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绘画心理应用手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上篇 解析篇

第一章 绪论

中学生心理健康概论

一、中学阶段的定义

中学阶段由初级中学(初中)阶段和高级中学(高中)阶段组成,这个阶段的学生年龄一般为12~20岁,处于青春期。由于青春期是由幼稚(童年期)向成熟(成人期)过渡的一个半幼稚半成熟时期,是独立性与依赖性错综复杂、充满矛盾的时期,因此中学生的内心世界逐步变得复杂,他们开始独立思考,不再轻易地将内心活动表露出来,情绪变化较大。

二、心理健康的定义

心理健康(mental health)是指个体能够适应发展着的环境,具有完善的个性特征,且其认知、情绪反应、意志行为处于积极状态,并能保持正常的调控能力。在生活实践中,如果能够正确认识自我,自觉控制自己,正确对待外界影响,使心理保持平衡协调,就具备了心理健康的基本特征。世界卫生组织对心理健康的定义就是指个体在心理和社会功能方面处于完好的状态。

三、中学生心理健康的衡量标准

关于怎样衡量心理是否健康,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和密特尔曼曾提出正常人的心理应该达到以下10条标准:

[1]充分的适应能力。

[2]对自己有较充分的了解,并能恰当地评价自己的行为。

[3]自己的生活理想和目标切合实际。

[4]与周围环境事物保持良好的接触。

[5]保持自我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6]具备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

[7]能保持适当和良好的人际关系。

[8]适度地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

[9]在集体允许的前提下,有限地发挥自己的个性。

[10]在社会规范的范围内,适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要求。

近年来,人们认为马斯洛和密特尔曼的10条标准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只是对人的评价要求较高。正常人并非毫无瑕疵,大部分人不能完全适合以上的标准,所以对于一般人来说,倘若与以上10条标准有些许不合,但有相当完善的社会生活,可视为正常。

国内学者综合了国外研究结果后,根据我国的国情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以及国内的最新研究结果,提出了心理健康应具备的8条标准:

[1]智力正常。能正确、客观地认识自然和社会,头脑清醒,能以积极正确的态度面对现实的问题、困难和矛盾,既不回避也不空想。智力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思维与想象力以及各种操作能力等。

[2]情绪反应适度。情感表现乐观而稳定,心胸开阔,对一切充满了希望,既不为琐事耿耿于怀,也不冲动莽撞,能保持平常心,以愉悦的情绪去感染人。

[3]意志品质健全。对自己的言行举止有一定的自觉性、独立性和自制力,既不刚愎自用,也不盲从寡断,在实践中注意培养自己的果断力,经得起挫折与磨难。

[4]自我意识正确。有自知之明,在集体中自信、自强、自尊,少有自卑之心,也不傲视他人,对自己的优、缺点有正确的评价与要求,在实践中不断开发自己的潜力以实现自己的理想与人生价值。

[5]个性结构日趋完善。个性是一个人经常的、本质的、和别人相区别的心理特点的总和。它包括个性心理倾向性(如需要、动机、兴趣、意志、人生观等)和个性心理特征(如能力、气质、性格等)两个方面。人的生活条件越是优越,受教育程度越高,进行的生产实践与社会实践越丰富,个性结构就会越趋完善。目前整个教育系统都在进行着全面的改革,旨在把青少年教育从以往的应试教育转向全面的素质教育,这就为人的个性结构的日趋完善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6]良好的社交能力。社会交往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社交过程中应乐于和善于与人交往,能和大多数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重视友谊,不拒绝别人的关心与帮助。与人相处时积极态度(如热情、坦诚、尊重、信任、宽容、融洽等)多于消极态度(如忌妒、冷漠、怀疑、小心、计较等)。在新环境中能很快地适应,与他人能打成一片。

[7]行为得体。生活态度积极,珍惜一切学习与工作的机会,行为上表现出独立自主,不以他人的好恶作为个人行为的依据,既不盲从,也不受诱惑,能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8]反应适度。对外界事物的反应和活动效率是积极、主动而富有成效的。不冲动、毛躁,也不敷衍塞责。

四、中学生心理发展的三条基本规律

与成人时期心理活动相对平稳相比,处于中学阶段的学生,他们的心理活动显得更加激烈、动荡,在身体和心理方面出现了许多以往没有或不明显的心理体验。这种身心发展不仅速度加快,还有着质的变化与转折。但总的来说,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仍有一些固有的规律,了解这些规律对做好中学心理辅导工作是十分重要的。

