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黄鹤楼传说(二)
这个传说的记载比较详细,出自《报应录》。原文是“辛氏昔沽酒为业,一先生来,魁伟褴褛,从容谓辛氏曰,许饮酒否,辛氏不敢辞,饮以巨杯。如此半岁,辛氏少无倦色,一日先生谓辛曰,多负酒债,无可酬汝,遂取小篮橘皮,画鹤于壁,乃为黄色,而坐者拍手吹之,黄鹤蹁跹而舞律应节,故众人费钱观之。十年许而,辛氏累巨万后,先生飘然至,辛氏谢曰,愿为先生供给如意,先生笑曰,吾岂为此,忽取笛吹数弄须臾,白云自空下,画鹤飞来先生前,遂跨鹤乘云而去,于此辛氏建楼名曰黄鹤。”
这则神话的大意是说:
“以前有一位辛先生平日以卖酒为业。有一天这里来了一位身材魁伟,但衣衫褴褛,看起来很贫穷的客人。神色从容地问辛先生,”
可以给我一杯酒喝吗?
辛先生不因对方衣衫褴褛而有所怠慢,急忙盛了一大杯酒奉上。如此经过半年,辛先生并不因为这位客人付不出酒钱,而显露厌倦的神色,依然每天请这位客人喝酒。有一天客人告诉辛先生说:
“我欠了你很多酒钱没有办法还你。”
于是从篮子里拿出橘子皮画了一只黄色的鹤在墙上,接着以手打节拍,一边唱着歌,墙上的黄鹤也随着歌声,合着节拍翩跹起舞。酒店里其他的客人看到这种奇妙的事都付钱观赏。如此经过了十年,辛先生也因而累积了很多财富。有一天,那位衣衫褴褛的客人又飘然来到酒店,辛先生上前致谢说:
“我愿意照您的意思供养您。”
客人笑着回答说:
“我哪里是为了这个而来呢!”
接着便取出笛子吹了几首曲子,没多久,只见一朵朵白云自空而下,画鹤随着白云飞到客人面前,客人便跨上鹤背,乘白云飞上天去了。辛先生为了感谢及纪念这位客人,便在此盖了一栋楼,取名
“黄鹤楼”。
这则神话除了说明黄鹤楼命名的由来之外,还给我们一个很好的启示。酒店的主人辛先生因为不嫌贫爱富,不以貌取人,而得到仙人帮助成为巨富。黄鹤楼的传说与诗词、文赋、楹联等,共同构成了黄鹤楼的文化积淀。
如崔颢的“昔人已乘黄鹤去”、李白的“黄鹤楼中吹玉笛”等诗句均取材于其中。
关于黄鹤楼的传说,最早见于公元502年左右的《南齐书卷十五州郡志》,书中有“世传仙人子安乘黄鹤去”的记载。
后世的WH市群众艺术馆,于1983年搜集整理,编印的《WH市民间故事传说集》中收入了“辛氏修楼谢恩”“吕洞宾骑鹤飞天”“鲁班神工建楼”“武状元建楼拜仙”“圣像宝塔孔明灯”“李白登楼夸崔颢”“黄鹤楼上看翻船”等多篇流传至今的民间传说。
黄鹤楼传说来自民间,蕴含着深厚而丰富的仙道文化、民间智慧、文人流韵等传统文化内涵。
黄鹤楼的传说历史悠久,一直与屡毁屡建的黄鹤楼相生相伴,且不断丰富延展。神秘奇诡、妙曼多姿、委婉动人。不仅黄鹤楼传说来自民间,蕴含着深厚而丰富的仙道文化、民间智慧、文人流韵等传统文化内涵。
很久以前,当黄鹤楼还没有耸立在绵亘蜿蜒的蛇山之巅时,一位好心的当地人在山脚下开了个小酒店,为南来北往的客人接风洗尘,消除旅途的疲劳,人们都亲切地叫他辛老板。在一个春寒料峭的日子里,小店里突然来了位不同寻常的客人一个衣裳单薄而褴褛的老道。老道双眼无神,目光呆滞,动作迟缓,他要了一碗酒,双手抖抖索索地捧起后一口干了,接着又口齿不清地叫了第二碗、第三碗……辛老板跑前跑后,一直服侍到老道踉踉跄跄地跌撞出酒店后,他才蓦然记起老人还没付酒资。第二天,老道又在同样的时间来到小酒店,坐在同一张桌子前酌饮了同样斤两的酒,最后又未付酒资而去。就这样一天天老到来而复去,一眨眼就过了大半年。辛老板双亲早亡,一直以不能在父母膝下尽孝为平生憾事,因此他把这位有许多皱纹在风干的脸上肆意纵横着的老人当作自己的长辈一样尊敬,从来不曾向他索要酒账。
