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研究范围、主要观点和内容
本书研究的范围,(1)从时段上来说,上起1897年,下至1922年左右,前后约二十五年时间。正好是从中国近代第一份白话报《演义白话报》创刊,到五四文学革命之后,新旧文学论争的高潮结束之际。但由于个别问题的延展性,有些论述可能向后延伸到1920年代后期。由于本书研究的白话报刊,主要集中在清末,但也涉及民国以后至文学革命之前,为了行文的方便,统一用“清末”来指称本书所涉白话报的时限。(2)从地域上来说,它包括当时在中国境内创办、发行的各种白话报刊。(3)本书研究的对象,主要包括这一时期的各种“白话报刊”(除直接标名为“白话”的报刊,还包括文白夹杂的通俗报刊),但由于比较和关联的需要,文学革命时期主要的文学刊物也是常常需要观照的对象。同时由于论述的需要,也会偶尔引证文言报刊中的相关文献。
本书认为,五四文学革命的发生,是清末数十年时间中,社会环境和文学自身不断发展演化的结果。清末以来的白话报刊,是推动中国文学现代变革的最直接因素之一。清末白话报刊驱动与孕育了五四文学革命。但清末的白话报刊与文学革命之间,并不是简单的前后演进关系,而是在曲折发展中的螺旋上升。五四文学革命的胜利,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清末白话报的理论与实践创造性继承的结果。
概括而言,清末白话报刊对文学革命的驱动与孕育之功,主要体现在以下七个方面,这也是本书研究的七个方面:
(一)白话报刊对新文学作家和读者的培养
清末白话报刊对文学革命的贡献,首先是对新的作家和读者的培养。受清末民初白话报刊影响而产生的五四新文学作家(作者),基本上有五种情形:一是直接由清末民初的白话报人演变而来的新文学作家,如胡适、刘大白等;二是受过清末白话报刊影响,在文学革命前后成为新文学作家的,如郭沫若等;三是受清末白话报刊影响,在文学革命前后从事新文学写作,但并不以此为主要职业的新文学作者,如恽代英、舒新城等;四是由清末民初白话报刊培养的有名或无名的白话文普通作者;五是受五四前后新兴白话报刊及其白话文的影响,开始新文学写作的作者,如曹聚仁、陈范予等。
另外,白话报刊也培养了一大批白话文的读者。五四文学革命借助五四学生运动骤然取得成功,看似有些意外,但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缘由,即是清末以来二十年左右的时间里,白话报刊为新文学培养了广大的读者群体,这才是文学革命取得成功的社会和群众基础。
(二)清末白话报人在五四文学革命中的角色与作用
清末的白话报人,在五四文学革命中扮演的角色,大致可分为三类:
一是推动者,其中核心的力量是胡适、陈独秀、钱玄同,外围的成员有蔡元培、裘廷梁、吴稚晖、林白水、彭翼仲、陈荣衮、马裕藻、张九皋、包天笑、张丹斧、傅熊湘、黄伯耀、李辛白、高语罕、刘大白等;二是游离者,其中王法勤、刘冠三、景梅九、杭辛斋、詹大悲、温世霖从事革命工作,另外章仲和、叶瀚、王子余、方青箱、房秩五、欧博明则从事具体的外交、军政或教育等工作,而秋瑾、黄世仲、郑贯公、范鸿仙、韩衍、冯特民、赵尔丰则在文学革命之前已离世;三是反对者,仅有林纾、刘师培二人。
这些白话报人,在五四文学革命中,由于年龄、观念、职业、文坛地位、社会地位、所处地域等因素的不同,对文学革命及新文学的态度、作用也各不相同,但除了林纾与刘师培之外,其他的白话报人,均以他们的精神或行为,为文学革命的发生和新文学的成长,给予了主观的支持或客观的赞助。
(三)白话报刊与语言变革
清末的白话报刊本身是清末白话文运动的组成部分,它既有对语言变革的理论倡导,但更多的则是语言变革的实践。
