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生态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理论
生态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理论,是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对当今世界上客观存在的全球问题进行科学分析,对人类社会发展特别是进入现代化社会之后的世界经济社会全部因素和整个自然因素相互作用的发展进程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是针对社会经济走向与自然生态环境脱节的非持续发展道路而建立的。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理论是中国学者创立的,是中国生态经济学理论的精华,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理论,是中国新时期现代化建设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产物。
一、用生态经济学的视野来考察现代经济发展,凸显了现代经济发展的有机整体性
现代经济社会是一个由经济社会和自然生态融合而成的生态经济有机整体。在古代,由于生产方式落后、生产工具简陋,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的能力有限,因而对自然过程的干预还保持在一个有限的范围内。自然界可以依靠自身稳定恢复机制自发调节。随着人口的迅速增加、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人类以自然界主宰者的身份,对自然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因而人、社会和自然界的依存关系逐渐削弱,经济凌驾于生态之上,经济与地球生态系统的关系日益紧张。越来越多的证据和事实表明,无论社会怎样进步,其经济发展所必需的一切物质资源,归根到底都要来自自然界。无论技术怎样先进,人类生存与发展所进行的经济活动和繁衍,总是离不开一定的生态系统,还和一切与物质资料有关的周围的环境存在着一个互相平衡和协同发展的问题。
现代生态经济系统是由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人类必须通过自己的经济活动持续不断地为生态系统输入、输出物质和能量,调整自身的生态经济行为,以激活和增强生态环境的自我更新能力和自然资源的持续供给能力,以维持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现在人类提高了生态意识,认清了经济与地球生态系统的内在依存关系。理论与实践都证明,社会越进步,经济越发展,技术越先进,生物圈、技术圈和智慧圈之间就越相互依存、相互融合、相互作用,三者成为不可分割的经济有机整体。
二、人是物质、精神与生态的统一体,现代经济社会的人类需求是一个生态经济体系
现代经济社会中人的需求是多要素统一的需求综合体系,现代人的需求不仅是对物质、文化消费的需求,而且还包括对生态健全的环境以及环境补偿价值等方面的生态需求。现代人的全面需求是以生态需求为显著特征的。生态需求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广义的生态需求,包括人类为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的一切需求。这是因为人作为物质、精神、社会与生态“四位一体”的生态需求,四种需求都是维持人本身这个生态系统必不可少的有机组成部分,所以都属于生态需求的范畴。狭义的生态需求,则是除物质需求、精神需求和社会需求外的那部分生态需求。生态需求的本质,就是维系人的内在平衡及其与生存环境之间的稳定生态关系,保证人类的持续生存和实现人类的最大福利。生态需求的满足程度不仅关系到人的生存安全,而且因稀缺而成为衡量人们生活质量和社会地位高低的标志。生态需求不仅是一种最基本需求,而且是一种高级需求。
现代经济社会中人的全面需求是现代经济社会的变革与发展以及人类自身生存与发展的强大推动力,是现代生态经济系统进化与发展的内在动力。当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在持续的经济增长中得到较大程度地满足时,人类开始关心生态产品的需求。生态产品的需求是人类最高的需求。生态产品是指维系生态安全、保障生态调节功能、提供良好人居环境的自然要素,其特点在于节约能源、无公害、可再生,主要包括清新的空气、清洁的水源和宜人的气候等。生态产品不仅包括那些可见的和我们能够直接感觉到的由自然界自然生产的产品,而且还包括许多无形、我们不能直接感觉的生态产品。这充分说明了生态需求不仅是对满足人类维持基本生理需求的各种生态产品的需求,而且包括对维持人本身这个生态系统保持完好状态并且能够持续生存的各种生态产品的需求。作为生态的人,他必然要产生对良好生态产品的消费需求。满足人的全面需求、实现人的全面需求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
三、现代经济发展是社会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
现代经济社会再生产是生态经济有机系统再生产,它不仅包括物质资料再生产和精神再生产,还包括人类自身再生产和自然生态再生产。自然生态再生产是人口再生产、物质再生产和精神再生产的物质基础。在生态经济系统中不仅有自然力的投入,而且有人类劳动力的投入,是在人的主导作用下,由自然力和人类劳动相结合,共同创造使用价值。这里问题的关键在于人工导向的作用力一定要和生态系统相协调,而不能超越生态经济阈的限度。
现代经济社会再生产过程是自然生态过程和社会经济过程相互交织与相互作用的生态经济再生产过程,是社会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不断进行生态耦合、结构整合和功能整合的过程。自然子系统是由水、土、气、矿及其间的相互关系来构成的人类赖以生存、繁衍的生存环境。经济子系统是指人类主动地为自身生存和发展组织有目的的生产、流通、消费、还原和调控活动。社会生态子系统是由人的观念、体制及文化构成。这三个子系统相生相克、相辅相成。社会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是相互耦合而非从属关系,虽功能不同,但缺一不可。实现生态经济有机系统再生产的核心是经济再生产的总需求和生态再生产的总供给的互相平衡协调发展。这种总需求与总供给的严重失衡,导致当代生态经济再生产陷入严重的困境,直接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四、生态经济协调发展规律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所共有的生态经济规律
