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3:鼓励我们的孩子
每个孩子都需要不断的鼓励,
就像植物需要水一样。
如果没有鼓励,孩子不可能茁壮成长,
也无法获得归属感。
父母的过度担心,会打击孩子的积极性
鼓励孩子是养育过程中最重要的部分。孩子出现不当行为的根本原因之一,恰恰是缺乏鼓励。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往往是个受到挫败的孩子。每个孩子都需要不断的鼓励,就像植物需要水一样。如果没有鼓励,孩子不可能茁壮成长,也无法获得归属感。然而,我们目前的育儿方式总是让孩子感到挫败。对年幼的孩子来说,成年人是高大的、高效的、几乎无所不能的。在能力强大的成年人面前,唯有孩子与生俱来的勇气才能支持他没有选择彻底放弃。孩子的勇气是多么难能可贵!假如是我们置身于类似的处境中,生活在无所不能的巨人中,我们能像孩子一样勇往直前吗?孩子以极大的热忱和勇敢面对他们眼前的各种困境,即使深知自己渺小、羸弱,也要努力成长,不断掌握新的本领。孩子非常想成为家庭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在努力获得家人认可、寻找家庭地位的过程中,孩子却不断地遭到挫败。正是我们目前的教养方式,让孩子们感到沮丧、气馁。
四岁的佩妮跪坐在厨房的大桌子上,看着妈妈收拾刚买回来的东西。妈妈从冰箱里拿出专门装鸡蛋的容器,放在桌上,又从购物袋里拿出一盒刚买的鸡蛋。佩妮伸手拿这盒鸡蛋,想把鸡蛋放进装鸡蛋的容器里。妈妈立即喊:“别动,佩妮!”她说道,“你会打烂鸡蛋的!我来放就好啦,亲爱的,你要等长大了才行。”
妈妈这几句无意的话打击了佩妮的积极性,让她感到挫败。妈妈让佩妮清楚地认识到她太弱小了!这会对佩妮的自我认知造成什么影响呢?我们知道,哪怕只有两岁的孩子,也能很小心地放好鸡蛋。我们曾看到一个孩子非常小心地把鸡蛋一个个地放进容器的凹洞里。当他完成这项工作时,他眼中闪耀着多么自豪的光彩!他妈妈又是多么为他的成就感到高兴!
别让父母不经意的言行,给孩子带来挫败感
三岁的保罗正要自己穿棉衣,准备跟妈妈一起去商店。此时妈妈却说道:“过来,保罗,我来帮你穿上衣服,你太慢了。”
面对妈妈魔术师般的手脚麻利,保罗深感自己效率低下,他感到极强的挫败感。于是,他放弃尝试,以后任由妈妈帮他穿好衣服。
我们常常在无意中通过语气、行为等微妙的方式,让孩子们觉得自己无能、笨拙,而且低我们一等。可孩子们即使面对这样的状况,也在努力找到自己的位置。
我们没有让孩子通过不同的方式来找到自己的强项,却一再以我们的偏见来对待孩子,根本不信任孩子的能力。此外,我们还规定了孩子适龄行为的标准,以证明我们的看法是正确的。假如一个两岁的孩子想帮忙收拾桌子,我们会立即从他手中抢过盘子,说:“放下,亲爱的。你会打碎的。”为了不打碎盘子,我们却打碎了孩子发展自我能力的信心。(你真的认为,塑料餐盘是为了满足孩子的好奇心而发明的吗?)我们的行为,阻碍了孩子想要发掘自己能力所做出的努力。在孩子的眼中,我们是那么的高大、聪明、高效、能干。当小宝宝自己穿上了鞋,我们说:“错啦!你把鞋穿反啦!”当小宝宝第一次尝试自己吃饭,结果把饭弄到了脸上、餐椅里、围兜和衣服上,我们说:“瞧你弄得到处都是!”然后从他手里夺过勺子,喂他吃饭。我们是在向他展示他是多么无能,而我们是多么能干。而当孩子此时紧闭嘴巴向我们表示反抗时,我们还要对他发脾气!我们逐步击碎了孩子的干劲,阻挠了他想要通过发展能力来找到自己位置的努力。
在不知不觉中,我们一再让孩子感到挫败。从一开始,我们因为孩子弱小而高他一等,这种姿态本身就给孩子营造出一种令人感到挫败的氛围。我们不相信孩子“现在”就有能力控制好自己的行为,我们认为等到孩子“长大些”,他才具备做事情的能力,我们给孩子传达的信息是他现在还小、尚未发育健全、能力不足。
当孩子犯了错误或者未能达成某个目标时,我们要尽量避免使用任何会让孩子觉得他是个“失败者”的言辞或举动,我们需要将事情和人分开。您不妨这么说:“真可惜,事情没成功也是可以的。”“很抱歉,这个办法好像不行。”我们需要时刻牢记,每次“失败”,只不过是孩子的技巧还不够娴熟,与孩子的个人价值无关。一个人在做错、失败之后,如果还没有丧失自尊心,他就会有继续努力的勇气。这种“勇于接受不完美”的心态,不论对孩子而言还是对成年人而言,都是不可或缺的。若缺乏这种勇气,就会陷入灰心丧气中。
鼓励孩子,一半是避免以羞辱的言行以及过度保护的行为来使他感到挫败。我们所做的任何导致孩子怀疑自身能力的行为,都容易令孩子挫败。另一半是用正确的方式鼓励孩子。只要我们的行为能让孩子鼓起勇气和找到自信,那就是对孩子的鼓励。如何做到这一点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需要家长认真地思考。家长要细心观察教导孩子的方法,并时时自我反省:“我这么做,会对孩子的自我认知造成什么影响呢?”
