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综合篇综合篇
一、我国产业基础从“认知”走到“共识”
“十一五”收尾阶段,我国工业主管部门开始组织编制制造业相关领域“十二五”规划,在前期研究的过程中,多个行业协会、学会,多位院士专家在梳理我国制造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时,发现机械基础件、基础制造工艺和基础材料等“三基”研发投入强度远低于主机行业,创新能力薄弱,且“三基”中低端产品产能过剩、高端产品研发能力不足的矛盾十分突出,产品性能、可靠性与主机用户需求存在一定差距,开始认识到“三基”的问题已经成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薄弱环节,将会影响我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为此,工业和信息化部在2011年11月25日正式印发《机械基础件、基础制造工艺和基础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简称“三基”规划),重点解决我国重大装备和高端装备发展的瓶颈问题。
在“三基”规划的执行过程中,机械基础件、基础制造工艺、基础材料等都存在着若干个共性技术,而我国在研究院所的改革过程中,具有共性技术能力的研究院所逐步市场化,已经不具备从事共性技术研发的能力,同时,标准、检测检验、试验验证等技术基础公共服务体系缺失,影响了行业内的整体水平提升。为了更加全面地推动工业基础能力的提升,工业和信息化部2014年2月14日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工业强基的指导意见》,并启动了工业强基专项行动,提升工业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和产业技术基础(简称“四基”)发展水平,促进工业转型升级。
2016年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和财政部发布了《工业强基工程实施指南(2016—2020年)》,作为制造领域“十三五”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提出:“四基”直接决定着产品的性能和质量,是工业整体素质和核心竞争力的根本体现,是制造强国建设的重要基础和支撑条件。
2019年8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了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研究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问题。会议指出:要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和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以夯实产业基础能力为根本,以自主可控、安全高效为目标,以企业和企业家为主体,以政策协同为保障,坚持应用牵引、问题导向,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机制相结合,坚持独立自主和开放合作相促进,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的攻坚战。
产业基础的认识逐步清晰,从最初装备领域的“认知”,逐步走向了全社会的“共识”,其重要性也日益突出,尤其是2019年以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产业基础能力提升,将产业基础高级化作为一项攻坚战进行推进。
自2014年启动工业强基专项以来,我国产业基础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产业基础已经成为国家重大战略之一。若干关键基础零部件和元器件、先进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和产业技术基础取得重大技术突破和创新性应用,对于重点领域和重大工程的保障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尤其是在轨道交通领域和光伏领域,基本上实现了从标准到材料、到零部件元器件、到工艺装备、到整机应用均实现了自主化研发制造,并且促进这两个领域进入全球领先地位;同时,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涌现出来,成为我国产业发展和安全保障的“生力军”,围绕产业基础领域形成了若干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更为重要的是,通过七年来的不断探索与实践,总结形成了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的“链式解决方案”。