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揭秘“护官符”的真谛
在《红楼梦》卷四中,小沙弥门子递给雨村一张写有本地大族名宦之家的谚语牌----护官符。“賈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
四句谚语,如果从“护官符”的思维中,字的表意去理解,很好懂,妇孺皆知。说的是在金陵城中的四大家族,个个家大业大,富贵之极!金银珠宝多之又多。但又有谁能明白,这其实是作者(或谚语作者)的障眼之法。四句谚语真正所要表达的含义,隐藏了一个天大的机密。在这里面,暗射了作者(或谚语作者)对所处年代之朝廷---清朝爱新觉罗氏的极大愤恨,愤恨到思想上要推翻和杀戮之的地步。也许有人说了,这怎么可能?那我要告诉大家的是,是否可能?让我为大家往下分析。
首先,我们要弄明白这四句谚语的出处。第一种可能,是作者曹雪芹自己编出来的。第二种可能,《红楼梦》在成书之前,已有一些故事情节在当时社会上流传。就像作者曹雪芹在开篇第一回所言:“空空道人听如此说。。。。。。方从头至尾抄录回来,问世传奇。从此空空道人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遂意名为情僧,改《石头记》为《情僧录》。至吴玉峰题曰《红楼梦》。东鲁孔梅溪则题曰《风月宝鉴》。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批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则题曰《金陵十二钗》。”也就是说,《红楼梦》中的其中一些故事内容,在曹雪芹之前可能就有人写出来了。当然,也或许是作者曹雪芹的托词,假借他人之名,迷惑朝廷当局。他人也好,曹雪芹也好!不管怎么说,《红楼梦》整部书最后都是由曹雪芹“批阅十载,增删五次”完成的。即使是他人写的一些内容,曹雪芹也是认可的。所以这四句谚语的出处,我们最终认同为曹雪芹所编。
其次,我们再谈谈曹雪芹家族的背景。曹家始祖曹世远本为明朝驻守辽阳的一个下级军官。其子曹振彦在公元1621年归附后金,先在佟养性属下任教官,后改隶多尔衮属下(正白旗包衣奴才),任佐领(管理汉旗三百人的一个小官)。虽地位低微,但却机智聪慧,勇敢善战。受到主子多尔衮的赏识。尤其在平叛山西大同“姜镶之乱”的战役中,与其子曹玺的卓越表现,得到了主子的更加认可和提拔。曹玺被选为皇家侍卫。多尔衮死后,曹玺又受到顺治的垂青,其妻孙氏做了幼年康熙的奶妈。曹玺之子曹寅和康熙帝是儿时的玩伴,后又入宫作侍读,16岁就做了康熙身边的侍卫。在康熙在位的前五十多年里,曹家真正成为赫赫扬扬的江南名门望族。曹玺被委派任江南织造,加正一品,在任22年。内室孙氏因为曾是康熙的奶娘,被康熙尊称为:“此吾家老人也”,赠匾“萱瑞堂”。曹寅33岁始接任苏州织造,后又兼任江宁织造21年。曹家成了“织造世家”。康熙一生六次南巡,曹家接驾五次,殊荣之极!无以伦比!真正处在:“烈火烹油,鲜花着”的梦想般时代。然而,又有谁能在最得意的时刻想到“盛筵必散,物极必反”的道理呢?曹家在富贵极顶时期,大肆开销。五次接驾康熙爷,建行宫,摆盛筵,戏文周节,上下打点,为太子胤礽多次筹备政治现银,平日里,一大家族,上上下下摆排场,铺张浪费,出不入敷。几十年下来,落下了巨额亏空..到曹寅死前,挪用火耗,帑银竟达三十多万两之巨。康熙知道曹家多半亏空是因自己南巡接驾而治,故也是知而不发。不但不降罪,反而更加同情,在曹寅逝后,又让曹雪芹的父辈曹顒,曹继任江宁织造。几年后,康熙终归驾崩了。雍正即位。我们都知道清朝这位皇帝,一生勤勉,俭朴!
