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财富找到你:有温度的经济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 宏观篇

面对危机,保持警惕

全球经济会变好还是变坏?普通人该怎么保护自己呢?“万国斩疫鬼,通胀入危局。”当疫情的阴霾逐渐散去,经济的秩序重新恢复,现在也是时候抬头看一看,我们接下来要走的,将是什么样的道路。

先说几个数据,2020年全球十大经济体印出的钞票,已经超过了2008年以前人类五千年文明印钞的总和。这是什么概念呢?就是市面上有很多钱,多到一边美国企业停产停业,一边美股多次突破历史最高。

很多财经大V看到这种情况就开始吐槽,说美国联邦储备局在胡闹,一副“我比FED懂经济”的样子。

但是这次美联储做得真没毛病。在影响全球的大灾难面前,各国银行通力合作,不计代价,开启印钞机,稳定人心,在悬崖边制止了经济链条的崩裂。这是各国央行的本分。

2020年的这个时候,人类并没有准备好同时应对疫情和经济危机两场战争,所以各国都在集中力量战胜病毒。这个策略是正确的,哪怕回头再来一次,还是应该这样做。

但是,这并不代表没有后果。中国应对的尺度很妥帖,既控制了疫情,也没有大水漫灌,房价和股价都还处在合理的区间。但是国外的情况就有点微妙,现在北美房价涨得很快,我朋友圈那些北美房屋中介生意都很火爆。美股全是泡沫也就算了,就连原材料的价格都开始暴涨,这可不是什么好现象。

最近一段时间一些原材料的价格,比如纸涨了50%,铁翻了1倍,铜涨了60%,塑料涨了50%,石油更离谱,2020年油价暴跌,大家应该还有印象,当时原油跌到20多美元,到2021年已经涨到快70美元,翻了快两番。

原材料价格比疫情前还高,难道是需求旺盛吗?但显然现在各国生产还没有完全恢复,需求不可能有这么多。那么是供应不足吗?也不是,比如中国原油储量已经很高。

在这样的情况下,原材料还在涨价,就是因为钱多得实在没地方去了。钱如流水,它能滋润干枯的河床,也会威胁古老的堤坝。大部分财经大V喜欢聊资本、聊股价,其实支撑经济的永远是生产和消费。我是学经济学出身的,当年读书的时候学的是曼昆,哪怕新凯恩斯主义和古典主义争执不断,起码都还在讨论生产消费创造价值,那时候还不懂什么叫量化宽松。而自2008年以来,科技没有巨大突破,生产力也没有特别的进步,经济一出问题,解决方法就是印钱。大家讨论的都是资本的逻辑和货币的走向,我能够理解,但作为古典理论的信徒,新时代似乎没有了能载我的船。

无限拖延的问题,最终总是要人来买单,全球大量印钱,最后的结局是什么?当那一天到来时,普通人要怎么保护自己呢?

美国巨量印钞,人为地延缓了经济危机,这个手段有效,但有没有上限呢?假设没有上限,那么只要无限印钱,经济就会一直发展,世界和平。除了印钞厂,其他人都不用上班。这显然不符合常识,因为钞票发行是有上限的。

2021年11月,美股在历史高位,英国房价处于五年高点,如果光看数据,你会以为人类不是在对抗疫情,而是实现了什么科技革命。作为一个经济学者,这基本就等于我在路上看到有个人在天上飞,我所有的知识都告诉我这不可能,但是它就是发生了。

不要问我什么时候他会掉下来,他一开始就不该飞上去。

这样发展下去的后果是什么呢?物价上涨已经被大家说烂了,但这一点我反倒不太担心。因为我们日常消费的商品,池子太小,承载不了这样巨量的资金。资本也知道这一点,没有大资本去大量屯卫生纸或者奶粉,大部分钱都流向了股票、房地产和别的保值资产,只有一小部分流到了大宗商品,这会让物价涨一点,但不会特别严重。

真正让我担心的是资本世界和现实维度的进一步割裂。在这几轮印钞之前,大家投资看的是公司的技术、管理水平或者利润。而现在,投资看的都是其他大资本的脸色。金融本该服务实体,现在却慢慢变成了钱生钱、原地起飞的游戏。

最后印钱的极限到来,倒霉的会是谁呢?有人说,富人钱多,那么钱贬值了应该是富人受损失。其实恰好相反,钱在少的时候是用来花的,比如普通人那点钱是用来买菜、买房、养老人和孩子的,但是钱的数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它就不是用来花的了,而是用来生产材料。对资本来说,通胀就是生产材料的成本变低,要付的利息大幅减少,所以2020年美国富豪们身家暴涨,这就是过度印钱的代价。

现在美国媒体都在说,疫情结束后全球经济会大反弹。我很疑惑,大家这么快就忘了疫情前的经济形势了吗?怎么灾难过后,世界反而更繁荣了呢?有一场经济领域的恶仗,我们拖了很多年,到现在还没打。而美联储的弹药,已经在去年救市的时候打光。现在利率是0,没有降息空间,钱还在不断印。所有人都在假装问题不存在,仿佛只要疫情持续,疫苗也能治好货币超发。

疫情的结束,只是解决经济问题的开始。在这个问题上,中国做了几个非常英明的选择。

虽然在2021年,外国观察家对我国经济很乐观,IMF、世界银行、摩根大通等大机构都预测中国GDP会有8%以上的增长,但是我们给自己定的目标是6%。

我只能说,管理层里有高人。

本来,2020年的特殊情况给2021年留下了很大的增长空间。但是,我们却定下这么保守的目标,大概率是意识到会有一些复杂的外部变化。现在各国央行手里都已经没有足够的筹码和空间来处理任何意外。

有了这个心理准备,在投资的时候我们也要调整好心态。现在普通人投资,有三句口诀。

第一,千万不要把理财当作收入来源。

不光是近两年不要,最好永远都不要。有个很简单的道理,金融投资的回报是按照比例,比如股市上涨10%,投1亿元就赚1 000万元,投1万元就赚1 000元,账面收益天差地别,但是获得这10%的收益,你要研究和分析的东西是一样的。

普通人投资20万元,和那些投资200亿元的人,看的是同一个股市、同一批公司,人家花5 000万元组建团队去做分析,而很多人最多花5 000元去买个骗人的理财课程。

这是不对称的竞争。当你总资产小的时候,你就要去追求额度上的提高,而不是比例上的提高。当你个人资产在100万元以内,就不值得研究投资,不如想办法涨涨工资。

普通人不要把股市当作收入来源,实在忍不住就当作花钱买点刺激。人到中年,事业不顺,生活能一眼看到头,总觉得自己的才能没有完全发挥,又没有其他赚钱的路子,于是就跑到股市里证明自己。其实改变人生的机会有很多,以前那么多机会你都没有抓住,现在为什么会觉得自己是个投资天才呢?

第二,如果你一定要追求投资收益,也千万别指望暴富。

如果你错过了特斯拉,错过了每一个暴富的机会,那么我恭喜你,你的策略没有问题。有胆量碰这些东西的人,九死一生。有没有人暴富呢?确实有,赌场也有人暴富,但是赌博就是玩火,投资不是赌博,永远别后悔错过。

第三,如果上面两条你都不想听,就是想靠投资暴富,那么建议买点基本的消费型保险。

在经济下行的周期里,核心地段的房产、贵金属和保险是你最好的朋友。如果手里还有长期用不到的钱,我仍然觉得基金值得托付。

最后告诉大家,历史上最大的几次萧条,也都不过持续了三五年,亏得再厉害都是暂时的。

(2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