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躺平到躺赢,王阳明心学进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3章 【历程篇】

学习王阳明的心学历程,看看王阳明是如何实现人生蜕变的。

熟悉王阳明的心学历程的5个阶段,了解圣人的成长和悟道经历,对于我们理解王阳明心学产生的背景,深入学习心学体系将有很大的帮助。

第1节:少年雄心,向往圣贤之大道

公元1472年,一个叫王云的孩子,出生在浙江余姚一个书香门第。他的父亲名华,字德辉,成化辛丑年(1481)进士,官至南京吏部尚书。

历史上伟大人物的降世,都会伴随有各种奇异的事情发生,王阳明的出生也不例外。

据传,他母亲怀孕十四个月,有一天他祖母梦到神仙穿着绯玉衣裳,驾着祥云从天而将,为她送来大胖孙子。刚刚梦醒,就听到婴儿呱呱落地的哭声了。祖父王伦因此给他取名“王云”,出生的房子也改名为“瑞云楼”。

小时候的王云异常的聪慧,可是让全家人感到忧虑的是,王云到了四岁还不会开口说话,可把家里人着急坏了。

五岁那年,王云与一群小朋友在外面玩耍。不远处,来了一位气度不凡的和尚。

他摸摸王云的头,感叹地说道:“好个孩儿,可惜道破”。

和尚说完就又飘飘然的走了。

孩子们不懂高僧是什么意思,但在孩子们旁边的一位邻居听到了,就赶忙领着孩子们来到王家大院,把刚才的情况告诉了爷爷王伦。

王伦一直琢磨高僧为何要单独给孙子说这几个字呢,是在暗示什么吗,或者预言孙子的未来发生什么吗?王伦和儿子王华探讨了好多天,但都苦思不得其解。

有一天,王伦突然醒悟,哎呀一声,大叫道:“好个孩儿,可惜道破”。

这不就是在说孙子的名字吗,“云”在文言中有“说”的意思,道破了天机,所以孙子一直不能开口讲话。

祖父王伦恍然醒悟,遂更其名为守仁,王守仁,字伯安,号阳明子。所以,大家也叫他“王阳明”。

改名后不久,有一天,父亲王华正在书房写字,只见他在纸上写下“大学之道”四个大字,然后沉吟半晌,嘴里念叨着这四个字,这时王阳明跑了过来,听到他父亲念叨大学之道这句话,于是便接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他爸爸听了以后呆若木鸡,激动的说不出话了,一是这孩子终于开口讲话了,二是这一开口就是四书五经的内容,这简直就是个经天纬地的神童呀。

过了好一会,他爸爸才问道:“你是怎么知道这些的?”

王阳明回答道:“这是我听爷爷念书时默默记下来的”。

公元1481年,王阳明父亲王华参加殿试,没想到竟然高中状元,留京为官,担任翰林院修撰。

第二年,他让家人赴京一同居住。王阳明便随祖父王伦一同前往。祖孙二人途径镇江金山寺时,一帮文人听说状元的父亲来了,于是设宴款待,想见识一下王伦的才学。

王伦苦思冥想,吭哧半天,就是琢磨不出一首好诗来,尴尬之际,11岁的王阳明站了起来:“金山一点大如拳,打破维扬水底天,醉倚妙高台上月,玉箫吹彻洞龙眠”。

此诗一出,瞬间震撼全场。

众人震惊之余,便想:“这肯定是王伦早已准备好的诗,然后有意假装作不出来,让孙子出来震慑我们的”。

文人们见窗外月色皎洁,于是就让王阳明以“蔽月山房”为题再作一首诗,王阳明略微沉思后,昂首吟诵道:“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若人有眼大如天,还见山小月更阔”。

这首富有哲理性和趣味性的小品诗,出自一位十一岁的儿童之手,真是让人叹为观止。

感叹于这孩子的诗太有气魄了,众人齐声叹服,真是不服不行。

要知道在没有科普教育的明朝,十一岁的小孩懂得近大远小的道理,知道月亮比山大,并且想象如果有个人眼睛大如天,就能看出月亮比山大,而且在很短的时间里,用如此平实的语言展示出如此高超的诗歌艺术,那只有一种解释,王阳明是一位如假包换的天才!