威严刚正!生平最记恨的就是贪污腐败。在这样的背景下,加上曹家过去和雍正的政敌废太子胤礽,八阿哥胤禩党不清不楚的关系!真可谓到了日暮穷途,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境况了。雍正六年,世居江南的曹家被革职抄家,父辈曹枷号入狱,所有家产充公,属眷遣返北京祘市口附近仅有的一座旧宅,依靠通州县的几百亩薄田和西山张家湾的一家当铺过活。世事突变,让年仅十二,三岁的曹雪芹记忆深刻!再后来,家境与况日下,转售当铺,变卖祖田。到曹雪芹成年时,为了养家糊口,他在内务府做过整理书案的文员,,在右翼宗学当了两年管理日常事务的小主薄。(并在这里结实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清后裔宗室子弟敦敏和敦诚两兄弟,成为坎坷一生中相互理解,支持的患难知己!)再后来,祖屋田产也没了,卖画为生,几次借住搬迁。直至搬出城区,蛰居在西山黄叶村的四间茅草屋。中年曹雪芹,穷困潦倒。经历了发妻病逝,唯一的幼子也因天花之疫,离他而去。伤妇失子之痛,让他更加愤世嫉俗,嗜酒如命!多少个日日夜夜,一边泪流满面!一边奋笔疾书!衔悲蓄恨,借酒浇愁!无限痛愤,融入书内!一个风雪交加的除夕夜,因长时的饮酒过度,一病无医,留下未完的《红楼梦》,含恨离开了人间。。。。。。
综合以上所讲,站在朝廷的立场上:1,曹家先人曾经战功卓著,一心侍奉几代君王,忠诚可嘉。只是尽一个臣子的本分,很平常的事情。2,更何况曹家从包衣奴才成为江南“织造世家”近六十年,是天大的殊荣!尤其在康熙帝时期,官居一品,五次接驾,真正是皇恩浩荡,诚惶诚恐!但作为一个臣子,接受如此天恩,不但不能为朝廷分忧,反而利用职务之便,大肆非法挪用官银为己所用。纵有天大的理由,也罪不可赦。3,功归功,过为过!雍正帝整顿吏治,惩治贪腐。曹家抄家革职,天经地义!而站在曹雪芹的立场上:1,曹家的辉煌,是曹家先人用生命换来的,2,康熙帝对曹家固然不薄,但曹家之所以被其下一任抄家革职,还不是为他五次接驾欠下的窟窿,两不相欠。3,雍正皇帝以曹家挪用官银抄家,革职查办只是个幌子,真正用意是铲除异己(曹家非四阿哥党派之人),在江南织造的重要位置上安置自己的信任之人。4,曹家有过康熙帝的奶妈孙老太君,有过在皇宫当贴身侍卫的祖父曹寅,有过当妃子的女儿(贾元春的原型),他们知道许多清廷不为人知的秘密。雍正帝过河拆桥,以怨报德,打压曹家,有着隐瞒皇室秘闻的目的。5,满院凶恶的官兵,在抄家的过程中,打骂,作践自己(曹雪芹)的亲人,一些女的被卖入官妓,男的枷锁入狱,发配边疆。那种场面,在刚刚懂事的曹雪芹脑海里留下了永远,不可磨灭,噩梦般的记忆。注定了他一生愤恨清廷的思想思维。6,并又此带来他后来一系列的穷困潦倒,伤妻失子的悲惨命运。仇恨的火焰在他内心积聚地燃烧。7,也是最重要的一点,祖父曹寅一生酷爱文学,并由此结交了许多汉族文人大家:傅山,姜宸英,朱彝尊,顾贞观,顾景星,陈维崧,李因笃,汪琬,尤侗,毛奇龄等等。幼年曹雪芹从小就有祖父遗风,挚爱文学。通过阅读祖父大量文稿,信件,知道了并非常崇拜和祖父结交的那些汉学大家。由此喜欢上了那些名人的文章。在这些人中,不乏有一些反清复明的志士,诸如傅山,顾景星,李因笜,毛奇龄等。受这些前朝遗民文章的影响,幼年曹雪芹的思想也发生了质的变化。从引以为荣的满族包衣到重新认识自己汉人的血统。虽然在他那个年代,满汉已融入一体,但不乏仍有无数的反清复明仁人志士在和清廷对抗着。几年后,父辈革职,家园被抄,更加让他在思想意识上蒙发了对满族清廷,爱新觉罗氏的憎恨。多少年后,不共戴天的心思,在经历了伤妻失子的过程中,与日俱增!愈演愈烈!可一介落迫书生,又能何为?满腔愤恨,只能寄托于笔墨上,写进《红楼梦》的文稿里。。。。。
经常读《红楼梦》的朋友都知道,作者曹雪芹在书中惯用谐音的手法。以假乱真!生于当朝,辱骂朝廷。如果不能用极其隐蔽的手法去表述。手稿不能传世事小,一旦被朝廷当局有所发现,性命难保,还要株连九族。可想而知,内心有多深的怨恨才会如此行为?多少个日日夜夜的冥思苦想,无数次的增删改写,把对清廷的愤恨巧妙构思,写进《红楼梦》。
