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国资产管理行业发展报告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章 新的发展阶段,资管行业的新特征

2022年是中国资管行业从转型整改期走向发展新阶段的起点。在监管政策驱动下,资管行业格局得以重塑,机构竞争核心从牌照和渠道回归至主动管理能力和产品创新能力,与之匹配的是投研体系、业务模式、系统架构、绩效系统和管理运作的优化升级。在新的阶段,资管行业发展出现了新的特征与新的时代主题,行业未来发展的基石已经初见峥嵘。

5年转型整改期为资管行业进入发展新阶段打下基础

2017—2021年,资管行业规模从115万亿元上升到133.7万亿元,年化增速为4.17%,而2013—2017年年化增速是30.96%。尽管行业增速有所放缓,但是处在转型整改期的资管行业规模依然保持了平稳的增长,同时实现了子行业分布格局的优化。其中,主动管理能力较强的子行业和积极推进整改的子行业保持了较快的规模增长,以资金池、通道业务为主的子行业规模受到抑制。

· 银行理财:资管新规发布后,银行理财规模曾一度出现下降趋势,但随着各家银行逐步推进理财业务规范转型,积极探索如何度过转型阵痛期,近年来银行理财规模稳步增长。截至2021年末,银行理财规模达到29.00万亿元,较2017年末增长30.81%(如图1-1所示)。

图1-1 2017—2021年资管行业规模变化

资料来源: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中国信托业协会、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课题组整理。

· 公募基金:资管新规落地后,公募基金净值化管理能力和权益投资的优势更加突出,资管规模快速扩大。截至2021年末,公募基金资管规模达到25.56万亿元,较2017年末增长了120.34%,基金专户资管规模达到9.03万亿元,较2017年末增长了40.44%。

· 保险资管:保险资管的资金主要来源于保费收入,面临的多层嵌套风险较小,并且前期监管对保险资金的使用要求非常严格,因而保险资管受资管新规影响有限,产品规模呈现持续扩大的趋势。截至2021年末,保险资管规模保险资管规模为2021年度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调研的32家保险资管公司的规模,不包括处于风险处置阶段的保险机构下设的保险资管公司的资管规模。达到20.00万亿元,较2017年末增长53.85%。

· 信托、券商资管等私募资管:在穿透式监管下,多层嵌套、通道业务、底层不清的资金池业务等规模迅速缩水,信托、券商资管等私募资管规模呈缩小趋势,截至2021年末分别为20.55万亿元和8.24万亿元,较2017年末分别压降21.56%(5.65万亿元)和51.18%(8.64万亿元)。

除了资管行业整体格局的调整,各子行业内部也发生了产品分布格局的健康转变,通道类产品的规模和占比持续压降,主动管理类产品规模快速扩大。银行理财中同业理财规模持续压降至较低水平,截至2021年末仅为541亿元,较资管新规发布前的2.13万亿元下降了99.75%,占全部银行理财规模的比重不到0.2%。

信托中具备通道类产品性质的单一资金信托规模从2017年末的12.00万亿元大幅压降至2021年末的4.42万亿元(如图1-2所示),而集合资金信托和财产管理信托成为本轮调整以来稳定信托业发展的力量。随着券商资管加速主动管理和公募化转型,定向资管计划规模大幅下降,集合资管计划规模由2017年末的2.11万亿元增长至2021年末的3.65万亿元。

图1-2 2015年3月至2021年12月信托业发展状况

资料来源:万得资讯,课题组整理。

资管行业新特征

净值化转型由产品层面向估值方法层面纵深推进

净值化转型对于资管行业的影响极为深远,一是在产品端驱动业务模式转型,从资金池模式向独立运作模式转变;二是在投资端驱动策略转型,从配置型策略向交易型策略转变;三是在销售端驱动投资者教育升级,从“隐性刚兑”向“买者自负”转变。此外,为配合净值化转型,机构的投研体系、后台系统都需要优化升级。总之,净值化转型并不局限于资管新规框架下的整改,2022年净值化转型进一步由产品层面向估值方法层面纵深推进,引导行业健康发展。