生态经济系统的运动过程是不断打破旧平衡和不断建立新平衡的过程。人的一切经济活动都离不开自然生态系统。人的经济活动是利用特定的自然环境,改善生态条件,使之适应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而进行的。如果离开了生态、经济两个系统的相互作用,就没有生态经济及其运动的规律。人类及其经济活动不仅是社会经济系统的主体,而且是自然生态系统的控制者和协调者,推动着生态经济系统按照它本身所固有的规律不断运动、变化,并向前发展。因此,社会经济系统的社会物质再生产和自然生态系统的自然环境再生产之间相互平衡和协调发展,是生态经济系统进化发展的总体趋势。两种再生产相互平衡和发展的规律是支配生态经济发展全局的规律,也是一切经济社会形态下人类社会经济活动所共有的生态经济规律。
人类已经认识到这个规律并利用该规律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人类正在把一个朝着恶性循环演变的生态经济系统,建设成一个持续、稳定、协调及适度发展的生态经济系统。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地为生态经济协调发展规律开辟充分发生作用的广阔道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战略目标,并把改善人民生活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规定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奋斗目标。这些标志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转移到人与自然、社会经济与生态和睦相处、协同发展的轨道上来。
生态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把自然生态和社会经济视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系统,包含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科技、文教、社会综合与协调发展观念,构筑一种“生态—社会—经济”相互协调的、良性循环的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经济,既要考虑当前经济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且不以牺牲后代人的经济福利为代价。可持续发展经济在现实生活中表现为可持续经济的运行与发展,所以,从现实形态来说,可持续发展经济就是可持续经济发展。可持续发展经济的理论体系与生态经济协调发展论是统一的。生态经济协调发展学说为可持续发展理论奠定了科学基础。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理论与实践向深度与广度扩展的最重要、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向可持续发展领域渗透与融合,逐步形成了一种将引起现代经济社会巨大变革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理论。
五、生态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经济、社会、自然生态及环境的协调发展
生态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过程,必须遵循人与自然、经济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基本原则,对可持续发展经济系统的功能结构进行不断地调整、重组和优化,使经济发展按照可持续发展经济原理增强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既符合经济规律又适应生态规律的客观要求,才能确保经济发展必须在生态环境的承受能力允许范围内满足当代人发展和后代人发展的需要。
可持续经济发展是一种划时代的全新的经济发展理论,要求现代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处理好发展经济和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相互关系,使四者密切结合与协调、持续发展。因此,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是经济、社会、自然生态以及环境资源的协调发展、统一共进的经济。
生态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过程强调绿色运行,是以高产、优质、高效、无废弃物或少废弃物的生产模式和适度消费模式为核心,并以合理分配、力求代际平等与代内平等以及消除贫困为宗旨的经济发展过程。可持续经济发展的价值取向与最终目的是满足人的生态、物质、精神的基本需要。可持续经济发展的价值观和财富观,在本质上是生态文明的价值观和财富观。生态文明要求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使经济发展与生态发展构成一个完整的有机统一体,从而使人与自然重新成为有机统一体,达到生态与经济、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所以,对人类的一切经济活动都要以其对实现生态与经济、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的作用来衡量其财富和判断其价值。
可持续经济发展就是不留后遗症,不断子孙之路。如果希望实现人类共同永续发展,必须突破可持续发展的局限性,创新绿色发展理念,将可持续发展转向绿色发展。从财富的角度讲,可持续经济发展就是社会的总财富随着时间推移有所增加,至少不减少。
从绿色经济发展的理念出发,国民财富积累不仅仅在于GDP的数量大小和增速高低,关键更在于是用何种方式、何种途径、何种成本生成的GDP。人类不仅要不断追求财富,而且要懂得如何衡量财富,如何创造财富。人类财富的积累不只做加法,还要做减法,要扣除经济成本、社会成本和自然损失。可持续发展希望一个国家或地区不断创造与积累出理性高效、均衡持续、少用资源、少用能源、少牺牲生态环境,在综合降低经济成本、社会成本、自然成本的前提下,最终实现新增财富的内在质量连续地加以改善和提高,实际上就是资源消耗越来越少,总体收益越来越多。为此,必须摒弃以资源消耗、污染排放、生态破坏为特征的黑色经济模式;必须破除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去攫取财富;必须破除忽视增长质量和发展成本的畸形增长;必须反对不顾一切条件提倡过分增长。