事实上,王阳明到了京城之后,他的吟诗作词才华在他祖父、父亲的社交圈中享有较高的声誉,小小年纪就已经被认为是诗人了。

有一天,王阳明和同学走在长安街上,遇到一个道士,道士对他讲:“少年,我看你骨骼精奇,天赋异禀,日后必成大器,你要记住我的话,等你胡子长到领子,就初入圣人境界;等你胡子长到上丹田,结圣胎;胡子到下丹田,成圣果”。

12岁那年,在一次课堂上,王阳明一本正经地问先生:“什么是人生第一大事?”

先生回答:“当然是读书考功名,就像你爸那样中个状元”。

王阳明道:“中进士恐怕不是人生最重要的事情”。

先生反问:“那你觉得何为人生第一等事?”

王阳明说:“读书做圣贤!”

想不到他小小的年纪,却有如此的志向,令人感慨!

中国有句老话,叫三岁看老。

王阳明从小立志做圣贤,可谓少年雄心。

王阳明身体力行,从小就做出了这样的一个志向,在一个人有限的生命过程之中,坚定不移地走上自己的道路,这才能够有一定成功的可能性,后来他果然成为了圣贤。

第2节:文事武备,少年的彷徨探索

和我们现在年轻人一样,内心空有豪情壮志,却总感觉无法施展,王阳明在立志读书做圣贤的道路上,也并非一帆风顺,也是一个迷茫与探索的过程。

首先,在那个时代,有不少儒家的学者都是欺世盗名,为了获得富贵,往往以华丽辞藻来粉饰太平,所以,王阳明常常苦于没有厉害的老师来指导自己在学问上的进步。

其次,当时的政治环境也不是很稳定,大明王朝时常面临北方游牧民族鞑(dá)靼(dá)的侵扰。王阳明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于是王阳明一寻思,既然“文”的目前没有太大的进展,那就搞搞“武”的。

毕竟孔子曾经也说过,有文事者必须要武备。

有一次,王阳明在做梦的时候,梦见了东汉的一位将军马援:“男儿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

所以,王阳明开始学习兵法,开始研究骑射的技术,追求文韬武略!

史书记载他常常逃课去玩他喜欢的游戏。有时还带领其他孩子集体逃课玩军事游戏,他自任大将军,给每位孩子发不同颜色和尺寸的令旗,指挥他们操练队形。

15岁的时候王阳明离家出走,他到居庸关一带考察明王朝的边防状况,并一度冒险到关外考察大明朝廷辖区外的少数民族地区的武装力量分布情况。他还与少数民族青年有过正面的交锋,“逐胡儿骑射,胡儿不敢犯”。

在边境上逗留失踪了一个多月之后,王阳明风尘仆仆的回到家里,腰里带着一把剑,好像准备走天涯的样子!

没想到一回来,王阳明就把自己关进了书房。几天后,他拿着奏疏找到父亲,说:“我已写好平安策,请转交皇上,我愿出关,踏平鞑靼!”

王华把奏疏一扔,认为儿子幼稚而狂妄,看都没看,还把王阳明骂了一顿。

在王阳明16岁那年,鄂豫陕边界发生流民暴动,震动了京师,王阳明觉得这是一个建功立业的好机会。

于是他又写了一份长长的奏折,结合所学兵法知识和亲身考察的经验,主动请缨带兵前去征讨。

他又托父亲把奏折转呈给皇上,再次遭到了父亲的痛批。

这次王华感觉不对劲了,这孩子估计要走火入魔了吧,于是寻思给儿子找个媳妇,好让儿子收收心。所以等王阳明一满17岁,就给他挑选了江西一个故交的千金,然后告诉王阳明:“马上去江西结婚”。

结婚那天,热闹非凡,到了夜里,本是洞房花烛之时,大家却发现新郎官不见了。岳父一家这下慌了神,赶紧派人四处搜寻,第二天凌晨才在道观里找到了女婿王阳明。

原来,王阳明昨日晚上出来闲逛时,路过道观,于是进去和道士聊天,没想到聊的甚是投缘,竟然把洞房花烛给忘了。

这件事情迅速传遍了洪都南昌,民众大为惊叹:“这真是一个奇人啊”。

公元1489年,18岁的王阳明带着妻子回老家浙江余姚,途径江西上饶的时候,他去拜访了理学大家娄谅,问道:“怎样才能成为圣贤呢?”

