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前沿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三、超越原生家庭

人们出生并长大的原生家庭是不可选择的,而人们通过结婚自组的新生家庭,则是自己选择的。

原生家庭可能会有不同种的类型,如完美主义型、过度高压型、过度溺爱型、过度保护型、过度惩罚型、父母关系恶劣型、忽略型、拒绝型等。不同类型的原生家庭会给孩子带来不同的影响,从而导致他们形成不同的个人性格、处事风格、生活习惯等。

原生家庭对一个人性格形成的影响非常之大,这种影响甚至是持续终生的。家庭治疗师萨提亚认为:一个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联系会影响他的一生。很多时候,原生家庭就像一根隐形的藤蔓,看似无形,却将我们的过去紧紧缠绕,又影响着我们走向前方。我们年幼时在内心所构建的原生家庭模型,将被我们不自觉地应用于之后的婚姻、交友、职场等各个方面。当我们以为过去已远去时,却发现自己的一些思维模式就是父母的复制品,一些行为方式与父母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原生家庭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一生的轨迹。但是我们也不要把原生家庭的问题当作不肯改变、不能成长的借口。因为我们长大后自己组建的新生家庭的幸福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原生家庭确实对个体的人生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但是决定我们人生的不仅仅是原生家庭,还有我们自己的努力、拼搏、进取以及批判性继承。人生是我们自己的,我们得为自己负起责任,同时我们也要为子女的原生家庭负责。

很多人会在人生的某个时间(尤其是在独立或组建了新生家庭以后)开始思考父母给予的究竟是好是坏,乃至逐渐开始对原生家庭产生质疑。其实,在这个时候应该意识到,这是一件好事,哪怕开始对父母给予的东西产生负面情绪,这至少也证明你开始独立思考,开始形成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开始正视原生家庭对你的影响,这是学会独立生活的一个重要环节。

真正的成长,并不是逃离原生家庭,而是能清晰认识原生家庭的影响,并能正确对待这种影响,进而弃其糟粕,取其精华,最终完善自我。原生家庭的好坏我们无法选择,但新生家庭的好坏是我们可以左右的。我们应努力、用心地把它经营和维护好,以期过上自己理想的生活。如此,我们就“超越了原生家庭”。

减少原生家庭对自己影响的一个重要方法是,当碰到问题的时候,尽可能不要向自己的父母求助。这一方面能培养自己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这些问题可能正是由原生家庭的基因造成的,这个时候求助于父母,可能适得其反,不但不能有效解决问题,反而会把问题弄得更糟。对于父母,在跟他们交流的时候,可以倾诉,但最好不要让他们建议,要学会独立思考,只有脱离了原生家庭的影响,才能启动独立的第一步。这种独立,不是跟父母断绝关系,甚至老死不相往来,而是要在心理上完成独立。另外,也要注意“尽量不要向父母求助”和“不要向父母求助”之间的区别,当遇到解决不了的重大问题时,子女还是要第一时间向父母求助的,这一点一定要牢记在心。

案例:

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

小时候,她的家庭中,母亲长期处于歇斯底里的状态,对孩子的关心止步于吃饱穿暖,基本没有任何精神层面的交流。母亲常把在家中积累的戾气不经意间宣泄到子女身上,父亲和母亲之间似乎只剩下搭伙吃饭和养育孩子的感情。试问,一个小孩子从小在这样扭曲的家庭环境中成长,怎么可能不受影响呢?

她曾经发誓,绝对不会成为这样的父母。

但是后来的日子里,她悲哀地发现,自己的个性和行为中鬼使神差地充满了来自原生家庭的暴戾,这种气息潜伏在她的身体里、灵魂内,无声无息,等到某个时机便忽然露头,邪恶又黑暗,每次发作便能把人活生生毁灭掉。人是环境的产物,原生家庭每天的耳濡目染,能把一个先天还不错的孩子生吞活剥。

心理研究早已证明:一个人的童年经历,特别是其在原生家庭的经历,对其性格、行为和心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并且会产生长期的、深远的影响,甚至决定其一生的幸福。那么,真的没有任何办法可以减少来自原生家庭的创伤吗?

她的亲身体验是:有,但基本没有可能完全消除。

她无法控制习惯性地对别人充满敌意,对世界充满悲观,不愿意相信善良和爱,甚至会在一些时候使用母亲的方式思考、攻击,潜移默化地变成自己发誓不想成为的人。尤其是跟家庭和谐的朋友相比,她非常自卑,他们平和而温柔,她却激烈、暴戾,越是这样,她就越对自己心生厌恶。

有的时候,她很抑郁,遇到麻烦和问题会想到用死来解脱,根本不想去寻求问题的解决办法或者尝试去战胜问题。似乎是因为有了所谓生死边缘的体会,她开始自救,因为她想活着。

她广交朋友,发现友谊的真谛,遇到了终生挚友。她看很多名人传记和各种类型的书籍,想通了许多,慢慢发现自己的性格还算坚韧,思维也不狭窄,原来她还没那么差,还算有救。

二十多岁,不算太大,三观还未完全建立,是自我重塑的最佳时机。她坚定地、乐观地、勇敢地、勤奋地触碰除了家以外的世界,这也许是自救的最好途径。

《超越原生家庭》一书指出:“原生家庭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让我们发现自己,做自己,并且保持亲密联系。”

对于“与原生家庭和解”而言,我们有必要读读社会学家埃里蓬的著作《回归故里》。在埃里蓬的生命中,有整整30年没有回家,哪怕父亲只剩下几个月的生命,埃里蓬也没去看最后一眼。直到父亲去世后,他才重回家乡,写下《回归故里》一书,记录下他重回家乡的感悟。到底发生了什么,可以让一个人30年都不回家,甚至不肯去见父亲最后一面?

很多人会觉得,这又是一个摆脱原生家庭的故事,但埃里蓬却从阶层、教育、身份建立等方面,剖析人是如何被影响、被决定的。他一直怨恨父母,觉得父母粗鲁、没文化、不懂养育孩子,但他从没意识到,父母本身也不想成为这样的人。原来,我们一直都误解了我们的家乡,误解了我们的父母。

家乡是生命的一部分,有温暖也有不安,这是无法更改的事实。我们能做的,就是接纳和理解它,试着和过去的一切和解。因为拒绝接纳家乡,就是拒绝自己,拒绝“生命”本身。

正如埃里蓬在《回归故里》中说的那样:“我们已经不可能再‘回归’家乡了,因为多年的隔阂不可能消除,但至少我们可以与自己和解,和自己曾经离开的世界和解。”[法]迪迪埃·埃里蓬.回归故里[M].王献,译.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