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诗歌图志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前言

光阴似水,流年暗换。布谷声里,樱桃红了。

本书付梓之际,有些问题,需要先汇报说明一下:

本书是我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关中诗歌图志”的结项成果。该项目于2014年立项,2020年2月提交结项。其中部分内容,又是我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唐代到北宋丝绸之路(陆路)上的驿站、寺庙、重要古迹与文人活动、文学创作及文化传播”的阶段性成果。

所谓关中,就历史文献而言,或称函谷关以西、陇关以东为关中;或言东起函谷关,西至大散关,北起萧关,南到武关,四关之内谓之关中。后来,因为行政地理的变化等原因,关中的概念逐渐有所变化,东限渐以潼关为界,从本书所涉及的诗歌作品也可以看到,后世诗人写作,总是把本来说函谷关的“一丸泥封”的典故用于潼关。而陇关久已不存,亦不好再说(当然,以陇山为界是没有问题的)。所以,后世(尤其是现代),如果要明确说“关”的话,又更多地有着这样的认识,即东起潼关,西至大散关,北起金锁关,南到武关,将此四关之内视为关中(尤其是后来萧关隶属宁夏以后),其范围,大体包括了现在陕西省的渭南市、西安市、咸阳市、宝鸡市、铜川市所辖之空间范围(商洛市武关以北之小部分地区也被有的学者视作关中)。或者换一种说法,现在所说的关中,指“潼关和大散关之间,秦岭以北、子午岭和黄龙山以南的一块区域”(1)。我们所依据的,也是这样一个标准。

本书所谓诗歌,指广义的诗歌,包括诗、词、曲等。

关于“图志”。应该说,对“图志”的概念,大家都会有一个相对一致的认识,每个人也会有自己的独特的理解。就关中而言,清代状元、陕西巡抚毕沅曾撰有《关中胜迹图志》;就文学而言,本课题申报之前的几年,“文学图志”的概念非常流行。笔者当时未曾拜读过相关著作,但知道这一概念主要是杨义先生提倡的。课题申报时,根据自己的理解,我们将“诗歌图志”设想为诗与图的互相配合,诗歌作品和相关图像是材料,志是目的。因此,研究的内容和思路是:搜集、整理历代关中的诗歌文献,再采集相关的图像(包括文献图像、古迹图像、出土文物图像等),按照时代的发展分类排列,互相对应、互相印证,以诗歌文献和图像文献相结合的形式,展示关中诗歌的发展历史,进而展示关中文化乃至文明的发展史。简言之,梳理、排列诗歌作品和相关图片,两相对照,不作论述叙说。项目申报成功以后,购得杨义先生的大作《中国现代文学图志》《中国古典文学图志》(宋、辽、西夏、金、回鹘、吐蕃、大理国、元代卷)等。浏览其体例、拜读其序言及后记,发现杨先生的写法,是以理论叙述为主再配以插图,粗略看来,有点类似于笔者以前读过的“插图本中国文学史”。而杨先生并不满足于此前如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的写法,指出郑振铎先生“眼光注重于史,图只是衬托,也没有形成按图索史的透视性眼光”,而杨先生的思路则是“以图出史,以史统图”(2)。《中国现代文学图志》所选用的图,主要是与研究对象相关的一些原始的封面设计、装帧插图,以此与文学作品互相对照印证。到了写作《中国古典文学图志》时,盖因古代文学与现代文学的相关文献不同,杨先生所用之图也就有了变化,元代文学部分似仍以各类原书之插图及书影为主,而整部书之图则扩大到了“出土文物、碑帖、雕塑、壁画、文人画、书法、年画、古籍插图、版本照片、外国绘画、实景拍摄” (3)等。杨先生的大著,对我们有很大的启发。启发之一是,不能只做文献的整理,不能只是诗与图的对照(而且后来的写作过程证明,完全对应的图像文献并不是太多),还应该有理论性的叙述。于是我们调整了思路,决定写一部诗歌史性质的著作,但此前的构想亦不能放弃。这样就有了一个问题:如果在叙述性的书稿中大量地穿插、堆积诗歌作品,在体例上会很不协调;而如果作品少了,又偏离了本课题的方向。最终经过反复考虑,决定做成两个东西:一是理论性的叙述,即本书;二是诗歌作品汇辑,即《历代关中诗歌辑注》,二者互相补充又各自独立。启发之二是,在后来修改时,明、清两章采用了一些古籍的书影。明、清两代,因为留存的文集刻本较多,采用起来也比较方便。而我们此前的思路是只用文物古迹类图片。事实上现在全稿也还更多的是使用这类图片。陕西是一个文物大省,尤其是古迹众多。而这些古迹,大都集中在关中地区,帝王陵墓之类尤其多。俗语有云:“江南的才子山东的将,陕西的黄土埋皇上。”这些文物古迹,总能引起历代文人的哲思与诗情,因而也成了历代关中诗歌咏写的重要内容。而这些文物古迹的图片与相关诗歌作品对应地放在一起,也能引发当代读者的联想。因此,我们试图在文字内容中加入这些文物的实景照片,一方面,作为文字叙述的辅证与互动。诗歌作品,总是有或多或少的主观性,甚至有很多臆想性,其优点是形象而优美,很能吸引人,但其缺点则有时失之臆想,与事实有差异;而历史文物则是客观的,其优点是客观真实,但其缺点则是缺乏灵动性,对一般人来说不容易发现其丰富的历史内涵(当然相关专家例外)。而我们将对历代文人诗歌作品的叙说与相关文物图片对应起来,或许更能呈现“志”的意义;另方面,希望通过这些文物图片引发读者对相关历史的联想,对关中的历史和文化有更多更深一些的理解。也是因为思路的改变,在后来进一步修改时,除了加入一些书影图片之外,我们又选用了古人相关著作中的少量图片,如,元代人李好古所撰《长安志图》及清代著名学者毕沅所撰《关中胜迹图志》均附有大量的插图,此二书均是极为珍贵的历史地理文献著作,对研究关中地区的历史、地理、文化史等方面的重要价值,前人早有定评。二书中的图,均依据史料的考订,或亲自踏勘古迹的发现,精心绘制,有重要的文献价值。而个别图如华山图、灞桥图等,在“实景再现”中有一定的“艺术表现”的成分。这,与诗人同类诗的创作机制又有一定的相似性,更能与诗歌作品相印证。可惜的是,由于篇幅等方面的原因,这两部古籍中的插图,我们只各选了一幅。而从整体上看,本书之“图志”,远没有达到如杨义先生文学图志那样的定义,以至于出版之前,我们曾考虑是否放弃这一名称而另取书名。权衡再三,仍继续原样。这样一部“诗歌图志”,与有些朋友理解和期望的“诗歌图志”可能有一定的差距。简言之,这是一部以相关文献图片配合与印证的关中诗歌史,而以“志”为主旨。“志者,记志也” (4)。因此,侧重于“志”记录性、史料性而非“诗”的文学性、艺术性。笔者有个愿望,他日另作《关中诗歌史》(或《关中文学通史》),或是《陕西诗歌史》(或《陕西文学通史》)。到那时,再重点从文学性的角度做讨论(如艺术技巧、艺术成就等)。

