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南京和杭州,中国两座历史悠久的城市,以一种水系的方式,血脉相通。长江穿过六朝古都南京,它的远方是大海的辽阔,是澎湃、雄浑和无尽的滚滚波涛。站在南京长江大桥上,或攀上紫金山顶,你会看到那莽莽苍苍、奔腾不息的长江,蜿蜒向东奔流。历史赋予杭州的,是一条京杭大运河。杭州,以一种切入现实的视角,用诗意的现实、恢宏的历史,形成一条虚拟的文化大河,千百年来,始终闪烁着不息的人文浪花。
两座城市,在水的逶迤、奔腾中,在历史的航线上,不时以飞溅的水花,谱写现实的华章。从绵延的京杭大运河到逶迤的长江,周立三,这位从杭州走出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一代地理学宗师,从京杭大运河的南端,启程北上,走进六朝古都南京,然后他用一生的时间,解读和揭开大地山水地理的密码。
周立三,从小就饱含对大地与生活的种种磨炼,带着水一样的绵柔情怀,怀一颗报国的忠心,踏遍千山万水,叩问山川河流,以科研报国的方式,试图为大地的子民,探索出一条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地理经济之路、生存之路。
接受这个与大地有关、与野外调查有关的科学家的创作任务,我是很有兴趣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在解读人与大地的隐秘关系。我喜欢做这样的事情。我以为,脱离大地、脱离根本去谈论一些宏大的事情,本身就是一种虚空或者不切实际,要像西方传说中的安泰俄斯一样,只有脚踩在大地上,才有无穷的力量。而人与大地的情感,在我看来是人世间最朴实真挚的情感了。我坚信那句流传经年的朴素真理: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句话可以看作是大地的职业操守,其实也不乏大地对人类的忠贞和眷恋。
你爱她多少,她就回馈给你多少。
大地对农民来说,是无比赤诚和真实的,没有半点浮夸和喧嚣。大地所能给予你的,都是一些最本质的道理。解读大地,解读大地内部的秘密和大地上的人们,这对于生活在大地上的我们,是熟悉而又陌生的。很多年来,我们的农人,都是在二十四节气里,一次次完成大地的答卷——春种秋收。而科学家对大地的问道,亦如田间劳作者。
对大地,至少我从来没有认真审视过,或者说很多人都没有真正意义上地审视过。我们朝夕相处、赖以生存的大地,她一直就在我们的脚下,还需要审视?还值得去探讨、研究?一年四季,该种则种,该收则收,一切都是按照自然规律,按部就班地生长、枯萎以及再生;种麦子、种水稻、种棉花还是种其他作物,一切皆顺其自然。
然而,随着对周立三院士的深入采访、学习,我对大地的理解,渐渐地走出狭隘。
当我面对周立三院士一摞摞厚厚的著作时,我是压根就没想到有这么复杂。他对祖国的山川以及各种地域地貌的考察,对农业区划的研究,对中国国情的分析等,完全以一种拓荒者的形象在进行;他的一本本不朽的学术专著,从对地理的研究延伸到社会、经济、人口、粮食等问题,这种全方位、立体式的研究,已经从对经济地理的研究,直接飞跃到对生产与生活的研究,进而把握大地和国家经济发展之间的脉搏。
周立三院士以一种心系苍生的情怀,向着大地,为人民描绘了祖国富强、人民幸福的画卷。他在经年对大地的探索中,把自己锻造成一位具有战略眼光的科学家;他的如炬目光里,有泥土、山川的经济地理学,还有祖国和人民的命运。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周立三院士曾经工作的地方,这个被称为“小九华山”、位于北京东路的研究所,是我所要拜访的地方。在松树、杉树与历史簇拥的院子里,这片外表朴实、古旧的建筑群,一幢幢,沉淀着时间的分量,在日益老去的光圈里,又仿佛在缓慢地生长着什么。