1.发展顺序不可逆

这是指中学生的心理发展是在小学阶段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有一定的次序,不能颠倒,也不能超越。因此,中学生在小学阶段的心理状况直接影响着他初中阶段的心理发展,而初中阶段的心理状况又会影响到他高中阶段的心理发展。就拿思维发展来讲,便是由相对低级的动作思维发展到形象思维,再发展到抽象逻辑思维和辩证思维的过程。小学时学生学习活动主要靠具体形象思维,在小学四、五、六年级时开始向逻辑思维过渡;而到了初中,慢慢发展成以逻辑思维为主的思维活动,这就为比较抽象的学习活动做好了心理上的准备;到了高中后,辩证思维、创新思维和空间思维就大大加快发展速度了。因此,在设计学习心理辅导活动或者处理有关的学生心理问题时,必须考虑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发展水平。

2.发展速度不均衡

同一个学生的心理发展速度,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各有不同。有时候发展速度比较平缓、均衡,有时候发展速度突然加快,出现质的变化。以思维发展为例,初中二年级是学生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就有可能让其思维能力迅速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所以,心理辅导应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充分把握“关键期”或“转折期”这些重要阶段,努力提高辅导效果。

3.发展水平存在个体差异

中学生的心理发展既体现出共同特征,也存在发展水平的个体差异,同一规律在每一个学生身上会有不同的表现。心理发展的个体差异和个人特点贯穿着心理发展过程的始终。这种差异性可能是遗传带来的,可能是环境条件所致,也可能是成长经历特别是教育方式造成的。作为一个心理辅导教师,在辅导过程中一定要根据来访学生的实际情况细心地进行区别对待。不能把常态发展与个性发展看作是互不相容、代表两个极端的概念,就好像软和硬、水和火一样泾渭分明。实际上,许多存在学业困难或者行为问题的学生,并非全是“问题学生”,而只不过是发展过程中存在着某种差异而已。

中学生心理发展的固有规律,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不均衡性,同时也包含着差异性。这些基本规律制约着中学生各种心理因素的产生和发展。

五、中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

中学阶段是人生发展变化的重大转折时期。生理的变化,尤其是性的成熟,以及环境的影响、教育的作用,都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中学生心理的明显变化。然而,中学时期作为个体尚未完全成熟的时期,由于学生的知识经验少,其心理在发展上会出现一系列不同于儿童也不同于成人的明显变化,具有许多独特的特点。具体而言,中学生的心理发展集中地表现出这个阶段的矛盾性和社会性两个特点。

1.中学生心理发展的矛盾性

青春期生理上的急剧变化冲击着心理的发展,使身心发展在这个阶段失去平衡。生理上的快速成熟使少年儿童产生成人感,心理发展的相对缓慢使他们仍处于半成熟状态。成人感和半成熟状态是造成青春期心理活动产生种种矛盾的根本原因。青春期心理活动的矛盾现象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

[1]心理上的成人感与半成熟现状之间的矛盾。由于中学生身体发育加速,性成熟来临,其身体表现上具有了成人的特征,因此其心理上也具有了成人感,对于成人应有的成熟有了强烈的渴望和追求。在这种情感的作用下,他们为人处事的态度会发生显著的变化,他们总是试图以自认为较成熟的方式去处理事情,但由于他们还没有完全成熟,有些事情并不能很好地处理;他们的认知和学习能力还处在发展时期,尽管已经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够进行系统、全面的知识学习,但其认知和学习仍不够全面、深刻;他们的情绪、情感强烈而丰富,富有热情,但还不稳定,并常常缺乏控制力;中学生的思维逐渐趋向于成人水平,抽象思维开始占据优势地位,并逐渐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过渡。这些事实说明,尽管中学生主观上认为自己成熟了,但在客观上,他们无论在生理、心理上,都还有许多不成熟的地方,只是处于一种半幼稚半成熟、半儿童半成人的过渡状态。于是就出现了青少年主观认为的心理发展水平与现实的心理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即成人感与半成熟状态的矛盾。

