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的勇气:成为写作高手的训练手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编辑们在编辑什么

出版界有“编辑”这一职业。

也许正是因此,许多写作者认为撰稿和编辑是彼此分离的。撰稿是写作者的工作,而编辑的工作就是编辑从写作者那里拿到的稿子,或者提前告知写作者应该按照什么流程来写——许多写作者都这么认为。

然而,这种看法大错特错。

编辑稿件其实是写作者的工作。

我并不是要否认编辑的作用。正是因为充分认识到了编辑们的价值,我才如此断言。编辑稿件的,终归还是写作者。编辑们要编辑的,乃是稿件之外的东西,即内容的包装。

那么,内容的包装又是什么呢?

简单来说就是三样东西:人、主题和文体。

换言之,编辑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设计谁来说(人)、说什么(主题)、怎么说(文体),然后进行包装。下面对此进行逐一解释。

①人——谁来说

编辑们总是提供工作的一方。

从原则上来说,不论是多么受欢迎的作家或者人气写手,他们都是接受工作的一方。

编辑现在想让谁来写?读者们对哪些人的文章已经读腻了,又在期待哪些人的新作?谁最适合来写这个主题?谁能创造出我想要的内容?这些都是只有编辑们才有的“奢侈的烦恼”。

现在假设有一位编辑想要出一本以“新时代下的管理”为主题的书。

然而,一家大企业的领导、一家人气拉面店的老板、一个新晋管理顾问,甚至日本国家足球队的教练,他们各自谈到管理时,其内容肯定是有很大差异的。因此,在选择让谁来写、让谁来讲时,最重要的编辑工作就已经开始了。

举一个更具体的例子吧。在美国,任期结束的前总统在正式卸任后出版自己的回忆录几乎已经成了一个惯例。

在美国第44任总统贝拉克·奥巴马出版回忆录之际,他与出版社签署了一份价格破天荒地高达6000万美元的供稿协议,并与妻子米歇尔·奥巴马所写的回忆录成套出版。这两本书分别是米歇尔·奥巴马的《成为》(Becoming,2019年日文版出版)和贝拉克·奥巴马的《应许之地》(A Promised Land,2021年第一卷日文版出版)。当然,在和出版社签订协议的时候,他们俩都还什么也没有写。没人知道这本书是否有趣,里面的具体内容更是无从知晓。

即便如此,仅仅是“来自奥巴马夫妇的讲述”这一事实就使其内容具有了无可替代的价值。为了签署协议,出版社付再多的钱都是值得的。即使最后出现了亏损,“本社出版了一套奥巴马总统夫妇的书”这一事实将永远流传下去,这对出版社的品牌建设有着极大的帮助。当事出版社一定也是这样判断的。因此,“让谁来讲”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指标。

但这并不是说编辑的工作就是“把流行作家和名人都给找来”。

最重要的是必然性和说服力。例如,美国的历任总统之所以能成为总统,是因为他们当下比任何人都能更好地回顾并总结眼前的“世界”和“美国”,他们具备这样的必然性和说服力。6000万美元的回忆录,其价值不仅仅是由“前总统”这一块招牌决定的。

同样,作者的名声大小也无关紧要。即使他不是一个流行作家或者名人,只要他有足够的说服力和必然性去讨论相关主题,那就够了。事实上,如果回顾一下日本过去几年销量达到百万册的畅销书,你会发现其中许多都是由那些“不知名的新人”写的。反过来说,如果某个作者不具备谈论相关主题的必然性和说服力,那么读者(或市场)肯定会看穿这一点。

对于编辑们来说,编辑工作的第一步不是简单地找人,而是要找到“有足够说服力和必然性去讲述”的合适的人。

②主题——说什么

《傻瓜的围墙》(作者养老孟司,新潮社出版)可以算是代表日本平成时代的畅销书之一。2003年我离开杂志界,正准备开始从事图书方面的工作,而当时此书销售十分火爆,还刷新了畅销书的销量纪录,着实令我惊羡不已。

养老孟司学的专业是解剖学,并且提倡“唯脑论”[2]。他在当时已经算得上是可以代表日本智慧的人物了。而他谈论的不是“智慧是什么”,而偏偏要谈“傻瓜”,为我们揭开隐藏在所有人类脑中的“傻瓜的围墙”的真实面目。这让我自己也忍不住赞叹,真是个巧妙的包装手段啊!

选定主题(说什么)和选定作者(谁来说)几乎是同等重要的,两者的关系不可分割。如果直接让这位智慧的巨人来谈“智慧是什么”,那恐怕就算不上是个很巧妙的包装了。“人”与“主题”的组合若是关联太远当然不行,但若是太近则又显得无趣。

这时候,最重要的思维方式就是把主题给“推翻”。

假设有位编辑打算做个以“戒烟”为主题的企划。于是他预约了一位专门指导戒烟工作的专家。经过与专家的交流,他感到专家所讲的内容非常有趣。回去的路上,他十分兴奋,心想:只要用了这种方法,即使是重度吸烟者也能成功戒烟,肯定能改变世界。

但是,好不容易请到了这么厉害的作者,却只是定了“戒烟”这么一个老套而狭窄的主题,真的好吗?