娄谅回答:“朱圣人的书中有答案”。

回到老家,王阳明便开始研读朱熹之学。

在那个年代,朱熹是仅次于孔子的第二大圣人。

他的《四书集注》是科举考试的指定教材,他的思想更是被公认为“天下的真理”。朱熹一生所追求的东西叫做“道”。道,就是天下所有规律的总和,洞悉了道,就可以洞悉世间的万事万物。

如何才能悟道?朱熹说:格物致知。

朱熹认为,只有不停地格物,与事物亲密接触,才能明白其中包含的“理”。

21岁那年,读完朱圣人的著作后,王阳明邀请朋友一起到家中“格竹”。

两人坐在院子一棵翠竹下,目不转睛地注视着竹子,希望参透竹子的变化玄机,掌握世间万物的变化规律。

格了三天三夜,朋友砰一声晕倒了。

格了七天七夜,王阳明也砰一声晕倒了。

苏醒之后,王阳明长叹:“圣贤是做不得的,无他大力量去格物了”。

对于王阳明,这等于是说,看来我是做不成圣贤的,自己不是那块料。

这就是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阳明格竹”。

经历了这一次,让王阳明开始全面怀疑朱熹之学。

但是,圣贤之路究竟在哪里?王阳明心中依然没有答案,反而显得更加的迷茫。

这也是他的第一次自我怀疑和否定,而且不是感叹一句就过去了,而是成为深深埋在心里的阴影,充满着挫败感和不自信,伴随了他十几年。

第3节:绝境逢生,实现第一次顿悟

格竹失败这件事,对王阳明打击很大,不久之后,他就放弃了宋儒的格物之学,而转向道家的神仙养生之学。

从此,他开始沉迷于五件事:任侠、骑射、词章、神仙、佛事。在龙场悟道前三十多年的时间,正是王阳明的“五溺”时代。

现在我们能知道,他沉溺于任侠、骑射、辞章、兵法等可能是源于性情和爱好,而沉迷于道教和禅宗则在身体原因和兴趣之外,恐怕更是一种逃避,是一种心灰意冷后的寄托和慰藉。

那时的王阳明心情非常不好,郁郁寡欢,心中的挫败感非常的重。

他那时深深觉得成为圣贤是需要天分的,言外之意就是自己没有这个天分。于是他故伎重演,开始游山玩水,偶然中听到老道士讲的养生之道,也曾萌发过遁出尘世、隐逸山林的想法。

读圣贤书,但是却对科举考试提不起劲来,感觉到无聊和迷茫;想要做圣贤,实践格物致知的原理,却又因此落下了肺病;想去研究兵法,纵横天下,又觉得报国无门,英雄没有用武之地,而且还遭到父亲的痛批;驰骋文坛,虽然文采很好,但又觉得舞文弄墨,非常的无聊;一心想要成为圣贤,却又不知道路在哪里?

于是王阳明就在这种迷茫和困扰中度过了很多年。

在度过20岁生日之后的某一天,王阳明在读《淮南子》这本书时,看到从前卫国贤大夫蘧伯玉刚二十岁时,就已经能够察觉出以往所犯的过错,并且全部改正。到了二十一岁,才知道以前的过错未完全改掉。到他二十二岁,回头查看二十一岁时自己所做的事,感觉好像还在梦中一样,年复一年,连续不断地改正过失。等他到了五十岁的时候,仍然还清楚自己四十九岁那年尚未改正的过失,古人改过的态度就是如此。像我们这种凡夫俗子,做过的恶事太多,当我们回想往事的时候,常常看不见自己做过的错事,粗心大意,就像得了眼翳一样看不清楚自己的过失。

王阳明想想自己才刚过20岁,悔过自新应该还不算太晚。

于是,在王阳明21岁的时候,他就决定参加科举考试,但迎接他的却是连续两次的名落孙山。

王阳明并没有以“落第心”所动,并没有为自己考不上而感到耻辱,而且继续努力再考。

公元1499年,王阳明参加第3次科举考试,28岁的王阳明终于金榜题名,登上了人生的一个新高峰。然而,在某种程度上,这并非好事,因为接下来他将迎来应接不暇的人生大考。先是在进京上任的路途当中,从马上摔了下来,口吐鲜血!

