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心理学的妈妈都很了不起:如何拥有健康的亲子关系、亲密关系和自我关系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大部分父母也都有与茂胜妈妈一样的苦恼。父母反复说、反复教,但孩子不知道是怎么了,每次都听不懂。一来二往,父母们最终都会忍不住发脾气。不只是学习,日常习惯或行为上也是如此。

“到底要怎么说你才能听懂?”

“你怎么那么不听妈妈的话啊?”

“到底说几次你才能明白?”

这些话表达的都是同一个意思:重复教了这么多次怎么还听不明白,怎么还做不对。这种让人莫名恼火的事情不只发生在父母和子女之间,在学校里也常常出现。

学习的悖论

很多孩子上学前常被人夸聪明伶俐,可上了学以后就开始没那么机灵了。父母为了扭转这种局面,就会送孩子去上一些补习班。他们觉得孩子学习跟不上是因为学得不够,所以就让他们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学习。但结果怎么样呢?在学校学完,又在补习班学,就能学得更好了吗?适得其反,常会出现更差的结果,这就是越学越差的悖论。

但也不是所有人都会陷入这种悖论中,有些人就能越学越好,当他们能享受学习中的乐趣时,就更想学了。尤其是在那些年轻时想学习却没有机会的老人当中,这种情况更常见。

经常有老人说:“我以前想学也没法学。父母说肚子都填不饱还学什么学,所以学校也没上,就在家做农活儿了。那时候看到背着包袱去上学的孩子们,不知道有多羡慕,还经常骗爸妈说要去山里打柴,然后就偷偷跑到学校,蹲在教室窗户外偷听。多亏了那时候的偷学,我现在虽然没什么文凭,但还是能读能写的。”

老一辈为了学习瞒着父母偷偷去学校的这种行为和求学之心,现在的孩子们肯定是理解不了的。现在没人会不让孩子上学,也没人会说读书没用。大家都觉得上学是理所当然的事情,甚至现在上学都成为法律义务了。如果有父母无故不让学龄儿童上学,就要被罚款100万韩元。但据说这种情况一次都没有真正发生过。换句话说,没有人会抵制教育。那些想学却没机会学的老人们,太羡慕赶上好时代的孩子们了。

他们常说:“要是我出生在这个年代,肯定会通过认真学习考上首尔大学,然后在首尔大学无忧无虑地学,再考个博士出来。可现在的孩子们不学习,也不喜欢学习,简直没法理解。”

元认知是学习的钥匙

但话说回来,如果这些老人们赶上了人人都能上学的时代,真就能认真学习吗?再反过来想,如果现在的孩子们出生在以前,赶上那些觉得学习没用只让自己干农活儿的父母,他们还会讨厌学习、不肯上学吗?肯定不是这样的。我之所以这么笃定,是因为我知道我们的心理运行的模式。

过去因生活困难,人们并不重视学习,但学习和认知的欲望反而更强。这不仅是因为不识字就找不到好工作,而且是因为学习本身就是日常生活无法给予的难得的快乐。那时候书都很少见,更别提什么电视、手机和电脑等电子产品了。孩子们每天在山野间奔跑玩耍,再帮父母做一些辛苦的农活儿,这就是他们生活的全部,他们也完全无从得知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在这种情况下,学习是改变的机会、是新鲜的体验,更是一种遥不可及的特权。对当时的人来说,学习所需的一切都已经准备就绪,就差一个机会了。

现在又怎么样呢?小学和初中是义务教育,无论是谁都必须无条件上学读书,学习再也不是特权了。学习也没什么动机和目的了。大部分学生并不知道为什么要上学,他们甚至都没想过自己是否想学,只知道要照着不知道是谁编好的教育课程,学着自己并不想了解的内容,要背诵、要考试。可想而知,他们似乎还没有做好全身心投入学习的准备。

为什么要学、该学什么、自己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不知道的又该怎么学,认识到这些问题,并在心理上做好准备,就是心理学家所说的“元认知”(metacognition)。元认知也就是“对认知的认知”“关于知识的知识”。

元认知是学习的钥匙。能运用元认知的学生就能打开学习的大门。相反,如果不懂得运用元认知,就算再努力,学习之门也不会为他打开。这就是学习悖论出现的决定性原因。

元认知带来的差距

坐在学校的教室里听课的学生,可分成两大类:一类是启动了元认知的学生,另一类则是没启动元认知的学生。启动了元认知的学生,已然做好了学习的准备。这类学生会对今天要学的新内容有强烈的好奇心,在学习的过程中也能分清哪些内容自己理解了、哪些没理解。其中,“明确知道自己不知道什么”是元认知的核心。只有知道自己不明白哪些内容,才能去问老师或同学,或者自己去图书馆查资料。像这样可以主动学习的学生(即启动了元认知的学生),不仅可以自觉自愿地学习,还能把自己的所学所知传授给他人。

相反,没有启动元认知的学生,则对学习没有任何期待。这类学生对今天要学什么不关心也不期待,对于为什么要学也没有自己的答案。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虽和优秀学生相比会有差距,然而只要有基本的理解力和背诵能力,也能接收和理解老师传递的信息,但也就仅限于此了。他们并不清楚自己不知道什么,所以也就不会认识到进一步学习有什么必要性。同时,因为他们不清楚自己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也就没法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别人。

有很多人认为想要学习好,只要脑子好,也就是所谓的智商高就可以了。智商当然与成绩有很大关系。智商是对基础知识、理解力、记忆力、空间感知能力、计算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测量而得来的。个体习得了基础知识,再配上出色的理解力、记忆力、空间感知能力、计算能力等,智商就高,学习自然就更得心应手。

研究表明,智商的贡献占成绩的25%,但心理学家们却发现元认知的贡献占成绩的40%!有趣的是,智商是天生的,无法靠后天努力提升,而元认知却是可以后天发展的,而且与智商和年龄等无关。

“我生错了时代,没受过什么教育。为了弥补这种遗憾,我到现在还在学习。我自己读书,也经常去听终身学习的讲座。如果听讲过程中,有什么不明白的,我就会问老师,或自己翻阅书籍。学习很快乐,越学越上瘾。”

就像上面这段话所说的,有很多人都没有放弃学习。起初只是因无知而感到羞愧,想多知道一些,才开始了学习,但后来就被学习的乐趣征服了。虽然成年人不像孩子学得那么快,而且还容易遗忘,但他们可以愉快地坚持下去,正是因为有了元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