清末白话文运动的理论如“崇白话而废文言”等,都是由白话报人提出的,而且他们在语言意识的层面,将白话文与个性解放、国家意识相联属,为五四文学革命和新文学的个性意识、国族意识,打下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在实践的层面,清末的白话报刊,一是宣传“国语教育”和“简字运动”,二是注重方言调查、研究,并尝试运用方言来写作。这两个方面,均与文学革命的主张和新文学的写作实践相一致,可以说是新文学的早期尝试。
(四)白话报刊与新文学的文体
新文学文体的形成,一方面与白话这一通俗语言的采用有关。另一方面与白话文运动相伴而来的标点、分段分行,对现代文体的形成,绝不是可有可无的。或者说,没有新式标点符号和分段分行这些辅助的写文手段的应用,新式的白话文绝不是现在这样的文体。
新文学中的写实与讽刺两种风格,在清末民初白话报刊中已成为一种显著的特征和潮流,并且在五四后的新文学中得到延续和壮大。
从文体革命的角度来说,清末的白话文,是要打破古代文学“正宗”文体的浮华虚饰和各种形式的拘牵,客观真实地呈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以使有更多的人参与到启蒙作品的写作与阅读中来,从而激发人们改变现状的革命意识。
清末的白话文作者,创造了一种前无古人、无拘无牵的讽刺文体。这种文体,到了五四文学革命期间大放异彩,为新文学的文体解放作出了巨大贡献,《新青年》《每周评论》《民国日报·觉悟》等刊物的“随感录”“杂感”等栏目中,登载了难以计数的庄谐杂陈的散文小品和杂文。
(五)白话报刊与现代文学格局的形成
中国现代文学与古代文学的区别,除了思想主题、语言形式等方面以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古代文学是以诗文为核心(“正宗”)的包括各式应用文在内的泛文学格局;而现代文学则是以小说为核心(“正宗”)的包括诗歌、散文、戏剧的四大文类构成的现代文学格局。现代文学这一格局的最终形成,是在五四文学革命中,倡导者借鉴西洋“文学”的概念,经过激烈讨论而确定的。但这一新的文学观念中所包含的各种重要文学种类,都在清末的文学变革,尤其是在白话报刊中,受到了重视,也得到了比较充分的发展。或者说,现代文学观念与格局的形成,是以清末白话报刊的文学理念和实践为基础演化而来的。
通过对清末白话报刊中文学栏目设置和各文学门类发展情况的考查,我们发现,作为五四文学革命所确定的新文学格局,在清末白话报刊中,已有明显的迹象和发展趋势。由诗歌、小说、散文、戏曲所构成的现代文学格局,与代表清末文学革新力量的白话报刊的实践与推动大有关系。
(六)风俗改良和“国民性”批判
五四新文化运动与现代文学中那种强烈的唤醒国民的救亡意识与国民性批判思想,正是发动自清末的白话报刊,它虽历经辛亥革命前后的挫折而陷入低潮,但终在五四文学革命中得以接续,并经五四启蒙群体的共同努力而结出硕果。所以,要论清末的白话报刊与五四文学革命的关系,则风俗改良与国民性批判,则是其前后演进中最重要、最密切的一环。
(七)白话报刊与身体革命
我们从白话报刊中大量的关于体育、卫生的论述中,便可知道,在清末的诸项改革中,身体革命所具有的重要意义。清末对尚武精神和军国民教育的提倡,即意味着清末的启蒙运动中,在提倡改造国民精神的同时,对身体的改造从不偏废。
通过对清末白话报刊中有关“剪辫”与“缠足”论述的梳理,我们发现清末以来的这两项身体革命,不仅关联着革命意识的觉醒和启蒙思想的萌芽,而且还与倡导者自身的“剪辫”经历与婚姻有关。他们的启蒙论述和个人愿望互为表里,在身体革命与个人体验、国族命运、思想革命之间存在着复杂交错的多重纠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