一天,老道丰中拿着一块橘皮走进酒店,在简陋的壁上画了一只引颈凝望的黄鹤,唱了一句偈子道:
“酒客至拍手,鹤即下飞舞”,
便飘然而去。疑惑不解的酒客们和辛老板试着拍了一回手,轻轻地哼着曲子,果然就发现壁上的黄鹤伸了伸它那优雅的长腿,扇动着美丽的双翅从画中出来,在空中翩翩起舞,所有的人都看痴了。
自从出了这样奇怪的事,谁都想到酒店来看黄鹤跳舞,尝尝仙酒的滋味,黄鹤矶上整日里人山人海。辛氏赚的钱像潮水般涌来,简直成了一步登天的活财神。
天长日久,辛氏变得越来越贪心,再也不把穷苦人放在眼里,甚至把老道也忘记了。
谁知,有一天老道突然回来了。辛氏见到老道,始终没提黄鹤和酒井给她带来的好处,还要求老道再给她变出些好东西来。老道沉思片刻,掏出一支笛子,用笛声唤下墙上的黄鹤说:
“这里不宜久留,我们走吧。黄鹤展开双翅,驮着老道,飞向了遥远的天边。”
黄鹤飞走了,酒井里的酒也还成了水。辛氏后悔不迭,决心痛改前非,就用全部家产在黄鹤矶头建了一座高楼,供游人登临观赏,也以此纪念老道和黄鹤。这楼就是著名的黄鹤楼。
当然这些传闻,都是无稽之谈,一个建筑物有名,被政治宗教旅游需求,利用此楼编些故事非常正常,可这些传说对楼鹤楼的意义不可小视后世文献中对黄鹤楼的历史意义是这样说的:黄鹤楼传说以中华传统的文学表现形式展现了黄鹤楼的历史传说。
黄鹤楼的形制自创建以来,各朝皆不相同,但都显得高古雄浑,极富个性。与岳阳楼、滕王阁相比,黄鹤楼的平面设计为四边套八边形,谓之“四面八方”。这些数字透露出古建筑文化中数目的象征和伦理表意功能。从楼的纵向看各层排檐与楼名直接有关,形如黄鹤,展翅欲飞。整座楼的雄浑之中又不失精巧,富于变化的韵味和美感。
黄鹤楼自古就是“游必于市,宴必于市”之地,人气一直很旺。现今人们把它作为游览赏心之地,纷至沓来,或登楼远眺,或水边嬉戏,或吟诗赋词,或采兰赏菊。当一茬一茬人涌来,你才知道文化源流的深邃、美丽传说的神奇吸引力竟至于斯。
站在黄鹤楼上,见这个由军用转为旅游的中华名楼,回头看见黄鹤楼下地放园五里,有着围墙的武昌镇城,有住民约十余万,城中有大唐士兵站在城门前历历在目,城内居民建筑可以清晰看见,酒楼,旅店,商铺,茶馆,游人可以在楼上看见,如果有一架望远镜的话,在此观看唐人生活是不二选择,李笑站在楼上发呆,被旁边几位年现文人吟诗的轰闹声惊醒,在后世李笑曾多次来过黄鹤楼,建得有些规模,给人的感觉更像一个博物馆,跟现在的娱乐酒楼黄鹤楼气氛比,差了灵动之气,文化氛围和人气素质。
黄鹤楼是江城的标志性建筑,千年传闻,经历也变得无比神秘,无数文人墨客来游江城,必上黄鹤楼,在楼上怀古观看江景,发表压概,吟诗作画者不知凡几,留下文墨书画者何止千百,让黄鹤楼成为名胜古迹,无数故事流传,让黄鹤楼声名大噪,流传千古,无数次的毁灭,在原地又无数次的重建,黄鹤楼在数千年后仍然耸立在蛇山之巅,濒临万里长江,自古有“天下绝景”之美誉,与晴川阁、古琴台并称为江城三大名胜。
李笑思绪间,已经到了黄鹤楼前台楼梯处,见往来上下的古装男女,感觉有些仿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