净值化转型1.0阶段:由预期收益型产品向净值型产品转变。根据资管新规要求,资金池模式下的预期收益型产品具有滚动发行、集合运作、分离定价等特征,未披露产品净值,需要向净值化转型。在资管新规过渡期(2018年4月至2021年12月末)内,银行和银行理财子公司大力发展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和半年期以上的定期开放型理财产品,两类产品实行净值化管理,但是可以用摊余成本法计量,以利用估值技术降低产品净值波动。随着预期收益型产品规模持续压降和净值型产品不断发行,银行理财产品的净值化转型稳步推进,2021年底银行净值型理财产品规模为26.96万亿元,占全部银行理财规模的92.97%,基本完成产品层面的整改要求(如图1-3所示)。

图1-3 资管新规过渡期内银行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稳步推进

资料来源: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

净值化转型2.0阶段:由摊余成本法计量向市值法计量转变。为进一步落实打破刚兑的政策目标,净值化转型从产品层面继续向估值方法层面纵深推进。2022年,资管新规过渡期内的临时性政策安排随过渡期的结束而终止,资管产品正式执行新金融工具相关会计准则。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和货币市场基金(MMFs)仍可按照“摊余成本法+影子定价法”计量,但监管要求有所收紧;其余多数资管产品将以市值法计量,底层资产价格波动可以直接穿透至产品表面,产品净值波动增加或成为后资管新规时代的新特征。

净值化转型背后是对资管机构投研能力、产品运作能力和系统能力的综合要求,管理人需要顺应行业发展趋势,提高产品运作管理能力。一是强化投研团队和投研体系建设,通过自建投研团队、多元化薪酬激励机制、科技赋能优化投资流程等方式提高主动管理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二是积极借助外部机构的投研优势,通过基金中的基金(FOF)/管理人的管理人基金(MOM)、基金专户、投资顾问(以下简称“投顾”)等模式开展与外部机构的合作,为客户提供更丰富的产品选择,并在合作中不断提高自身管理水平。三是加强投资者教育,构建基于投资者需求和个性化服务的销售体系,有效识别投资者风险偏好,针对性设计相关产品,并持续支持投资者把握好净值化趋势,强化长期投资理念。

持续推进产品创新,有效联通资金端与资产端

资管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本质上是一个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促进金融市场创新、高效服务实体经济的过程。近年来,资管机构立足行业定位,从单一资产、大类资产配置等多维度持续推进产品创新、丰富产品谱系,有效联通资金端与资产端,在平衡收益风险、更好地满足投资者多元化需求的同时,提升了资金融通效率,形成了投资的良性循环。

第一类产品创新锚定单一资产特性,精准联通资金端与资产端,完善了储蓄-投资转化机制,主要存在三种创设路径。一是盘活存量资产,权益市场通过创设公募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拓宽社会资金对优质资产的直接投资渠道;债券市场通过发行跨市场债券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促进银行间市场和交易所市场互联互通,在获取流动性溢价的同时,完善储蓄-投资转化机制。二是不断新增对细分市场的配置工具,充分发挥指数型产品等逻辑透明、风险收益清晰的优势,将产品跟踪标的从股票逐步向债券、货币、商品以及进一步的细分资产覆盖,跟踪品类由宽基指数向行业指数、主题指数、策略指数延展。三是服务时代主题和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在碳中和、老龄化的时代背景下,发展ESG金融产品、碳金融产品和养老金融产品,为把握国家重大战略布局所带来的投资机遇,创设“专精特新”、粤港澳大湾区、“一带一路”等主题产品,同时提高新经济、区域经济等重点领域的资金融通效率。