那么,作者是如何利用四句“护官符”谚语,隐射对清廷爱新觉罗氏的愤恨呢?第一步:在《红楼梦》人物的姓氏中暗藏名堂。我们想想?金陵应天府四大家族的姓氏为什么作者非要用“賈,王,史,薛”?《百家姓》里那么多姓氏,不用其它姓氏呢?也许有人会说,那是为了谚语的对仗工整,表述的内容相得益彰。“第一句:賈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以假对马,相辅相成。第二句: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里对史,史字可以暗含秦始皇,用在这里历史典故油然而生。第三句: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用王对床,而且王和金陵搭配,又把王家比喻为金陵之王爷,所以高贵富有。第四句: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雪和铁虽然不太对仗,但丰年好大雪是从‘瑞雪兆丰年’演化而来的,对应珍珠如土金如铁用意很合适,丰收年,粮食多了,自然卖的钱也多了,也就不在乎金银珠宝了。我想,许多朋友都是这样认为的吧?如果是这样的话,我在这四句谚语里换几个姓氏,稍作变化,大家看看如何?“賈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阿房宫,三千倾(或五万丈),住不下金陵一个秦(或黄)。东海缺少白玉梁(或柱),龙王来请金陵项(或朱),当年万户侯,珍珠如土金如鍮”。{賈因为谐音假,与甄(真)对应贯穿全书,不能随意改动,其它姓氏都可以改的。大家看看意思难道还不一样?其实,你再换三个姓氏,按姓的字义编写三句谚语,同样是一个道理。之所以我费如此口舌为大家解释,就是想告诉大家,作者选“賈,史,王,薛”四个姓氏来编写“护官符”的谚语,是有深意的,有目的的。其玄机就在于这四个字的谐音是:“假,死,亡,血”。只有用这四个字的姓氏才能表达出作者心中那无限的愤恨。我们再往下探,四句谚语“賈不假,宝玉为堂金作马。。。。。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是不每句里都巧妙地浮现一个“金”字?就是这个“金”字,让四句谚语隐含了一个天大的秘密。我们都知道,“金”的意思就是指黄金,金钱,贵重的物品等。但在这里,它却代表着另一层深意:“金国”。
公元1115年,女真完颜部落阿骨打大败辽军,在会宁(今宁古塔附近)称帝,国号大金,史称“金太祖”,1123年,阿骨打在战役途中病逝。死后留有遗嘱“兄终弟及,复归其子”。其弟吴乞买继位,尊称“金太宗”。就是这位金太宗,真不可谓为女真枭雄!即位两年后灭掉了辽国,把大辽天祚帝软禁到海边一个小城,降封为“海滨王”,四年后灭掉北宋,俘获宋徽宗,宋钦宗。公元1234年,金朝被蒙古汗国灭亡。
三百八十二年后,公元1616年正月初一,建州女真中的一支部落首领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称“汗”(大英明汗),国号“后金”。其实努尔哈赤的原来姓氏是“觉罗”,为了巩固,加强其统治的部落。便在原来姓氏“觉罗”前面冠以“爱新”的字样(爱新在满语里是“金”的意思)。后来,其子皇太极移花接木,把满族老祖布库里雍顺的神话起源传说移挪到“爱新觉罗”新族头上,以示尊异,正统。说白了,努尔哈赤的“后金国”女真部落并不是五百年前完颜阿骨打“金国”的嫡系血统,“后金”乃“假金”也。
这样,我们再回到《红楼梦》“护官符”的四句谚语中,就不难明白作者曹雪芹四大家族起姓氏的谐音含义了。也清楚了四句谚语里为什么每一句都要巧妙浮现一个“金”字。賈金,史金,王金,雪(薛)金其真正要表达的意思就是:假金,死金,亡金,血金。而这个“金”就是暗指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建立的“后金国”。也就是后来的清朝(皇太极改国号“后金”为“清”)。而作者憎恨的是其后继者雍正,乾隆皇帝。深仇大恨,非以“死,亡,血”的字眼表达来泄愤方不可!