在中国科学院的牵线下,我有幸深入周老生前工作的地方实地采访。余生也晚,没能认识周立三院士,没能沐浴在他盛大的学术光辉和人格魅力里,也没能在他科研报国的情怀里,领略其心忧民生的使命与担当,这已成为我人生中的一个遗憾了。
抵达那幢学术气息浓郁的大楼时,研究所的张落成先生已在他的办公室等我了。
我从张先生的热情接待中,仿佛模糊地看到当年周立三院士躬耕大地的身影。张先生一身儒雅,却不善言辞。在了解了我的采访意图后,他转身从办公室的书橱里,搬出一摞摞周立三院士的著作。除此以外,他似乎没有更多的言语。对于科学家来说,他们的一本本学术著作,就是最详细最有力的述说。
这让我对学者、科学家产生一种敬仰。大千世界里,他们不为外界喧嚣所扰,不为浮华富贵所累。在他们的内心里,根植的是科学事业;就像周立三院士,根植大地,心怀国家,谱写寂寞而又壮丽的山河地理的华章。
张先生说:“这些书够不?好好读读,即使不写,周立三院士的著作也是值得一读的。”低沉的男中音里透出朴实、低调和沉稳。这里面,我似乎感觉到语言的丛林正从身边生长,茂密、葳蕤,又充满着无限的静谧和恬静。在南京这闹中取静的一方楼宇里,我面对的仿佛是一片原生态的辽阔旷野,就像周立三院士曾经三次考察的广袤的新疆。当年,周立三院士带着他的团队,去新疆、去甘肃,徒步河西走廊等,翻山越岭,长途跋涉,为新中国的建设,竭尽毕生的才情。他行走山川大地的脚步声,是大地上最美的乐章。
随着采访和学习的深入,我不断被周立三院士的事迹所震撼。一个极其纯粹的地理学人,从国民经济发展的角度,俯下身子,扎进大地深处。他对地理、国家与人民的热爱,为新中国地理研究所成立所付出的心血,对走过的每一寸土地的热爱,让我动容;他那一篇篇凝结着千钧力量的国情报告,为国家经济建设起到重要作用。
他,作为大地之子,涌动的始终是赤子情怀。
我在周立三院士逝世20周年座谈会上听到这样一个故事。周立三院士在临终前,对他爱人说,他现在最想吃的是饺子和汤圆。
我听后,眼眶湿润。周立三院士一生致力于经济地理的研究,用全部的生命在书写,没有一丝一毫地分散精力,地理学事业已经成为他的生命。瞬间,我对脚下的大地,产生莫名的沉重感。这片土地,原来早就饱含周立三院士毕生的探索与叩问,他那铿锵的足音却不被我们所听闻。
我以为,无知者,不是无畏,在这里分明是一种罪过,一种亵渎大地的罪过。我们赖以生存的平原、高山、河流、丘陵、峡谷等,在周立三院士的地图集上一一呈现,饱含着他对大地的深情。他对大地肌理的条分缕析,让我们窥见大地内部的图景。
杰出的经济地理学家周立三,因病不幸于1998年辞世。去世前的5年里,他不顾年过八旬的高龄,依然参加了广东、广西等地红土壤实地考察,为中国的地理学事业继续发挥余热。
躺在医院病床上,周立三院士还念念不忘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事,他对自己的亲人和师友不无愧意地说,由于身体原因,没能带完这一届学生,他很遗憾。当时,有一名来自甘肃兰州名叫张海亮的博士研究生,已跟周立三院士学习一年,再坚持一年,他就可以顺利毕业了。可惜,彼时的周立三院士已经有心无力,身体已经不允许他再透支下去,生命的红灯早已亮起。周立三院士有些动情地说,他很对不起那名兰州的学生。
这是周立三院士临终前的牵挂,也是一代卓越科学家的情怀。他把地理学事业完全融入生命,事业高于生命;生命不息,科研不止。他就像那波涛万顷的长江与历史悠久的京杭大运河,已经和大地融为一体,一起澎湃,一起奔流。在周立三院士的天穹里,他所追求和奋斗终生的,是他钟爱的地理学事业,以及所承载的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这就是杰出的经济地理学家的忠诚与使命!
这就是一位具有战略眼光的科学家的执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