第二类产品创新基于大类资产配置策略,进一步完善产品的风险收益曲线,体现机构的差异化竞争优势。打破刚兑之后,基于单一资产的投资将面临更大的估值波动风险,优秀的资管机构通过大类资产配置来满足居民收益与风险偏好的新要求,在匹配“低风险偏好、稳健收益”的投资需求的基础上,将适当增加收益弹性作为创新方向,积极创设“固定收益+”(以下简称“固收+”)产品、FOF等资管产品(如图1-4所示)。基于大类资产配置策略的产品创新形式的兼容性较高,各类资管机构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和能力边界,提供了差异化、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及服务。其中,综合型资管机构利用多元化经营优势丰富产品谱系、完善风险收益曲线,通过整合多部门资源来降低内部成本、提升规模和品牌效应;专业化资管机构根据比较优势对细分市场“固收+”产品增厚收益的资产和策略进行差异化选择,如中小型银行理财发展“固收+非标”产品、私募基金发展“固收+量化策略”产品等,这成为打破同质化竞争的重要方式。

图1-4 大类资产配置类创新产品进一步完善风险收益曲线(2021年6月25日至2022年6月24日)

资料来源:万得资讯,课题组整理。

综上,随着资管产品创新的持续推进,产品谱系日趋丰富,这体现了金融业的高质量发展。一是资管产品的创新领域紧跟国家发展战略,金融体系转型是推动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变和新旧动能转换的前置力量,资管产品有效联通资金端与资产端,在产业链升级、新经济兴起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二是丰富产品谱系带动相应投资策略与资管业务全流程整合,如在发展ESG金融产品时,资管机构在数据收集、项目审批、资产配置、风险控制等方面嵌入ESG投资理念;为发行养老金融产品,机构在系统、投资者教育、长周期考核体系等方面进行配套工作准备,全方位提高主动管理能力。三是满足投资者多元化投资和分散风险的需求,处于风险收益曲线不同位置的产品为各类投资者提供更多选择,且产品的差异化设计可以降低彼此的相关性,更利于有效分散风险。

投资者层次更加丰富,机构化、长期化特征显现

资管行业进入新发展阶段的特征还体现在更加丰富的投资者层次上。随着投资者教育不断推进,个人投资者对风险收益的理解更为准确,市场风险偏好曲线更加完善,资管机构针对这一变化,设计不同的产品来满足投资者更加个性化的投资需求。此外,我们可以看到,机构投资者在资本市场的力量在持续壮大,保险资金等长期投资者在加快入市,投资者机构化、长期化带来的稳定资金进一步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第一,针对个人投资者的投资者教育不断完善。过去在刚兑环境下,个人投资者对自身风险偏好的认知不一定清晰,导致资管新规过渡期内货币基金、银行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等类保本产品更符合个人投资者的风险偏好。伴随着净值化转型和投资者教育的不断推进,个人投资者对自身风险偏好以及净值化的认知更为准确。2021年第三季度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对公募基金个人投资者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个人投资者投资收益预期整体比较理性,能理解收益与风险并存,有90.1%的个人投资者已经投资或会考虑投资通过设定封闭期或最低持有期限来避免频繁赎回的产品。可以看到,尽管2022年第一季度底层资产价格的剧烈波动导致银行理财产品大面积破净,引发了阶段性赎回压力,但2022年第二季度银行理财产品规模重回上升趋势。

第二,资管机构对投资者风险偏好的识别更加个性化。一是根据投资者风险偏好的不同,资管机构对具有不同风险收益特征的产品进行差异化布局。2021年第三季度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个人投资者对公募基金的风险偏好较高,更倾向于投资股票型基金(74.1%)和混合型基金(54.8%)。2017年至2022年6月,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的规模占比分别上升3.6个和5.4个百分点,达到10.5%和23.0%;投资银行理财产品的个人投资者风险偏好较低,2021年末持有银行理财一级(低)和二级(中低)风险等级产品的个人投资者数量占比超过90%,银行理财一级产品存续规模占比较2020年末进一步上升4.1个百分点。二是资管产品的久期设计“做两头”特征显著,广义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仍是承接原刚兑型产品客群低风险偏好资金的重要创新领域,拉长产品期限为客户提供多策略、收益稳定的产品服务是另一个重要发展方向。2021年末封闭式理财产品中1年期以上品种的存续规模占比较资管新规发布前提高54.8个百分点,达到63.0%,新发产品平均期限由138天大幅增加至481天,而发行新产品的银行理财子公司的产品期限更高,平均为574天(如图1-5所示)。