我们可以通过孩子的行为,判断孩子是否有自信心。如果孩子对自己的能力和价值信心不足,他就会展现出“无能”,不再以有意义的行动、积极地参与以及主动地贡献来寻求归属感。相反,他的行为会转向没有正面价值的、挑衅的行为。由于孩子深信自己是一个无能的人,没有能力做出贡献,于是他决定哪怕做坏事也要得到关注,就算挨打也比被人漠视要好。更何况,被称为“坏孩子”也能让他显得与众不同。这样的孩子,会认定自己无法通过“与人合作”的方式找到自己的位置,获得成就感。
因此,鼓励孩子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我们要想方设法地让孩子体验到自尊感和成就感。孩子从出生开始,就需要我们不断给予帮助,让他通过不断获得的成就感找到自己的定位。
鼓励孩子学会照顾自己,找到自我价值
每当七个月大的芭芭拉被独自留在婴儿围栏里时,她就会大发脾气。妈妈惊讶地发现,这么小的孩子竟然有如此大的脾气,她会使劲蹬腿,尖声号哭到脸色发紫。芭芭拉是五个孩子中最小的一个,从出生起几乎没离开过家人的怀抱。哪怕妈妈吃饭,都会抱着她。她在婴儿围栏里玩的时候,妈妈也要守在一旁。如果妈妈不得不离开婴儿房,她总会叫另外一个大孩子过来陪着芭芭拉,逗她开心。在芭芭拉午睡或是晚上睡觉时,家人也会一直抱着她,直到她几乎完全睡着了才把她放回床上。当她睡觉时,妈妈也十分留心,稍微有动静就会立即赶过来。每当醒来,芭芭拉就会开心地跟妈妈打招呼,妈妈觉得她是一个快乐的小宝宝。
可是,虽然芭芭拉只有七个月,但她的行为已经表露出挫败感。只有其他人来逗她开心时,她才能找到自己的价值;如果没有人关注她,她就找不到自己的定位。她以为,如果她不是全家人关注的中心,就不会参与到家人的互动中。
有人可能会问:“那么小的婴儿,该怎么参与家庭生活呢?”任何一个人对生活的首要诉求,是让自己活下去。孩子从出生开始,就需要学会照顾自己。芭芭拉需要学会自娱自乐,而不是家人持续不断的关注。妈妈很爱芭芭拉,希望她能成长为一个快乐的孩子。可是,她的做法是对芭芭拉的过度保护。芭芭拉很快认识到,只要她哭闹,就会得到自己想要的。妈妈竭尽全力不让她哭,不让她不开心。然而,就在这个妈妈全心全意把芭芭拉培养成一个快乐宝宝的过程中,她不知不觉地让芭芭拉失去了照顾自己的勇气。从现在开始,妈妈可以试着不必因芭芭拉大发脾气而妥协,不妨让她哭一会儿,给她身边摆些玩具,让她可以想哭就哭,想玩就玩,这就是鼓励芭芭拉的一种方式。妈妈每天都应该安排一定的时间,让芭芭拉学习照顾自己。实施这项训练的最佳时间,不妨定在上午,那时候妈妈要忙于家务,而家中的大孩子也都去上学了。只不过,要对哭闹的宝宝置若罔闻,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但只要想到这么做能最有效地促进宝宝的成长,是对宝宝真正的爱,妈妈就会更有勇气坚持下去。做一个“好妈妈”,并非意味着必须满足孩子所有的要求。如果一个孩子只有在得到别人的关注时才感到快乐,那他就不是一个真正快乐的宝宝。真正的快乐不是来自别人的关注,而是来自他内心的安然与满足。家中最小的宝宝比家里其他大孩子更需要明白这一点,因为他的哥哥姐姐们已经会做很多事情了。
每个孩子都有与生俱来的勇气,去迎接新的挑战
三岁的贝蒂想帮妈妈布置好晚餐的桌子。她拿起牛奶瓶,想要把牛奶倒入玻璃杯里。妈妈一把抢过牛奶瓶,温和地说:“不行啊,宝贝。你还没长大呢,我来倒牛奶吧,你可以把餐巾铺好。”贝蒂突然觉得非常沮丧,转过身离开了餐厅。
