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管理新思维新模式(第4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维修工程系统概念

智利的阿道夫·安德列尼(Adolfo Arata Andreani)等提出维修工程化(Engineerization)进展的概念。他们认为,维修工程化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项目、控制和改善。

1)项目阶段的基本要求是确定适合的生产系统维修策略和技术,推进管理与计算机系统的标准化,优化外协资源的利用,管理好备件与材料。

2)控制阶段的基本要求是检查与开发维修评价和管理程序。

3)改善活动的要求是推动持续改善过程,对维修组织的文化进行引导。

维修工程化进程如图2.2-1所示。由图中所见,预防维修水平最低也是工程化程度最低的阶段即紧急抢修;随着预防维修水平的提升和工程化的发展,分别进入周期性预防维修、状态维修、预知维修,最后达到改善LCC、RCM、MC 的最高阶段。其中,LCC为寿命周期费用,RCM为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MC为维修持续改善。

图2.2-1 维修工程化进程

当代的维修工程化可划分为以下阶段:

第一阶段:系统逻辑描述,设备对企业的功能、逻辑和影响分析。

第二阶段:从两个输入渠道采集数据,一个来自设备功能历史记录分析,另一个来自基准和生产商说明的数据,以掌握设备状况。

第三阶段:寿命周期阶段确定,通过对曲线调整进行概率分析,建立设备历史表现特征。

第四阶段:系统分析,确定可靠性、可利用率、维修与失效损失。

第五阶段:关键性分析,关键部件及其对整个系统影响分析。

第六阶段:维修策略定义,定性与定量分析某些策略(如预防、预测、纠正性维修),优化其结果。

第七阶段:改善活动,涉及系统设计和再设计,冗余备份,设备更新和新系统设计。

第八阶段:生产维修计划,程序结束,制订每个具体行动计划。

第九阶段:改善,在已获得的结果和已进行的推进活动中重新开始持续改善流程。

有效维修的基础是通过主计划—维修工程化—分析—维修信息—结果—维修执行的循环和不断改善来实现的。这里,维修工程化是将设备信息按照以上各阶段的描述做工程化的梳理,最后落实到实施主计划中,然后通过不断地维修实践,对数据进行分析,持续地改进和完善。有效维修的基础如图2.2-2所示。维修工程的详细展开概念流程如图2.2-3所示。这里,MTB F和MTTR 分别代表平均故障间隔期和平均修理时间。

图2.2-2 有效维修的基础

图2.2-3 维修工程的详细展开概念流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