因为战争、因为相距遥远、因为兄弟不和等原因,亲人不能相见,就如“参商”二星一样,天各一方,不能团聚,说尽了人间的分离之苦。

| 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阏伯台(李可亭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