孩子怀着与生俱来的巨大勇气,渴望自己也能做别人都会做的事情。与让孩子丧失信心相比,弄洒些牛奶实在是微不足道。当贝蒂下次还有勇气接受新的挑战时,妈妈不妨表示对贝蒂的信任,鼓励她去尝试。如果牛奶洒了,遭遇失败的贝蒂也需要妈妈的鼓励。妈妈应该称赞贝蒂敢于尝试的勇气,顺手擦干净洒出来的牛奶,然后轻声地对她说:“再试一次,贝蒂。你能做得到。”
父母的过度保护,会剥夺孩子在生活中的乐趣
五岁的斯坦在离家两条街之外的儿童乐园里玩沙子,他看起来很安静、闷闷不乐的,慢慢地把沙子从一只手倒到另一只手里。他的妈妈坐在旁边的长凳上。没多久,斯坦问道:“我现在可以荡秋千了吗?”“如果你喜欢就去。”妈妈回答道,“把手给我,免得你摔倒。”斯坦站起来,握住妈妈的手。当他们走近秋千架时,妈妈对他叮嘱道:“我们必须小心点,躲远点,免得被撞到。”然后,斯坦坐到了秋千上。妈妈问:“要我推你吗?”斯坦问道:“我可以自己来吗?”妈妈回答:“你可能会掉下来。坐好,我来推你,手抓紧了。”斯坦静静地坐着,紧紧地抓着秋千绳,让妈妈推他。不久,斯坦就觉得没意思了,从座位上下来。“小心点,亲爱的。”妈妈再次握住了他的手说道,“别让其他人的秋千撞到你。”他们经过单杠时,斯坦站住了,他看着其他几个孩子在单杠上玩耍,摇晃、扭转、屈膝倒挂。“我也能那样玩吗,妈妈?”妈妈回答:“不行,斯坦,那太危险了。到滑梯这边来玩吧。爬上去要很小心哦,不然你会摔一跤的。我就在滑梯下面接住你。”斯坦小心谨慎地沿着台阶慢慢爬上滑梯,然后坐下,紧紧抓住滑梯的两侧,慢慢地沿着滑梯向下滑。他的嘴角挂着一丝微笑。妈妈喊道:“等一等,让其他孩子先滑吧,免得他们撞到你。好了,现在你可以再上去了。”又滑了几次后,斯坦说他想回家了,他累了。妈妈牵着他的手,两人一起回了家。在刚才的玩耍过程中,斯坦从没有大喊大叫、嬉笑打闹。他玩得并不尽兴。
斯坦因为妈妈的过度保护而失去了勇气。妈妈担心斯坦可能会受伤,所以处处保护孩子,这令他缩手缩脚,不敢随意乱动。他不能加入到其他同龄孩子的玩耍中,也不能擅自行动,想要玩什么总是要先询问妈妈才行。当妈妈允许他玩时,他也不会全心投入,既没有兴致又没有乐趣。他无精打采、闷闷不乐,正是他内心受挫的表现。生活中免不了磕磕碰碰,孩子们需要学会如何从容地面对痛苦。受伤的膝盖过几天就会痊愈,但挫败了的勇气,可能终其一生不能痊愈。
斯坦的妈妈需要知道,她为保护儿子不受伤害所做的努力,实际上在向孩子反复证明他是多么无能,还会不断加深他对危险的恐惧。一个五岁的男孩,已经有足够的能力自己在儿童乐园里玩耍,尽管他此时的确还需要有人保护。妈妈不妨坐在一旁,允许孩子在各种设备上恣意玩耍,既可以勇敢地在单杠上伸展自己的身体,又可以自信地躲开秋千架的撞击。另外,为什么不让他自己感受从滑梯上飞速滑下的快感呢?
孩子们需要成长的空间,去检验自己应对危险状况的能力。当然,我们并不是对孩子漠不关心,只是站在一边,在孩子需要我们时能立即提供帮助就好。
父母的高期待,让孩子找不到自我价值
八岁的苏珊和十岁的伊迪丝拿着成绩单回家。苏珊悄悄地躲进自己的房间,伊迪丝则跑到妈妈的面前说:“妈妈看,我得的全是A。”妈妈看了成绩单,对伊迪丝的好成绩赞赏不已。然后她问道:“苏珊去哪了?我想看看她的成绩单。”伊迪丝耸了耸肩,说道:“她的成绩可没我这么好。”还评判地说:“她很笨。”妈妈拦住了正要出去玩的苏珊,把她叫了回来:“你的成绩单呢,苏珊?”苏珊吞吞吐吐地回答:“在我的房间里。”妈妈又问:“你考了什么成绩?”苏珊不再回答,站在那里,盯着地板。妈妈又说:“想必你的成绩糟透了吧?把成绩单拿出来,给我看看!”苏珊得了三个D和两个C。妈妈火冒三丈地说:“我为你感到丢脸,苏珊!你不要找任何借口!伊迪丝总是拿好成绩回来,为什么你就不能像你姐姐一样?你就是懒惰,不用心!你丢尽了我们家的脸!不许出去玩,回你的房间去!”
