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华随笔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译者语

叔本华(Schopenhauer,1788—1860年)是少数几个扭转西方哲学发展方向的大哲学家之一。他的哲学思想继承和批判了康德[1]的哲学体系,融合了东方的婆罗门教与佛教理念,因此他被誉为“东西方哲学思想交融的第一人”。叔本华建立了以主观意志为本原的非理性的现代哲学体系,他对本能冲动和非理性力量的强调,他的洞见迭出、令人信服的冷峻的世界观,他的富于表现力和吸引力的语言风格,以及他对被众多哲学家忽视的主题和现象——包括色彩、天才、教育、命运、神秘主义以及人生智慧等方面——的孜孜不倦的探究,在他身后铸就了一段极为深远且引人注目的影响史。尼采曾无比尊敬地称叔本华为“我的伟大的哲学老师叔本华”,叔本华的哲学思想更是直接催生了尼采的有着深远影响的“权利意志论”。

回顾20世纪的哲学史,生命哲学、存在主义、弗洛伊德主义、法兰克福学派等非理性思潮席卷世界,深刻影响了几乎所有的人文领域和艺术领域。因此,苏联哲学史家贝霍夫斯基在传记《叔本华》中断定:“20世纪所有的唯心主义哲学如同一个合唱队,其中第一领唱人就是法兰克福的隐士。”美国“耶鲁学派”批评家哈罗德·布鲁姆更是在《小说家与小说》中声称:“叔本华的杰作《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与整个19世纪及20世纪早期许多首要小说家的关系,以及对他们的影响,等同于弗洛伊德的著作对20世纪晚期至关重要的小说大师的关系及对他们的影响。左拉、莫泊桑、屠格涅夫、托尔斯泰和哈代同为19世纪的叔本华的继承人,这个传承经由普鲁斯特、康拉德和托马斯·曼,在博尔赫斯及最卓越的叙事作家贝克特的部分作品中达到顶峰。由于叔本华是影响弗洛伊德的主要前辈之一(尽管弗洛伊德本人否认这一点),我们不妨认为弗洛伊德对作家的影响,部分是叔本华已有影响的顺延。”

比起同时代的生前声名显赫的理性主义哲学家黑格尔,叔本华生前长期被学术界和一般读者忽视,直到生命的最后两年,才迎来命运的反转时刻——《附录与补遗》一书的出版,让他在整个欧洲声名鹊起。叔本华毫不掩饰自己对黑格尔的敌意,他将自己在哲学和学术道路上的失败都归罪于黑格尔及黑格尔门徒对他的隐藏、压制、诋毁和责难,甚至在自己的诸多著作中将黑格尔及其著作、门徒列为直接批判的对象。这种敌意不仅仅是出于他对黑格尔在德国哲学界崇高地位的嫉妒,更多是来自于二者哲学思想的尖锐对立,尽管他们之间不乏关联。但叔本华在生前数十年间受到的种种诋毁,必然会导致对其哲学家形象的扭曲和观点的歪曲——即使在20世纪早期,学术圈对其观点的介绍,也常常是建立在对其理论体系主要原则的敷衍了解上。

20世纪以来,尽管诸多科学技术领域都取得了令人振奋的进步与发展,但文化却在逐步衰落。世界上发生的各种大事都迫使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严肃哲学家的严肃思想,特别是叔本华的思想。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无情地动摇了人们在1914年之前对人类的完美性和道德感的信心,以及轻松愉悦的盲目乐观主义。紧接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和战争期间的种种恐怖惨剧彻底粉碎了人们的盲目乐观主义。到了1945年,所有社会向善论的梦想都破灭了,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悲观主义哲学中令人不快的真理。在悲观情绪中,当代人开始对那些敢于呈现残酷现实,并为从出生、生存、苦难、死亡和重生的永恒奴役提供终极解脱和救赎愿景的思想体系,表现出日益强烈的兴趣。因此,自1945年以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现实主义思想。地球上所有目睹和经历过野蛮的人,都渴望一种新的生活哲学,这种生活哲学将促使他们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废墟中重新拥抱生活并捡拾信心。

本书里的文章皆独立成篇,所讨论的话题涉及阅读、思考、写作、语言学习、命运、生存等诸多方面。这些话题的素材都源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因此,普通读者亦可跟随叔本华的引领,从熟悉的事物出发,领略他的宏大视野。叔本华的文章言之有物,观点明晰,“他们的思维直接指向事物本身”,“我们应像伟人一样思考,像凡人一样表达”(《论写作与文风》),读过叔本华这本著作的读者,不管是否同意叔本华的观点,对这一点大概都不会有异议:叔本华始终践行着自己的观点,客观清晰地表达着自己的思想。

叔本华在《论写作与文风》一文中谈到,“当思想开始为他人而存在时,就不再存在于我们的内心,就像孩子从母体分离,开启属于自己的存在一样”。不同时代不同的人,对叔本华的哲学思想有着不同的解读,今天的我们将与叔本华展开怎样的对话,又将如何理解和批判叔本华的哲学思想,相信每位读者在阅读过他的著作后,都会有自己的答案。但我提请读者留意叔本华在《论阅读与书籍》中说过的一句话:“付诸纸上的思想不过是行人在沙地上留下的足迹:我们看得见他走过的路,但要知道他在沿途看见了什么,必须用我们自己的眼睛。”

衣巫虞

2021年3月27日


[1]康德(1724—1804年),德国哲学家、作家,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代表作有《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编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