由于科考成绩名列前茅,王阳明被分配到工部观政也就是参加实习。虽然在工部实习,王阳明却不务正业,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提升自己的军事谋略能力和军事指挥能力上,为日后成为著名的军事家打下了坚实的实践基础。

工部实习结束后,王阳明被正式分配至刑部,担任云南清吏司主事,当上了京官。云南清吏司主事不是去云南,而是在北京的刑部分管来自云南的案件。当时处于边境的云南常发生暴力事件,王阳明进入刑部可以说是最能够体察民情,却也是最能够感受到腐败。

相比在刑部手握生杀大权、做一个“包青天”,王阳明更喜欢做教育工作,希望像圣人一样通过教化去引导人们从善,从而实现天下大同。加之王阳明从八岁开始就深入学习佛教和道教,素来认为上天有好生之德,不喜杀戮,因而有点抵触这项工作。

所以,到京上任后,王阳明始终不忘发扬圣学,1504年王阳明在北京开班讲学,倡导修炼心身之学,反对官话套话,开始把真正的圣学发扬光大,奉劝年轻的学子不要沉溺发表的文章,这是王阳明开始初次尝试讲述圣贤之道,钱挣不多,影响也不大。虽然王阳明才高八斗,深通儒释道,但是还没有形成自己的思想体系。而此时大家还沉浸在科举考试中,对圣贤之学,根本没有什么兴趣。

公元1505年,明朝的小皇帝朱厚照登基,权力被8个太监玩弄,太监刘瑾狐假虎威,为非作歹,谋害忠良,大坏朝政。

朝廷的忠臣纷纷上书皇帝,要求严惩刘瑾一伙,结果反被打入死牢。

一时间,朝廷上下,人心惶惶,大家都开始保持沉默,明哲保身,但是王阳明却挺身而出,冒死上书皇帝,请求释放朝廷的重臣,让他们官复原职。

结果,刘瑾把王阳明给抓了起来,在午门当着众人扒光了他的衣服,光着屁股打了40大板,此时他被打得血肉模糊,不省人事,在奄奄一息之间,然后被扔进了大牢!

此时王阳明已经35岁了。

后来,经过王阳明父亲的周旋,几个月之后就出狱了,随即被贬到了贵州,担任龙场驿站站长一职。

尽管如此,刘瑾仍不想放过王阳明,他暗中派人尾随王阳明,准备在其赴任途中将他杀掉。

王阳明发现有人暗中跟随,眼珠一转,计上心来,他把衣物留在钱塘江边,留下遗诗:“百年臣子悲何极,夜夜江涛泣子胥”。

制造了一幕投水自杀的假象,追杀者这才终于放弃了追踪。

明朝的贵州龙场驿,荆棘丛生、人烟稀少,王阳明只好栖居在山洞里,亲手种粮种菜。

经历了这一番事情,他对功名利禄也不再挂怀,只有生死的念头还放不下。

他于是用石头凿了一副棺材,日夜端坐其中,暗自发誓:“吾惟俟命而巳!”

我只是不愿听天由命罢了,发出我命由我不由天的感叹。

公元1508年的一天深夜,一声大笑破空而出,击破了龙场山谷的宁静。王阳明从山洞中狂奔而出,大喊道:“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这就是著名的“龙场悟道”。