图1-5 2019年9月至2021年12月新发封闭式理财产品的期限

资料来源: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

第三,资本市场投资者机构化特征显著。由于机构投资者具备更有效的信息资源利用、最大化价值发现、较强投资管理能力等优势,近年来资本市场投资者机构化特征逐步显现。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发布的《中国国家资产负债表2020》,2013—2019年中国居民金融资产中直接投资权益类资产的比重由54.5%下降至52.4%,通过投资证券投资基金间接入市的比重由2.9%上升至5.9%,对比同期美国居民和非营利组织金融资产10.7%投向共同基金和30%投向养老金配额的比例(如图1-6所示),仍有较大上升空间。根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2022年1月发布的《全国公募基金市场投资者状况调查报告(2020年度)》的统计,个人投资者持有10只以上公募基金的比例由2019年的21.9%进一步增加至2020年的25.2%。A股市场机构投资者力量在持续壮大,2021年个人投资者交易占比首次下降到70%以下,截至2022年6月末,境内机构投资者和外资持仓占流通市值的比重由2017年初的15.8%提升至23.5%。

图1-6 2000—2021年美国居民和非营利组织金融资产的结构变化

资料来源:万得资讯,课题组整理。

第四,长期投资理念的践行范围有所扩容。与博取短线交易收益的行为不同,以保险资金、企业年金、社保基金为代表的长期投资者践行穿越周期的价值投资理念,有助于优化资管行业机构,为资本市场持续带来稳定资金,平抑非理性市场波动,因此鼓励长期投资者入市成为近年来监管重要的政策方向。截至2021年末,保险资金已有23.1%投向权益类资产(含股票、长期股权投资、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权益类及混合类的组合类保险资管产品),规模合计达5.4万亿元。此外,有71.1%的个人投资者对基金定投这一长期投资行为持肯定态度,银行理财产品中1年期以上产品的投资者平均持有金额约为T+0产品的2倍,反映了个人投资者对长期投资理念的接受度在不断提高。

资管行业培育适应未来发展的新增长点

“十四五”时期,我国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成为社会发展的主题。资管行业作为实体经济直接融资的重要载体,在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过程中需要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令人欣喜的是,当前资管行业正在将高质量发展的时代主题与行业自身的新发展阶段有机融合,打造新的行业增长极。

资管行业推动新经济蓬勃发展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之义在于落实创新发展理念,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结构的优化和增长动力的转换,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资管行业以服务实体经济为本源,在创新发展理念下,推动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为主的新经济蓬勃发展,支持经济新旧动能转换。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新经济既涵盖可以改善居民生活质量的传统产业科技升级,也包括解决“卡脖子”问题的新一代人工智能、下一代信息通信、新兴能源和材料技术等硬核科技,以及抢夺未来科技制高点的量子通信、生命健康、空天科技等前沿科技。以成都市为例,“十四五”期间成都市新经济新赛道布局涉及多领域(如图1-7所示)。

图1-7 “十四五”期间成都市新经济新赛道布局

资料来源:成都市新经济发展委员会,课题组整理。

资管行业通过加大对权益类资产的配置力度来支持创新型企业发展,其中公募基金较为领先,券商资管大集合产品向公募基金看齐,保险资管已进行初步尝试,银行理财仍待发力。近年来监管鼓励各类资管机构通过直接投资、委托投资等形式提高权益投资的实际占比。其中,公募基金发挥领头羊作用,积极布局混合类、权益类产品,加大权益类资产配置比例(如图1-8所示);券商资管中集合资管计划进行公募化改造,产品类型和大类资产配置结构均向公募基金看齐;保险资管的管理资金主要来源于保险公司的保费收入,风险偏好较低,所以风险资产配置规模占比较小,但在政策鼓励下保险资管已经开始尝试提高权益类资产配置比例,其规模边际增长较快;多家银行理财子公司将提高权益投资占比纳入战略布局,但从目前的产品布局和投资行为来看,混合类理财产品规模仍在持续压降,权益类理财产品规模处于较低水平,产品结构分布仍待优化,且理财产品直接投资权益类资产的比例下降较快,短期或更倾向于通过基金间接实现对权益类资产的配置。