增进自然生态资本,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在既考虑自然生态成本,也考虑社会成本的双重关系中,在统一思考资源环境成本的超额损耗、社会成本的超额损耗、可持续能力建设投入欠账的三重制约下,可持续发展将体现由经济系统、社会系统、生态系统共同组成的绿色运行。经济系统表明社会财富生成过程中的综合效率以及对于物质能量的代谢水平,社会系统表明社会财富生成过程中对人类进步贡献的能力大小以及社会和谐对于财富生成的反馈效应,生态系统表明社会财富生成过程中生态环境的代价及其成本外部化的程度。可持续发展不仅注重对发展质量和成本的考量,而且更加注重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经济系统的绿色发展目标是指经济系统发展从增长最大化转向净福利最大化;社会系统的绿色发展目标是指社会系统发展从不公平发展转向公平发展;生态系统的绿色发展目标是从自然生态资本不断衰减到自然生态资本的不断增加。
六、生态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生态安全型社会
从世界范围来看,人类进入20世纪以来,尤其20世纪下半叶以来,出现人口膨胀、人类活动无限扩大的趋势,地球生态系统的容纳力已经达到极限,正在超过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基础所能承载的极限。中国环境资源系统的主要生物资源承载力已接近超负荷的临界状态,一些有限自然资源进入了承载力的临界点。自然资源的日益短缺成为中国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缓解乃至解决生态与经济不协调、人与自然不和谐的问题,就是要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坚持资源开发和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生产、建设、流通、消费等各个领域,都必须节约和合理利用各种资源,千方百计减少资源的占用和消耗。
资源节约就是通过经济与技术手段,不断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以更少的资源投入获得更多的产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就是通过资源的合理配置、高效和循环利用、有效保护与替代,使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承载力相适应,塑造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核心就是建立节约、高效、绿色的资源利用体系。切实保护和合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资源生产效率和生态效率,减少污染,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就是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资源节约型经济发展的道路。
环境友好的理念是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中正式提出的。随后,“环境友好”在世界的认同程度进一步得到强化。“环境友好”首次进入中国公众视野,是胡锦涛同志在2005年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提出的,“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致力于倡导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的社会形态,其核心内容是人类必须将其活动对自然攫取的范围与强度,限制在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范围之内。环境友好型社会更为强调生产和消费活动对自然生态和环境的影响,强调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强度控制在自然生态与环境的承载能力范围之内,强调综合运用技术、经济、管理等多种措施降低经济社会的环境影响。资源节约关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资源使用效率,“环境友好”从开源和节流两个方面统筹社会经济活动的综合发展。
生态安全是世界各国关注的热点问题。生态安全是指维系人类生存和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生态环境不受侵扰和破坏的一种状态。它包括两层含义:一是防止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和自然资源的减少和退化削弱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支撑能力;二是防止环境问题引发人民群众的不满,特别是导致环境难民的大量产生,从而影响安全。生态安全是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生态安全,有利于生态环境支撑经济增长,有利于人们健康状况改善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有利于最终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面对国土生态安全方面的挑战和区域生态安全严峻的形势,应当在国家层面上确定不同区域的生态功能,对国家生态安全至关重要的区域严加保护,划定一定比例的生态红线区域,形成国土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整体的、连续的自然生态体系,保障生态过程的连续性。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的行动证明了中国是一个具有生态安全观的负责任的大国,生态文明的提出和建设说明了中国政府对维护生态环境的态度和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