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制造工程基础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6 我国再制造发展面临的挑战

虽然我国再制造已经基本形成规模化的产业,并高度契合了国家绿色发展战略,但再制造发展仍然面临着产业、政策、技术等领域的重大挑战。

1.相比发达国家再制造产业整体发展落后

发达国家再制造产业发展时间长,产业规模大。以美国为例,其国内再制造产业规模达数千亿元以上,与之相对应的是美国大型再制造企业数量多,再制造技术研发投入多,许多世界知名的大型制造企业也设置了再制造生产线。美国再制造企业已经具备了与其国内再制造需求相匹配的再制造研发与生产能力。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再制造产业仍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目前的产业规模较低,大型再制造企业数量较少。中小型再制造企业的再制造技术研发能力有限,再制造技术研发主要依靠为数不多的再制造研究机构完成。国内再制造企业的技术研发能力与再制造生产能力远不能满足目前国内在制造的巨大需求。

2.再制造配套政策法规和产业链条不够完善

我国目前在再制造的配套政策和产业链条上还不够完备。一是各地缺乏再制造产业发展的统筹考虑,各部门在制订产业结构发展规划时,没有考虑制造业可持续发展对再制造业的需求,各地发展再制造的进度和方向不相同,各地和各企业间发展规划并不衔接,造成了一些矛盾和冲突;二是缺乏市场准入机制和评价机制,由于不合格的返修产品冒充合格的再制造产品进入售后服务市场,不仅影响了正规再制造产品的销售,也使真正的再制造企业没有价格竞争优势,导致市场混乱;三是再制造标准不健全,由于相关标准和规范缺乏,导致大部分企业在旧件检测、再制造毛坯修复等关键环节没有建立相应的质量控制体系,再制造产品质量缺乏科学保障[5]

3.技术发展难以满足再制造产品的多元化需求

再制造是对废旧机电产品进行尺寸恢复与性能提升,而机电产品数量巨大,其零部件服役条件多种多样,损伤的形态各异。虽然近年来,我国再制造技术尤其是自动化、智能化再制造技术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我国再制造技术研究以政府投入经费、研发机构重点研发为主体,而多数再制造企业研发投入不足,研发能力偏弱,导致我国再制造技术发展难以满足再制造产品的多元化需求。

4.社会各界尤其是用户对再制造产品认可度不高

在社会层面,一方面再制造作为新的理念还没有被消费者及社会广泛认同,不少国内消费者目前还难以接受和使用再制造产品,有些人甚至还把再制造产品与“二手货”混为一谈,这与目前缺少对再制造的正面宣传和长期形成的消费观念有很大关系;另一方面,由于市场培育程度不够,再制造产品销售渠道尚未完全建立,影响了相关企业投入再制造的积极性。

在企业层面,一是再制造试点企业对再制造认识不统一、不深入,对再制造、制造和维修的概念及关系不明确,有些企业直接按制造模式进行再制造,有些企业简单地将维修模式移植到再制造,认为扩大规模就是再制造,导致在指导实践生产过程中定位和目标不准确;二是不能有效处理好新品生产和再制造旧品的关系,没有立足国情分析旧件条件、销售渠道等因素,简单照搬国外技术,没有认识到如何立足于成熟技术发展中国特色的再制造;三是部分企业缺乏再制造专业技术人员、设备和再制造市场培育等基础条件,导致短时间内无法步入正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