图1-8 2016年3月至2021年12月公募基金提高对权益类资产的配置比例

资料来源:万得资讯,课题组整理。

分行业来看,资管机构已根据自身资源禀赋,差异化介入科创企业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进而提供专业化金融服务:对于公募基金和银行理财,布局新经济主题产品是重要方式,2020年以来科创板主题和“专精特新”概念产品扩容较快,聚焦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背景,布局高成长、高景气赛道(如图1-9所示);对于保险资金,通过新股配筹、战略增发、场内交易等方式参与科创板股票一级和二级市场投资,保险资管通过设立专项产品参与化解上市公司股票质押的流动性风险,为科创企业发展提供稳定资金和流动性风险化解工具;对于私募机构,围绕新经济相关企业,通过股权投资、一级和二级市场投资、以资产证券化盘活企业存量资产等方式全方位提供金融服务。

图1-9 2019—2021年新经济主题产品(科创板主题+“专精特新”概念产品)有所扩容

资料来源:万得资讯,课题组整理。

资管行业深入贯彻绿色投资理念

绿色发展强调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2020年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我国正式宣布碳达峰目标与碳中和愿景。为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资管行业布局绿色主题产品和运用ESG投资理念,积极发挥对实体经济绿色部门的支持作用,让资金更多地流向碳减排领域等环境责任落实较好的企业。

近年来我国资管行业已经在积极探索发行绿色主题资管产品,推动绿色投资发展。2021年银行理财发行ESG理财产品规模超1 200亿元,募集乡村振兴、公益慈善等社会责任主题理财产品超600亿元,发展正式进入快车道。2020年是ESG公募基金发行大年(如图1-10所示)。截至2021年末,ESG公募基金存续规模超过2 000亿元。其他资管机构也在积极推进绿色化转型,碳中和主题绿色信托计划和服务信托、ESG保险资管产品、绿色私募股权基金等多种绿色主题资管产品纷纷落地。

图1-10 2016—2020年ESG公募基金发行情况

资料来源:万得资讯,课题组整理。

随着ESG投资理念在机构端推广,签署联合国支持的“负责任投资原则”(PRI)的资管机构数量逐年增加。PRI包括6项原则,各签署机构需践行ESG投资理念。2017年3月以来,我国资管机构开始陆续签署PRI,2020年和2021年中国签署PRI的资管机构分别增加17家和26家。截至2021年末,中国累计已有19家公募基金、4家券商资管、4家保险资管(含保险公司)和1家银行理财子公司签署PRI,其余大多数为私募基金(如图1-11所示)。

图1-11 我国签署PRI的机构类型分布(截至2021年末)

资料来源:PRI,课题组整理。

分机构而言,公募基金绿色投资实践较私募基金更为普遍,但仍存在缺乏绿色评价方法、风险控制粗放、信息披露不足等问题。根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关于基金管理人绿色投资自评价的问卷结果,2021年已有83.9%的公募基金开展绿色投资研究,高于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的61.9%,在进行绿色投资理念和体系建设时呈现自下而上的探索性特征,但仍有46.4%的公募基金未建立针对投资标的的绿色评价方法,且对环境风险的控制仍处于较粗放的阶段,绿色投资实践还缺少可观察、可验证的信息基础,信息披露机制有待完善(如图1-12所示)。