苏珊成绩不好恰是因为她内心受挫了。她是家中的老二,觉得自己无法满足妈妈设定的高标准,没办法追上“聪明”的姐姐已经取得的成绩,而妈妈的行为更是把苏珊一再推向受挫的深渊。妈妈在没有看到成绩单之前,就表示她料到苏珊的成绩一定很糟糕。既然妈妈都对她没有信心,苏珊更加认定自己是个失败者,因此更加破罐子破摔。妈妈还说,她为苏珊感到丢脸,这让苏珊觉得自己毫无价值。妈妈又称赞了伊迪丝的好成绩,这让苏珊再次认定自己就是个废物。妈妈还说苏珊应该像伊迪丝一样,但那是她无法达到的高度。苏珊深信自己绝不可能追得上伊迪丝取得的成绩。比她大两岁的伊迪丝总是领先,让她绝望得已经放弃努力了。妈妈继续批评苏珊懒惰,让她再次觉得自己毫无价值。而当妈妈痛斥苏珊丢了全家人的脸时,这对苏珊的打击已经沉重得无以复加了。苏珊还知道,伊迪丝认为她很笨。伊迪丝想保持她“聪明”的定位,自然要想方设法地挫败她。就在苏珊经受这一系列的沉重打击后,妈妈还要惩罚她,剥夺她出去玩的权利。
大多数父母认为,鼓励会刺激两个女儿相互竞争,然而这并不是对孩子们的鼓励,而是对孩子们的打击。这种打击让已经感到挫败的孩子越发绝望;也会让“获胜”的孩子将此解读为她必须要守住自己的领先地位,为此她不得不一再提高对自己的要求,设立她几乎无法实现的目标。而且,除非她能一直领先,否则她会觉得自己是一个失败者。
为了鼓励苏珊,妈妈要避免再把伊迪丝作为榜样。所有的“比较”都是有害的,苏珊应该活出自己的光彩,而不是成为伊迪丝的复制品。妈妈若想要帮助苏珊,她就必须对苏珊有信心,而且要明确地表达出来。其实,苏珊目前的表现,很符合家人对她的“期待”。只有她恢复自信心,她的能力才会得以提高。妈妈要努力克制想要批评苏珊的念头,尽可能地关注并赞许苏珊取得的任何成绩,无论她的成绩是多么的微不足道。
让我们重新回顾上述故事情节,看看该如何鼓励一个内心气馁的孩子。
给予孩子正面评价,引导孩子享受学习的乐趣
苏珊和伊迪丝拿着成绩单回家。苏珊悄悄地躲进自己的房间,伊迪丝则跑到妈妈的面前说:“妈妈看,我得的全是A。”妈妈看了看成绩单,签上名,说道:“不错,我很高兴你享受到了学习的乐趣。”(在这句话中,妈妈评论的重点,不是成绩,而是学习本身。她改变了以前的赞美,而是肯定了孩子用心学习。)妈妈意识到苏珊在逃避汇报成绩这件事,所以一直在等待机会,直到她终于有机会和苏珊单独相处了,她问道:“亲爱的,你需要我在你的成绩单上签字吗?”苏珊不情愿地拿出成绩单,递给了她。妈妈看了看,签上字,然后说道:“我很高兴看到你喜欢阅读课(得了C的课程之一)。这门课很有趣,是吧?”妈妈给了苏珊一个拥抱,然后提议道:“你要不要来帮我布置餐桌?”母女俩一起忙碌时,苏珊显得很不安。最终她说道,“伊迪丝所有功课都是A,可我的功课一大半都是D。”妈妈说:“你的成绩是不是跟伊迪丝一样好,这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一天你也能享受到学习的乐趣,你会发现你比自己想象的更有能力。”
我们不难想象,妈妈突然改变了态度,这令苏珊多么惊讶。刚开始时,苏珊一定不相信妈妈说的是真心话,毕竟妈妈一直认定,只有伊迪丝才能取得好成绩;苏珊也早已认定,无论她多么努力,都不可能在“学习好”这件事上超越姐姐。尽管如此,苏珊还是努力在阅读课上进步,并取得了C的成绩,这表明了她的进步。当妈妈认可苏珊的这份努力时,她给了苏珊一个重新审视自己定位的机会,同时也弱化了让姐妹俩都感到紧张的竞争关系。妈妈这样做还会激励苏珊今后进一步努力,也让苏珊明白,即使她取得C的成绩,其中也有一定的正面价值。她由此可能会换一个角度看待自己:“如果取得C的成绩就已经有了这般成果(而不是绝望),看来我还可以做得更好。”哪怕是微小的希望,都足以鼓励苏珊去付出更多的努力。
不恰当的鼓励,加深孩子的挫败感
十岁的乔治在家里和学校都是个浮躁的男孩。他做事总是虎头蛇尾,成绩也勉强达到中等水平。乔治是家里三个男孩中的老大,他的大弟弟八岁、小弟弟三岁。乔治喜欢和小弟弟一起玩,却经常跟大弟弟吉姆打架。吉姆在学校里成绩出色,而且很有耐性,一旦开始做某件事,就一定会完成,尽管他的兴趣并没有乔治那么广泛。
有一天,乔治马上就要组装完一个书架。妈妈因为担心他又会半途而废,想趁机鼓励他一番,于是对乔治称赞道:“这个书架真好看!乔治,你做得很棒呀。”但是,乔治突然大哭起来,更令妈妈吃惊的是,他把书架扔在地上,尖声叫着说:“一点也不好看!我做得丑极了!”他从工具房里冲出来,跑回了自己的房间。
很明显,乔治的妈妈是想鼓励他、称赞他。然而,乔治的反应却告诉妈妈,她的称赞不但没有对乔治起到鼓励的作用,反而适得其反,加重了乔治的挫败感。为什么会这样呢?妈妈称赞乔治的成就就是在鼓励他啊,难道不是吗?
