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物流的相关概念及分类
1.1.1 物流的相关概念
1. 物流
物流(logistics)一词是从日文资料引进来的外来词。20世纪70年代末,“物流”通过中日经济文化交流传入中国。一般认为,“物流”是物质资料从供应者到需求者的物理性运动和时间转换,主要是创造时间价值、场所价值或一定加工价值的经济活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GB/T 18354—2021,以下简称《物流术语》)[1],物流是指“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使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进行实体流动的过程”。
2. 物流管理
根据《物流术语》,物流管理(logistics management)是指“为达到既定的目标,从物流全过程出发,对相关物流活动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
一个典型的物流过程如图1-1所示。
图1-1 典型的物流过程
物流和物流管理的内涵强调了如下要点:
(1)物流管理是供应链管理的一部分;
(2)满足客户需求是物流管理的第一目标;
(3)效率和效果并重;
(4)物流是包含正向和逆向物流的环状系统;
(5)商品、服务和相关信息的集成管理。
3. 现代物流
“物流”仅从字意理解,就是物质实体的流动。但是当把这个物质实体的流动,当作一个运动过程来把握的时候,物流就成为包括运输、储存、搬运、分拣、包装、加工等多个环节在内的活动了。这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传统物流或一般意义上的物流。现代物流(modern logistics)是相对于传统物流而言的。它是在传统物流的基础上,引入高科技手段,即运用计算机进行信息联网,并对物流信息进行科学管理,从而使物流速度加快,准确率提高,库存减少,成本降低,以此延伸和放大传统物流的功能。
现代物流业是将运输、仓储、装卸、加工、整理、配送和信息等方面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供应链,为用户提供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性服务的产业。它是一个伴随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而兴起的新兴产业,是有效连接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和纽带,是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重要力量。2006年3月,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第四篇“加快发展服务业”里单列一节“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这标志着在国家层面上,现代物流作为产业的地位得到确认,并逐步受到高度重视。现代物流与传统物流的区别见表1-2。
表1-2 现代物流与传统物流的区别
4. 物流的价值
对生产企业或商业企业而言,物流具有增值作用。它的价值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1)时间价值。“物”从供应者到需求者之间有一段时间差,改变这一时间差所创造的价值,称为“时间价值”。例如秋季集中产出的粮食、棉花等农作物,通过物流的储存、储备活动,可以均衡地满足人们在其他季节的生产和生活需求。
(2)场所价值。“物”从供应者到需求者之间有一段空间差。供应者和需求者往往处于不同的场所,改变这一场所差别所创造的价值,称作“场所价值”。例如产品由生产地通过运输和配送到达消费者手中。
(3)加工附加价值。加工是生产领域常用的手段,并不是物流的本来职能。但是,现代物流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根据自己的优势从事一定的补充完善性质的加工活动,这种加工活动不是创造商品的主要实体,但会形成商品的附加价值。这些都会使企业成本降低,利润增加,因此,物流又被喻为继降低原材料消耗和提高劳动生产率之后的“第三利润源”。
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业、仓储业、货代业和信息业等的复合型服务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领域广,吸纳就业人数多,促进生产、拉动消费作用大,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增强国民经济竞争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1.1.2 物流的分类
由于物流对象、物流目的、物流方向以及物流范围不同,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标准对物流进行分类,常见的物流分类有以下几种:
(1)按照物流系统性质分类,可以分为宏观物流和微观物流。
宏观物流是指国民经济范围内、社会再生产各过程之间、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以及国与国之间的物流。随着经济全球化与国内市场经济的发展,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交换关系越来越复杂,物流的规模也越来越大。宏观物流是从社会再生产总体角度认识和研究的物流活动,其特点主要是全局性。
微观物流主要是指企业物流,专门研究微观主体企业内部的物流活动。微观物流可以再划分为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废弃物物流以及回收物流等,具体见表1-3。
表1-3 微观物流分类
(2)按物流组织主体分类,可分为第一方物流、第二方物流、第三方物流(third party logistics,TPL/3PL)和第四方物流(fourth party logistics,4PL),具体见表1-4。
表1-4 按物流组织主体分类