图1-12 2021年基金管理人绿色投资自评价问卷结果

资料来源: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课题组整理。

在实践中,资管机构将绿色投资理念用于全流程的业务模式创新。资管机构通过自建ESG评价体系利用金融科技、模型构建等自建ESG评价体系,结合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对投资标的进行因子筛查和打分,经多维度评价后选择优质的绿色标的进行配置。、改良第三方评价体系、跟踪绿色指数(借用第三方评价方法,如表1-1所示)等方式构建绿色评价方法,并积极推动绿色投资策略与资管业务全流程整合,在数据收集、项目审批、资产配置、风险控制等方面充分应用ESG投资理念。

表1-1 部分基金通过跟踪绿色指数进行绿色投资

资料来源:万得资讯,课题组整理。

资管行业支持养老金第三支柱建设

新发展理念中的共享发展理念,强调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即完善社会保险体系,发展职业年金、企业年金、商业养老保险等,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增加养老服务和产品供给。2022年4月21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正式建立个人养老金制度框架。在践行共享发展理念和支持养老金第三支柱建设的时代主题下,资管行业迎来承接大规模长期资金的发展机遇。

目前,资管行业已经在服务养老金第一支柱和第二支柱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养老金管理经验,为支持养老金第三支柱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截至2021年末,有1.46万亿元基本养老保险基金、2.25万亿元企业年金基金、1.92万亿元职业年金基金委托至受托机构进行市场化投资运营,各类养老基金受托人采取直接投资和委托投资管理人投资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投资运作,而资管行业正是以投资管理人的角色介入养老金管理的。如图1-13所示,从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以下简称“人社部”)和中央单位职业年金认定的投资管理人来看,公募基金是最主要的机构类型,截至2022年4月末,公募基金受托管理各类养老金资产超4万亿元,积累了较丰富的养老金管理经验。其次是保险公司,而保险资管、证券公司、券商资管以及养老金管理公司等机构获得养老金投资管理资格的数量相对较少。

图1-13 养老金第一支柱和第二支柱各类养老基金认定的投资管理人(截至2022年4月末)

资料来源: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人社部、《中国证券报》,课题组整理。

2018年以来,资管机构初步探索发行作为养老金第三支柱的个人养老金融产品。商业养老保险是保险系个人养老金融产品的重要创新,包括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专属商业养老保险、养老年金保险等,而保险资管主要通过受托管理商业养老保险资金的方式间接服务养老金第三支柱,已有部分机构开始考虑创新发行养老保险资管产品,进一步发挥长期资金管理优势。公募基金的个人养老金融产品是养老目标基金,以追求资产长期稳健增值为目的,按FOF形式进行规范化运作,截至2021年末,管理规模突破1 100亿元(如图1-14所示)。银行理财的实践是开展养老理财产品试点,养老理财产品试点已从2021年9月的“四地四家机构”扩展至2022年2月的“十地十家机构”。

图1-14 2018年3月至2021年12月养老目标基金规模快速增长

资料来源:万得资讯,课题组整理。

相较于海外,中国资管行业支持养老金第三支柱建设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截至2021年末,我国养老金规模我国养老金规模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和养老目标基金的规模之和来表示。其中2021年末全国社会保障基金规模基于2020年末全国社会保障基金规模,结合2018—2020年复合平均增速进行估算,美元兑人民币汇率采用6.7。为2.1万亿美元左右,与澳大利亚和荷兰的养老金规模较为接近,排名世界第四,但中国养老金规模占GDP的比例仅为12.4%,较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成员平均水平66.9%差距明显,我国养老金规模与经济实力尚不匹配,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如图1-15所示)。结合2019年末美国43%、加拿大36%的个人养老金规模占比来看,我国养老金第三支柱仍处于起步阶段,增速较高的发展阶段会为资管行业业务发展提供重要增量机会。此外,资管行业支持养老金第三支柱建设,符合其长期投资和价值投资的投资理念,有利于其发挥资本市场“稳定器”和“压舱石”的功能。

图1-15 各经济体养老金规模以及养老金规模占GDP的比例(截至2021年末)