王阳明就此开启“心即理”的心学命题,一门伟大的哲学——“心学”就此诞生。

这也是王阳明在绝境中获得重生,感悟到生死的真谛,实现了人生的第一次顿悟。

第4节:破山中贼,实现第二次升华

龙场悟道,是中国哲学史乃至世界哲学史上发生的一起划时代的大事件。

心学,后来成为了无数豪杰的指明灯,也使王阳明之名超越了绝大多数帝王,与孔孟朱并列,而永垂不朽。

王阳明龙场悟道后,困扰了他20年的苦闷迎刃而解,他的心境也顿时豁然开朗。

在平时种菜、处理公务之余,王阳明便开始授课讲学,教化百姓,为民众讲解他的心学。

心学境界非常开阔又很接地气,所以四方民众及学子经常来听王阳明讲学。

随着来听王阳明讲学的人越来越多,王明明声名鹊起,阳明心学也渐渐从龙场传到了贵阳。

甚至连贵州提学副使,都专程来龙场,听王阳明讲课。

公元1509年,王阳明接受贵州提学副使的邀请,到贵阳书院讲学。在贵阳书院讲学期间,王阳明凭借渊博的学识、深刻的思想和独特的人格魅力,征服了莘莘学子。

随后,王阳明的声名便不胫而走,没多久,王阳明就成了朝廷上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人物了。

公元1510年,王阳明被任命为庐陵知县。

王阳明以心学为本,实施开导教化,庐陵县政风、民风为之焕然一新。

“心学教化”加上“善政辅佐”,王阳明政绩卓著,成绩斐然。

六年间,王阳明官位一路高升,公元1516年,他竟然当上了三品大员——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奉命巡抚赣、闽、湘、粤四省交界地。

为何朝廷让他巡抚赣闽湘粤四省交界地呢?

因为这四省交界的山区,盛产一种特产——土匪。

山民暴乱,占山为王,攻城掠地,危及政权,成为一方大患,把前几任巡抚都给吓跑了,只有王阳明接下了这个硬茬。

上任后,王阳明并没有仓促出兵,而是推出了三大举措。

第一、立刻分析以往剿匪的战例,摸清山贼的详情。

这一分析,他发现了一个惊人的巧合:每次官兵出击,不是扑空就是遭遇伏击。王阳明由此断定:官民之中,必有内贼。

第二、挑选骁勇之人担任民兵,日夜操练,强化剿匪的武装力量。

第三、推行“十家牌法”。

每十户人家编为一牌,互相监督,知贼情而不报者,将被治罪。

这三个举措一经推出,王阳明就出手开干了。

一天,王阳明发布命令:“各军营提前做好准备,明日将出兵剿匪”。

第二天,各路兵马整装待发,可是等到天黑也不见命令下来。

原来,这是王阳明设下的计谋,假装剿匪,让内贼好去通风报信。

官兵与当地百姓中的内贼纷纷上当,被王阳明一一秘密逮捕。

王阳明给这些内贼两个选项:要么杀头,要么戴罪立功,让他们选。

内贼哪里还有选择的余地,只有戴罪立功,才是活命的机会。

于是,内贼们为土匪谎报了军情,在此关头,王阳明发起了“漳南战役”、“横水桶冈战役”、“浰头战役”等平乱战役。

猖獗数十年的山民暴乱,竟然在两年内被王阳明彻底平息了。

山中贼,横行于世间,违犯国法,戕贼百姓,可谓世间的祸害;心中贼,横行于方寸之间,违背天理,肆虐人情,可谓人心的祸害。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王阳明认为,要确保一方长治久安,就必须注重教化,以正人心。

于是王阳明一边剿匪,一边兴办学校和书院,讲授心学,所到之地,民风遂焕然一新。

在剿匪与讲学中,王阳明意识到:懂得“理”很重要,但实际运用也很重要。

于是,他在“心即理”的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知行合一”理论。

不仅要认识“知”,更应当以“行”实践“知”,只有把“知”“行”统一起来,才称得上“善”。

“知行合一”理论,后来影响了东亚无数豪杰。

振聋发聩的“知行合一”,就是强调要内圣外王,将心性之学转化为卓越的事功,最终达到“此心不动,随机而动”的境界:

一切战斗都是心战,内心的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

从破山中贼,到“知行合一”的提出,也让王阳明实现了人生的第二次升华。

第5节:平定叛乱,实现第三次蜕变

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理论不久,又迎来了一次检验这个理论的重大军事实践。

当时,宁王朱宸濠受封地在南昌。

由于听信府内的道士说朱宸濠有天命,并且受封之地南昌城是风水宝地,城池东南有天子之气象,朱宸濠暗中窃喜,心怀二心。

于是,在公元1519年,宁王朱宸濠密谋举兵叛乱,起兵10万造反。

消息传到北京后,朝中大臣震惊不已,只有兵部尚书王琼却十分自信地说:“王阳明在江西,肯定会擒获叛贼”。

王阳明在剿匪之后,虽然手上还握有兵符,但民兵已经解散了,这个时候他手上可以说是无兵可用。

一听到朱宸濠举兵造反的消息,王阳明就开始推算他叛乱的三种策略路径:

第一、出其不意直取京师,此为上策。

第二、攻下南京,再对决北京,此为中策。

第三、蹲在南昌不动,此为下策。

王阳明决定发动“心战”,逼迫朱宸濠实施下策。

心战一:空城计。

他找来几个戏子假扮成士兵,把假造的公文缝在衣服里,成心让宁王府的内线看见。

宁王府捉到这几个戏子后,在其衣服内层发现了王阳明写给皇帝的密函:“已从两广和福建调兵16万,不日进攻南昌”。

朱宸濠看完密函,吓得浑身冷汗,直打哆嗦。

心战二:反间计。

王阳明写信给朱宸濠的谋士,让他们劝宁王迅速离开南昌、去攻打南京。

王阳明写给谋士的信也故意让宁王发现了。

于是,朱宸濠怀疑谋士通敌,不敢接受他们进攻南京的建议。

十几天后,等朱宸濠醒悟过来的时候,王阳明已经集结了七八万的兵力。

心战三:调虎离山计。

王阳明派一队人马假装攻打南昌,然后遭遇朱宸濠大军,一阵猛攻后,假装败退,朱宸濠遂率大军追击。

等叛军倾巢而出后,王阳明立刻派出另一队人马突袭南昌,不用吹灰之力,就拿下了朱宸濠在南昌的老巢。

心战四:攻心计。

为了收复南昌,朱宸濠决定与王阳明在鄱阳湖展开决战。

王阳明下令制作了无数竹牌木牌,上面写着:宸濠叛逆,罪不容诛。协从人等,有手持此板,弃暗投明者,既往不咎。

然后将这免死牌投入鄱阳湖中。

叛军几乎人手一块,军心哗变。

朱宸濠仰天长叹:“好个王阳明,我的家事,何须你如此劳心费力!”

就这样,只用了短短一个多月,一场危及江山社稷的叛乱,在王阳明谈笑之间灰飞烟灭。

王阳明独自平息叛乱之时,很多大臣都躲起来不吭声。

但抓住朱宸濠后,这些人一下子就蹦了出来,开始大肆诽谤攻击王阳明,说:“王阳明与朱宸濠之间早有通谋勾结,就是因为怕造反不成才被迫起兵的”。

而这一切,早就在王阳明预料之中。

所以在谣言未起之前、上书捷报的时候,他就申明:平定叛乱乃是奉旨行事,武宗皇帝才是最大的功臣。然后迅速把朱宸濠交给了钦差总督张永。

所以谣言四起后,皇帝自然不信王阳明会与朱宸濠勾结。

随后,王阳明四次请求回家祭祖,回家祭祖其实就是想辞官回家。其实,王阳明还有一个目的,就是正如他之前说过的“传授心学,才是我一生之宏愿”。

武宗皇帝当然不许,继续让王阳明做江西巡抚,继续讨贼。

公元1522年,王阳明父亲王华逝世,王阳明于是借机回老家服丧,父亲丧事过后,王阳明开始在绍兴、余姚两地讲授心学。

讲学期间,在“知行合一”基础上,王阳明又提出了“致良知”理论。

阳明心学之理论体系就此完成:“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

“天理”就在每一个人的心中,人们应该“知行合一”地去提高内心的修养,去除自己的私欲与杂念,从而达到内心的和谐运行,即所谓的“致良知”。

“心即理”是起因,“知行合一”是过程实践,“致良知”是根本目的。三者形成一个整体,缺一不可。

世界虽然纷繁复杂,但我们只要找到自己的人生理想,在致良知的前提下,去知行合一地实践,那么人人皆可以成为圣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