第三方物流中的“第三方”是相对于“第一方”供方(卖方)和“第二方”需方(买方)而言的,它是通过与第一方或第二方,或者与这两方的合作来提供其专业化的物流服务。第三方物流是商流与物流分离的产物。在商流与物流未分离时,物流一般由交易的供需双方承担。专业化分工以后,就把供方或需方之外提供的专业化物流称为第三方物流。由于物流业的服务方式一般是与企业签订一定期限的物流服务合同,所以有人称第三方物流为“合同物流”(contract logistics)。合同物流涵盖快消品、服装、零售、食品冷链、健康医药、危化品、汽车、工业品、高科技、家居电商等各个领域,《标准术语》将其定义为“物流经营者通过整合、管控资源,按照合同约定的时间、地点、价格等内容为物流需求方提供的物流服务模式”。例如安吉物流[2]作为第三方物流服务商,主要进行智能汽车物流供应链服务,其业务主要有整车物流、零部件物流、口岸物流、航运物流、商用车及装备物流、快运物流、国际物流、信息技术等。截至2020年,安吉物流的配送网络已经覆盖全国562个城市。安吉物流的服务对象为国内外主要主机厂和零部件厂家及6 000家4S经销店、6 000家维修站。
第四方物流的概念首先是由埃森哲咨询公司于1998年提出的,是一种新型供应链组织形式,它通过供应链集成商来整合物流资源,使物流效率和成本不断逼近最优水平。第四方物流,甚至第五方物流,其实都是第三方物流的高级形式。例如,传化智联[3]是服务产业端的智能物流平台,自2000年首创公路港模式,自建形成了智能公路港全国网、仓运配一体化的物流服务体系、支付和供应链金融服务体系以及贯穿供应链全流程的智能信息系统,并以平台方式连接各类社会资源与合作伙伴,为货主企业和物流企业的供应链降本增效提供各类服务。
扫码阅读1-1 第三方物流和第四方物流的价值与区别。
(3)按照物流活动的空间分类,可以分为国际物流、区域物流。
国际物流(international logistics)是指跨越不同国家的物流活动。它是国内物流的延伸和进一步扩展,是跨国界的、流通范围扩大的物的流动。相对于国际物流而言,一个国家的一个地区、一个城市的物流,则属于区域物流(regional logistics)。区域物流对于提高该地区企业物流活动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保障当地居民的生活福利环境,稳定物价,具有不可缺少的作用。
1.1.3 物流活动的分类
根据物流的概念,物流活动一般包括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回收、信息处理等内容,由于其中某些活动在几乎所有物流管理系统中都会涉及,而有的只是间或出现,所以物流活动又被进一步分为关键性物流活动和支持性物流活动。
1. 关键性物流活动
(1)物流客户服务。物流客户服务是指工商企业为支持其核心产品销售而向客户提供的物流服务。
(2)运输。运输是用运输设备将物品从一地点向另一地点运送,包括集货、分配、搬运、中转、装入、卸下、分散等一系列操作。运输是物流的核心业务之一,也是物流系统的一个重要功能。
(3)库存管理。库存管理是指在保障预定供应水平的前提下,以库存物品的数量合理和周转最快为目标所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库存管理主要包括原材料和产成品的存储政策、短期销售预测、存储点的产品组合、存储点的个数、规模和选址、适时管理、拉动式管理或推动式管理等。
(4)物流设施管理。物流设施是提供物流相关功能和组织物流服务的场所,包括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各类运输枢纽、场站港、仓库等。物流设施管理主要包括设施的数量、规模、选址、供应源及服务市场的确定等。
(5)物流信息管理。物流活动中各个环节生成的信息,一般随着从生产到消费的物流活动的产生而产生,与物流过程中的运输、储存、装卸、包装等各种职能有机结合在一起,是整个物流活动顺利进行所不可缺少的。物流系统的信息服务功能,包括进行与上述各项功能有关的计划、预测、动态(运量,收、发、存数)的情报及有关的费用情报、生产情报、市场情报活动。
2. 支持性物流活动
(1)仓储。仓储是指仓库及相关设施设备进行物品的入库、存储、出库的作业。仓储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完好地保证货物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二是为将货物配送给用户,在物流中心进行必要的加工活动而进行的保存。仓储管理主要包括仓容决策、仓库布局和站台设计、仓库的结构、存货的摆放等。
(2)物料装卸与搬运。装卸搬运是随运输和保管而产生的物流活动,是对运输、保管、包装、流通加工等物流活动进行衔接的中间环节,以及在保管等活动中为进行检验、维护、保养所产生的装卸活动,如货物的装上卸下、移送、拣选、分类等。对装卸搬运的管理,主要是对装卸搬运方式、装卸搬运机械设备的选择、合理配置与使用以及装卸搬运合理化,尽可能减少装卸搬运次数,以节约物流费用,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扫码观看1-2 菜鸟网络全自动仓储中心。
(3)包装。包装是为了在流通过程中保护产品、方便储运、促进销售,按一定技术方法而采用的容器、材料和辅助物等的总体名称,也指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而在采用容器、材料和辅助物的过程中施加一定技术方法等的操作活动。
(4)流通加工。流通加工是物品在从生产地到使用地的过程中,根据需要施加包装、分割、计量、分拣、刷标志、拴标签、组装等简单作业的总称。这种在流通过程中对商品进一步的辅助性加工,可以弥补企业、物资部门、商业部门生产过程中加工程度的不足,更有效地满足用户的需求,更好地衔接生产和需求环节,使流通过程更加合理化,是物流活动中一项重要的增值服务,也是现代物流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5)配送。配送是指在经济合理区域范围内,根据用户需求,对物品进行拣选、加工、包装、分割、组配等作业,并按时送达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配送功能的设置,可采取物流中心集中库存、共同配货的形式,使用户或服务对象实现零库存,依靠物流中心的准时配送,无须保持自己的库存或只需保持少量的保险储备,减少物流成本的投入。
[1] 2021年8月20日,该国家标准已获批发布,于2021年12月1日正式实施。
[2] 上汽安吉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吉物流”)成立于2000年9月,是上汽集团所属专业从事汽车物流业务的子公司。2018年安吉物流的营收达到250.8亿元。
[3] 传化集团旗下A股上市公司,是服务产业端的智能物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