本书的研究对象,为“关中诗”而非“咏关中诗”,即写作于关中地区的诗歌,不涉及关中以外咏写关中的诗,正如“中国文学史”不涉及在外国写中国的文学作品一样;研究对象之时限,为先秦到清末。

本书写作过程中,每个时代的情况不同,有的朝代材料多得让人头大(如唐代),而有的朝代材料少得令人心慌(如宋代)。因为不同时期的材料以及其他具体情况不同,写法亦有灵活变化。如唐代材料极多,写作时就以类型分类;唐前诗作不多,又有一些代表性的重要诗人,所以就以代表性人物或作品为纲;而明、清两朝诗人及其作品数量众多,但题材的广度与主题的深度则很有限,因此又基本按照时间分段。笔者力图有一个比较划一的体例,又力图在大小标题中体现出题下内容。这样就造成了一些比较明显的情况:如唐代部分因内容极丰富,所以单列三章。于是唐代部分的节标题实际上就对应着其他各章之节下的一级标题;另外,因创作情况往往是复杂的,因此有些标题就难以准确完整地概括题下全部内容或特点,只能体现其主要特点。同样,为图体例统一,很多问题也做了灵活处理,如一些古籍刻本的卷数页码也统一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如原本是“卷一,页一”,一律作“卷1,第1页”;又如一些比较长的诗题,本书所据底本有的加了标点,有的未加。为求体例一致,也做了统一处理。

由于本人精力、能力和知识面都很有限,错误在所难免。尤其是,本书从先秦到清末,又涉及文学、历史、历史地理甚至考古等诸多学科,涉及面比较广,时间跨度比较大,所以在材料的掌握方面一时还难以做到“穷尽”;而有些诗人的作品,由于种种原因也难以读完其全集。这样,对某些问题的判定就可能出现偏差;另外,要确定某些作品作于关中,也有相当的难度。书稿中涉及的个别诗篇,或许并非作于关中。而且,就这个课题而言,目前的稿子只是搭了一个框架,许多问题还没有展开、没有深入、没有提高到理论高度。这些问题,以后还要继续加强,需要补充更多的作品,需要加强与史地资料的关联。而就目前来说,一则部头已经够大了,再则我自己目前也有其他更迫切的科研任务需要去完成,本书也只能暂告一段落,所有的遗憾与不足,只能留待以后再弥补,希望在后续的研究工作中能做得更好。

书中的相关图片,基本上都是我们自己拍摄。若引用他人的图片,则以适当方式注明。相关古籍的书影,大都摄自陕西师范大学图书馆藏书,不一一注明出处。其他渠道的书影,则标明出处。

本书写作及成书过程中,得到了许多师友的帮助:我第一届研究生朱慧玲同志帮我校对了大部分稿子,在读博士、硕士研究生姜卓、高云飞、燕晓洋、乔萌慧、安天鹏、马思齐、吴慧添、徐宏鹏、邵婉苏、王玉婕等人帮我核对了全部引文,匿名的项目评审专家提出了不少中肯的意见,老友贾三强教授、刘生良教授分别审阅了部分稿子;尤其是,文学院院长张新科教授领导的国家级“丝路引智基地”为本书支付了出版经费,责任编辑葛洪春先生为本书的出版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在此,对他们表示诚挚的感谢!愿好人平安快乐,愿坏人早日向善,愿世间太平祥和。

先师霍松林先生在2015年就为本书题写了书名。而到现在,先生已驾鹤三年矣,思之怅然怆然。

刘锋焘

庚子初夏,终南山下,积翠轩


(1) 郭琦、史念海、张岂之主编,史念海、萧正洪、王双怀著《陕西通史·历史地理卷》,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3月第1版,第311页。

(2) 杨义《中国现代文学图志·原序》,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5月第1版,第13页。

(3) 杨义《中国古典文学图志·后记》(宋、辽、西夏、金、回鹘、吐蕃、大理国、元代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4月第1版,第545页。

(4) (汉)许慎《说文解字·第三上》,浙江古籍出版社,2016年6月第1版,第7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