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需要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带着共情陪伴孩子成长

0~4岁的儿童根本就不需要任何教育,相反,他们需要有爱的、共情的陪伴。在这种情况下,这里的共情是指:可以想象和感受到别人的感受,可以看到别人行为背后的本质。在此,我想再一次探讨教育的目标,即我们真正想要弄清楚的问题:我们到底想要什么?我们对自己的孩子有一个确切的认知吗?这样我们就可以说:“我孩子的言行举止必须与他的年龄匹配,这就是他14岁必须有的样子!”或者说,我还想要慢慢地去认识和了解我的孩子,看看他究竟是哪种类型的孩子?我现在正在面对一个什么样的小家伙?”

我曾经与一位很优秀的助产士交谈。那位助产士有一个很棒的做法。每当这位助产士去探视准妈妈之后,她都会再次开车回到准父母那里,并在门口以胎儿的口吻留下一封信:“我还没有名字,我会在几个月之后到来,我将会在这个家里停留大概20年的时间,并且我不会说德语。”我认为,这对于准父母的育儿态度和准父母的期待来说是一个很棒的提醒和预告:“嘿!这里即将有一个全新的人诞生。我们想要接受现实还是想要一个计划中的理想孩子?我们已经下定决心了吗?或许我们都有一个梦想:“当我生下一个女儿的时候,她必须这样或者那样,或者说她不需要这样或者那样。”然而,那其实就是一个计划中的孩子。

很多父母表示:“这样做很困难。实际上我知道自己对养育孩子的看法,我伴侣的意见也基本上和我的看法一致。但是我的邻居、父母等人的意见和我的看法并不一样。所以,现在我不知道应该怎么办。”但当我对他们说“我相信您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养育孩子”时,得到的答案通常是:“是的,但是学校说……,其他人说……。”为了应对这种情况,我创建了一种疗法,我告诉这些父母:“回家给您的孩子写一封信,您可以将这封信交给律师并告诉他,当您的孩子25岁的时候才可以阅读这封信。在信里面您可以写:亲爱的孩子,今天是你3岁的生日,而我们已经有3年没有安全感了。今天我们做出了一个决定,我们将你的抚养责任全权交付给我的父母或者学校。非常抱歉,但是我们没有别的选择。爱你的父母。”这项活动会使大多数父母清醒过来,他们会说:“这不是我真正想要的。我们当然想要自己去承担养育孩子的责任。”

这个决定很重要,因为孩子需要父母的陪伴。有时候父母想要的东西没有那么重要(比如要求孩子做这个或者做那个),他们知道自己想要养育一个什么样的孩子,才是更重要的。当然,对于孩子,父母要留有一只眼睛或者一只耳朵(对孩子有一定的关注,而不是过度关注),并且需要根据这个孩子的情况来调整自己的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