这个例子证明,什么是正确的鼓励,并没有一个标准的答案。对孩子的鼓励是否有效,只能取决于孩子的反应。乔治的心气过高,他给自己设定了无法实现的过高目标。妈妈的称赞之所以令他愤怒,是因为他不相信自己能把事情做得足够完美,因此觉得妈妈的称赞是对他的嘲讽。乔治想要完成的,是完美无瑕的作品,但是由于他的技巧还不够娴熟,他的努力与理想自然会有差距。想要提高技艺需要长时间的磨炼,可乔治偏偏想要一步登天,不能接受自己的作品有任何瑕疵。当妈妈称赞他时,他的作品与他期望的完美相去甚远,因此他听到称赞后的感受是这样的:“就连妈妈都不能了解我,那就没有人知道我感到多么挫败。”所以,乔治才会怒气冲天。
乔治非常需要鼓励。他认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彻底的失败。他尝试做不同的事情,是为了让人觉得他总是很忙;但他一件事情也不完成,是为了逃避自己是个“不完美的失败者”的现实。他的弟弟总是能做好每件事情,这更加剧了他对自己的贬低。乔治的心气太高,恰是被弟弟吉姆超越而形成的结果,因为在他看来,除非他能够重新超越吉姆,否则他就没有任何地位。乔治给自己设定的必须领先于弟弟的目标,本身就是错误的。而当他明白要领先于弟弟困难重重时,他的目标更加遥不可及,于是他认定自己只能是个失败者。无论他得到多少称赞,都无济于事。如果妈妈告诉他不必在乎完美,那也没有用,反而只会令他更加坚信“没有人了解我”。他觉得自己必须做到完美,并且他能否做出完美的事情就决定了他的价值。即便他真的成功做成某事,他也认为那只是偶然而已。任何让他觉得把目标设得更高、觉得自己果然是一个失败者的举动,都会加深他的挫败感。乔治需要把他的关注点从“做到完美的成就感”转移到“做出贡献的满足感”上。然而,乔治总是觉得,除非他能做出完美的贡献,否则他仍是一个失败者。
乔治需要家人的帮助,让他从根本上改变自我认知,改变他在家中的自我定位。他的完美主义思想很可能与父母有关,因为这种观念不可能凭空而来。可能他的爸爸或者妈妈,或者父母双方都是要求极高的人。虽然他们可能会告诉乔治“不必追求完美”,但他们的行为又与这个说法相反。在这个家庭中,父母需要与所有孩子一起,开诚布公地讨论:孩子必须做到什么程度才算是“足够好”。妈妈与其称赞乔治的作品,不如跟他说:“我很高兴看到你对组装书架很感兴趣。”
多提出鼓励性的建议,孩子做事更有积极性
五岁的艾瑟尔开心地尝试自己铺床。她把被子左拉拉、右拽拽,好不容易弄成了她满意的样子。妈妈走进房间,看到她铺得并不平整的床,说道:“还是我来铺床吧,亲爱的。这些被子对你来说太重了。”
妈妈不仅用言辞暗示艾瑟尔太小,低自己一等,而且还动手以她远超艾瑟尔的娴熟技巧铺好床,令一旁的小姑娘黯然失色。艾瑟尔花了很大力气铺好床所带来的喜悦,被妈妈完美主义的做法冲得烟消云散。这让艾瑟尔觉得她什么都不必做了:“做这些努力有什么用呢?反正妈妈比我做得好多了。”
假如妈妈因为艾瑟尔主动铺床而开心地称赞说:“你能铺好被子,真不错啊!”或者是:“哟,我女儿长大了!能自己铺床了!”艾瑟尔的心里一定不仅充满成就感,而且很愿意继续努力下去。不管孩子铺好的被子上有多少褶皱,妈妈都应该克制住向女儿展示自己能做得更好的欲望,并等到孩子不在时再铺平整。妈妈不要刻意指点艾瑟尔没铺平的褶皱,等孩子自己整理过几次床铺后,妈妈可以委婉地提出鼓励性的建议,比如说:“如果你把被子先卷起来,然后一个角一个角拉平,你觉得会怎么样?”或者说:“如果你从这里拉一下被子,怎么样?”等到换床单的时候,妈妈可以提议母女俩一起整理床铺,然后以寓教于乐的方式指导孩子——要避免批评孩子,多提出鼓励性的建议:“来,现在让我们一起抬起床垫一角,把床单掖在它下面。好,现在我们一起拽,把床单的这一头拽到床头板这边来。嗨,床头板先生,你好啊。”等等。这样一来,学习不但成了一个愉快的游戏,而且不会让艾瑟尔产生“我不会”的感受,反而只觉得跟妈妈一起做事很开心。
想要让孩子消除挫败感,先不要用言语指责孩子