[2]心理断乳与精神信赖之间的矛盾。中学阶段强烈的成人感会促使中学生产生强烈的独立意识,并且随着活动能力的提高,活动范围的扩大,他们已经能够自主处理学习和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对成人的依赖逐渐减少。此时的他们喜欢独立,不愿顺从,开始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事,与父母的“权威”的冲突日益增多,常常处于一种与成人抵触的情绪之中。但他们通常过高估计了自己的独立生活能力,一旦离开父母后,由于其处事缺乏经验,很容易遭遇困难与挫折,很难独立生活,所以此时他们还是要求助于父母,表现出对父母的依赖性,这也充分说明了他们处于独立性与依赖性相互交织的矛盾之中。例如一些中学生离家出走后,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他们自己无法生存,在经历一些磨难再回到父母身边后,他们会流下悔恨的泪水,重新认识自己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实际上,在中学时期,个体的心灵深处是无法完全摆脱对父母和其他成人的依赖与屈从的,只是他们对父母和其他人依赖的方式和程度与过去相比有所改变。例如童年时对父母的依赖更多的是在情感和生活上,而青少年时则更希望从父母那里得到精神上的理解、支持、信任与呵护,他们需要在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氛围中同家长、老师平等地交流感情、倾吐心声。尤其是在遭遇挫折时,他们更渴望得到成人的及时关心、爱护和指导。

[3]心理闭锁性与开放性之间的矛盾。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会表现出心理的闭锁性,他们往往会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封闭起来,不向外袒露,主要是不向成人袒露,这主要是由成人感和独立意识所致。另外的原因是这时的中学生认为成人不理解他们,而对成人产生不满和不信任,又加深其闭锁性的程度。但是与此同时,中学生的诸多苦恼又使他们倍感孤独和寂寞,很希望与他人交流、沟通,并得到他人的理解,这种开放胸怀的愿望促使他们很愿意向同龄朋友推心置腹,其实他们也希望可以向自己认为可信赖的成人朋友吐露心声。

[4]性意识增强与道德要求的矛盾。由于中学生神经系统发育接近成人,以及第二性征出现和性成熟的来临,他们的性意识开始觉醒并逐渐增强,心理上开始对异性充满了好感、爱慕之心,有着同异性亲近交往的愿望。这种表现会各不相同,例如有的想与异性朋友交谈、接触,也有的会起哄,还有的会在异性面前表现得特别勇敢以显示其男子气概,或表现得特别温顺以显示其女子气质。但是由于社会氛围的影响,加之中学生对性知识和性道德观念的缺乏,他们通常会压抑自己的欲望,在行为上表现为故意疏远异性伙伴。这就表现出了性生理成熟与社会规范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一直困扰着中学生,也影响着中学生正常生长及发育,家庭、学校和社会要提供正确、有效的指导,加强性知识教育,促使中学生形成正确的性认识和性观念。

[5]成就感与挫折感的交替。中学生通常要表现出成人式的果敢和能干。如获得成功或成绩良好,就会产生超越一般的优越感与成就感;如果遇到失败或考试失利,就容易产生自暴自弃的挫折感。这两种情绪体验常常交替出现,一时激情满怀,一时低沉沮丧。

2.中学生心理发展的社会性

由于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对待自己及对待别人的一切行为,会随年龄增长而逐渐产生变化,这样我们通过在社会环境中与人、事、物的交互作用,而逐渐学会认识自己、了解别人,逐渐由单纯的自然人变为具有社会性的个体。在中学阶段,由于社会地位的变化,中学生所参与的活动社会性增强,中学生对社会生活越来越关注,同时,他们与社会环境的接触越来越多,社会环境对中学生社会化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他们已不再像儿童时期那样只是受到家庭、学校的影响,而是随着交往领域的扩大、活动范围的扩大,更多地受到同辈团体及社会风气的影响,他们的心理发展带有极大的社会性。

中学生的社会性主要表现在,他们已不拘泥于儿童时那样仅仅对自己或自己周围生活中具体事物的关心,而是开始以极大的兴趣观察、思考和判断着社会生活中的种种现象与问题,政治、历史、文化艺术、法律道德、社会风气、人际关系等都成了他们认识和思考的对象,成了他们十分关心的问题,他们希望从中找出现象之下的本质,形成自己的看法,他们的社会性情感越来越丰富和稳定,他们已逐步形成一定的为人处事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动机、兴趣、品德、自我意识、世界观与人生观都开始逐渐形成并且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