不妨拓宽眼界,是不是可以把“戒除”这一行为本身当作主题呢?不仅仅是戒烟,而是戒掉各种各样的坏习惯,这样的主题不是更好吗?

又或者我们可以反过来思考:站在“吸烟状态的持续”的角度上,是不是可以把“坚持”当成书的主题?

甚至可以拓展到工作、学习、节食等方面,是不是可以往各种各样的“习惯的形成(坚持)”的方向上去思考呢?我们完全可以从“戒烟”的老套主题中跳出来,去试着做些全新的内容。

这一步要做的工作其实并不是挑选主题。

实际上,有一半以上的工作都是在对“人”进行编辑。为自己崇拜的作者提出最合适的主题,从而激活他身上的新的魅力。这样的编辑工作只有专业的编辑才能做到。

在挑选主题之际,绝不可拘泥于初始的想法。如果过于固执己见(初始的想法),就会让自己错过更有意思的主题,与更接近本质的主题渐行渐远。在我看来,编辑们真正的工作是通过组合各种主题,来对“人”进行编辑。

③文体——怎么说

这里所讲的“文体”,在英文中称“style”。

谁,以何种方式,说了什么。其中的“以何种方式”就是包装工作中所说的“文体”。但说起日语中的文体,常常会被简化成不同级别的语气的问题,如是敬体还是简体、名词结句的频率和时机等。因此,我想先解释清楚“文体”的具体含义。

假如现在要你来谈一谈自己的恋爱经验。

这时候,听话人的性别通常会影响你说话的语气和内容。就算听话人是同性,根据对方与自己的亲密程度、身份地位的高低,说话在细节上也会有所不同。尽管“谁来说,说了什么”都是一样的,但“对谁说”的不同使得说话风格发生了变化——这就是我们要谈的“文体”。我们通常会根据听话人的不同而改变自己说话的风格,为了准确表达意思、保持礼貌或者让对方听得舒服。

套用我们之前在思考“内容”时的模式,思考选择何种文体其实就是在思考“让谁怎么读”。换言之,就是在思考“应当如何设定内容的目标”。

如果内容是面向不具备专业知识的一般读者的话,那么就应该选择“入门书籍”的文体。就算谈话人是代表某一领域的国际权威,在对某一事物进行解释说明的时候也应当尽可能地保持详细而周到。如果情况需要,还可以放入照片、插图、表格等,使内容更加明白易懂。有些文章,比起用第一人称“我”来写,改成采访或者对话的形式会有更好的传达效果。

如上所述,当“谁,以何种方式,说了什么”形成了一个良好的三角形关系时(见图1),就能够极大地发挥内容的价值。

图1 “包装”的三角形

谁来说、说什么、怎么说,这句话概括了只有编辑才能做到的“包装”。

举一个方便理解的例子。

一位天才物理学家面向一般读者出版了一本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关于宇宙学的书籍。该书在全世界销售超过1000万册,仅在日本就销售了100多万册,是当之无愧的畅销书。这本书的作者正是2018年逝世的理论物理学家斯蒂芬·威廉·霍金。该书的日文版由林一翻译,早川书房出版,书名为《霍金谈论宇宙:从宇宙大爆炸到黑洞》(见图2)。

有意思的是,英文原版的标题为A Brief History of Time: From the Big Bang to Black Holes,显得有些“冷淡”。如果直译过来,就是“时间简史:从宇宙大爆炸到黑洞”。要是日文版沿用了这个标题,恐怕就未必能在日本畅销了。

日文版的标题看上去简单,实则分毫不差地将原书的意图传递了出来:天才物理学家霍金博士,以对话的方式简单易懂地解释宇宙的起始(大爆炸)与终结(黑洞)。这样的“包装”能引起各种各样的读者的兴趣:有的人对霍金博士感兴趣,会想“这个人一直很有名气啊”;有的人对宇宙主题感兴趣,会想“这本书看上去很有意思啊”;有的人对文体感兴趣,会想“这样的话,说不定我也能看懂”……毋庸置疑,英文原版确实十分优秀,但日文版的重新编辑也堪称完美。

图2 日文版图书封面

另外提一句,打算面向一般读者写一部科学书籍的霍金,在执笔之际曾听取了朋友的建议:“你的这本书里要是每多一个计算公式,读者就会少一半。”对于一般读者来说,知道书里面有算式就会心生畏惧,不敢继续阅读了。出于这种考虑,霍金博士在不用一个计算公式的情况下撰写了此书。不过全书中只有一个例外,霍金实在不得已才用了一个计算公式——那就是爱因斯坦提出的著名的相对论公式E=mc2。这是一则笔者本人十分喜爱的轶闻。

编辑的工作涉及各个方面:思考企划、联系作者、收集资料、传达读者的意见和感受、讨论决定设计师和版面设计、为宣传工作而四处奔走……如此纷繁复杂的事务全都是编辑的工作。

但如果你问:对于编辑来说,“编辑”到底是什么?我想答案就是去设计“谁来说、说什么、怎么说”。说到底,编辑们是在对人进行“编辑”。

在这项工作之后,对作为内容的原稿进行编辑,便是作家和写作者们要做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