妈妈带着四岁的沃利一同去拜访邻居。邻居家有个女儿叫帕蒂,十八个月大,正在客厅的地板上玩玩具。沃利的妈妈对他说道:“去和帕蒂一起玩吧,沃利。记得要做一个好孩子,不许捉弄她。”沃利耸耸肩,脱掉夹克,冲进客厅,两位妈妈则坐下来喝咖啡。没过多久,帕蒂就发出一声尖叫。两位妈妈赶紧跑进客厅。沃利一脸得意地站着,紧紧地抱着帕蒂的洋娃娃。帕蒂哇哇大哭,额头上出现了一个小小的红印。帕蒂的妈妈跑到女儿身边,抱起她、亲吻她。沃利的妈妈一把揪过儿子,斥道:“你怎么这么顽皮!你对她做了什么?你把她的洋娃娃从她手里抢走了,然后还打了她,是不是?你怎么这么没规矩呢?我现在非打你不可!”妈妈狠狠打了儿子屁股两下,打得他哭了起来。等帕蒂妈妈终于哄好了帕蒂,她又说道:“老实说,我真不知道该拿他怎么办。他总是欺负比他年纪小的孩子。”沃利伤心地看着妈妈想要逗笑帕蒂,但帕蒂转过头,把脸埋进了妈妈的颈窝里。帕蒂的妈妈说道:“咱们接着喝咖啡吧。她已经没事了,我抱着她就好。”沃利的妈妈把脸转向儿子,又骂道:“你真是太顽皮了!总是欺负比你小的孩子,你不觉得丢脸吗!你现在给我好好坐在椅子上,乖乖的,不然我还要打你!”
这个故事反映出很多信息,不过限于本章的主题,我们只讨论关于孩子“挫败感”的问题。首先,故事开场时妈妈所说的话,暗示了妈妈已经料到沃利会惹是生非,这无疑强化了他“我不是好孩子”的自我认知。每当我们告诫孩子说“你要做个好孩子”时,那就等于是在暗示孩子我们料到他会惹麻烦,我们不相信他会表现好。然后,妈妈说让他不许捉弄小妹妹,则说明妈妈已经料到了他的坏行为。此外,妈妈没有把沃利的行为和沃利本人区分开,直接认定沃利是一个顽皮的、没规矩的孩子。妈妈言辞中的不信任和负面预料,再次强化了沃利对自我的负面认知。沃利的不友善行为,是因为他不相信自己有能力以良好的行为来得到妈妈的关注,他不知道自己除了惹麻烦以外还能做什么。一个孩子之所以喜欢欺负别人,是因为他在遭遇挫败后,以为只有当他展现自己的力量时,他才比别人更强。他只是一个内心受挫的孩子,而不是一个顽劣的、没规矩的人。我们必须把孩子本人与他做出的行为区分开。我们必须明白,孩子的不当行为是由遭受挫败而导致的。还有,妈妈似乎更关心能否哄好那个小妹妹,这对沃利的挫败感无疑是雪上加霜。
若想帮助孩子摆脱这样的困境,我们首先要避免做出任何令孩子感到挫败的言行,让孩子感到“挫败”绝不等同于“教导”他。妈妈与其先要求沃利该怎么做,不如直接用行动表明信任他,相信他能和帕蒂好好一起玩:“我们到邻居家去,如果你愿意的话,可以跟帕蒂一起玩。”妈妈只需表达出一种愉快的期待就足够了。到了邻居家之后,妈妈可以再次让孩子自己决定,他是愿意找帕蒂玩,还是想坐在妈妈身边。当两个孩子吵闹时,妈妈可以安静地走过去,拉着沃利的手说:“儿子,真遗憾,你今天情绪不太好。既然你不想玩了,我们就回家吧。”妈妈这样做,虽然会牺牲掉她与友人交谈的乐趣,但是能“教导”孩子,要想再去别人家玩,就必须举止得体。如果沃利下次还做不到,那么妈妈可以把他留给家人照看,自己去邻居家拜访,这样可以让沃利反省自己的行为。
如果妈妈能够避免当面指出沃利的不良行为,那么她对沃利自信心的打击就减少了一半。如果妈妈能真心接纳沃利,即使他的行为不友善也能保持态度亲和,就是对孩子的鼓励。妈妈允许孩子犯错误,把“为自己行为负责”的责任权还给沃利,让他去承担自己的行为后果。当妈妈告诉孩子,只要他举止得体就能跟她一起去邻居家拜访时,便表达出了对孩子的信任,相信他能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调整好自己的情绪,能好好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
在接下来的第4章中,我们将讨论处理孩子争执的方法。
父母轻松的心态,让孩子发展出应对困境的勇气
上述故事中的两位妈妈都对帕蒂的不幸遭遇过度关注,这也会加重帕蒂的受挫感。帕蒂头上的小红印,不值得妈妈大惊失色地跑过去,赶紧抱起她哄她。妈妈这样的举动带给帕蒂的认知是,她不能忍受哪怕小小的伤痛,而且只要一发生伤害,就时刻需要别人的安慰。帕蒂会更加依赖妈妈,同时照顾好自己的信心也受到了打击。她有可能形成一种错误的观念,以为自己是个容易被伤害的小宝宝,必须依靠别人来保护。我们成年人的生活中免不了受伤和痛苦,毕竟苦难和伤痛本就是生活的一部分。如果孩子从小就没有机会学习如何忍受伤痛和挫折,那么他们将来的生活一定会倍加艰辛。我们不可能一辈子保护孩子远离真实的生活,因此让孩子尽早为真实生活做好准备很有必要。过度担心孩子,是家长最具破坏性的态度之一,这种态度极其明显地向孩子传递出:我们不相信孩子有能力克服困难。