注:本图仅列示养老金规模在1万亿美元以上的经济体。

资料来源:OECD、万得资讯、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课题组整理。

资管行业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

开放发展强调促进国内国际要素有序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形成对外开放新体制。自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上做出金融业对外开放承诺以来,一系列开放举措稳步推进,在扩大境外机构市场准入、深化内地和港澳地区合作发展、扩大金融业双向开放的背景下,资管行业在“走出去”和“引进来”两个方面均有所建树。

资管行业借助粤港澳大湾区互联互通优势“走出去”,积极抓住政策东风带来的业务增量机会,创设区域特色资管模式。

第一,粤港澳大湾区主题产品先行。2019年以来公募基金集中布局粤港澳大湾区主题基金,多以跟踪粤港澳大湾区债券指数的ETF形式进行运作,银行理财创设封闭式或者6个月期限以上的定期开放型粤港澳大湾区主题理财产品,为粤港澳大湾区相关主体提供融资(如表1-2所示)。

表1-2 公募基金和银行理财布局的粤港澳大湾区主题产品

资料来源:万得资讯,课题组整理。

第二,互联互通创新带来增量业务机会。互联互通机制将资本市场股票通、债券通形式的创新进一步拓展至资管市场,为资管产品带来对外开放契机。2021年9月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正式启动,其中港澳地区投资者可以通过北向通投资内地风险等级为R1~R3的理财产品和公募基金,并且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在不断探索扩大试点机构和产品范围。2022年6月ETF纳入互联互通机制正式获批启动,叠加保险通等跨境金融创新试点处于探索阶段,资管行业迎来增量业务机会。

第三,粤港澳大湾区特色资管模式已提上议程。2022年4月,广州市决定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和资管中心,以优化粤港澳大湾区金融资源配置,培育以“一城一港一湾”为核心、各具特色的资管集聚区,兼具跨境理财、风险管理、风险投资集聚区功能的资管模式框架较为完备。

在内外资一致的原则下,境外机构准入门槛放宽、展业范围日益扩大。2018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宣布12项金融业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率先取消银行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外资持股比例限制,允许其他金融机构外资控股,并为外资持股比例完全放开设定过渡期。2019年7月,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办公室发布11条金融业对外开放措施,放宽外资保险公司、银行理财子公司、养老金管理公司准入门槛,并缩短其他机构外资持股比例限制全面取消的过渡期。2020年7月,金融业准入负面清单正式清零,银行、保险、基金、券商、期货等领域外资持股比例限制全面取消。在一系列对外开放政策实施之后,境外机构展业范围大幅走扩。截至2022年6月末,设立外商独资私募基金成为外资开展资管业务的主要方式(如图1-16所示),公募基金、银行理财子公司、保险资管和信托公司主要以中外合资形式进行展业,而随着外资持股比例限制的取消,外商独资的公募基金、保险资管和期货公司开始逐步落地。

图1-16 资管行业外商独资和中外合资机构分布(截至2022年6月末)

资料来源:中国理财网、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银保监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证监会”)、中国信托业协会、万得资讯,课题组整理。

境内外资管机构具备差异化竞争优势。在对内投资方面,由于境内外投资环境在资本市场、投资者偏好、监管环境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如表1-3所示),外资资管机构在投资管理能力、多元化薪酬激励机制、金融科技系统方面的优势难以快速落地,叠加品牌效应不明显、缺乏销售渠道等因素,外资资管机构面临的本土化挑战使得短期内本土资管机构的境内投资优势仍在。在对外投资方面,外资资管机构可以通过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机制、合格境内投资企业(QDIE)试点、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QDLP)试点等方式承接境内资金的对外投资需求,具备全球大类资产配置优势,而本土资管机构仍缺乏境外资管经验和业务模式。整体而言,境内外资管机构的竞争角力,会带来新的商业模式、策略和产品,有利于稳步推进资管行业提质增效以及高水平开放。

表1-3 境内外投资环境在资本市场、投资者偏好、监管环境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