读过戚序本脂批《石头记》的红友们都知道在第四回回前的一首题诗:“请君着眼护官符,把笔悲伤说世途。作者泪痕同我泪,燕山仍旧窦公无。”。这首诗不是曹雪芹写的,有人说这首诗是批书人脂砚斋加上的。也有说是其他批书人所加。但不管是谁?这个人一定和作者的关系非同一般,他(她)是了解作者内心深处的知己。诗的前两句强调“护官符”之重要,揭出作者借此“怨时骂世”之文抒发内心的悲愤之情。第三句告诉人们书作者和诗作者是如何的过命知己,读到“护官符”,这一节,诗作者想到了书作者写作时泪流满面的场景,自己也不由流出了眼泪!关键是第四句“燕山仍旧窦公无”。对于这一句的理解,许多红学研究者都认为燕山窦公是指五代时期后周渔阳人窦属钧,因为在《三字经》里专门有讲此人的四句词:“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讲的是心德不端,恶名昭彰的富户窦燕山(窦属钧)三十多岁梦到死去的父亲,父亲对他说:之所以你一直没有子女,是因为心术不正,如不痛改前非,重新做人,不但一辈子没有儿子,而且会早死。从此窦燕山洗心革面,免费为乡人办私塾,拾金不昧资助贫苦者,善待家仆,广济阴德。终于感动上苍,妻子连生五子。而且教子有方,五子登科。但我认为第四句燕山窦公不是指窦燕山(窦属钧),其生平故事和前三句诗意不相符。诗作者前三句很明显告诉我们:要重视“护官符”,因为那里面隐含着书作者曹雪芹“怨时骂世”悲愤心情,回想起知己当年写“护官符”那一节的恨泪之痕,今天以未亡人的心境重读故去知己的遗作,我多么希望世上再有燕山窦公的出现啊!大家想想,诗作者这里所希望出现的“燕山窦公”怎么可能会是一个只知道洗心革面,教子有方的窦燕山(窦属钧)呢?教子有方的窦燕山(窦属钧)怎么能抚平书作者曹雪芹那满腔泪恨,愤世嫉俗的心呢?凤牛马不相及的事!此时此刻的诗作者希望出现的应该是个抱打不平,快意恩仇的救世英雄。只有他才能安抚已故知己那颗满腔愤恨的心。所以说,这里的“燕山窦公”绝不是指“教五子,名俱扬”的窦属钧。我认为,他应该是指和诗作者,书作者同朝代的,康熙年间,逝去几十年的河北献县人,反清起义军首领,传奇豪侠---窦尔敦(窦开山)。窦尔敦的父亲是李自成部下的将领,被清军杀害。少年窦尔敦拜一位抗清民族英雄史可法的部下石某为师,学习武功,又得静慈和尚少林绝学。民族大义杀和杀父之仇与清朝不共戴天。在燕山山脉下,一个叫连环套的地方招兵买马,安营扎寨,和清廷对抗。清军多次攻打窦寨都未能奏效。抓窦母亲,诱窦去解救。窦乃孝子,为救其母,自缚投案,被判死刑!康熙感其孝道,改判流放黑龙江。虽然事情已过去几十年,但诗作者当朝人歌颂同朝代的“反清罪犯”,那是冒天大的风险。为了麻痹朝廷书鹰,他故意把窦尔敦这位英雄人物尊称为“燕山窦公”,一来是表示对英雄的尊重,其二可以以假乱真,转嫁风险。让不知情的一些读书人误认为是“教五子,名俱扬”的窦燕山(窦属钧)。
了解了所以的历史事件,让我们重新梳理四句“护官符”谚语里的姓氏和每句都必须浮现的“金”字。再加上曹公的那位知己--批书人回前诗的诗意。事实真相不言而喻!假金,死金,亡金,血金。多么残忍的字眼?多大的血海深仇?这就是“护官符”的真谛。
最后,我自己虽然写完了《护官符的真谛》,但内心深处仍然有一些疑虑说服不了自己!?我至始至终有一种感觉:“护官符”不是曹雪芹先生的原创,这四句谚语应该在曹雪芹先生创作《红楼梦》之前就已在其它地方出现,它的作者应该是一位“反清”人士。当然了,之所以能在《红楼梦》书中再现,作者曹雪芹先生认同这种观点,并由这四句谚语,作为全书的总纲领,把曹家由盛到衰的家族史与大清的恩恩怨怨,经过艺术加工融入其中,铸成《红楼梦》。
是啊!几百年来,读《红楼梦》的人前仆后继,数以万计!可作者曹雪芹先生的开篇之句:“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谁又能解得其中之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