如果帕蒂的妈妈能保持轻松的心态,将有助于帕蒂学会忍受痛苦。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对孩子的痛苦漠不关心,不去安慰他。重点在于,我们用不同的心态安慰孩子,会形成不同的结果:“看到你额头上的红印,我知道你很疼,不过很快就会好起来的,你忍忍就好啦。”以帕蒂的情况来说,妈妈完全不必冲过去把孩子抱起来,她应该一眼就能看出那个小红印没什么大碍。她可以这么安抚帕蒂:“亲爱的,没事,那就是一个小小的红印。”然后就此打住。妈妈也不需要用其他玩具来转移帕蒂的注意力,因为让妈妈为自己忙个不停会让她产生更多被伤害的情绪。当妈妈说完这些安慰的话,可以静静地帮帕蒂收拾玩具,然后悄然离开,以便让帕蒂有机会自己应对困境。受伤的人是帕蒂,她不仅需要忍受疼痛,而且要排遣跟小玩伴打架带来的郁闷,以及认为自己弱小的内心感受。如果妈妈给她独自调节内心的机会,她很快就能恢复,而且会发展出应对困境的勇气和能力。
肯定孩子做得好的地方,与孩子分享成就感
瑞秋正在学习绣花,她快乐而专注地沉浸其中。她时不时地举起手上的客用毛巾,自豪而满意地欣赏自己的作品。她对下一步绣制所需要的针法有些不确定,于是拿着那条毛巾去请教妈妈。妈妈说:“瑞秋,你用的是太阳花针法。可老实说,亲爱的,你看看花瓣尖上的这些针脚,你应该能绣得更好!这些针脚都太大了,看起来乱糟糟的。你为什么不把这些地方都拆了重绣一遍呢?针脚小些才好看。”瑞秋喜悦的表情渐渐黯淡下来,她叹了口气,抿了抿嘴说:“我现在不想再绣了,我想到外面去。”
妈妈对瑞秋为之自豪、满意的作品的评价,令瑞秋灰心丧气。“你应该能绣得更好”,这句话不是鼓励,而是说明瑞秋做得不够好,还达不到妈妈的标准。在瑞秋看来可爱的太阳花,在妈妈眼中却是“乱糟糟”的,这是对瑞秋的第二次打击。妈妈还建议她把绣好的花朵拆了重绣,这令瑞秋难以忍受。于是,她决定彻底放弃,转而去做别的事情。如果瑞秋的妈妈此时能发现孩子表情的变化,就能明白自己的话对孩子造成了什么影响。
更有助于孩子成长的做法是,妈妈要对瑞秋的绣花表示认可,并趁机再教她一遍太阳花针法的要点。妈妈可以说:“亲爱的,这个太漂亮了,你这里的针脚绣得真棒!”妈妈边说边指向瑞秋绣得几处不错的针脚,然后继续说:“等你完工了,我们可以把它挂在洗手间。”妈妈这样做,不仅跟瑞秋一起分享了她的成就感,而且让瑞秋知道了她的劳动成果是有价值的。当妈妈指出瑞秋绣得不错的针脚时,便是在鼓励她继续朝这个方向努力,完善她的技巧。我们要关注的是孩子的长处,而不是短处。绣得好的地方是瑞秋长处的展现,我们应该将瑞秋的关注引向那里。
有时,允许孩子去尝试新的体验,的确需要父母拿出很大的勇气。
想要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先要充分相信孩子
七岁的彼得刚从父母那里拿到零花钱。他想在附近购物中心的模型店里买一套飞机模型。妈妈说:“我现在没空带你去那家店,彼得,我们明天去吧。”彼得提议道:“妈妈,我可以自己骑自行车去。”妈妈回答:“你从来没有自己骑车去过市中心,彼得,那里有很多车。”彼得说:“我能照顾好自己,妈妈。好多同学都是自己骑车去那里的。”妈妈想了一会儿,她想到自己经常在那家模型店门口看到长长的一排自行车,虽然市中心交通状况糟糕,但彼得每天都自己骑自行车上学,的确已经做得挺好。她最终说:“好吧,亲爱的,你去买你的模型吧。”彼得高兴地冲出了家门。妈妈在家里按捺着心中的忐忑不安。她想,他还这么小,不过,他早晚也要学习这些。将近一小时后,彼得举着他的包装盒冲进了家门:“看,妈妈!我买回来了!”妈妈笑着说:“我真替你高兴,彼得,你现在可以自己买东西了,是不是感觉很棒啊?”
尽管彼得的妈妈非常忐忑不安,但她意识到孩子需要学会照顾自己。她克制住内心的恐惧,对孩子自己骑车外出表现出信任。彼得果然没有辜负妈妈的信任,而妈妈也认可他取得的成就。最后,妈妈还答应给他更多机会让他独自去买东西,这样会让他更加独立。
先鼓励孩子自主思考,再恰当地引导
六岁的本尼总是扣错外套的扣子,结果衣服上下总对不齐。妈妈没有立即纠正他,而是有意让这个情况持续了一段时间。终于有一天,她对本尼说:“本尼,我有个主意,你可以试试看。如果你从最下面的扣子开始往上扣,会怎么样呢?这样你可以看得更清楚。”本尼很高兴尝试这个新“玩法”,于是按照妈妈的提议做。当他看到做完的结果是两边的衣襟对得整整齐齐,不禁笑了起来。妈妈也从这次的成功中得到启发,把这个方法再次应用在孩子的另一个问题上。本尼需要自己把睡衣、睡裤挂在衣架上,可是他常常随手抓起睡裤就往挂钩上挂,结果总是掉下来。妈妈于是提议道:“你要不要试试抓住裤腰的松紧带,先抖几下再往挂钩上挂?”本尼若有所思地拿起掉在地上的睡裤,抓住上面的松紧带,抖了几下,然后把它挂在挂钩上。它居然没有掉落!本尼张开嘴,得意地笑道:“嘿,果然能行啊!”
本尼的妈妈用这种方法鼓励他,而且她的做法不会让本尼觉得他原本的做法是错误的。她引导本尼尝试新“玩法”的冒险精神,让本尼取得了成功,即使妈妈没有向本尼说明,本尼也看到了自己的成功。并且,本尼也从妈妈的微笑和眼中的光芒里知道,妈妈和他一样,为他的成功感到喜悦。
上面的案例,不但让我们看到了鼓励的重要性,而且指出了一些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可能掉入的陷阱。鼓励确实非常重要,本书中我们还会反复提及。当然,我们不能指望只鼓励孩子一次,就能产生长久的影响,我们必须持续反复地鼓励孩子,才能帮助灰心丧气的孩子改变错误的自我认知,并产生持久的变化。
表扬作为鼓励孩子的一种方式,必须谨慎使用。正如我们在前面乔治的故事中看到的那样,表扬可能也会出问题。如果孩子将表扬视为一种奖赏,那么不表扬就会让孩子感到不被认可。如果孩子不是在每件事情上都能得到表扬,那么他就会感到挫败。这样的孩子,做事是为了能得到奖赏,他不会因为自己做出的贡献和努力而心生满足。因此,表扬会强化这类孩子的错误观念,如果不能得到表扬,自己就没有存在的价值,进而就会产生挫败感。我们最好使用简单的话语鼓励孩子,比如“我很高兴你会做这件事”“你做得真不错”“我很欣赏你所做的一切”“你看,你能做到”。
父母对孩子最好的爱体现在不断鼓励孩子独立上。从孩子出生开始,父母就要不断地鼓励他,并且要在整个童年时期都坚持用心这样做。父母要让孩子时时刻刻感觉到,我们相信他们有能力、对他们有信心,这种态度能帮助孩子应对各种问题和状况。孩子需要足够的勇气,让我们来帮助他们发展这种勇气,并保持终生。
在本章的结尾,我们也想给父母们一些鼓励。在您阅读本书期间,您会发现一些很有帮助的技巧;与此同时,您也会发现,自己犯了书中大多数家长都常犯的错误。如果我们发现不了自己的错误,就无法进步。本书指出了当下育儿方法中的常见错误,绝不是要批评或指责父母们,因为他们只是不知道该怎么做,他们也是受害者。我们想尽力提供帮助,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让陷入困惑的父母们更加垂头丧气。
父母们也需要有勇气,这对父母们来说至关重要。在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感到沮丧,或发现自己的想法是“我的天哪,我完全做错了!”,这时,请务必意识到自己已经陷入了挫败感,请赶紧转移您的注意力:不需要检讨自己犯了错误,而要思考怎样才能做得更好。如果您尝试了一种有效的新方法,请为自己喝彩;如果发现回到“旧习惯”,也请不要责备自己。您需要的是不断给自己前进的勇气,而要做到这一点,您首先要有勇气“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当您失败了,想想上次的成功经验,然后再尝试一次。对错误的做法难以释怀,只会削弱您的勇气。请记住,“我们要强化的是做得好的地方,而不是不足之处”。不妨坦然地承认,您和所有人一样都会犯错误;但也要告诉自己,犯了错并不会影响个人价值,这将有助于您继续保持努力的勇气。最关键的一点是,请您记住,我们追求的不是“完美”,而是“改进”,哪怕微小的改进,只要您看到自己的进步,您就会更有信心朝着下一步改进努力。实践本书中提出的养育原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每一个小小的改进,都是向前迈出的一步。每向前迈出一步,都应成为鼓励自己继续向前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